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以寬待人

    小麥胚芽中含有極豐富的營養成份。在人類營養寶庫中可與雞蛋相媲美,是健康食品中的佼佼者。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大力開發和研究小麥胚芽。 胚芽的營養成份 在小麥粒中,胚芽僅佔2%,其餘為麩子和胚乳。雖然胚芽的佔有率很小。蘇敬小麥胚芽375克,參考其他產品分量,50元左右吧!!

  • 2 # 李藥師談健康

    炎熱潮溼的夏季伏天,是“腳氣”發作的高發季節,很多有腳氣問題的朋友,在夏季多汗的季節,更容易出現腳部嚴重瘙癢,脫皮,出水泡,潰破等症狀,腳氣這個問題,說大不大,但嚴重了也挺影響生活質量,今天就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下腳氣的發生原因和治療、預防方面的相關知識。

    腳氣與腳氣病不是一回事

    我們說的腳氣,香港腳,都是我們通俗的說法,而醫學上一般將這種問題,稱作“足癬”,關於這個腳氣,和另外一種“腳氣病”要區分開來,腳氣病是因為身體缺乏維生素B1而導致的一種以神經系統出現相關症狀為特徵的全身性疾病,而我們老百姓說的腳氣,則是由於足部真菌感染而導致的一種足癬疾病,這兩者要區分開來,如果弄不明白,以為補充維生素B1能夠緩解腳部瘙癢的腳氣問題,就是弄錯了方向。

    為什麼會得腳氣?

    腳氣是一種由真菌,主要是一些毛癬菌屬的真菌,在足部面板形成淺表性感染而引起的面板疾病,因此,如果說腳氣的病因,其實很簡單,主要的原因就是足部面板被真菌感染所致,不管是透過接觸其他人引起的傳染,還是自身本身固有的真菌感染進一步發作,之所以發生腳氣問題,與引起足癬的相關真菌引發足部面板感染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腳氣的根本病因是相關的真菌感染,但引起腳氣的一些生活因素,也是不容忽視的,首先應該說明的一點是,腳氣的這種真菌感染疾病,是具有傳染性的,它可以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人與汙染物之間形成感染,導致腳氣的發生,因此,與其他人共用毛巾,共用襪子或鞋子,或誤穿腳氣患者鞋襪,在潮溼的公共浴室,游泳池裸足行走等,都有一定的機率會傳染上腳氣的問題,而夏季的溼熱環境,又是特別適合足部真菌孳生感染的最佳環境,因此,對於有腳氣問題的朋友,夏季往往是一個高發季節。

    得了腳氣會有哪些症狀

    感染了腳氣,由於感染真菌的型別不同,產生的症狀也不盡相同,但大多數都伴有嚴重的瘙癢問題,多發生於腳趾間,腳後跟,足部側邊等部位,有時候伴有面板角化,脫屑,乾燥開裂等症狀,而有的則會出現水皰,足趾間浸漬,嚴重者甚至出現滲液,潰爛,同時繼發細菌感染等問題,因為過度的抓撓或細菌感染的情況,也有可能會引起灼燒疼痛感。

    所以說,腳氣不是病,得了也挺麻煩,如果不能夠徹底的解決真菌感染的問題,腳氣總是容易反反覆覆,讓人苦不堪言。

    腳氣應該如何治療

    得了腳氣問題,有時候解決起來很簡單,透過區域性外塗抗真菌的藥物就可以治療痊癒,但有的朋友則情況較為嚴重,透過區域性治療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效果,還需要透過口服藥物來加強抗真菌效果,對於有相關併發細菌感染,或溼疹的朋友,也需要對併發問題或繼發問題進行治療和改善。

    一般說來,區域性用藥,主要是抗真菌的一些藥膏,常見有酮康唑、硝酸咪康唑、益康唑,特比萘芬、布替萘芬等膏劑,都是常用於腳氣的抗真菌藥物,通常療程2~4周,輕度的腳氣問題,症狀都會有明顯改善,足部面板也會進一步恢復健康。對於較嚴重的患者,或者不宜使用區域性外用藥物的朋友,則可以考慮服用口服藥物來進行足癬的系統抗真菌治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藥物,都是常見的抗真菌口服藥物,具體的用藥劑量和用藥療程,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遵醫囑確認。

    對於足部出現足癬同時伴有溼疹問題的朋友,應當在抗真菌治療的同時,進行抗過敏治療,通常可以選擇含有抗真菌和糖皮質激素的複方藥膏來進行治療和改善。而如果是足癬引起細菌感染的情況,一般建議先進行抗細菌感染的治療,比如外用抗生素藥膏或內服抗生素等,帶細菌感染清除後,在進行足部真菌感染的治療和消除。

