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糾jiu
-
2 # 悠季瑜伽
瑜伽的概念,於公元前1500年左右在婆羅門教的宗教經典《吠陀》中首次提出。最初只是由印度河文明發展出兩個派別:吠陀瑜伽和密教瑜伽。後來又衍生出其他的瑜伽流派。
現下流行的派別包括:陰瑜伽(Yin Yoga)、比克拉姆熱瑜伽(也稱“熱瑜伽,Bikram Hot Yoga”)、流瑜伽(Vinyasa Yoga)、阿斯湯嘎瑜伽(Ashtanga Vinyasa Yoga)、艾揚格瑜伽(Lyengar Yoga)等等,它們大多是古典哈他瑜伽(Hatha Yoga)的分支或是衍生。
-
3 # 熟味藝術
瑜伽(Yoga)是一個透過提升意識,幫助人類充分發揮潛能的體系。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與天合一,他們以不同的瑜伽修煉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道德、忘我的動作、穩定的頭腦、宗教性的責任、冥想和宇宙的自然和創造。
瑜伽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公元前300年的著名瑜伽大聖哲波顛闍利(Patañjali)將所有口耳相傳的經典,集結而成了《瑜伽經》(瑜伽的重要理論經典著作),印度瑜伽因此而有所依據。瑜伽行法正式訂為八支體系。波顛闍利是一個對瑜伽有巨大貢獻的聖人。《瑜伽經》,彙整了瑜伽所有的理論和知識,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系統。在這部著作裡,他闡述了瑜伽的定義、 瑜伽的內容 、瑜伽給身體內部帶來的變化等等。在波顛闍利之前,瑜伽已經有了很長的實踐期,但是沒有任何人給瑜伽一個系統的解釋,波顛闍利開創了一個完整的瑜伽體系。所以波顛闍利被尊為瑜伽之祖。嚴格來說,瑜伽是一種身心鍛鍊的統稱,好比中國講返本歸源、導引等等,瑜伽在印度也是一個身心修練的通泛名詞。有一段時期進行各種身心修練的人不管任何派別,都被尊稱為瑜伽士(Yogi,女性為Yoginī)。
古印度的宗教哲學派別林立,不過有三本著作被大多數印度人尊為經典,一是“奧義書”,二為“薄伽梵歌”,三“阿育吠陀”,而《瑜伽經》集結各經典統合瑜伽八支。古印度婆羅門教提倡“梵我合一”理論,由於印度教的普及,加上另一位有名的瑜伽祖師同時也是印度教祖師商羯羅的影響,這三本書也被後來大多數的瑜伽士奉為經典。瑜伽術本是一種身心修持術,表面上看似與宗教無關,也可以說古印度任何宗教都採用。它的最高目的是實現人的一切可能,從精神(小我)與自然(梵,大我,最高意識)的合一(即“梵我合一”),一直到成佛成仙,或者其他教派所說的最高目的,瑜伽術都是被認可的途徑之一。
印度古語有云:世上有兩種超越太陽軌道(獲得永恆)的方式,一是在瑜伽中離棄世間;二是在戰場上委棄身體。這其實與中國傳統價值觀有所契合,例如道教的“功德成神”說,與儒家的“忠烈祠”信仰。
回覆列表
yogi和yoga的區別如下
1.兩款外觀顏色都是灰色,但是機身材質和輕薄程度不一樣,YOGA 13s得A面是碳纖維材質,厚度僅13.8mm,重量約1.19kg,而聯想YOGA 14s採用的是金屬機身,14.6mm厚度,1.38kg重量。
2.yoga: 13s螢幕尺寸為13.3英寸,解析度為2.5k,300尼特的亮度,60hz重新整理率,YOGA 14s的螢幕尺寸為14英寸,採用了2.8k的解析度,90hz重新整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