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進取金桔J
-
2 # 使用者3844760498
因為劉邦是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
高祖十二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去世,廟號太祖,諡號高皇帝。毛澤東對劉邦的評價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
-
3 # 好分數輔導郝老師
在參加農民起義之後改的
-
4 # 付俊
劉邦的名字是稱帝后改的,漢高帝劉邦本名叫劉三(劉季)。劉邦稱帝后將“季”改為“邦”,“邦”是國家的意思,這就和自己的身份地位比較相配。
-
5 # 詩詞聯謎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的風雲人物,是個大英雄,這毫無疑問。
劉邦身上有四個“大”:
一大為“大志向”。看到始皇帝陛下不但不山呼萬歲,反而要“彼可取而代之”,牛不牛?
二大為“大韜略”。不論是先到關中一路上秋毫無犯進兵神速,還是用約法三章治理漢地,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最終九里山一戰成功,都體現了這點。
三有“大胸懷”。能夠延攬人才,使用人才,包容人才,韓信都說他善於將將,手下人才濟濟,這是他成功的人才支撐。
四有“大氣象”。開國皇帝給一個王朝最初始的基因,大漢氣象由此走到歷史舞臺中央,他的“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蕩氣迴腸,給了大漢王朝輝煌的註腳。
劉邦還做到了“三個逆襲”:
一是由普通農民到皇帝的逆襲,沒背景沒地位的田舍翁,一朝君臨天下。
二是由弱到強的逆襲,楚漢相爭,楚強漢弱,但最終擁有天下。
三是雖然有輕視儒生不讀書的批評,但是他所做的大風歌卻可以秒殺很多文人墨客。
劉邦還有三不朽:不是立功立德立言那個。
一不朽為他所建立的大漢王朝後來成為中國華夏族的稱呼,漢族,漢語從此而來。
二不朽為漢唐氣象成為中國強大的象徵,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三不朽為建立的一套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
-
6 # 煙雲吐秀
第一,劉邦的大話天字第一號。想當年劉邦還沒有成事時,縣官老爺家辦喜事,都要去送禮,一萬錢以下的放在門口,記個姓名了事。一萬以上的可以進去到廳上落座,喝口茶加飯局。劉邦沒有一文錢,卻在門口大叫一萬元。立即驚動了縣官老爺,於是被請到了廳上落座。可他掏不出一文錢,有人要趕他走,呂公卻認為這是個奇人,有大志向的人,把女兒給了劉邦。你說,常人能做到嗎?不可能。劉邦卻做得面不改色心不跳,當然,我想不會有人想試一下的,結果,可能正和劉邦得到的相反。不信試試。
第二,劉邦耍無賴的本事天字第一號。項羽抓住了劉邦的父親和老婆,叫劉邦投降,否則就煮了他的老爸。劉邦說,我們倆拜過把子,是兄弟,我父親就是你父親,如果你要把父親煮了,請分我一口湯喝。知道現在電影怎樣演的嗎?我放下武器,你不要傷她。為什麼用“她”,一般上紅顏,煮了也要分口湯嗎?雖然是不得而為之,但也太恨了點。也是就項羽婦人之仁,放到秦始皇來,劉邦真可能分到一大碗湯喝。
第三,劉邦奪兵權的本事天下第一號。大家都知道這事,但為什麼會這樣?倒是煙雲自個著磨出來的。韓信還在大帳中睡覺,劉邦自己大敗後直接逃到韓信軍營。假稱漢使進了中軍帳,拿著大令集合眾將,把兵全部調到自己哪邊。然後對趕來的韓信說:兵我調走了,你看還有什麼剩下的組織起來,再去召新兵,去打趙平燕攻齊。不知道在世界歷史中有沒有這樣的領導,至少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劉邦是絕對第一。但卻體現出劉邦的厲害之處,絕了。各位,劉邦是如何來的?是打了敗仗幾乎隻身來到韓信兵營的,如果韓信先知道這個訊息,會不會不認他這個主子,或直接砍了,這個兵馬不就是韓信的啦,從這裡看出劉邦的心思縝密,所以,假稱漢使讓人拍案啊。
第四,劉邦不拘小節的本事也是天下第一號。劉邦貴為漢王,但不拘小節的本事也算是一大景觀。就算我等平頭百姓家裡來個人,也要略作整理,穿著齊整。可劉邦有名士來投,不更衣不打扮,還叫兩個侍女洗腳,一邊請人要進來。厲害的到絕對了。為什麼呢?請向下看,來人說我是攜天下大計來投靠您的,您不能這樣待我?劉邦似乎如夢方醒,整衣正坐請教。還說,我對旁人都是那樣的,給先生賠不是。劉邦是不是在沒事找事?換著花樣體現自己的平易近人,愛才惜才,對您特別與眾不同啊/
這樣的事例還有許多,只能說明一點,劉邦能成天下大事,是天字第一號的厲害!
-
7 # 歷史風暴
劉邦究竟有多厲害?
劉邦打敗了強敵項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大一統的王朝,漢朝。
所以,他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歷史人物。
劉邦有多厲害呢?
膽子大!敢造反的人膽子都大,劉邦尤其大。劉邦剛開始造反的時候,一次他領著手下人在邙山中行走,忽然偵察兵回來告訴劉邦前方有一條大蛇擋住了去路。眾人都嚇壞了,只有劉邦手持長劍,上前將大蛇斬斷。
武功高!可能劉備沒有項羽那麼高的功夫,但是劉備的武術也堪稱一流!
早年間,劉邦是一位仗劍遊俠的俠客。他曾經和張耳一起,雲遊天下。能被張耳收到麾下,沒有一定的武功是不可能的。
還有,在邙山與大蛇搏鬥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定的功夫,恐怕也難以將其殺掉!
可見,劉邦並不是一個小流氓那麼簡單。
領導能力強!膽子大、功夫高,只能讓他成為一個人人敬畏的俠客或者殺手!
想成為一個帝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成為帝王,尤其是開國帝王,一定要有極高的領導能力!
在這方面,劉邦堪稱當時最強。
劉邦曾經問過韓信他能帶多少兵?
韓信說:我帶兵是多多益善!
劉邦又說:那我能帶多少兵?
韓信說:你頂多也就帶10萬人!
劉邦說:那為什麼我是你的領導!
韓信說:雖然您帶兵水平不高,但是您帶將的能力是一流的!
可見,劉邦的領導能力不是領導軍隊的能力,而是領導將領的能力。這種能力正是項羽所缺乏的,所以項羽只能成為衝鋒陷陣的霸王,卻無法成為一統天下的帝王!