    避免腳氣發生或復發,做好預防很重要

    腳氣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也是一種容易反覆發作的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除了要積極的對已經發生的腳氣問題進行治療以外,也要做好腳氣的發生和復發的預防,給大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注意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在公共場所儘量避免裸足行走,不要與別人混用毛巾、拖鞋、浴盆等,更不要混穿鞋襪;注意保持好足部的乾燥通風,不要長時間的讓腳處於“捂汗”的狀態,鞋襪要常換洗,保持清潔乾燥,同時對於腳愛出汗的朋友,一定要積極清洗,洗乾淨後及時的擦乾,實在腳汗太多的,可以考慮使用止汗劑。注意營養均衡攝入以及身體免疫力的保持,免疫力低下或異常的人群,是導致腳氣的高發人群,因此,調節好身體的整體健康,提高身體免疫力,也可以減少腳氣問題發生的機率。有糖尿病問題,或者有其他免疫疾病問題的情況,也是腳氣病的高發人群,應當積極注意加強血糖控制或相關免疫疾病的控制,同樣也有助於減少腳氣的發生或復發機率。

  • 3 # 肝膽外科崔醫生

    腳氣是很多人都面對的問題,也給很多人帶來了痛苦,因為“腳氣不是病,得了它真要命”。不僅會出現很癢的感覺,嚴重了還會出現破潰、流水、甚至感染,非常影響生活,畢竟當眾摳腳是很不雅的一件事。

    什麼人容易得腳氣呢腳氣的發生與患者腳的特點有關,有些人天生就是腳部的汗腺比較發達,出汗比較多,也就是所說的“汗腳”,面板是呈鹼性的,很適合這種腳氣真菌的生長繁殖,而且腳底板較厚,角質層給真菌的生長提供了營養。與腳氣相關的重要誘因就是與患者的自身職業是有關係的,由於真菌是需要在適宜的條件下才會生長繁殖,是需要是適宜的溫度與溼度,大約有70%多的腳氣患者是長期工作在潮溼不透氣的環境中,尤其是經常穿著不透氣的鞋子工作,舉個例子就是在潮溼悶熱的環境裡穿膠鞋,是腳氣真菌的絕佳繁殖地。而且溼度越大,患病率越高。還有就是患者缺少相關防範知識。雖然不少人都知道腳氣的傳染途徑,但是仍有很多人都是公用生活用品的,比如說宿舍裡這個人穿了那個人的拖鞋等。還有人是腳氣反覆發作,這與其治療方式是有關係的,你可以細品一下,當你用棉籤上藥時,會不會一根棉籤塗擦兩個部位呢,如兩個腳趾縫,或者是經常用手摳用手撓啥的。

    當然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自己的衛生習慣不好,不注意個人衛生,一般情況下腳氣菌的適宜生活環境為22- 36℃, 溼度為 95% - 100%, pH值為 5-6.5

    很多人腳總是潮溼的,但是卻很少更換鞋襪,要知道,鞋子與襪子也是導致腳氣易發傳播的敏感因素,因為腳氣菌可以生長在這些生活用品上,有機會便感染足部。腳氣都有怎樣的表現腳氣好發於男性朋友,而且是年輕人比較容易得,但是腳氣的表現並不一樣,有的是表現為密集的小水皰,當小水皰破了以後會脫屑,表現為中心空的環形,而且癢的比較厲害。還有一種腳氣是比較好發於腳趾之間的,尤其是比較愛長在第3、4、5腳趾之間,得過腳氣的人是不是有這樣的印象呢。而且腳趾縫裡的腳氣是超級癢的,奇癢無比,必須的用手抓才行,由於總是不自覺的抓癢,腳趾縫都被抓破了,進而出現流黏黏的水,區域性糜爛、感染。當然還有這樣的腳氣型別,很少出現小水皰,而是腳跟、腳趾等區域性摩擦的部位出現斑片,增厚、乾燥,在冬季裡發作比較重,會出現區域性面板的皸裂,而不像其他型別的腳氣在夏天多發。最後一種是比較重的,因為多是糜爛型的,也多發生在腳趾縫以及皰疹型的進展過程中,由於太過於抓撓,導致發生細菌的繼發感染,導致腳部的炎症,出現浸漬糜爛,會伴發有明顯滲液,自覺癢痛,夏季多見。如何預防與治療腳氣

    1、首先就是要注意個人的衛生,一定要勤洗襪子,要有洗衣粉或肥皂洗,而且要曬乾,儘量不要穿膠皮鞋或者是塑膠底的鞋,儘量不要穿公共場所公用的鞋子,或者擦腳布,畢竟傳染的可能性大,鞋子穿的時間長了也是需要晾曬或消毒處理的,還有一點就是要選擇合適的鞋子與襪子的大小,鞋子小就會多汗而且難揮發。當然還是要勤洗腳的,尤其是腳趾縫裡,如果擦不幹的話可以用吹風機吹乾。

    2、還有就是要減少交叉感染,這裡所說的交叉感染是自己感染自己的其他部位,這多與頻繁的抓撓有關係,剛抓完這裡緊接著又去抓那裡,而且不少患者因為腳氣而發生手部的真菌感染。

    關於腳氣的治療

    1、一般選用一些抗真菌藥物,比如說克黴唑,酮康唑,或者是盧立康唑等外用,這類藥物對非鱗屑角化型足癬效果好;而特比萘芬、萘替芬等外用對真菌的殺菌作用較強,2周即可取得好效果。而阿莫羅芬、環吡酮胺 外用適用於鱗屑角化型手足癬患者。

    2、對於較為頑固的腳氣,是可以聯合應用口服抗真菌藥物的,比如說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 氟康唑,一般只用1-2周,因為抗真菌藥物的肝損害作用較強,不能長期服用。

  • 4 # 醫路19秒

    長腳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有長過,本人也長過,有幾次了,印象也特別深刻。最近的一次是因為家人中有腳氣的,共同拖鞋被汙染,所以一穿上就中招了。不過及時處理,用了幾次就好了,一會在文章中會介紹。

    腳氣容易傳染,也容易反反覆覆發作,所以接下來我將從“腳氣從何而來?”“腳氣有何症狀?”“腳氣如何治療?”“腳氣如何預防?”四個問題來聊聊腳氣問題。

    一、腳氣從何而來?

