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unny@

    中考統招擇優志願是首選志願,擇優錄取,調劑志願是在擇優錄取沒有錄取成功,可根據自己的同意調劑,而錄取的志願。

  • 2 # 使用者6688364719735

    中考統招擇優志原是按擇優錄取,調劑志原是按調劑錄取,這就是區別。

  • 3 # 十三鯉魚哥

      省控線、投檔線、錄取線高等教育投報志願需要考慮的三個概念:

      1、省控線

      省控線,即每個錄取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數線,也就是常說的錄取的分數線,如一本線、二本線、高職高專線、體育本科線、藝術本科線等等。省控線是根據招生計劃數劃定的,一般按120%-135%之間的比例劃定一本、二本、三本、專科 、上線人數確定最低錄取分數線。低於這個分數就是所說落榜,相應的學校不得錄取。省控線是一條錄取資格線,只有過了省控線的考生才有資格報考該批次高校。

    2、投檔線

      投檔線即校線也叫院校調檔線,投檔線是在投檔過程中形成的。院校在該批次最低錄取分數基礎上根據自己院校當年的考試院安排的比例計劃招生人數的最後一名的成績就是該校當年的投檔線。如某所高校擬招100人,考試院按100%的比例向該校投檔100人,投檔到該校的考生中,最低分者的成績就是該校當年的投檔線。

    投檔線於省控線的關係,考生高考的總成績達到了省控線(分數線)有填報志願的資格,但填報的志願不一定達到該志願高校的調檔線的,也就是院校錄取線。所以很多學生達到高考省控線(分數線)但是沒被填報志願的高校錄取。

    3、錄取線

    錄取線在錄取結束時形成。高校將考生提檔後,如果有部分考生由於專業撞車且不服從調劑,或身體條件、單科成績不符合招生章程的要求被退檔,錄取人數可能少於投檔人數,被錄取考生中的最低分者的成績就是該校當年的錄取線。當然,如果高校將進檔的考生全部錄取,此時該校的投檔線等於錄取線。除了院校錄取線外,每個專業當年錄取的最低分,就是該專業的錄取線。

  • 4 # 四川中報

    大家好,這裡是中國網四川視窗,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分別說一下他們各自的意思。錄取線,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錄取分數線,該分數線,在每年高考結束後,由省級教育招生主管部門統計後公佈。高考錄取分數線分為本科線,專科線。省控線,是 所在的省份劃分一本二本的分數線,低於一本的省控線不能填一本,但是可以填二本,低於二本的省控線可以填專科。高考錄取分數線又叫省控線、批次線。投檔線,全稱是院線投檔分數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類或理科類)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在對第一志願投檔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

    錄取線、省控線、投檔線它們三者有什麼區別呢?首先是要求不同。省控線是在高考期間,省(區、市)劃定的相應本科,專科批次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投檔線是某高校按照一定的比例,如1:1:1.2進行投檔,如果計劃招生20人,學生投檔人數就是24人,那麼第24個人數的分數就是該大學的最低投檔線。投檔線是對報考該學校的考生分數高低排序,然後按計劃比例截止到最後一名學生確定的投檔線。其次是錄取方式不同。考生高考成績總分達到了省控線(分數線),具備了填報志願的資格,但填報的志願未必達到某志願院校的調檔線。由於每個院校所報考生的人數多少不同、考生分數分佈不同,投檔線也就各不相同。最後是分數不同。投檔線是高校對各個省市錄取考生的最後一名的分數線來進行定義的,最後投檔到該校的這名學生的分數就是該所高校在某省市的投檔最低分數線,投檔線是每個大學實際的收分。省控線是每個省錄取的分數線。

  • 5 # 線場

    0,省控線

    簡單地說就是資格線,不過線的考生,就沒有填報志願的資格。

    省控線,是指高考招生省級最低錄取控制線。高考招生錄取是以省級市區為單位進行的,省控線就是省市區依實際情況劃定的每個批次錄取的最低分數控制線,具體有提前批,一本批,二本批,三本批(有的三本並二本了),高職高專批,文體藝批等。劃此線是依一定比例而劃的,一般按一百比百零五到百二不等,高職高專,文體藝可能會更放寬鬆一點。提前批,一本批相對嚴一點,不那麼松。省各批次省控線,實質就是資格線,只證明入格合格了,但不等於就可以得到錄取。距此線分數越高,超出越多,越有可能先得錄取,距線越近,越危險,往往越難被錄取。

    1,100%投檔(也叫1:1投檔)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A大學在B省的招生計劃是100個人,那麼考生所在地B省的招生辦就會把報考A大學前的100個人的資訊傳送到A校招生辦。所以高校招生計劃與投檔人數相同就是100%投檔。簡單地說,100%投檔就是高校招多少人就投遞多少分檔案。