-
8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統一時間最短。
秦始皇統一中國用了10年,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就用了34年,朱元璋統一中國用了15年,而劉邦統一天下只用了7年。
起義時年齡最大。
秦始皇22歲親政開始統一步伐,曹操31年開始征戰,朱元璋25歲開始投身起義軍,而劉邦47歲才起兵反秦。
起點較低。
秦始皇13歲就是秦王了,曹操是官宦之後,李淵是世襲貴族,趙匡胤是領兵大將,朱元璋是放牛娃,而劉邦只是個連官吏也算不上的泗水亭長。
善於用人。
張良是南韓貴族,極其難懂的太公兵法張良一說給劉邦聽,劉邦馬上能懂,於是張良歸附。韓信是千年一出的兵仙,跟了劉邦,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蕭何是十年一出的良相,唯劉邦馬首是瞻,此三人是當世奇才,均能為劉邦所用。
還有豐沛那幫農民,有殺豬的、種地的、小官小吏的,一路跟著劉邦做到王候將相,換了別人試試看,劉邦能將這些人用到極致,終成大業。
捨得獎賞。
劉邦開國一共封了145個侯,所有侯爵的功勞記得清清楚楚。彭城之敗,願拿函谷關以東所有土地作獎勵,楚漢戰爭,封了7個異姓王,統一之後讓張良造擇3萬戶的食邑隨便挑,至於賞千金那是常有的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捨得賞賜,才招得來更多人才。
懂得控制。
劉邦進咸陽宮,一時被金錢和美女迷惑,在樊噲和張良的勸說下,好色亡徒劉邦居然不圖美色。劉邦要韓信南下攻項羽,韓信不來而且要齊王封號,劉邦欲怒轉瞬控制自己,封韓信,一個能控制自已慾望和喜怒的人,顯然更能做成大事。
有容人之量。
酈食其求見劉邦,劉邦在洗腳,酈食其批評劉邦不尊重人,劉邦馬上道歉,改變態度。劉邦騎在周昌脖子上問:我是個什麼樣的皇帝?周昌說:暴君。劉邦哈哈大笑,並不怪罪。海納百川,有容其大,正因為劉邦有容人之量,人才才源源不斷投靠劉邦。
永不言敗。
彭城之敗,劉邦56萬聯軍被項羽3萬騎兵追得到處跑,劉邦不氣餒。滎陽之敗,劉邦孤身一人逃跑,四年楚漢戰爭,除垓下之戰外,劉邦從未贏過,但卻從不言敗,兵打完了,再徵兵,再接著打,直到打敗項羽。
一個47歲的老年人,在一無靠山、二無背景、三無錢財的情況下,領著一幫農民,用了7年時間統一天下,試問還有比劉邦更歷害的嗎?
-
9 # 白衣少年狂
記得我在上中學時,我們歷史老師在講到漢朝時一提到漢高祖劉邦就板著臉,雖然他和劉邦同為豐縣老鄉,但他始終對劉邦的人品持質疑的態度。上了大學後,我對歷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廣泛地閱讀各類史書,並逐漸有了自己淺顯的歷史觀,便對歷史人物有了不一樣的解讀。今天我們來談談飽受爭議的漢太祖高皇帝劉邦,說說自己的看法。劉邦是封建王朝中大漢王朝的締造者,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在歷史上影響較為深遠。根據史書記載,劉邦這個人物的性格也是豐富多樣的,既有著老實人的謙虛低調,也有著狡詐者的厚黑圓滑,那麼劉邦到底有什麼厲害呢?為什麼能夠吸引天下人才為他效命,並摧枯拉朽的把四分五裂的中國再次統一,成就了四百年的強漢王朝呢?
首先,劉邦虛心納言,尊重人才。劉邦自己可能個人能力並不是很強,所以想要在亂世之中成就一番偉業必然要藉助外力。就好像在一個公司裡,創始人不一定要是專業的人才,但必須要懂得人情世故,學會配置和利用各類資源。劉邦這一點做的就很不錯,能安置好蕭何、韓信、張良這些有才能人的工作,而且虛心聽取別人的建議,大膽的選用人才,大膽的授權,讓人才體現出自我實現的價值。其次,劉邦性情中人,慷慨大方。劉邦能成事和他的“布衣性格”密不可分,劉邦堪稱性情中人,在爭奪天下之時,對待部下不搞區別對待,毫不吝嗇,是位接地氣的領導。劉邦不隱晦自己貪財好色的性格,對於自己的部下也是投其所好金銀美女毫不小氣,劉邦不僅給了他們極高的物質待遇,還關注他們的心理感受,把馭人之術與凝聚人心的手段展現的極為高明。
最後,劉邦關注民生,仁治天下。從古到今,“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成為歷史的真理。劉邦及其多數部屬源於平民階層,對於秦王朝的暴政十分厭惡,對於底層民生問題極為了解和關注。在平定天下後,劉邦採取了寬鬆無為的政策與民休息,使得飽經戰亂的中國休養生息迅速恢復生產建設,為文景之治的盛世開啟打下了堅實基礎,也促成了漢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一個強大的帝國離不開一位偉大的掌舵者,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統一王朝大漢王朝的決策者,這位布衣皇帝能夠高瞻遠矚的為大漢帝國整體長遠規劃佈局謀篇,其政治成就和歷史功績是值得肯定的。近代偉人毛主席也曾誇讚過漢高祖劉邦,稱其庶民的勝利絕非偶然,而是劉邦比較熟悉社會生活,瞭解人民心理,可稱得上是封建王朝裡最厲害的皇帝。
-
10 # 王大器
在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講到劉邦身上有兩個大家都明白卻很難做到的優點——用人不疑、利不可獨。
在劉邦的用人方面,大家都是比較瞭解的。他能夠以敏銳的嗅覺選擇最合適的人提出的最合適的解決方案,所以張良才會說劉邦是唯一一個能夠聽懂他說話的人。劉邦用人不疑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蕭何月下追韓信之後,他立即封壇拜將,將韓信從一個險些被砍頭的小兵提拔為上將軍。陳平提出用離間計動搖項羽的政治基礎只是,劉邦立即給他四萬兩黃金,讓他隨意發揮,不管這些錢最終是用在了離間計上還是陳平自己獨吞了。
另一方面,劉邦深知世上所有關係的根本都是利益關係,所以相比於政治家,劉邦更是一個信奉“利不可獨”的商人。韓信最初追隨劉邦之時曾經說項羽雖然表面上禮賢下士,但是真到了封賞功臣的時候卻猶豫再三,捨不得將握在自己手中的金錢和官職拱手讓人。陳平最初追隨劉邦時也同樣表達了“跟著你,有肉吃”的想法。在楚漢爭霸的決勝階段,劉邦拿出了半壁江山來分封給韓信、彭越等人,才奪取了最終的勝利。
所以,武涉和蒯通權韓信三分天下之時,韓信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在更大的利益誘惑面前,韓信依然選擇了追隨劉邦,可見劉邦得人心的手段有多高明。
-
11 # 有書共讀
劉邦是西漢的開國皇帝,而且也是中國歷史上統一天下用時最短的一位皇帝。從起兵抗秦,到坐上皇帝的位置,只用了七年時間,讓人不得不佩服。
那麼,從一個小小的無賴亭長,到九五之尊的皇帝,劉邦身上到底有哪些異於常人的厲害之處呢?有書君認為有三點非常關鍵。
1、知人善用
劉邦在坐上帝位之後,也向群臣說起過此事,自己打仗不如韓信,計謀不如張良,排程不如蕭何,之所以能夠奪取天下,就是因為自己擅長髮揮這些人最大的價值。