    腳氣,又叫腳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般出現在腳上第三、四腳趾,或第四、五腳趾之間。因為真菌喜歡潮溼溫熱的環境,所以有三種人容易得腳氣:腳趾比較胖的人容易得腳氣,因為透氣性不好;腳容易出汗的人也容易得腳氣,為真菌提供潮溼的環境;平時經常穿皮鞋,高跟鞋,或不透氣的運動鞋、板鞋等人,容易得腳氣。這是內部產生腳氣。

    還有就是被傳染,真菌傳染性特別強,這個傳染可以自己左腳傳到右腳,或從腳上傳到手上,身上其他部位,導致手癬、股癬、體癬等等。還有就是被他人傳染,比如共用浴巾、鞋襪等,可能只需要用上一次就被染上了,所以家庭中有一個有腳氣,其他人被感染的可能性相當大。

    糾正誤區:有些人覺得腳氣是人體排毒的機會或者出口,不能治;或者覺得身體好才有腳氣,身體差沒有腳氣,這些都是虛假不科學的,腳氣只是真菌感染,與排毒或身體健康與否沒有關係。所以得了腳氣,還是得治療。

    二、腳氣有何症狀?

    腳氣很多人都知道,印象深刻,有什麼症狀應該都很清楚,但我還是來說說,主要是因為有些容易混淆,而且分不清的話,治療效果也不太好。腳氣一般有三種類型:水泡型、糜爛型和角化型,症狀各自有些不一樣。

    1、水泡型:主要表現為小水泡,比較多,甚至會聯合成大水泡,奇癢無比,味道大;

    2、糜爛型:主要表現為浸漬發白或小水泡乾涸脫屑,區域性潮紅、溼潤、糜爛,或有皸裂,疼痛,奇癢無比,味道大。

    3、角化型:主要表現為面板粗糙而乾燥,角化脫屑,或足跟部、足趾、足旁皸裂,沒有水泡,或有瘙癢。

    注意要和汗皰疹鑑別,有一些人手上或腳上不癢不痛,只是表現為脫皮,很可能是汗皰疹引起的。如果有瘙癢,脫皮的話,那應該是腳氣。

    三、腳氣如何治療?

    腳氣容易反反覆覆,而且這個是真菌感染,所以治療起來需要較長時間,一般建議治療週期最好在2個星期以上,要不然容易反覆,無法治癒。很多人用了兩三次之後覺得不癢了,就不用了,這樣是容易復發的,具體怎麼治療呢?有以下幾種方法:

    1、用碘伏消毒有腳氣的部位,然後再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聯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軟膏、環利軟膏中的其中一種來塗抹,如果使用一種效果不好的話,可以用兩三種交替使用,再將鞋子、鞋墊、襪子進行清洗,消毒,用甲硝唑散鞋墊。

    2、可以內服鹽酸特比萘芬片或伊曲康唑膠囊,使用方法見說明書;

    3、如果是角化型的,可以晚上先用熱水泡腳,將角皮泡軟後,再用尿素軟膏塗抹,用保鮮膜包裹,第二天用抗真菌的藥物,比如特比萘芬軟膏或聯苯苄唑乳膏等。

    4、用生百部30克,土荊皮30克,苦參30克,煮水泡腳,連續多用幾天,本人就是用的這個方法,用了三次。

    5、用皂白散泡腳,比較適合水泡型或糜爛型腳氣。

    6、用花椒30克,白鮮皮15克,再加點食鹽,一起煮水泡腳,效果也不錯;

    以上的方法可以混合使用,尤其是對於多年反覆難愈的,或混合型的,可能產生了耐藥性,需要結合使用效果才更好,中藥方法和西藥抗真菌的一起結合使用也是可以的。

    四、腳氣如何預防?