    2,120%投檔(也叫1:1.2投檔)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A大學在B省的招生計劃是100個人,那麼考生所在地B省的招生辦就會把報考A大學前的120個人的資訊傳送到A校招生辦。所以高校投檔人數是招生計劃的1.2倍就是120%投檔。簡單地說,就是120%投檔就是投檔人數高出計劃招生人數的20%。

    3,投檔分數線(類似於提檔線)

    對於100%投檔這種情況,假如高校計劃招生100人,投檔100人,那麼按照分數由高到低排列,第100個投檔的考生分數就是該校投檔分數線。

    對於120%投檔這種情況,假如高校計劃招生100人,投檔120人,那麼按照分數由高到低排列,第120個投檔的考生分數就是該校投檔分數線。此時學校招滿100人後,會把多餘的20%考生檔案退回省招生考試院繼續投檔。

    4,錄取分數線

    錄取分數線就是學校決定錄取某考生,正式對考生髮放錄取通知書。比如:A校錄取了100個學生,這100個學生按照考分由高到低,第100名學生的分數就是錄取線。

    5,投檔線和錄取線的區別

    對於100%投檔這種情況,如果沒有退檔情況出現,投檔線和錄取線一般是相同的。

    對於120%投檔這種情況,錄取線≥投檔線,因為學校要將投檔線低的考生退檔,所以錄取線就會稍高於投檔線。

    https://m.toutiaocdn.com/i6853644312425529871/?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96093979&use_new_style=1&req_id=202007301526190101310742231939D944&group_id=6853644312425529871

  • 6 # 西安市金牌張帆高考志

    這三個線的順序首先應該是這樣的。首先是省控線投,檔線,下來才是錄取線。

    省控線就是省一級招生考試院或者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按照全省當年招生計劃總數的120%所劃定的比例計算下來考生的位次所對應的考生的分數就是當年這個省相應批次的省控線。

    譬如說:某一省今年在重點批次要招收6萬考生。安排了6萬考生的招生計劃。那麼,按照120%的劃線比例,第72000名考生所對應的分數,就是當年這個省重點批次的省控線。

    投檔線,就是招生院校在這個省,按照自己的投檔比例以及報考人數綜合起來,所劃定的分數線。

    錄取線是相對於招生院校而言的。招生院校在投檔以後,錄取的最後一名考生的分數,就是這個院校在這個省的最低錄取分數線。

    錄取分數線等於或者大於投檔線。

    錄取分數線也大於或等於省控線。

    只有在省控線上的考生才有資格填報相應批次的招生計劃。

  • 7 # YiRon

    目前已經進入高考倒計時階段,家長們都已經動員起來,開始為自己的孩子開啟志願填報模式,可是很多家長對一些基礎的志願填報知識都不明白,那麼就會無從下手,題主問到:錄取線、省控線、投檔線有什麼區別?對於高考生家長來說,必須要知道高考志願填報的4條線,除了前面三條線之外,還要加上一條線,那就是專業錄取分數線。

    這四條線之間有什麼區別?其實四條線的劃分主體是不一樣的,省控線、投檔線的劃線主體是考生所在省市的教育考試院,錄取線和專業錄取分數線的劃線主體是錄取高校,所以,兩個不同的主體,所獲得的劃線權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分不同主體來詳細介紹這四條線的形成過程。

    教育考試院劃定省控線及投檔線

    省控線的劃定:省控線是針對全體學生劃定的分數線,不針對具體的院校、專業。這是最早劃定的一條分數線,成績一出來,各地教育考試院就會劃定各個招生錄取批次的最低分數線,只有在劃定的分數線之上的考生,才能有機會與資格填報本批次的高考志願。比如重慶市2021年即將劃定的特殊型別招生分數線、本科分數線、專科分數線等3種,以及分別依據物理類、歷史類來劃線,由此可以得出6條分數線,這6條分數線,就是對應錄取批次的省控線。

    試舉一例。比如2020年重慶理科計劃招生總人數為7萬餘人,那麼重慶教育考試院會按照1:1.1-1.2左右劃定一個最低控制分數線,最終劃定的本科(含一本、二本)上線人數為8.24萬人,劃線比例為1:1.18左右,也就是說,計劃錄取1人,就有1.18人過本科線。這就是2020年重慶理科二本批次劃定的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411分的由來,第8.24萬位上的那名學生的成績,就成了省控線的標準。

