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真60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路線,實行的是一條全面抗戰路線。這樣有利於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最終確定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 2 # 我孤單3

    中國共產黨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抗戰勝利的關鍵。

    號召力:發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到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在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中,中國共產黨發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堅信最後勝利必然屬於中國。

    無論是面對日本侵略者的猖狂進攻,還是面對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摩擦,中國共產黨的愛國主義立場從未發生絲毫的動搖,堅持抗戰、反對妥協,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成為引領全民族抗戰的一面旗幟。

    中國共產黨始終戰鬥在民族獨立解放鬥爭的最前線。“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中國共產黨率先舉起抗日鬥爭的旗幟,號召全華人民“以民族的革命戰爭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及一切帝國主義”,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同時,不斷組織東北抗聯等武裝力量投入到抗日戰爭中。“一·二八”事變爆發後,中國共產黨摒棄前嫌,發表宣言,提出願意在三個條件下,同一切願意抗日的政治派別、武裝力量聯合抗日。

    當華北局勢日趨緊張時,中國共產黨發出《八一宣言》,組織領導“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等團體,最廣泛地動員民眾覺醒起來。“七七事變”爆發的第二天,中共中央發表宣言,號召全華人民為挽救民族危亡而鬥爭,表示共產黨人願同國民黨人和全國同胞一道為保衛國土流盡最後一滴血,反對一切遊移、動搖、妥協、退讓,實行堅決的抗戰。隨後,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中強調,“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將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結合起來”,“為保衛祖國反對侵略者而戰”。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人成為各條戰線、各項工作中的模範。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中,共產黨員犧牲比例最高。李公樸在《華北敵後》中寫道:“在子弟兵團中黨員才佔三分之一,但是在戰鬥中犧牲的,共產黨員卻佔十分之六。”以楊靖宇、趙尚志、吉鴻昌、左權、彭雪楓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壯麗篇章,充滿感召力,大大提高了全民族抗戰的覺悟。

    凝聚力:堅持全面抗戰路線

    中國共產黨提出並堅持的全面抗戰路線,指明瞭奪取抗戰勝利的正確道路,最充分地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引領全民族抗戰一步步走向勝利。中國共產黨強調,“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把中國民眾動員、組織起來,使抗戰發展成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這是奪取抗戰勝利的關鍵。中國共產黨是這場人民戰爭的最自覺的領導者。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面抗戰路線。這條路線把全民族抗戰與爭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結合起來,把反對外敵入侵與推進社會進步統一起來,把游擊戰爭和正規戰爭結合起來。抗戰進入艱苦卓絕的相持階段後,全面抗戰路線越發顯示出它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建立和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和民主政權,實行減租減息政策,切實解決了農民的民主民生問題,使農村成為抗日戰爭的主戰場,使農民成為抗日戰爭的主力軍。農民積極參加農會、救國會、民兵以及其他地方武裝組織,踴躍參軍參戰支前。

    在敵後地區,真正形成了“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奮勇守土抗戰、陷敵於人民戰爭汪洋大海的局面,為奪取抗戰勝利凝聚了強大力量。

    領導力: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

    在抗日戰爭中,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凝聚、擴大全民族抗戰力量的主要途徑和有效形式,這是“唯一無二的方針”。為了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確定並堅持一切服從抗日的原則,正確處理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關係,實行調節各階級相互關係的恰當政策,維護國共合作這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礎和關鍵,使政府、軍隊、各黨派、全華人民真正團結起來。

    中國共產黨不但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發起人,而且是臺柱子,為它的建立、鞏固和發展,做出了種種努力。從“一·二八”事變後提出在三個條件下團結國內一切力量共同抗敵,到1935年瓦窯堡會議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方針,再到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促成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從“七七事變”爆發時號召“全華人民、政府和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的長城”,到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奔赴團結抗敵的前線。

    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由中國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各愛國軍隊、各階層愛華人士以及海外華僑組成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並發展起來。這在中國政治上開闢了一個新的階段。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自建立之日起,就歷經黨內外、國內外的種種考驗。中國共產黨克服了黨內在統一戰線問題上的“左”和右的錯誤傾向。

    當然,統一戰線面臨的最嚴峻的考驗,還是來自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摩擦。鬥爭是克服投降危險、爭取時局好轉、鞏固國共合作、發展統一戰線的最主要方法。

    中國共產黨堅持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鬥爭策略,堅決維護、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堅持獨立自主、團結抗戰,對頑固派的反共摩擦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原則,不但維護了團結抗戰的大局,也爭取了全華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廣泛同情和支援。

    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起到了核心領導作用,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一面高揚的政治旗幟。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救中國的唯一方法,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它才得以建立、鞏固與發展,所以他們支援共產黨為抗日和民主所進行的鬥爭,加入共產黨領導的民主革命統一戰線,心悅誠服地聽取共產黨的意見,接受共產黨的領導。