    關於腳氣的預防,最主要的是注意以下幾點:

    1、勤洗腳、勤換襪子,穿襪子時及時將腳擦乾,保持乾爽;

    2、平時鞋子要注意消毒,多曬曬太陽,尤其是鞋墊,甚至可以定期用甲硝唑進行滅菌;

    3、儘量使用個人洗浴用品,避免使用共同的洗浴用具或拖鞋,不使用別人的鞋子,也最好不讓他人穿自己的鞋子,避免交叉感染;

    4、儘量少去公共浴池洗澡,如可能被感染,出現瘙癢,及時用硝酸咪康唑乳膏;

    5、平時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用手抓撓腳丫子

    6、平時如果腳容易潮溼或出汗的,可以選用帶有腳指頭的襪子。

    7、有腳氣及時治療,不要感染他人,或被他人感染。

  • 5 # 半窗春雨

    腳氣又叫足癬,主要表現為以足趾間及足底出現散在的小水皰,伴搔癢、面板潮溼起白色皺紋、脫皮,面板增厚,潰爛化膿,伴腹股溝淋巴結腫,感染重者也會出現下肢淋巴管炎,是常見的面板,又稱"香港腳″。

    足癬的形成主要是由於足趾間和足底沒有皮脂腺缺少對真菌絲起防禦作用的脂肪酸,加上足趾間和足底汗腺豐富,穿鞋子不通氣易出汗感染真菌產生腳氣,孕婦及糖尿病人更易患腳氣,還有就是患病中激素與抗生素用的過多導致菌群失調與免疫力低下引起的。

    腳氣的防治個人認為:

    1/、用腳氣粉、潔爾陰溶液、3%硼酸溶液按說明書使用泡腳,一天一次,外塗克黴唑軟膏、曲胺奈德軟膏外搽,口服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如果化膿潰爛可用抗生素治療。

    2/、專人專用洗腳盆、擦腳毛巾並定時洗曬。不能用手去剝足癬增生的面板,以免手掌感染。

    3/、夏季穿透氣鞋襪,冬季勤換襪子,用熱水洗泡。

  • 6 # 耳鼻喉科高醫生

    腳氣對我們很多人來說不陌生,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吧!腳氣其實就是真菌感染引起,真菌感染有很多因素,比如適合真菌生長環境,真菌喜歡潮溼溫暖環境生活,其次就是有豐富營養成分,再加上最為關鍵感染源。

    我們腳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缺乏抑制面板絲狀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禦機能較差,而這些部位的面板汗腺卻很豐富,出汗比較多。我們腳大多數時間穿鞋,所以空氣流通差,所以腳部潮溼溫暖,給真菌繁殖提供有利條件。我們足底部位面板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豐富營養物質,有利於真菌的生長。真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我們很難避免接觸真菌,很容易感染到真菌,其次接觸有腳氣的患者,當我們不注意足部清潔衛生和鞋襪的情況,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場所。

  • 7 # 婦幼保健手冊

    現在我們很多人都有腳氣,正對應了"十人九氣"之說。

    那麼腳氣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今天給大家簡單說說:

    腳氣的根本原因,是足部的真菌感染。外界的誘發因素,包括足部易出汗,經常穿過厚,或者不吸汗,不透氣的鞋襪,導致腳部經常在悶熱潮溼的環境中,都會更容易引起腳氣。腳氣一方面可以透過感染而來,但正常人足部也會有真菌存在,如果足部免疫力較好,沒有微小創口,通常不會感染,但如果足部環境變得利於真菌生長,如悶熱潮溼的環境,或者足部免疫較差,或有微小創口等,則容易得腳氣。

    如果腳部面板受到了外傷,破壞了面板的防禦能力,且經常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公共區域赤足行走,或者使用了足癬患者的毛巾等物品,均有可能導致直接接觸或者間接接觸致病菌而導致感染,使區域性面板出現紅斑、水皰、浸漬等症狀。平時應注重個人衛生,保持足部的清潔,同時穿透氣性強的鞋子,減少足癬症狀。

    腳氣又分為:

    溼熱腳氣,水泡腳氣,糜爛型腳氣,角花型腳氣,鱗屑型腳氣等。

    腳氣治療主要有兩種方法:

    一個是外用藥治療,一個是口服藥物治療,這兩種方法治療效果都不錯。針對不同型別的足癬,要選用相應的方法,腳氣治療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如果是趾間糜爛型腳氣,即腳趾縫之間有點脫皮或者腳心起水皰,完全可以透過外用藥徹底根治,以達到痊癒目的,但是,一定要堅持使用足夠的療程,塗抹面積要足夠,如果有腳氣,所有腳趾縫以及腳底板都要塗抹藥物,即除了腳背以外都要塗藥,塗藥時間堅持1個月。

    還有一種腳氣型別,表現為發病時間較長,其瘙癢症狀可能不重,但是面板角化比較重,就是腳後跟皮比較厚,還有脫屑、裂口子、癬裂等症狀,醫學上稱為角化皸裂型足癬,其發病時間比較長,如果單用外用抗真菌藥效果不好,這時就需要聯合應用口服藥物,療程差不多1個月,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問題。部分足癬患者長時間發病後會合併甲癬、灰指甲,此時如果僅治療足癬,不治甲癬,腳氣還是很容易復發,因為甲癬可以作為儲存真菌的倉庫。所以,如果想根治腳氣,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 8 # 中醫科院藥學博士

    每一個疾病背後,都有一段傳奇故事。跟藥學博士以傳奇故事瞭解疾病真相。

    對於腳氣病,有人認為是足癬,有人認為是維生素B1缺乏症,還有現代研究認為腳氣病屬於重金屬中毒,腺鼠疫等疾病等。那到底長腳氣或者腳氣病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今天就聽藥學博士講講中醫腳氣病的由來。

    長腳氣,或腳氣病,其實是個中醫疾病名稱

    長腳氣或腳氣病,英文名為“beriberi”,對應於維生素B1缺乏症。

    但是說到底,其實腳氣病,算是個古老的中醫疾病名稱。

    那是怎麼回事呢?