劉邦對於自己手下有能力的將領或謀士,都是給予絕對的支援,從而讓他們能夠死死地效忠於自己。
並且,劉邦從來不會計較他們的出身如何,畢竟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底層人民。比如他手下的大將軍樊噲,曾經就是一個賣肉的屠戶。
因此,能人志士在劉邦身邊,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這對他圖謀天下是一種巨大的幫助。
而反觀項羽,在用人方面就存在太多的疑慮和優柔寡斷,葬送了自己的好局。
2、懂得取捨
其實從骨子裡來說,劉邦是非常有貪慾的一個人,畢竟來自基層,身上的小農氣質很難擺脫。
但是,劉邦卻非常善於把握取捨。
在進入咸陽城之後,儘管他心裡想著美女和財富,但在蕭何的勸說下,立馬擺出一副秋毫不犯的樣子,給自己樹立了非常好的形象。
同樣,在後期和項羽的對抗中,劉邦很長時間都處於下風。為了改變戰局,劉邦毫不吝嗇以賞地封王來獲取韓信、彭越的支援,從而贏得了天下。
儘管在統一之後,劉邦對異性王狠狠打壓和屠殺。但在需要他們幫助的時候,劉邦是絕對捨得出手的。
3、遇事從容
劉邦很大的一個優點就在於,他的臉皮足夠厚,心態足夠好,從來不會因暫時的困境而崩盤。
在楚漢之爭時,項羽曾經抓到過劉邦的父親,威脅如果劉邦不投降,就把他父親煮了。可劉邦居然說我們是兄弟,那麼我父親就是你父親,如果你真要煮,那麼別忘了分我一碗羹。
這種流氓式的回答,看似無理,但卻非常好地瓦解了項羽的威脅。
對各種麻煩都能從容應對,這也是劉邦隱藏在外表之下的一種氣質。
正是因為有這些性格和品質上的特點,劉邦才能夠逆風翻盤,成功打敗西楚霸王統一天下。看完有書君的這幾點總結,相信大家應該明白劉邦到底厲害在哪裡了吧。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12 # 大侃聊歷史
劉邦一個混跡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他是如何戰勝底蘊深厚、個人能力出眾的項羽,最後登上皇帝寶座,我估計不光項羽沒弄明白,後世幾千年人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吧。
一、劉邦雖出生低微,且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對時局的判斷、時機的把握特別準。
我估計大家對劉劉邦的年齡都不是很熟悉,其實劉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但是在年輕的時候二人之間的差距簡直是雲泥之別,劉邦年輕的時候,只是一個小小的亭長,管著十里地的人口,整天好吃懶做,發點工資全部用在喝酒吃肉上了,還經常入不敷出,快四十歲的人了連個媳婦都沒有,還是呂家老爺不知道哪隻眼睛看的說是劉邦將來必定富貴,執意將女兒嫁給劉邦,他這才成了個家。
成家後的劉邦還是整天不務正業,喝酒吃肉,終於有一天出事了,看押的犯人趁他醉酒全跑了 ,劉邦索性直接撂挑子了,把剩下的一放自己也跑了,躲在芒碭山沼澤裡躲避官府搜捕,期間還結識了一幫流寇悍匪,劉邦平時就比較仗義豪爽,所以在這群人中威望還挺高。
公元209年,秦末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陳勝、武廣揭竿而起,各地紛紛響應,劉邦這傢伙別看他平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但是這會好像突然醒悟了一般,把沼澤附近的弟兄們一招呼,立了個旗子,還弄了“斬白蛇”的幌子,正式走上了武裝奪取天下的道路。
隨後跑回沛縣聯合其他起義隊伍,其中就包含張良、樊噲等,慢慢的隊伍越發壯大,這次恰到時機的起義為他之後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
二、劉邦混跡社會底層,臉皮厚、關鍵時刻誰都能放棄這種性格雖然被君子所不齒,但是對於成大事非常重要。
要說劉邦帶下天下,但是好多人都不佩服他,劉邦這傢伙做事不按常理出牌,仁義道德在他這往往不管用,公元前205年,劉邦趁著項羽出擊齊國、集結大軍把項羽老窩彭城給端了,這把劉邦高興的,認為項羽徒有虛名,結果等項羽緩過神來,直接就把劉邦六十多萬大軍滅了個七七八八,劉邦嚇得駕車就跑,車上拉著他的倆孩子,結果這跑的太慢了 ,眼瞅著就被項羽追上了,咚咚兩腳,劉邦直接把倆孩子踹下去了 ,原因是嫌倆孩子太沉,馬車跑不動,還好竇嬰把倆孩子救了上來。
你說這劉邦有多無恥,居然能幹出這等事。還有,劉邦跑是跑了 ,可他爹媽媳婦沒跑掉啊,項羽為了逼迫劉邦投降,就假意把劉邦家人綁在城牆上準備用大鍋煮了他們,並派人給劉邦傳話,劉邦聽了後讓人傳了句話回去“煮完記得給我留碗湯喝”。。。
大侃都不想說下去了 ,你說這種人項羽哪能打得過,就好像一名騎士和地痞流氓打架一般,騎士是榮耀規矩各種約束,地痞流氓是無所不用其極。
三、自身謀略不行,但是劉邦肯放下身段,求教他人、依仗他人、知人善用。
劉邦最令人佩服、也是他能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知人善用,看看劉邦身邊的人:張良、蕭何、韓信,哪一個不是名滿天下、智慧過人的人物,但是都能為劉邦所用。
就好比韓信,韓信這人也是個心高氣傲的主,早期跟隨項羽,只給安排了和看門的工作,不被重用。後來又轉投劉邦,起初劉邦也不以為然,就給了韓信一個管糧草的小官當,韓信聽了也很失望,不久就趁著夜色離開了,蕭何知道後,立馬策馬追趕,這才把韓信請回。
回來後,蕭何勸說劉邦:您如果想稱霸天下,必須重用韓信,劉邦聽了蕭何的建議後,立馬設壇拜將,封韓信為大將軍,果不其然,韓信後來為劉邦立下赫赫戰功,幫助他打敗項羽取得了天下。
還有,劉邦聽從張良的建議,早於項羽提前入關,佔領咸陽後,劉邦走在金碧輝煌的皇宮裡,看見婀娜多姿的宮女,想到“先入關者為王”,彷彿已經達到了人身巔峰,立馬就不想動了,想在宮裡享福。恰巧樊噲路過,勸解他不要迷戀暫時的榮華富貴,此時張良也來勸說,劉邦聽了後羞愧不已,馬上醒悟過來,下令封了府庫,率軍回到灞上,還和百姓約法三章。
劉邦這人學習不多,所以自身能力有限,但是劉邦會看人,會用人,自己不懂就向別人虛心請教,能聽得進去忠言。這些品質是他身邊匯聚眾多謀士的重要原因。
所以,你問劉邦有多厲害,大侃講了這麼多,大家應該瞭解了吧。
-
13 # 阿呆夢話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布衣登上皇位的人。他透過造反,推翻秦王朝,建立了一個新的大漢王朝。給後人樹立了一個榜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透過造反來獲得政權。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翻開《史記*高祖本紀》,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劉邦的發跡史。
