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默默守護著心中的信仰

    有的一樣,有的不一樣,在廣西壯語也有好幾種,越南北部靠近中國的有的說的壯語口音發音都一樣,可以正常交流,我曾經去過大新德天瀑布旅遊碰到過一個越南的老奶奶,發現她和我們說的壯語幾乎一樣,完全可以正常交流聊天,當然,我是崇左的,其實,越南北部以前也是中國的,泰國語言和壯語也有相似之處,其它東南亞國家估計也有

  • 2 # 手機使用者6662056710山峰玉竹

    根據壯語語音和詞彙特點,壯語可分為北部和南部兩大方言,這兩大方言又可分為十三個土語區,其中有八個土語區屬於北部方言,五個土語區屬於南部方言。

  • 3 # 使用者713145806842

    壯族是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90%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少部分居住在雲南、貴州、廣東等地。壯族曾用過一種“土俗字”,1955年創制了拼音字母,但主要還是使用漢文。壯族地區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壯族人主要從事農業。


    壯族的文化藝術豐富悠久。花山崖壁畫,長達百餘米,高40餘米,有1300個人像,已有2000年的歷史。銅鼓,歷史也在2000年以上,現出土和收藏的共有500面以上。與蜀錦齊名的壯錦是壯族婦女獨創的著名工藝品。是用五光十色的絲絨為緯,厚色細紗為經,精工織製成的。織工細膩,質地厚重耐用。現在的壯錦遠銷美國、法國、日本和非洲東南亞各國,為祖國壯族人民贏得了聲譽。


    壯族神話、故事、歌謠等作品很多,還有傳統的歌舞和壯戲。壯族人民古代有鑿齒和文身習俗,至今在一些地區的壯族人中依然保留。


    壯族是個能歌善唱的民族,唱歌幾乎成為壯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每到三月初三,四鄉的歌手們都來到魚峰山下對歌。形式多以猜謎、盤問為主。壯族愛好武術,且歷史悠久。壯族信仰多神、崇拜巨石、老樹、高山、蛇、鳥及祖先等。後又通道教。


    壯族早在秦朝時就逐漸發展起來。在歷史上,壯族曾多次掀起反抗反動統治者的鬥爭。


    歌仙劉三姐據說是唐代壯族的名歌手,現在還有“如今廣西歌成海,都是三姐親口傳”的傳頌。


    參加太平天國運動的壯族人民佔總數的1/4~1/3左右。

  • 4 # jrtt9527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少數分佈在廣東、湖南、貴州、四川等省。 壯族族稱來源於部份壯族的自稱“布壯”。 此外,還有自稱布儂、布土、布樣、布斑、布越、布那、儂安、布偏、土佬、高欄、布曼、布岱、布敏、布隴、布東等20多種。

  • 5 # 家有小胖2007

    壯族(壯文:Bouxcuengh [1],英文:Bourau),舊稱僮(zhuàng)族,是華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佈,主要聚居在南方,範圍東起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壯族的主要分佈區。

  • 6 # 使用者8772149924002

    壯族。

    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分佈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地區,廣西、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佈。壯族有語言,通用漢語。屬漢藏語系壯傣語支。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 7 # 蚊場燒烤

    壯、布壯,原是壯族自稱。在漢文史書中譯寫為“撞”、“徸”等,讀音“壯”,最早見於宋代文獻中。新中國成立後統一寫為“僮”。

    1965年10月12日,根據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提議,並徵得壯族人民的同意,由國務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為強壯的“壯”字。“壯”字有健康的意思,也不會誤讀。從此以後,僮族一律改寫為壯族。

    壯族除自稱“布壯”以外,還有“布越”、“布雅伊”、“布衣”、“布沙”、“布土”、“布儂”、“布央”、“布曼”、“布饒”、“布傣”等自稱。“布”,在壯語中是“人”的意思。

  • 8 # 支崇遠

    壯族舊稱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根據中國第6次人口普查壯族有16926381人。主要居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

    先秦時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是壯族最直接的先民。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以南至東南沿海地區,廣泛分佈著一個被稱為“百越”的族群,分佈於今廣東、廣西一帶的西甌、駱越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他們當時還處於氏族部落社會的發展階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派尉屠睢率領50萬大軍,分兵五路,進軍嶺南,在越城嶺一帶曾遇到西甌人的強烈抵抗。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史祿率兵開通靈渠,通糧餉,運軍隊,秦軍才戰勝西甌人,統一了嶺南地區,並在嶺南設立桂林、南海、象三郡,將該地區正式納入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下。這就是壯族的發展歷史。

  • 9 # 肥妹變肥婆


    壯語和傣語同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這兩種語言句子基本成分的語序都是"主語—謂語—賓語".基本詞彙中的同源詞約有50%.語音的共同性也較大,如聲母較少,韻母較多;韻尾一般都有-m -n - -p -t -k;舒聲調一般有6個,促聲...


    漢語量詞 / 壯語 / 名量詞 / 壯傣語支 / 數詞 / 漢藏語系 / 名詞 / 基本詞彙 / 同源詞 / 兩種語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陶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