    腳氣之病,自古就有了,腳氣之名,最早出現在大約晉代。

    “腳氣”作為一個疾病的名字,最早見於晉代大中醫學家葛洪所著的《肘後備急方·治風毒腳弱弊滿上氣方》裡記載的:“腳氣之病,先起嶺南,稍來江東,得之無漸,或微覺痛痺,或兩脛小滿,或行起忽弱,或小腹不仁,或時冷時熱,皆其侯也,不即治,轉上入腹,便發氣,則殺人。治之多用湯酒摩膏,種數既多,不但一劑,今只取單效,用兼灸法。”

    看到了嗎?

    其實到了晉代時期,中醫界就對腳氣病這個疾病有了非常清晰且成熟的認知,不但能夠根據病因病機和疾病特點指出多種治療方劑,竟然還提出了用灸法進行輔助治療。

    那個時期的人們,不僅能夠對於腳氣病的症狀特徵進行詳細的描述,還深刻的認識到腳氣病可轉上入腹( 即腳氣衝心) ,從而發生生命危險。

    那個時期,人們還可以對發病人群和發病地區的特點,做出了考證,這已經相當於今天的流行性病學,

    再比如北中醫學家董汲所著的《腳氣治法總要》裡就有對腳氣之名的如下記載:“汲嘗考諸經之疾,其來久矣。在黃帝時,名為厥。兩漢之間,名為緩風。宋齊之後,謂為腳弱。至於大唐,始名腳氣。其號雖殊,其實一也。”

    看到了嗎?大約起源於晉朝,到了大唐開始叫做“腳氣”。

    到了明朝,大醫學家張景嶽引用唐代藥學家蘇敬(曾參與編撰《唐本草》)說過的:“自晉代始有此名”。

    我們再來看明末清初的大中醫學家張璐(著有《張氏醫通》說過的: “晉唐以前名為緩風,古來無腳氣名,後以病從腳起,初發因腫滿,故名腳氣也。”

    中醫對腳氣病病因的認知發展

    隋朝的大醫學家巢元方在其醫學專著《諸病源候論》裡,對腳氣病的病因病機症狀治療都做了詳細的分析和分類,他把腳氣病的論述分為八個部分,分別是:腳氣疼不仁、痺弱、腫滿、上氣、心腹脹急及驚悸。

    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藥王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對於腳氣病的病因、病機、病症、治法、治則、調養、預防等都做了系統性的論述。

    孫思邈認為腳氣病的致病原因,外因主要是外因風毒為主,針對外因風毒的腳氣病治療,以“治腳氣順四時,若春秋二時宜兼補瀉; 夏則疾成,專須利汗; 十月以後少用補藥。雖小變不越此法”為治療準則,孫思邈還提出了:“凡腳氣之疾,皆由氣實而死,終無一人以服藥致虛而殂,故腳氣之人,皆不得大補,亦不可大瀉,終不得畏虛,故預止湯不服也,如此者皆死不治也。”

    孫思邈後來還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列出了飲食不節的因素對於腳氣病的致病影響,孫思邈認為:“夜常醉飽,四體熱悶,赤露眠臥,宿食不消,未逾期月,大小皆病。”

    孫思邈還提出了甜瓜可以治療腳氣病的認知,他談到:“甜瓜: 味甘平滑無毒,主消渴惡瘡,鼻口中肉爛痛。扁鵲雲: 患腳氣虛脹者,不得食之,患永不除。”

    看到了嗎?

    透過孫思邈的話語,似乎我們可以看到早在扁鵲時期,就有了對於腳氣疾病的認知和治療方法。

    可惜,以扁鵲之名著述的人很多,在此處,扁鵲之腳氣病認知值得懷疑。

    我們隔過唐宋金元明朝,直接到清朝。

    清代初期,人們將腳氣病分為幹腳氣和溼腳氣。

    我們列舉一個清代大醫學家程鍾齡在其醫學專著《醫學心悟》裡對腳氣病認知的原話吧:“腳氣者,腳下腫痛,即痺症之類也。因其痛專在腳,故以腳氣名之。其腫者,名溼腳氣; 不腫者,名幹腳氣。溼腳氣,水氣勝也,檳榔散主之。幹腳氣,風氣勝也,四物東加牛膝、木瓜主之。”

    程鍾齡把腳氣列為痺症,因為痛專在腳,所以叫腳氣。還提出了乾溼腳氣的判斷和治療方法。溼腳氣,檳榔散治療;幹腳氣,四物東加牛膝、木瓜治療。

    到了清朝,西學東漸以後,醫學界也開始了應用西醫的疾病診斷與西方的研究方法。

    如清代四川籍著名醫學家唐海宗編纂的《本草問答》裡記載:“溼注於腳,則為腳氣腫病,西醫言腳氣病。其尿必酸,知是溼也。”