劉邦是個不務正業的混混,好色,嗜酒。但為人大度,豁達。並且有雄心壯志。
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高祖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亂世出英雄。劉邦有人脈,有壯志,又恰巧遇上亂世。就是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天下大亂。給了劉邦一個機遇。
按道理說,這個機遇對於項羽更好。作為楚王后裔,楚國貴族,實力雄厚,從者甚眾。當秦王朝被推翻,項羽似乎順理成章地成了新一代的領導人。
但是,項羽不如劉邦。
第一,項羽不如劉邦流氓。流氓就是不講規矩,只要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項羽做不到,他是貴族出身,講身份,有尊嚴,有規矩的。
第二,項羽沒有劉邦那樣有野心。項羽僅僅只想恢復其當年的楚國的輝煌,而不是放眼天下。項羽把都城設在老家彭城,就是一個證明,也是一個極其愚蠢的決定。
第三,劉邦很會用人。劉邦出於市井,混跡於市井,他最拿手的就是識人用人。敢於聽從蕭何的建議,將一個看倉庫的韓信提拔為大將軍。足可見其魄力和胸懷。起碼他相信蕭何,也看中了韓信。相反,項羽是貴族,是看門第和出身的。用人唯士,而非用人唯賢。項羽身邊的人,包括他的叔叔項伯,都能吃裡扒外,可見一斑。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迴圈,終而復始。周秦之閒,可謂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豈不繆乎?故漢興,承敝易變,使人不倦,得天統矣。
承敝易變,使人不倦,得天統矣。
總之,劉邦有他自己的長處和特點。但關鍵還是時勢造英雄。
站在風口,豬都會飛起來,何況是一隻揹著翅膀的豬。
-
14 # 付凱91458867
楚漢相爭,劉邦能夠得天下,成就漢室大業,除歷史的原因外,少不了張良、韓信、蕭何等良臣勇將的鼎力相助!劉邦的用人秘訣在哪裡?
漢高祖劉邦平民出身,文不能書,武不能戰,“智不比張良、勇不如韓信、才不敵蕭何”。但他善用人才,能夠把天下人才都集結在自己的周圍,利用秦末暴亂之機,興漢滅秦,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民皇帝。
劉邦打天下:如何把一幫牛人管得服服帖帖?
霸氣側漏
縱觀劉邦的人才管理,大致有六方面的特點:
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首在於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之先在於知己,其次在知彼。劉邦非常清楚地知道,一個領導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如何調動部下的積極性,他用韓信帶兵,張良出謀,蕭何保後,一切工作都安排得有條不紊,由此他就成為這個集團的核心。
不拘一格
劉邦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他把貴族張良、遊士陳平、縣吏蕭何、狗屠樊噲、商販灌嬰、車伕婁敬、強盜彭越等各色各樣的人組合起來,使其各就其位,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歷史證明,他的用人策略是十分英明的。
不計前嫌
劉邦的隊伍裡面,有很多人原來曾經是在項羽手下當差的,因為在項羽的部隊裡面待不下去跑過來投奔劉邦,劉邦敞開大門,不計前嫌,一視同仁表示歡迎。如韓信、陳平,韓信原來是項羽手下的人,因為在項羽手下不能發揮作用,來投奔劉邦。其實,一個領導者如果老是小肚雞腸、計較甚多,能招募來好的人才嗎?恐怕連帳下之人也會離他而去。
坦誠相待
坦誠相待,不僅僅是反映一個人的素質問題,更是為人處事的一條原則。對於人才,他們不僅需要應得的酬勞,而更需要尊重和信任。劉邦之所以能夠得到張良、韓信等人的幫助,就是由於劉邦信任對方,尊重對方,得到了對方同樣的回報,同樣的信任和尊重,以致於才盡心盡力地幫他出謀劃策。這也是我們非常值得借鑑的經驗。
用人不疑
做一個領導最忌諱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見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這個,明天猜忌那個。劉邦他就有這個魄力,他一旦決定用某人,絕不懷疑,放手使用。
論功行賞
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時也應該獎勵,因為獎勵是對一個人才的貢獻是實實在在的肯定。劉邦奪取天下以後,根據各個人的不同功績,對功臣論功行賞,不但封賞了蕭和、張良、韓信、彭越等一批人,還封賞了他最不喜歡的人——雍齒。
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就漢室大業,與他善用人才有很大的關係。企業經營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關鍵在人才。我們搞企業管理也要把人搞明白,瞭解人才能駕馭人,才能使用人。
-
15 # 山野老人
劉邦這人厲害之處在哪裡?
劉邦這人厲害之處在哪裡?
劉邦這人厲害之處就是不厲害!
因為劉邦深知自己沒有什麼真本領,就什麼事情也不做!
劉邦什麼事情也不做,也不盡然,因為劉邦還是很認真地做一件事情!
劉邦很認真地做一件什麼事情呢?劉邦很認真、很虛心地聽取別人的意見,讓有本事的人去做事。要說劉邦的厲害之處,這就是劉邦的厲害之處!
劉邦說過:“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由此,劉邦讓蕭何留守後方,讓讓張良跟隨自己出謀劃策,讓韓信在前方攻城略地。所以劉邦最後戰勝了力量強大的項羽。
再說具體一點,正因為劉邦沒有什麼厲害之處,就特別願意接受別人的意見。
如對待張良:
南陽是劉邦入關之前的最後一座大城市,劉邦想繞開南陽,直接入關。
張良說:“如果繞開南陽不打,直接入關。前面有秦軍堵截,後面有南陽軍隊追擊,那麼我們就會被前後夾擊。”
於是劉邦放棄自己的想法,停下來進攻南陽。
(陳平與劉邦 劇照)
如對待陳平:
滎陽被項羽包圍得水洩不通,劉邦處境十分危險。
為了活命,陳平建議劉邦裝成女人,夜晚逃出滎陽。
讓劉邦裝女人,對劉邦是極大的侮辱,但是劉邦還是聽從陳平的建議,裝成女人逃出滎陽城。
如對待酈食其:
酈食其在陳留第一次見劉邦。
此時的劉邦正由兩個女人服侍,樣子極其傲慢。
酈食其說:“這是你接待老人的禮節嗎?”
劉邦立即趕走兩個女人,連鞋子也沒有穿,就起身為酈食其端凳子,遞茶水!
如對待陸賈:
劉邦做皇帝后,陸賈建議劉邦以史書治國,劉邦對此很反感!
由於陸賈的堅持,劉邦最後還是改變了自己的主意,聽從陸賈的建議,重視史書治國。
(陸賈)
這樣的例子很多,僅舉幾例,以饗讀者!