    自信力:堅持持久戰的思想和戰略

    全國抗戰爆發前,中國共產黨就已經預見到,要打倒敵人,必須準備持久作戰,最後的勝負要在持久戰中去解決。抗戰初期,國民黨在正面戰場投入大量兵力,歷經數次會戰,雖在區域性取得勝利,但總體上節節敗退,大片國土淪陷。“速勝論”已經破產,“亡國論”甚囂塵上,不少華人困惑迷茫,看不到希望。

    為了更清晰地指明抗日戰爭的前途,提振全國軍民抗戰的信心和決心,1938年5月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客觀分析了中日雙方的特點,指出“亡國論”和“速勝論”都是錯誤的,最後的勝利必然屬於中國,但必須經過持久抗戰才能取得勝利。持久戰包括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而相持階段“將是中國很痛苦的時期”,“此階段中我之作戰形式主要的是游擊戰,而以運動戰輔助之”。

    《論持久戰》成為抗戰取得最終勝利的指導綱領。它不但影響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力量和敵後抗日根據地,也影響了國民黨軍隊和國統區,包括蔣介石、白崇禧、傅作義、衛立煌等人。持久戰的戰略思想,極大地增強了華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和決心。

    戰鬥力:堅持抗日遊擊戰的戰略方針

    在抗日戰爭中,國民黨主要進行正面的正規戰,共產黨主要進行敵後的游擊戰,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協助。抗戰初期,中國共產黨就明確提出,抗日戰爭基本的是游擊戰,但不放鬆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從而形成“游擊戰為主,運動戰為輔”的戰略方針,在敵人後方發動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建立抗日根據地。這場游擊戰爭的規模,就其廣大性、長期性來看,不但在東方是空前的,在整個人類歷史上也可能是空前的。

    游擊戰爭的開展和堅持,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之下才成為可能。抗戰初期,中國共產黨就把游擊戰爭提到戰略高度,組建抗日武裝,動員廣大群眾參與抗戰,在游擊戰爭中武裝人民,組織民眾團體,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多個敵後根據地,為游擊戰爭提供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後方戰略基地。在敵後根據地的依託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廣泛開展伏擊戰、破襲戰、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歷史雄辯地證明,游擊戰爭是抗日戰爭時期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產黨在游擊戰爭中顯示出超凡的戰鬥力,既打擊了敵人,又壯大了自己。據統計,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對敵作戰12.5萬次,消滅日偽軍171.4萬人;中國共產黨空前發展,黨員發展到120多萬人,抗日民主根據地面積達近1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人。

    向心力: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張、堅定意志、模範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引領著奪取戰爭勝利的正確方向,成為奪取戰爭勝利的民族先鋒”。

    經過抗日戰爭,中國共產黨在全華人民心中的威信得到極大提高。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建立起民主共和國的雛形,向世人展現了一個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建設新中國的光明前途。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把徹底改變中華民族命運的希望寄託在中國共產黨身上。國民黨高層人士也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最有水平,最有抗禦外敵的實力和爭取民主的誠意,最能代表民族的希望”。

    南洋華僑領袖陳嘉庚考察延安時感慨道:耳聞目睹各事實,見其勤勞誠樸,忠勇奉公,務以利民福國為前提,並實行民主化,在收復區諸鄉村推廣實施,與民眾辛苦協作,同仇敵愾,奠勝利維新之基礎。他由此斷言:“中國有救星,勝利有保證,中國的希望在延安!”抗戰結束後,這種向心力成為決定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重要砝碼。

  • 3 # 海闊天空70294264

    中國共產黨: 全民族抗戰的實際核心 ·統一戰線對推動全民族抗戰起了重要指導作用;在抗戰後期, 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 新四軍等人民抗日武裝力量, 起到了牽制、 抗擊日本侵略者主力軍的作用。因此, 簡單地說共產黨沒有領導抗戰,就會抹殺共產黨對抗戰的巨大歷史功績。

  • 4 # 32131724

    1、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華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因素。在抗日戰爭時期,民族覺醒和民族精神昇華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形成偉大的抗戰精神,全體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共同抵抗外敵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為尊嚴而戰,匯聚成磅礴的力量。

    2、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華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制定了正確的戰爭策略,開闢了廣大的敵後戰場,成為堅持抗戰的中堅力量;中國共產黨奪取戰爭勝利的民族先鋒。

    3、全民族抗戰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產黨開闢敵後戰場和國名黨指揮的正面戰場協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局面。中國共產黨依靠人民、堅持動員人民,提出和實施持久戰的戰略方針和一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4、世界愛好和平和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以及各種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援,是華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國際條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和s的高鐵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