    這個時候,對於腳氣病的解讀,有了中西醫結合的味道。

    現代醫學對於腳氣病的解讀

    應該說腳氣的症狀記載和維生素B1缺乏導致的“腳氣”很相似,裡面毫無疑問的包含著這種病因,但是或許更多的原因卻不是維生素B1缺乏所致。

    但是,現代中醫對於腳氣病又提出了與以往不同的認知。

    比如有的中醫醫生認為,腳氣病的發生可能與歷史上的煉丹術發展有關,這預示著腳氣病與重金屬中毒相關。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的符友豐則認為,中醫腳氣病應相當於腺鼠疫。

    成都中醫藥大學的彭介壽,認為西醫上的痛風應當按照古代中醫上的腳氣病而論治。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特需門診專家魏子孝教授,在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時以肢體麻木為主者參照血痺論治,治以補陽還五東加減,以肢涼腫脹疼痛為主者參照溼腳氣論治,治以雞鳴散加減。

    但願以上的回答能給題主的問題一些中肯的參考意見。

  • 9 # 楊哥視野

    大學的時候最討厭的就是住寢室,因為有的同學真的不愛乾淨,那穿的襪子幾天都不洗,每天都去打籃球,那都是汗臭啊,每次回來脫鞋,整間寢室的人都要出去,所以我認為有腳氣的原因是因為不洗襪子,,不良生活習慣,運動形成的汗臭味。

    另外我也問了有些朋友,他說他們中間有人就是天生的腳不臭,穿幾天的襪子也沒什麼感覺,因此這可能和遺傳因素或者體質是有關係的。

    最後呢,我也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女生的腳真的比男生的腳臭多了,那種味道簡直無敵,我的女朋友就是當天的襪子當天洗就沒什麼關係,要是等幾天才洗襪子,那味道可以把人燻暈。

    其實很多人都會長腳氣,只是看這個人的生活習慣如何,如果是一個愛乾淨的人,每天洗襪子,那真的對腳氣會有改善,只有嚴於律己,到別人那裡去玩才不會發生尷尬的現象。

  • 10 # 感知行記

    俺也有腳氣的,現在已好了。長腳氣原因很簡單,就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根據個人實踐經驗做到以下幾點便可以改良或去除:

    1、堅持每天晚上洗泡雙腳,認真搓洗而不能只泡泡擦乾就了事。泡腳水內可加入少許食鹽、醋。

    2、一年四季都堅持做到每天換鞋襪。準備兩雙鞋子,每天換一雙,把另一雙不穿的放通風處晾曬。

    3、用足癬一次淨泡泡腳。

  • 11 # 波波醫生說健康

    首先,腳氣是什麼?腳氣為什麼會出現?

    很多朋友都認為,腳臭就是有腳氣。

    其實,這樣的看法是比較片面的。

    腳氣,又名腳癬,一般來說,是由於腳部不能保持乾燥,被真菌感染引起的症狀,一般分水皰型、鱗屑角化型、浸漬糜爛型足癬。

    為什麼腳氣為什麼會出現?腳氣的影響因素又有哪些?

    1、出汗多

    天生汗腺豐富、容易出汗的更容易產生腳臭。

    因為手掌和腳底的汗腺比身體其他部位分佈更廣,而且因為穿鞋子和襪子,它為細菌和真菌提供滋生條件,所以腳臭很容易發生。

    大多數病人出汗很多,汗水的積累導致細菌和黴菌的生長。換句話說,出汗會導致腳氣等疾病,進而導致腳臭。

    2、角質層厚

    在雙腳上有很多的角質層,在裡面所含有的角質蛋白細菌和真菌感染提供良好的營養,尤其是有大量汗液滋潤時,更加快了向腳氣進展的過程。

    3、生活習慣

    有些工作必須總是穿不透氣的鞋子和襪子,比如警察、士兵或礦工。如果你經常流汗,發射的機會會大大增加。

    個人衛生習慣是不好的,比如鞋子和襪子總是一個樣或者不小心洗了個澡,不注意縫腳趾和腳的情節,不擦乾腳。這些不良衛生習慣是腳臭的罪魁禍首。

    4、環境因素

    腳癬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常見病。在高溫高溼的氣候下,細菌、真菌和微生物繁殖生長,人們更容易感染腳癬。

    如果你得了腳氣病,你應該去正規醫院進行準確的診斷和有針對性的藥物治療。不要相信避免加重病情的療法。

    5、性別和年齡等

    腳氣病的發病與人的年齡和性別有一定的關係。

    一般來說,腳氣病在年輕人中容易發生,而且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這充分說明腳氣病的發病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和活動有關。

    6、職業

    有些病人的職業也可能導致腳癬,主要是一些特殊行業的人,他們長時間穿著透氣性差的靴子或膠鞋,工作環境也相對潮溼,這將為真菌提供更有利的生長環境,自然會患腳癬。

    7、傳染

    去公共遊泳池或者澡堂時和其他人共用拖鞋、毛巾以及洗腳盆等,會受到真菌的感染,從而引起腳氣。其實腳氣的傳染性很強,儘量不要和其他人共用,去公共場所時不妨選擇一次性的,以免和其他人出現交叉感染。

    有了腳氣,怎麼辦?