-
16 # 龔柳輝
劉邦這個人確實很厲害,那麼他到底有哪些真本事呢?或者說是他人沒有的才能。
其實一個人的厲害之處也是相對來說的,相對於項羽來說,劉邦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的性格,以及比較長遠的戰略規劃和用人方略。
現在咱們先來說一下他的性格,劉邦的性格具有能屈能伸的大丈夫的特點。他能夠在失敗的時候,拉下面子,敢於逃跑,打不贏就走,頗有游擊戰的本事。
比如,有一次,劉邦佔領了項羽的都城,項羽立馬率領2萬人鐵騎打過來,把劉邦的幾十萬大軍打的丟盔棄甲,望風而逃。
劉邦也在逃難的大軍之中,這個時候,眼看追兵就要追上他,為了跑得更快,劉邦居然把自己的親生女兒推下車。
這個事情,可以看出劉邦的性格,他確實是能屈能伸的一個人物。
咱們再來看一看,劉邦的善於用人這個方面的厲害之處。戰爭時期,選擇優秀的人才作為軍事統帥,這可以說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性因素。相比項羽來說,劉邦自己打戰不怎麼的。
但是,他任命的大將軍韓信卻是一代將才,韓信幾乎成為那個時代,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超級英雄。
項羽都對韓信忌諱三分,所以說看劉邦的厲害之處,這個是關鍵。也就是說他具有選賢任能,敢於提拔底層軍官,敢於提拔真正的人才。
最後咱們來說一說,劉邦的拿手好戲,他真正能夠拿得出來的,真正的本事,就在於他具有長遠的戰略規劃。劉邦的戰略思想是非常高明的,也是有它的厲害之處的。
相對於項羽來說,劉邦是具有長期的戰略規劃的。
劉邦集團透過一個宏大的戰略規劃,實現了對項羽的戰略包圍。也就是從西面、南面、北面三個方向,對楚國實現了戰略包圍。
事實上,到了楚漢相爭的後期,在戰略上劉邦已經處於絕對優勢。
楚國的北面有齊國大軍,南面有彭越的遊擊部隊,西面則是劉邦的嫡系部隊。這樣實際上就是把項羽置於戰略包圍圈的範圍之內,從長期來看,項羽必敗無疑。
-
17 # 希望星晨58298869
依《史記》,早期的劉邦人性弱點盡顯,乏善可陳。如天天同三朋四友招搖過市,撩雞鬥狗,混吃騙喝,賒賬不還。半夜三更去敲曹寡婦的門,敲開了就做男女苟且之事,顯得猥瑣而下作。不事稼穡、不務正業,與父親劉太公頂嘴,喜歡吹牛逼等等。似乎一無是處,但是,看人要看主流,透過歷史的霧霾,我們在很多細節上發現,劉邦是有其過人之處的。
1。劉邦敢作敢為。
劉邦在當亭長時,曾押送一批犯人到驪山去服勞役,一路上很多人開了小差,逃跑了。劉邦知道民心不可違,乾脆把犯人都放了。還對他們說:你們都走吧,我也一走了之,沒什麼大不了的。劉邦並沒有把公務員職位放在眼裡,他藐視王法,更不會因為要保住亭長的職位就前怕狼後怕虎。這顯示了男子漢的氣概與擔當。
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驪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亭,止飲,夜皆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漢書·高帝紀》
人生苦短,做人做事就要敢作敢為,沒有那麼多顧慮、那麼多小算盤,這樣的膽量與心胸令人欽佩,這其實就是領袖氣質,在亂世中有擔當,就有凝聚力。
2。行事果敢堅決,及時拍板。
劉邦遇事不黏糊,能當機立斷,而且做什麼都很到位。雖然沒什麼經天緯地之才,但為了大局敢拍板,
漢二年(公元前205年)韓信奉劉邦之命出征齊國,進軍途中得到了酈食其已說服了齊王田廣,田廣已投降漢王的訊息。在謀士蒯徹的建議下,韓信繼續向齊國進兵,拿下了齊國首都臨淄。於是,韓信派人向劉邦提出了自己要當“代理齊王”的請求。
這時,劉邦剛剛經歷了彭城大戰的慘敗,急需韓信勤王,而韓信卻趁人之危,伸手要官,劉邦自然震怒不已。忍不住對韓信的使者破口大罵:“我被圍困滎陽,整天盼著韓信來救援,沒想到他卻想自立為什麼代理齊王!”,劉邦身邊的張良和陳平一看勢頭不對啊,現在韓信手握精兵,如果惹惱他,他同項羽沆瀣一氣,怎麼辦?
在陳平與張良的暗示下,劉邦權衡利弊,瞬間想明白了這個道理。於是話鋒一轉說:“大丈夫要當就當王就當真齊王,談什麼‘假齊王’啊!”。
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史記·淮陰侯列傳》)
隨後 ,劉邦派張良出使齊國,立韓信為齊王。這樣,不僅穩住了韓信,讓韓信拒絕了三分天下的建議,還為獲取了“垓下決戰”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礎。劉邦豁得出去。不患得患失,正是這種素養,使其多次轉危為安。
3。劉邦會用人,知人善任。
與項羽的正規軍不同,劉邦就是雜牌軍。他手下什麼人都有:張良是沒落貴族,陳平是遊士,蕭何是縣吏,樊噲是屠夫,灌嬰是布販,婁敬是車伕,彭越是強盜,周勃是吹鼓手,韓信是待業青年等等。他都一視同仁,要求所有的人才都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歷史證明,劉邦的用人策略是對的。
漢高帝五年(己亥 公元前202年)。帝置酒洛陽南宮,上曰:“徹侯、諸將毋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資治通鑑》漢紀三
攻城略地之後,劉邦會論功行賞,搞利益分配,這只是一個方面。主要在於,在他手下能人盡其才!這是劉邦能當領導的主要品格。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尊重和善用人才,而是懂得人情人性。能利用人性中的優點和弱點,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統一陣線,同仇敵愾。又能孤立敵人、分化敵方陣營、進行各個擊破,如陳平、韓信曾經是項羽的手下,之所以不能為項羽所用,原因就是項羽對人性的本質 缺乏認識。尤其是項羽做不到獎罰分明。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群臣說服。《資治通鑑》漢紀三
