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秉燭華旦
-
2 # 使用者6286346486035
中元節習俗:
1.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2.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祭拜時,依照輩份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默默禱告,向先人彙報並請先人審視自己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3.祭祀土地和莊稼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
4.麵塑
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麵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
-
3 # 使用者8543401739201
燒街衣
這是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儲存至今的民間風俗。一踏入農曆七月,人們都會於入黑後,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
4 # 使用者6953734191905
也叫鬼節,農曆7月14。老一輩講陽間和陰間連線處會開啟,陰邪之物遊蕩於人世間。
-
5 # 使用者3258474068987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是農作物成熟的時間,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中元節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是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
6 # 樰馨
中元節,別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
-
7 # 使用者6981268593719
中元節的習俗有:
1、放河燈,在民間中元節的習俗中,放燈是很重要的環節,放燈是一件善事,也表示活著的人對死去的親人一種掛念、一種相思之情。
2、吃鴨子,中元節要以鴨子為祭品祭祀祖先,所以也愛吃鴨子。
3、祭祖,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家五穀豐登。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