    對於腳氣的治療包括外用藥物和口服藥物,但具體的用藥要看患者腳氣的型別。

    腳氣主要有三種類型,包括水皰型、浸漬糜爛型和鱗屑型。

    水皰型腳氣——需要選擇刺激性比較小的霜劑或者是藥水劑,表面塗抹同時浸泡治療。

    浸漬糜爛型腳氣——可以應用一定量的硼酸溶液或者依沙吖啶等進行溼敷,等到滲出的膿液減少後,在表面塗抹一定的藥粉,待區域性乾燥之後再外用抗真菌霜劑或者軟膏。

    鱗屑型腳氣——可以用剝脫作用較強的藥劑塗抹,必要時可以採用封包療法。

    當外用藥物無效時,可考慮口服抗菌藥物治療,如果有繼發細菌感染時,可以全身應用抗生素治療。

    最後,如何預防腳氣?

    日常要注意個人衛生,穿透氣的鞋子、勤換襪子、勤洗腳。

    因真菌對紫外線比較敏感,洗好的鞋襪、被褥勤在太陽下晾曬。

    不要隨意使用其他人的物品。

    最後,祝你身體健康、遠離疾病!

    如果有更多問題,還請到正規醫院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 12 # 藥師健康講堂

    腳氣,在醫學上也被稱為“足癬”、“腳癬”,香港地區也叫“香港腳”,是足部面板感染面板癬菌以後,所出現的真菌感染類面板病,在臨床上屬於非常常見的、發病率非常高的一種面板病。

    腳氣是怎麼引起的?

    1,腳氣的發生與真菌感染有必然的聯絡,有一定的傳染性。

    所以腳氣的發生,常常是因為與有腳氣的患者直接或間接接觸以後所引起。比如在宿舍或居家環境,與腳氣患者共穿了同一只鞋子,就會發生感染的情況。

    之所以會發生在腳上,這是因為引起腳氣的真菌,不管是念珠菌還是紅色毛癬菌,都喜歡潮溼、悶熱的環境。而人的腳趾間以及腳底汗腺本身就比較多,再加上穿了不透氣的鞋襪,導致區域性溫暖潮溼,更很利於真菌的繁殖。

    2,足癬真菌的感染與和個人的體質有關係,比如愛出汗,也就是汗腳。腳氣的發生還與生活習慣有關係,比如總穿同一雙鞋,不愛換洗襪子等等。

    3,另外,腳氣的發生還與患者自身的抵抗力低下有一定關係,比如平時經常熬夜、過於疲勞,或者是由於營養不良等因素引起的抵抗力低下。

    腳氣的主要症狀表現

    1,腳趾間或者腳底有水皰、脫皮、脫屑、紅斑、增厚,或者糜爛等症狀,常伴有劇烈瘙癢,夏季比較多見。

    2,腳氣,可根據不同的表現,分為浸漬糜爛型、水泡脫屑型、角化過度型等三種類型:

    浸漬糜爛型:主要發生在腳趾縫,一般是4.5趾縫,有明顯的浸漬發白。丘疹水皰型:主要表現在掌蹠部位出現紅色的丘疹及水皰。角化鱗屑型:足部面板表現角化過度明顯。

    以上情況多數情況下是單足,也可能是雙足。但治療方法和原則相同,都是透過抗真菌治療,以外用藥為主,療程一般需要1-2個月。

    如何去腳氣?

    1,外用藥物進行抗真菌治療,如病情不嚴重者,區域性外用抗真菌藥膏或噴霧劑即可,有糜爛時,可以用3%的硼酸溶液清洗溼敷。如伴有甲癬應給予口服抗真菌藥,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藥物。

    2,注意去除病因,注意個人衛生,避免足部潮溼多汗,穿透氣良好的鞋襪,對以前的鞋襪嚴格消毒或者是扔掉,勤換鞋襪,還要注意加強營養支援,適當的鍛鍊身體,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3,因為腳氣具有傳染性,如果有水皰的現象,避免將水皰挑破,防止繼發感染。同時平日可用鹽水泡腳,起到一定的殺菌作用。

    4,同居住的人裡邊,如果有患腳氣的病人,最好將拖鞋、洗腳的毛巾分開,沐浴時要穿個人脫鞋、腳盆等,可以防止交叉感染。

    綜上所述,所以腳氣的罪魁禍首是真菌,條件是潮溼、悶熱的腳部環境,所以像腳底腳縫這些出汗多,容易捂著的部位,就容易感染真菌,發生足癬。

    因為腳氣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所以對於腳氣,需要積極進行抗真菌治療,同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交叉感染。

  • 13 # 朱蕭俊說健康

    腳氣是一種很常見面板疾病,它的大名叫足蘚,腳氣只是它的一個小名,並且一些上了歲數的人,或許還記得,它還有另一個比較時髦名稱叫香港腳。

    基於這樣的情況,我覺得有關腳氣的問題,還是值得大家夥兒再囉嗦幾句,以引起大家的重視。

    在這篇文章中,我不想把腳氣,從病名、病因到症狀、治療,甚至到預後、預防,一個不落地全部講一遍,這完全沒有必要。

    腳氣只是真菌感染的嗎?

