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64597027541

    答古人對“死”有許多諱稱。《禮記·曲禮》:“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這反映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里嚴格的等級制度。君王至高無上,享有種種特權,連“死”也有專稱,除“崩”外,還有“山陵崩”、“駕崩”、“晏駕”、“千秋”、“百歲”等。一般官員和百姓死亡,則稱“歿”、“殂”、“千古”、“殞命”、“捐生”、“就木”、“溘逝”、“作古”、“棄世”、“故”、“終”等。父母死後。孩子們則諱稱“孤露”、“棄養”,長輩去世則婉稱“見背”。佛道徒之死,說法更多,如“涅般”、“圓寂”、“坐化”、“羽化”、“示寂”、“仙遊”、“登仙”、“昇天”、“仙逝”等。“仙逝”現也可用於被人尊敬的人之死。 到了現代,“死”的諱稱更是五花入門,書面上除沿用不;

  • 2 # Magel2022

    諡號(讀音:shì hào),是在中國古代,統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的稱號,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諡或諡號。“諡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帝王的諡號,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諡號,由朝廷賜予。

    稱陶淵明為靖節徵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范仲淹為范文正公,王翱為王忠肅公,左光斗為左忠毅公,史可法為史忠烈公,林則徐為林文忠公。

  • 3 # 使用者4526387107685

    在中國古代等級制度很嚴的社會中,不同的階層人的死須依據其不同的身份地位嚴加區別。因此有了“崩”、“薨”(hōng)、“卒”、"不祿"、“死”來表示“人死”的意思。根據《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崩,專用於指帝王、天子、太后之死。電視劇裡常有皇帝駕崩的場面。“崩”本義是山倒塌。《漢書·五帝紀》:“山陵不崩,川穀不塞。”帝王、太后之死,就好象山倒塌了一樣。

    薨(hōng),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以後二品以上官職死亦以此稱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公(魯襄公)薨之月,子產相鄭伯以如晉。”

    卒(zú),專用於指大夫或相當於大夫及其以上的高階官員的死。“卒”原有“終”、“盡”的意思。《史記·魏公子列傳》:“語未及卒,公子立變色。” 引申為指大夫的死,唐代以後則用作“死”的通稱。

    不祿(bù lù), 古代稱士死為不祿 ━ "不祿,不終其祿。

    死,專用於庶人,即無官爵的平民百姓和官府的低階官員、差役的死。

    不滿20歲死曰“殤”,此又分三類:8~11歲為“下殤”,12~15歲“中殤”。16~19歲為“上殤”。但男子已訂婚,女子已許嫁者則不為“殤”。青壯年死謂之“夭亡”,但於訃告上寫“疾終”,引魂幡、《薦亡文疏》上均寫“雲終”、“告終”。老年死謂之“壽終”。嬰兒稱為“夭”

    因為某事捨命為“殉”,戰爭中死於陣地謂之“陣亡”,現為“犧牲”。死於外地謂之“客死”,有個詞叫客死異鄉。死於非命謂之“橫死”。

    和尚死謂之“圓寂”、“雲寂”;喇嘛死謂之“涅磐”;道士死謂之“羽化”或者“仙遊”

    民間土語、俏皮話(非禮貌用語)“見閻王爺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擔)”,“聽蛐蛐叫喚去了(言已入土與秋蟲為伴了)”,“艮兒屁著涼”,“翹辮子”,“踹腿”,“蹬腿兒”等等,多具貶義,不能用在喪禮和其他正式場合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娛圈有哪些明明歌手出身卻靠演技征服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