回覆列表
  • 1 # 每日經濟新聞

    汽車合資股比的放開,無疑是2018年汽車行業最重磅的改革。改革方案從博鰲論壇預熱到真正出臺,從來都不乏市場熱議與關注的目光。在政策出臺之前,其實,早在2016年7月,就有新聞曝出,我們的汽車行業四巨頭一汽、東風、長安、北汽聯合表態反對放開股比。

    往前追溯,汽車合資股比的限制當初是出於國家戰略層面的考量,主管部門在30多年前,制定了以市場換技術的政策,為中國的汽車產業奠定基礎。而今,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產銷國。

    要說汽車股比放開,對汽車國企究竟有大大影響,我想微乎其微。汽車行業四巨頭的反對,無非就是想穩定當前持續穩定的盈利狀態而已。但是話又說回來,這些合資汽車國企已經足足享受到了30餘年政策給予的紅利了,已經積累的豐厚的資本了,吸收了足夠的國外技術,是時候該為中中國產汽車再盡一份力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奉行市場化道路,符合整個國家宏觀大的戰略定位,況且,政策層面還給了足足5年的緩衝餘地。

    從另一個層面講,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方式永遠是激發企業活力最有效的方式。把國內車企與外資車企放在同一個開放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國內企業要做優做強,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構建屬於自己的競爭優勢。當然,這是一個痛苦的去偽存真的過程,肯定有企業會掉隊,但卻是倒逼本土企業由大轉強極其重要的舉措。

    有人可能會擔心國內的企業對外企難以招架,不過從目前來看,中國部分自主車企發展勢頭良好。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一眾本土品牌,都已經初步具備了自主創新與研發的能力。長城汽車在沒有引入外資的情況下,深入開展國際合作,市場競爭力較好;吉利汽車在收購沃爾沃後,透過學習沃爾沃的經驗正加快發展屬於自己的品牌。

  • 2 # 盤和林數字經濟觀察

    最近國家關於汽車行業的一系列措施讓我們發現,我們中中國產車企這個溫室裡的花朵終於要脫離國家的保護,開始迎接更多國外汽車業的衝擊了。

    筆者認為,股比放開以及之前的降低汽車進口關稅,能夠吸引大量的國外車企進入中國市場,促進國外資本在中國投資建廠,會從一定程度上撼動國內車企的地位。但同時,外國車企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生產技術,也能夠迫使國內車企在創新研發上加大投入,提高產品質量。引入更多的競爭機制,就好像將幾隻狼放入鹿群中,短時間內鹿群質量會受到影響,但是,長期來看,鹿群會由於狼的撲殺被迫更快地奔跑,老幼病殘會被捕食,鹿群的整體反而會更加健康。就如同我們國內車企一樣,透過引入更多的國外競爭,會提高企業競爭意識,激發企業潛能,而且促進整體產業提質增效,淘汰生產率低下,生產成本高的殭屍企業,使得資源利用效率更高。

    股比放開也能夠讓國內消費者購買的產品種類更多,更豐富,購買進口車成本更低。這對於中國汽車產業向更多元化發展也是有好處的,豐富市場供給也有利於提振國內需求,刺激居民消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金屬CNC,哪些地方會被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