    如果有人問:腳氣是由什麼感染的?那麼,一定會有很多人回答:腳氣是由真菌感染。

    首先,這句話本身沒有錯,但需要加一個前提,即腳氣的致病菌是真菌。但是如果腳氣奇癢難忍,用手抓撓導致患處破損、糜爛而繼發了細菌感染,這時的腳氣就不是單純的真菌感染問題了。

    其次,真菌也分不同型別的真菌。一般來說,腳氣是由3大真菌感染引起,即面板癬菌、酵母菌(念珠菌)和黴菌;只是絕大多數的腳氣都是由面板癬菌感染所致,酵母菌和黴菌相對少一些。

    所以,如果具體問到你的腳是什麼感染的,你可千萬不能武斷定論:就是真菌感染的,說不定還合併了細菌感染。

    為什麼這麼囉嗦地反覆講這個問題呢?因為很多腳氣患者都有過治療失敗的經歷,冤枉了錢財不說,到頭來是無功而返,甚至越治越重!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我想這與沒有具體搞清楚你的腳氣究竟是被哪些病菌感染的或者感染真菌的型別,有一定的相關性。

    按照我們的行話就是:沒有做藥敏實驗,就給用藥,那隻能碰碰運氣了。

    為什麼有些人,腳氣就是除不了根?

    這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有些人的腳氣,用藥就好,停藥又有,就是除不了根,好似真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腳的生理性質並不完全一樣,因而滿足真菌的生長環境就各不相同。因為,真菌比較嗜好或者有利於真菌生長的環境,一般都具有這3個特點:一是腳的皮脂腺較少,這樣腳所分泌出的脂肪酸就少,所以,對真菌抑制作用就弱;二是腳的汗腺豐富,這樣腳出汗就比較多,外加鞋子的空間相對密閉,空氣流通差,就形成了一個溫暖、潮溼的區域性小氣候,這也有利於真菌的生長;三是腳的面板角質層較厚,因為角質層中的角蛋白是真菌最好的營養原料,非常有利於真菌的生長。

    如果,你的腳具備了上述3個條件,甚至只具備其中的1個或2個條件,很有可能就會受到真菌的“青睞”,而感染上腳氣,即使用藥暫時滅掉了腳上的真菌,但是,只有藥物一停,真菌又會捲土重來。

    以上我說的是通常情形,除此以外,還有一些特殊人群,也易得腳氣。

    1.有些妊娠期婦女,由於內分泌的變化,也可能引起面板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患上腳氣;

    2.還有過度肥胖的人,身體溼氣較重,趾間潮溼,汗液浸漬,也易得腳氣;

    3.腳受外傷,破壞了面板的防禦功能,也易誘發腳氣;

    5.糖尿病人,由於面板含糖量增加,導致面板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腳氣;

    6.一些患者,由於濫用抗生素,或者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劑等等,使面板正常菌群失調,也會增加真菌的易感性。

    如何選擇治療腳氣的藥物?

    治療腳氣有4大目標,一是清除致病菌;二是緩解症狀;三是防止復發;四是同時治療趾甲癬。

    治療腳氣一般以外用藥物為常規,口服藥物為例外,再根據腳氣的型別,選擇不同的藥物。

    目前,治腳氣常用的抗真菌外用藥物,主要有以下3大類:

    1.咪唑類抗真菌藥物:如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等,其中它們的抗菌譜分別側重點在於:

    咪康唑:廣譜,側重於面板癬菌、酵母菌;

    益康唑:廣譜,側重於酵母菌;

    酮康唑:廣譜,側重於酵母菌。

    2.丙烯胺類抗真菌藥物:如萘替芬、特比萘芬和布替萘芬,其中它們的抗菌譜分別側重點在於:

    萘替芬:廣譜,側重於面板癬菌;

    特比萘芬:廣譜,側重於面板癬菌;

    布替萘芬:廣譜,側重於面板癬菌。

    3.其他抗真菌藥物:如阿莫羅芬、環吡酮胺、利拉萘酯等,其中它們的抗菌譜分別側重點在於:

    阿莫羅芬:廣譜,側重於念珠菌;

    環吡酮胺:廣譜,面板癬菌、酵母菌、黴菌;

    利拉萘酯:廣譜,側重於面板癬菌。

    特別說明:由於感染腳氣的真菌以面板癬菌為主,所以,臨床醫生通常根據腳氣型別以及自己的臨床經驗,來選擇治療藥物;而我們非專業人員在購買抗真菌藥物時,往往只看到“廣譜抗真菌”這5個字就收入囊中,這是一般情況。

    如果出現藥物治療不理想或者無效時,那麼,就建議你就醫治療,最好進行藥敏實驗,確定感染腳氣的真菌型別,以及對何種抗真菌藥物敏感,這是選擇抗真菌藥物的最準確的方法。

    總結:腳氣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但可以混合細菌感染;易患腳氣與足部3個生理特點有關;選擇治療腳氣藥物,常規選擇廣譜抗真菌藥,如果治療不理想或者無效,則需要做藥敏實驗,以確定致病菌以及對何種藥物敏感,這是選擇抗真菌藥物最準確的方法。

    你同意我的觀點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節假日酒店住宿、吃、娛、遊、購都漲價這樣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