得天下並非佔領土地而是征服人心。劉邦非常懂這個道理。他天賦異稟,和人打交道深入淺出、遊刃有餘,每次都有收穫,每次都在完善自己。司馬光說高祖雖然厭惡讀書,卻天性聰明,能採納最好的謀略,連看門人和最底層的小兵都可以是一見面都成為老朋友。的確,劉邦的性格豪爽大度,不拘小節,這樣的人是易於相處的。司馬光對劉邦的評價非常中肯:“高祖奮布衣,提三尺劍,八年而成帝業,……惟其知人善任使而已”。
4。劉邦知錯能改,從不剛愎自用。
白登之圍,是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發生的事。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帶頭造反,隨後勾結匈奴企圖合兵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獲悉這個訊息後,決定御駕親征,他率領32萬漢軍北出迎擊匈奴。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漢軍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
這時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極力勸阻,繼續追擊,直追到大同平城。結果中了匈奴誘兵深入之計。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終於被匈奴大部隊在平城白登山包圍了。匈奴有備而來,自然佈局穩固。整整達7天7夜,劉邦完全和自己的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絡。關鍵的時候,劉邦採用陳平之計,派遣使臣,乘霧下山向匈奴冒頓單于閼氏獻上了許多的金銀珠寶,才得以脫險。
“白登之圍”後,劉邦盡斬先前進言匈奴可擊的十幾名使臣,並赦免了劉敬並封其為關內侯,食祿兩千戶。知錯能改,才是王者的氣度。
-
18 # 今月照古人
劉邦其實一點都不厲害。
在沛縣人眼裡,他不過是一個流氓,或者說是一個地痞,成天與狗販子樊噲、車伕夏侯嬰、鼓吹手周勃等人混在一起,換作現在的說法,可能算是個問題少年。
在他父親的眼裡,他不過是一個敗家子,從小不學好,沒本事“治產業”,比他的兄弟劉仲差遠了。
在他的對手項羽眼中,他簡直就像是一條搖頭擺尾的哈巴狗,從來沒有正眼看過他。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不咋的貨,卻在群雄並起的亂世平地而起,戰勝了那些看不起他的人,一舉取得天下。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的出身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一種是生出來的,生在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
一種是謀權篡位得到的,有權有勢者趁亂搶奪;
最後一種是雙手空空打出來的,老百姓被逼無奈起義,最終層層篩選者取得天下。
很明顯,第三種類型的人是最難做的,但同樣也最令人佩服。
混得不怎麼樣的劉邦就是第三種。
這個流氓一般的傢伙,偏偏完成了件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他既沒錢,又沒有有權的爹,更沒有項羽那樣的主角關懷,他的每一步都是自己打出來、拼出來的,每一步都付出無數的汗水和鮮血。
如果將奪取天下比作一場遊戲,那麼康熙皇帝等繼承皇位的屬於鑽石會員,自帶光環、毫無懸念,生出來就是做皇帝的;李淵、朱棣等人屬於黃金會員,開局裝備強化到最頂級、技能全部點滿,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稍加努力即可;而劉邦、朱元璋則屬於地獄模式,開局啥都沒有,周圍還都是大怪,每一關過得都極為驚險,稍不留神就得歇菜。
劉邦這個屌絲,起義的時候他可能從來沒想過要當皇帝,也不敢想,他的面前有兩座大山,一個就是大秦帝國,另一個就是霸王項羽。
秦始皇建立的那個龐大的秦國,就是當時中國封建史上的一個巨無霸,劉邦以一己之力,想要戰勝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可以說需要的是九死一生的決心和祖墳冒青煙的運氣。
劉邦九死一生,好不容易佔領了咸陽,滅掉了秦國。但是,項羽打了鉅鹿之戰,又來滅劉邦了。劉邦只能在項羽面前當孫子,又是給項羽送禮,又是給項羽道歉。
劉邦在與項羽的鬥爭中,多次險些喪命,例如鴻門宴上僥倖逃得性命,彭城之戰時要靠拋棄子女逃命,老婆父母都曾被項羽俘虜,實在是很狼狽。
但是,劉邦笑到了最後,打敗了項羽。
這個流氓一樣的傢伙,論文采大字不識幾個,論武功打仗也不怎麼行,論英雄氣質比項羽差得不知道幾條街,他到底厲害在哪裡,能夠在開局不利、地獄模式中打通關?
我們說的可能都比較膚淺,看看雄才偉略的毛主席如何評價。
毛主席認為劉邦會用人,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
很多人認為劉邦的厲害在於會做人、會耍無耐,讓項羽這個貴族出身的人沒辦法;也有人說劉邦情商高、會駕馭人,這都算是一個領袖人物必備的素質,都不是要害。毛主席說的很準,決策對頭講得就是戰略問題,這是劉邦最為厲害的地方。
戰略在全域性中格外重要。很多人總拿劉邦和韓信比,認為韓信帶兵打仗天下無敵,比劉邦厲害多了。這個看法其實很膚淺,韓信善於領兵,但這屬於戰役戰術層面的問題,戰役戰術再厲害,都要服從與戰略。
戰略不對頭,戰役戰術再厲害都是白搭,三國中諸葛亮戰術無敵,但就是戰略上出現失誤,贏得再多最後還是輸。
戰略能力顯然是比戰役戰術最高深的本領,這恰恰是劉邦的強項。張良也對劉邦的軍事能力、特別是劉邦的戰略眼光推崇備至,在楚漢爭霸中,劉邦從沒有在戰略上犯過錯誤。
楚漢之爭的正面戰場一直是劉邦和項羽各率主力在對峙,在戰爭天才項羽面前,劉邦即使有一大杆子的謀臣武將輔佐,還是沒有打贏過。但一直贏的項羽最後為何卻輸了?這就是戰略能力終於戰術能力的緣故。
