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慈恩寺

    從傳統文化的五色,到西方繪畫的色彩,論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色彩寫生。

    中國繪畫起源較早,也有了寫生的行為,為什麼沒有誕生色彩寫生這個畫種呢?由於地理,歷史,人文等多方面影響,我們與西方形成了兩條不同的藝術路線。


    1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地理性差異,造成中國傳統繪畫不適合色彩寫生。

    中國繪畫藝術發展的成熟時期在宋朝。後來金元入侵,宋室南渡,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心遷移到江南地區。江南多雨,特別是夏季的時候,戶外陰天多雨自然也沒有什麼色彩可言,這樣的環境只適合畫黑白的水墨,因此後來誕生了中國的水墨畫。另外高溫多雨的環境也不適合戶外的寫生。那時候的山水畫大多數用色以黑白為主的,其色彩表現較弱。


    歐洲則不同,地理位置緯度偏高,四季分明,且春夏季節晴天較多。戶外景色特別美麗,具備戶外寫生的自然環境。秋冬季節色彩豐富,更加吸引人們到戶外遊玩,這些條件都促進了戶外寫生,特別是以表現色彩為主的印象派繪畫的形成與發展。


    2 色彩體系

    東西方色彩理論體系的差異,使傳統中國繪畫不適合色彩寫生。

    古代中國的色彩分為五色。分別是。青,赤,黃,白,黑,分別對應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這些傳統文化影響著人們在繪畫中的用色。我們畫山水講究的是設色,就是安排顏色,根據畫面的需要,主觀配置顏色,色彩主要是裝飾色。

    西方的繪畫顏色是根據自然環境來的,是按照光學分析出來的色彩。在應用的時候,也按自然規律使用,所以能創造出還原自然的色彩。


    中國顏料形成的較早,在晉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繪畫的顏料,顧愷之《洛神賦圖》就有了色彩。顏料種類長期以來沒有什麼大的變化。這也影響了色彩寫生在中國的出現。

    西方顏料形成較晚,一直在發展。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顏料只有八種,並且價格昂貴,很不適合畫色彩寫生,所以那時候的寫生多以素描為主,油畫也是以素描關係表現為主。後來顏料的研究一直在進行,特別工業革命以後,誕生了很多新顏料,顏料豐富了,使面對自然景觀的色彩寫生成為可能。


    在繪畫顏料方面其實中國跟西方是有很多通用的情況:

    硃紅,產自中國,中國傳統繪畫的顏料之一硃砂,歐洲畫家繪畫所使用的硃紅也是從中國進口而來。

    青金石,產自阿富汗。中國傳統繪畫的顏料之一天青,西方畫家同樣也用這種顏料,名字叫群青。

    3 藝術追求

    東西方藝術追求的境界不一樣,使中國傳統繪畫沒有誕生色彩寫生。

    東方的繪畫追求一種意境的高雅,而非自然的再現。中國古語說,五色使人目盲,意思是人們喜歡較為簡單的色彩。因此,人們在繪畫過程中,使用色彩較為簡潔單一,以期達到高雅的目的。繪畫中一直在追求筆墨線條構圖這方面的功夫。

    東方的繪畫:“我要創造一個高雅的氣氛,比現實生活中的這個世界更美好的境界。”

    其中心思想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所畫之物可以不拘泥於現實世界,而更加註重事物的神韻,當然也就沒有人願意描繪現實中的色彩了。


    在很長一段時期,西方繪畫追求的是對自然景觀的客觀再現。在描繪客觀的景物的時候會把的色彩豐富性表現出來。

    西方繪畫:“這一刻的自然景觀太美妙了,我要把它畫下來。”

    其中心思想是把這美好的瞬間透過繪畫保留下來。怎麼才能把它保留下來,只有透過再現自然的方式,這樣就要求畫家把景物的自然色彩畫出來。


    總結

    由於以上這些原因,中國傳統繪畫沒有發展色彩寫生,藝術道路與西方走向不同,我們發展了繪畫的藝術境界和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形式美。這些藝術形式也給西方藝術界提供了很多很好的靈感。例如,敦煌壁畫。

    注重筆法,形成以筆法線條的功力為主,設色為輔的繪畫形式。這樣在以後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畫家更加註重的是筆法線條上的功力的進步,而弱化色彩方面的發展。

    影響

    東西方的交流: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繪畫的交流是間接的。

    中國傳統繪畫的筆墨線條和形式美法則,發展了中國的山水畫,禪畫,這些繪畫影響了整個東方,日本在此基礎上後來誕生了浮世繪,十八世紀後,日本的浮世繪傳到了歐洲,西方藝術界對浮世繪中的繪畫的形式美很感興趣,他們結合了自己的色彩知識,創造了印象派。可以這麼說,是中國傳統繪畫間接影響了西方近代繪畫,從而產生了印象派風景,這也說明了藝術無國界,藝術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借鑑的特性。

    近100年來,西學東進,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我們國家也慢慢引入西方繪畫,增加了色彩寫生的畫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漫遊開通後怎麼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