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三居士
-
2 # 與眾不同的心理學
心理有一根刺,其實就是心理有一個固定的難題無法解決,或者有一種痛無法釋懷。刺是多餘的東西,是妨礙正常機能的東西。所以,必須把它拔掉。
-
3 # 心解社會人生之惑
人是一種關係性存在,人因關係而幸福滿足,也因關係而鬱悶痛苦。這裡所說的“刺”只是一個隱喻,它所隱喻的是一個人曾經經歷過,但卻一直沒有走出其帶來的心理陰影的人際事件。這一人際事件所帶來的消極情緒體驗通常是非常強的,否則不能稱其為“刺”。
能夠成為你心理上一根“刺”的人際事件,既可能是別人的一個眼神或一句話,也可能是別人的背叛,還可能是別人做出的傷天害理的事情。當然,別人對你心理上的這根“刺”未必知曉,即便有所知曉,他/她也可能覺得這個壓根不是個事兒,畢竟每個人的心理韌性,以及在早期生活中形成的情結——或者更為形象地說,是情緒按鈕——是不一樣的。一言以蔽之,能夠成為你心理上一根“刺”的人際事件,未必會成為別人心理上的一根“刺”;能夠成為別人心理上一根“刺”的人際事件,未必會成為你心理上的一根“刺”。
我們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和參考來感受這個世界的,你的自我定位——講得學術一些,就是自我認同——從根本上決定了你對人際事件的感知。從這一點上來講,你對自己心理上有“刺”的體驗,其實跟你把自己當作受害者的自我認同有關。如果一個人在心理上習慣於將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那麼他/他就會變得很敏感,自然也就很容易受傷。其所遇到的任何一件不愉快的事,都有可能在心理上留下一個“刺”,這個“刺”帶給他/她的就是一種由無助、憤怒、沮喪、悲傷等消極認知和情緒交織而成的體驗。如果你想把心理上的“刺”拔出來,那就需要改變自我認同,或者更為具體地說,把自己由受害者的位置改換到掌控者的位置。其邏輯是:審視人際事件的視角變了,個人體驗也就跟著變了,原有的問題也就不成其為問題了。
當然,這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活在人世間,有很多因素——其中包括別人對我們的態度及其所作所為——不是我們所能選擇或控制的。但是,別忘了,人有能動性的,無論在多麼悲慘的境地,我們還是能夠做出一定選擇的,至少可以選擇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具體而言,遇到不如意的事件,我們完全可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多多考慮我們作為當事人可以建設性地做些什麼,而不是在躲在一邊,自我憐憫性地、反芻性地思考和回味著別人究竟是如何對待我們的。人腦是個好東西,不過,它也有一個bug,即分不清想象與現實。無論是什麼事情,你想得多了,人腦也就把它當作真實的了。這就意味著當你更多地關注於如何做出建設性應對的時候,你也就真正地由受訪者變成了掌控者。
-
4 # 解憂心坊
當一個人心理有一根刺就會很痛苦,需要處理了才會感覺舒服些,建議你找個心理老師一起探討下如何處理這根刺,讓自己過得輕鬆自在些。
回覆列表
心裡有一根刺!就像手上一樣的!你老是去想著他,那麼他會無休止的變大,變的像刀子一樣!手上紮了個刺!不去動他也就不怎麼痛!如果你不小心碰到它,那種滋味人人多應該知道!所以我們凡人多應該放下!不滿意的,不稱心。讓他過去別去老想著他!那麼這根刺的威力也就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