劉邦雖然一直輸,但他正面拖住了項羽主力,讓韓信有了用奇的機會,這是戰略的需要。在這期間,韓信對楚國周圍的衛星國進行了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北服燕趙,東吞齊國,慢慢將項羽的勢力範圍剪除乾淨,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一樣,先去枝葉,最後只剩下了一根羸弱的樹幹。
一直贏的項羽突然發現自己的部隊和地盤越來越小,自己正面贏得越多,在後方的損失就越大。
時機漸漸成熟,劉邦帶領70大軍與項羽10萬久戰疲勞的楚軍於垓下展開決戰,不可一世的一代霸王項羽兵敗被殺,劉邦終於笑到了最後。
-
19 # 金鱗文史
開門見山,劉邦的厲害之處,就是他的領袖才能,在具體一點就是識人用人的才能。他從沛縣起兵開始,他的核心團隊十分穩定,而且幾乎沒有人背叛他,除了雍齒和曹無傷,好像就沒有其他人了。
除了無人背叛之外,他對核心成員的使用和保護,也做得很好,核心成員幾乎都跟他走到了勝利的終點,享受到了勝利的果實,成為漢帝國的統治階層。
不過,不要以為這事很容易,自古以來,造反都是風險極大的一件事情,自己掉腦袋是小事,搞不好就是株連九族,就算僥倖成功,也得付出很多代價。
不過,大部分人對此只是一個感性的認識,沒有一個更加理性直觀的認識。
下面金鱗就以時間為順序,看看陳勝吳廣起義之後,都是有哪些人在造反的過程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又有哪些人為了留住帝國的榮耀,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下面就是一份簡單粗暴的死亡名單:
01.陳勝吳廣起義,殺死陳縣守丞,帝國無名官員死1個。
02.葛嬰,陳勝手下大將。被派出去搶地盤,私自立了一個楚王,雖然回來承認錯誤了,但是被陳勝誅殺。造反派死第1個。
03.劉邦起兵,沛縣父老共殺沛令,帝國官員死第2個。
04.項梁起兵,項羽殺郡守殷通,帝國官員死第3個。
05.田儋起兵,設計殺狄城令,帝國官員死第4個。
06.劉邦攻打薛城,泗川守壯逃跑,但是被劉邦的左司馬給殺了,帝國官員死第5個。
06.周文被章邯大敗,一路潰敗,在澠池自刎,造反派死第2個。
07.吳廣被陳勝封為假王,圍攻滎陽,但是李斯的兒子李由防守很牛逼,打了很久沒打下來,導致軍心不穩。部下田臧殺吳廣取而代之,造反派死第3個。
08.田臧奪了兵權倒是沒慫,跟章邯硬槓,結果不是對手,被殺。造反派死第4個。
09.田臧領兵應敵,留李歸守滎陽,不過章邯太牛逼,守不住,被殺。造反派死第5個。
10.陽城人鄧說將兵居郯,被章邯部將打敗,鄧說逃回陳,被陳勝給殺了,造反派死第6個。
11.趙將李良被趙王姐姐慢待,怒殺趙王姐姐,接著又殺了趙王武臣。造反派死第7人。其實這裡肯定不止死兩個人,武臣一家肯定一個也留部下。
12.陳人秦嘉,符離人硃雞石起兵,陳勝派武平君畔為將軍,搶奪兵權,但是秦嘉不樂意,反手把武平君畔給殺了。造反派死第8個。
13.章邯繼續大發神威,殺陳勝的柱國房君,接著又殺了陳勝的將軍張賀。造反派死第9,10個。
14.陳勝兵敗到了汝陰,又到下城父,被車伕莊賈反殺。造反派死第11個。
15.陳勝部署呂臣組織蒼頭軍,攻陳郡,殺莊賈,為陳勝報了仇。造反派死第12個。
16.陳勝手下將軍宋留平定南陽,聽說陳勝死了,就投降了秦軍,被送到咸陽車裂。造反派死第13個。
17.陳勝死了之後,東陽寧君、秦嘉聞陳王軍敗,乃立景駒為楚王,想聯合齊國攻打秦軍,派出公孫慶使齊,不過一個言語不和,田儋就殺了公孫慶。造反派死第14個。
18.東陽少年殺東陽令,2萬人起兵,想推舉陳嬰為王,但是被陳嬰拒絕。帝國官員死6個。
19.景駒和秦嘉想當頭,項梁也想當頭,一言不合就開幹。項梁收了陳嬰,英布的兵馬,實力大增,直接把秦嘉給幹趴下了,景駒逃到梁地也死了,造反派死第15,16個。
20.項梁吞併了秦嘉人馬,派硃雞石和餘樊君和章邯幹,但是不是章邯的對手,餘樊君戰死,硃雞石逃跑,但是最終被項梁給殺了。造反派死第17,18個。
21. 章邯攻打魏王魏咎,魏咎派周市爭取聯軍,齊王儋和楚將項它出兵救魏,但都不是章邯對手,齊王儋和周市被殺,魏王魏咎自殺。造反派死第19,20,21個。
22.關中大亂,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找二世進諫,但是反而被趙高設計下了大獄,馮去疾和馮劫自殺,李斯雖然不甘心,但最終還是被腰斬。帝國官員死第7,8,9個。
23.項梁三戰三捷之後有點飄,在定陶之戰中被章邯給乾死了。造反派死第22個。
上面就是二世皇帝即位之後兩年之內,在《資治通鑑》中出現的有名有姓的歷史人物死亡名單,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不管造反派還是帝國官員,並不一定死於敵手,有相當一部分死於自己人之手。
造反派死亡原因:
- 死於帝國反撲:周文,田臧,房君,張賀,宋留,齊王儋,周市,魏王咎,餘樊君,項梁等10個人。
- 死於內訌:葛嬰,吳廣,鄧說,武臣,武平君畔,陳勝,莊賈,公孫慶,秦嘉,景駒,硃雞石等12人死於內訌。
至於帝國官員,除了一些地方主官是被造反派給殺死,像李斯這樣的大佬,都是被趙高給整死的,也算是死於內訌了。
我們還可以從另一角度來分析造反的代價,那就是陳勝和他的小夥伴都是什麼下場?
從上面的這份死亡名單來看,陳勝拉起來的這支隊伍裡,有點能耐,可以獨當一面有名有姓的人物全都掛了。
有沒有“漏網之魚”呢?有,只剩下給陳勝報仇的呂臣,這個呂臣先後投奔項羽和劉邦,活到了大漢開國。
不過,有一個特例就是劉邦。劉邦從起兵到最終建立大漢帝國,不管是他和他的家人,還有早期創業的小夥伴,幾乎都成功走到了勝利的終點。
先說劉邦的家人,雖然幾次被抓進大牢,後來還被項羽關了幾年,但愣是一個也沒死,就連他和曹氏的私生子也都活的好好地。
劉邦當皇帝時年紀已經很大了,但是人家劉太公還當了幾年太上皇,這能說明什麼問題呢?運氣實在太好了,妥妥的天選之子。
再說劉邦的部下,蕭何,曹參,盧綰,樊噲,夏侯嬰等等,幾乎都走到了最後。這又說明什麼問題呢?站隊的重要性唄,如果當時選擇站隊劉邦這邊,那基本上就是躺贏了。
如果拋開運氣方面的說明,我們只能說明這是劉邦的能力了。劉邦靠個人能力,維持了一個十分穩定的核心團隊,他對敵人相當寬仁, 對自己人也很大方,像雍齒那種背叛過他,心裡恨得要死的人,都能留下為自己效力。
這就是劉邦最厲害的地方!