    投檔線的劃定:投檔線是針對學校、專業劃定的,傳統高考針對學校劃定最低投檔分數線;新高考則針對專業或專業組劃定最低投檔分數線。錄取開始時,各地的教育考試院是從全省市的第一名逐步投檔,當按本省投檔規則及高校(專業)招生計劃,投完該計劃的最後一名學生的分數,自動成為該學校(專業)的投檔線。

    試舉兩例。

    第一例:傳統高考“學校+專業”的志願模式。比如四川大學在四川省的錄取,四川大學在四川理科計劃招生1860人,那麼四川省教育考試院依據分數從高到低、按105%的比例投檔,當投入四川大學的考生檔案達到1860*105%等於1953時,表示四川大學已經投檔完成,這1953位學生中,分數最低、最後投檔進入的第1953名考生的成績,就成了四川大學在四川省理科批次的最低投檔線。

    第二例:新高考“專業+學校”的志願模式。比如2021年重慶新高考,將採取“專業+學校”的投檔模式,那麼得出的投檔線將不再是學校的最低投檔分數線了,而是該學校的該專業的最低投檔分數線了。假如重慶大學在重慶物理類計劃招生1400人,其中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計劃招生100人,考試院按1:1的比例投檔,那麼考試院在投入重慶大學的檔案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重慶大學”這個志願投滿到100人時,最後一個被投入的考生的成績,就成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重慶大學”這個專業志願的最低投檔分數線了。重慶大學在重慶有多少個招生專業(類),那麼就會有多少個專業(類)對應的投檔線,而不像傳統高考時代,只有一個最低投檔分數線了。

    高校劃定的錄取線和專業錄取分數線

    當考生的檔案被教育考試院投入高校招生池以後,那麼後續工作就由高校招生辦完成,由此會形成一個錄取線和專業錄取分數線。

    錄取線的形成:高校收到考試院的投檔後,會按學校的專業錄取規則進行錄取,最終錄取的學生中,分數最低的那位學生的成績,就是錄取分數線。很多考生與家長會質疑,這個錄取線不是和投檔線一樣嗎?其實,並不一定一樣,因為投檔是按照1:1.05的比例,甚至是1:1.2的比例投檔,被投檔的考生中,很有可能有些學生會被高校退檔,那麼退檔後,可能會形成一個新的錄取線。

    試舉一例。某高校收到考試院 投檔進來10人,按照學校的錄取規則,如果這10人全部符合錄取條件,均被錄取,那麼這個錄取線就和投檔線相同。如果學校只錄取了其中的9人,而分數最低的那位考生,因為身體條件與招生要求不符,被高校退檔,那麼原來由第10名考生成績形成的投檔線,因為該考生被退檔,學校的錄取線則落到了排名第9名考生身上,那麼最終的錄取線則是第9名考生的成績,由此造成錄取線與投檔線不一致。

    專業錄取分數線的形成:這個又要分幾種行情,在傳統高考時代,採用的是“學校+專業”投檔模式,一所高校無論多少個專業,考試院都只公佈錄取分數最低的那個專業(類)的錄取最低分,那麼對於高校來說,不同的專業錄取分數不一樣。比如2020年重慶大學在重慶的不同專業錄取最低分,人工智慧是635分、建築學為629分、機器人工程則是622分、風景園林618分、化學類是錄取分最低的專業,僅601分。那麼重慶大學理科一本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01分,但其它專業的錄取最低分,很多遠遠超過601分,人工智慧專業錄取最低分高達635分。

    新高考時代,專業錄取分則又出現了幾種形式,比如以“專業+學校”志願模式的高校,那麼其錄取線就是該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但如果學校是以“專業類或專業組+學校”的志願模式,那麼其錄取線就並不一定是專業錄取線了。比如“計算機類+重慶大學”這個志願,其中的計算機類中包含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資訊保安、物聯網工程等4個專業,那麼最終可能會形成一個各專業的錄取分數線。當然,很多學校並沒有在錄取時分專業,而是錄取考生後,在大一結束時才開始進行專業分流,這個就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了。

    總結

    每年的高考,家長與考生都是新手佔多數,對於這些基礎性的報考知識,家長們還是要清楚,否則會發現自己為什麼上了本科線,卻沒有本科讀?被考試院投檔了,但為何學校會將自己退檔?明明自己被錄取了,但通知書寄過來後,錄取的專業與自己填報的卻完全不一樣?等等,家長們都需要了解。

  • 8 # 春華秋實lt

    省控線就是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就是考生報考某一個批次的資格線,也就是說你的分數超過這個批次的控制線,你才有資格去報考,比如一段線,二段線,特殊型別招生控制線,藝術生最低本科錄取控制線等等。