-
20 # 資治通史
在中國古代四百多位帝王中,本人最佩服劉邦,但部分人把他稱為“流氓”或“無賴”,不屑一顧,就連“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也曾感嘆道: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當然阮籍不一定意指劉邦,但是他說這話時就站在楚漢之爭的古戰場廣武山,這就由不得後人不朝那方面扯了。
劉邦雖在一些人心目中牛糞一樣存在,但卻成了秦末群雄逐鹿中最大的贏家,這個事實讓任何人都得去接受,你說氣人不?因此,我們不禁要問,劉邦的成功究竟是臉皮厚等來的運氣,還是“兩把刷子”打出的成果?很顯然,答案是後者。那麼既然如此,劉邦的厲害之處又在那裡呢?下面就來盤點一下。
一、敢於出頭,有擔當精神眾所周知,劉邦從沛縣起兵,一路由沛公做到漢王,最後建立漢朝,坐上皇帝。所以有一個問題必須搞清楚,那就是,他為什麼在起兵之初就做了頭領?要知道他當時不過一個泗水亭長,身份地位要比蕭何、曹參等人矮了一大截,為什麼蕭何等人甘於人後?顯然,如果當初蕭何或其他人做了“大哥”,劉邦就不大可能成了皇帝。
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那就別人沒有膽量,不敢出頭。因為當時誰也不能判定秦朝必會被推翻,所以這不僅是“槍打出頭鳥”的問題,而有可能是一個給自己乃至整個家族帶來災難與毀滅的問題。如果起兵一旦失敗,魁首必然會受到更嚴厲的處罰,這是一個誰都明白的道理,所以本應該帶頭的一類人卻在退縮,隨後又將資歷不如自己的人推到前臺。
劉邦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但是他更明白風險與機遇並存的道理,所以他願意帶這個頭,賭一把,說的高大上些,這就是一種“敢為天下先”的膽量和勇氣。結果劉邦賭贏了。
劉邦在賭的時候,又體現出一種擔當精神,因為當時眾人已將縣令殺死,沒有了退路,要麼自己立山頭抗秦,要麼加入別的反秦勢力,只有這兩條路可走。他選擇了前者,帶領眾人“另起一行做老大”,而不是附庸別人。到後來他成功了,追隨他的那夥人都跟著沾光。
二、精於識人,大膽用人,敢於放權劉邦的成功,有關鍵的兩步棋走的很好,一是重用韓信,一是重用陳平。韓信與陳平都曾是項羽的部下。楚漢戰爭之前,韓信投奔劉邦,隨後帶領漢軍從南鄭殺回關中,從而奠定史學家們共識的“漢朝400年大業之基礎”。
可是,韓信原本在項羽手下不過一個寂寂無名之輩,沒有過任何像樣的戰績,劉邦卻拜他為大將軍,將全部家當都押在了他的身上,可見劉邦用人方面之膽量,同時也考驗著他識人的眼光。
楚漢戰爭開始後,劉邦又派韓信去開闢北方戰場,最終讓項羽受困於他的戰略包圍之中,促成鴻溝議和,使楚漢戰爭勝利的天秤移到自己這邊。從這點上看,又體現了劉邦敢於放權的一面,要知道韓信就像他手中的風箏,牽著韓信的那條也很脆弱,韓信隨時都有單飛的風險。當年陳勝起兵稱王后,部下武臣、韓廣、等人紛紛自立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據此不過四五年前的事情。因此,劉邦在放權方面確實可圈可點,讓人佩服。
同樣陳平一投奔劉邦,就被委以重任。接下來,面對沛縣那幫兄弟的挑撥與不滿,劉邦不僅絲毫沒有動搖重用陳平的決心,反而更加器重陳平。縱觀劉邦從楚漢戰爭開始的後半生,陳平給予他的貢獻是無人能替代的,可見劉邦在識人用人方面的獨到之處。
三、處事大方,舍於分享彭城之戰失敗後,劉邦許諾說,誰要是能助我打敗項羽,函谷關之東的土地就是誰的,我劉邦一寸都不要,結果他爭取來了彭越、英布等人,以此捎帶也拴住了韓信,曾經依附項羽的那些諸侯也紛紛依附歸順。劉邦稱帝后,果然兌現了這個承諾,漢朝中央只佔據了關中、巴、蜀及漢中這些土地,其餘函谷關以東以南分別劃給了韓信、英布、彭越、臧荼、吳芮等七個異姓諸侯。
事後看來,雖然劉邦的承諾不過權宜之計,其中六個異姓諸侯最終貶殺得一個不剩,但是在楚漢戰爭期間,如果他不去“畫餅充飢”,不去用利益誘導別人,打敗項羽跟痴人說夢沒什麼區別。可見劉邦的厲害之處在於懂得與別人分享成果,自己成功的同時,給別人也帶去滿滿的成功感,因此才會團結起一大幫人對付項羽。反觀項羽,手中的印都磨掉了稜角,也不捨得賜封別人,最終越打越孤立,成了“孤家寡人”,垓下之圍中孤獨到只剩下了虞姬和眼淚,註定被劉邦吃掉。
四、善於接受別人的意見,不意氣用事,不剛愎自用一般來說,權力越來越大的人都會變得越來越自我,對於別人的意見建議很難聽從接受,而劉邦恰恰相反,他能立刻判斷出其中的對錯,分析出其中之利弊,然後做出正確的選擇。比如剛進入咸陽時,他就打算在秦二世的後宮時享受人生,結果樊噲與張良稍一規勸,立刻還軍霸上,不給項羽留下把柄。
再比如,受封漢王之後,劉邦一肚子怨氣,打算同項羽拼命。結果在張良的勸說下,立刻清醒,停止衝動。因為劉邦明白了,這樣做就是自取滅亡,只要留著青山在,就不怕沒有材燒,逞一時快,只有灰飛煙滅。
還有一個例子。劉邦稱帝后,打算在洛陽建都,於是大興土木,營建宮殿。戍卒婁敬路過洛陽時去見劉邦,他給劉邦分析了建都洛陽的弊端與建都關中的優勢。劉邦聽後,又去請教張良。張良給出的建議與婁敬基本一至,於是劉邦改建都為關中長安。
如果從地理角度分析戰爭,關中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即四塞之地,天府之國,外加巴、蜀、漢中的資源借給,秦統六國就是憑藉於此。接下來,劉邦統一天下,莫不是複製了當年秦國同樣的過程。而漢初的情形是中央與地方諸侯並存的狀態,如果諸侯反制中央,那麼建都於洛陽的劉邦將無險可守,來自四方八方的力量很快把他吞掉。
顯然,劉邦建都關中之後,為他接下來平滅異姓諸侯提供了一大份兒從容。他佔據關中優勢的地理位置,俯衝關東大地,將叛亂的諸侯逐一平定,而諸侯們也從來沒有攻入過關中。如果當初劉邦一意孤行,將都城建在洛陽,他的下場比周赧王好不了那去。可見,劉邦在別人點撥後,審時度勢的分析了自己的處境,而不是得意忘形地將一條道走到黑。
五、心思縝密,構建起漢朝延續下去的框架劉邦稱帝之後,大概會在第一時間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讓漢朝延續下去,如果任由異姓諸侯存在下去,漢朝的命運就變得飄渺起來。因為,當時劉邦已經五十多歲,身體也不硬朗,待他死後,說不準那個異姓諸侯就會對中央朝廷發難。而現實的問題是,劉邦的兒子們都尚年幼,也沒有經歷過戰爭的錘鍊,在異姓諸侯面前不堪一擊。
所以,劉邦的當務之急是除掉異姓諸侯,然後由劉姓子侄代替。這樣做,不僅解決了異姓諸侯之患,而且形成地方拱衛中央之勢。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形成了一種外戚集團、軍功集團及劉姓諸侯相互制衡的格局,使其中任何一方的覬覦皇位都變成不可能。
因此,劉邦死後,漢朝經歷了呂后專政、元老重臣“生事”之後,皇權依然能保持在劉姓宗室手裡。接下來,漢文帝繼位,標誌著漢朝政權走上了正軌。而這一個結果的取得,與劉邦提前的佈局分不開關係,所以劉邦的厲害之處,又體現在高瞻遠矚及未雨綢繆之上。
結語:在秦末浩浩蕩蕩的起義大軍中,論出身,劉邦並不顯赫,比陳勝吳廣強不到那去,論武功,項羽殺他比捏死一隻螞蟻還簡單,可是劉邦卻憑藉別具一格的生存策略及處世哲學笑到了最後。劉邦的厲害並不侷限在某一方面,而是綜合性的強大,而正是這些綜合性的因素決定了他成功的關鍵。
回覆列表
西漢的開國皇帝,結束了秦末的亂世分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