    院校投檔線是這麼一回事,省招生考試院會根據招生計劃和投檔比例計算出向某高校應該投檔的數額,投檔以後,最低分就是該校的一個調檔分數線了,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調檔線,它是高於批次線的。

    錄取線是某個高校實際錄取某專業的最低分,就是該校該專業的實錄線,這個線一定是大於調檔線大於批次線的。

    也不知道我說明白沒有

  • 9 # 教育放大鏡

    省控線與投檔線的區別有三個方面:第一,適用範圍不同。省控線的適用範圍是在全省範圍內,投檔線只對某一個高校的某一個專業適用。第二,分數不同。省控線的分數要比投檔線的分數要低,因為投檔線是在省控線的分數基礎之上計算。第三,省控線釋出的時間要比投檔線釋出的時間更早。

    詳細論述

    在高考當中除了專業志願填報等方面的工作以外,不少考生和家長也比較關注錄取的分數線。

    因為錄取分數線是決定考生能否被某一專業錄取或者被某一個院校所錄取的關鍵。

    在當前高考綜合改革模式之下,雖然高考的評價方式發生了一些改變,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但是始終沒有改變成績在高考成績當中所佔有的比例。

    無論是在自主招生改革當中,還是在強基計劃實施過程當中,或者是各種綜合評價錄取等方面。

    高考成績始終是一個基礎性的重要環節,但是在高考的錄取的時候,高考成績卻呈現出不同的情況。

    因為中國的高考錄取是採取劃線錄取的方式,也就是將考生按照分數的高低排序根據招生計劃的人數劃定一個省控線。

    這個省控線的概念就是分數線的概念,就是在各大中學所宣傳使用的上線考生的分數線。

    此外各大高等院校在錄取的時候,根據招生計劃,省一級的教育考試考試院會根據各個高校的招生計劃來投檔。

    一般是按照1:1的比例進行投檔,那麼這一個線就叫做投檔線。

    這時就出現了一個問題,省控線和投檔線到底應該怎麼區分?兩者之間有哪些區別呢?下面我們來進行一一分析。

    第一,適用範圍不一樣。省控線的適用範圍是在全省範圍內,對全省範圍內的高考考生都適用;而投檔線只對某一個高校或者某一個專業適用。

    因為省控線就是控制高考當中本科的錄取率,專科的錄取率的一個分數線。

    一般來說現在100個考生當中大約有30%左右可以讀本科,50%左右可以讀專科,那麼省級的教育考試院就會根據這100個考生的分數排名,將第30名的考生的成績劃線為省控線。

    將近80名的考生的分數線,劃線為專科的省控線,這就是省控線的一個具體的模式。

    一般情況下省控線每一年都是浮動的,根據高考的考生人數以及錄取計劃的多少來按比例進行浮動。

    一般情況下隨著中國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逐步提高,本科錄取率在逐年呈現上升的態勢,專科錄取率隨著這兩年高職擴招的影響,也逐步提升,基本上有80%左右的考生都能夠上大學。

    所以對於完成國家計劃形式的專業招生任務而言,省控線的概念就是比較寬泛的。

    因為他對全省的考生都適用,對全省的所有學校都適用,只有達到了省控線的考生,才能夠填報相應的計劃志願,才能夠被相應的專業所錄取。

    而投檔線則是在省控性的基礎之上,根據考生投檔志願的多少來劃分的。

    如果某一個院校的專業只招收100個人,那麼這100個考生在進行投檔的時候,可能有200個,甚至300個考生想要報考,想要被這個專業所錄取。

    那麼這時省級教育考試院就會把這300個考生的分數從高到低排列,當達到這個院校該專業所想要錄取的人數的時候,即第100名的分數線就是投檔線。

    所以投檔線適用範圍比省控線要小很多,省控線範圍更大,而投檔線的使用範圍更小,這是兩者最大的區別。

    第二,分數高低不一樣,一般情況下省控線的分數要比投檔線的分數要低,因為投檔線的分數是在省控線的分數基礎之上而進行投檔,一般情況下都會要超出省控線。

    因為省級教育考試院在劃分省控線的時候,會丟擲相應的數量,就是為了確保完成招生計劃。

    但是又並非所有的情況都是如此,也有壓線錄取的,壓線錄取也就是投檔線跟省控線一樣。

    一般這種情況只出現在專科院校當中,在本科院校的錄取當中一般都會超出省控線,至少都在省控線以上。

    所以一般情況下投檔線要比省控線要高出不少,這也是很容易區分省控線和投檔線的一個地方。

    第三,省控線釋出的時間要比投檔線釋出的時間更早。

    因為省控線是在高考成績釋出以後在高校招生錄取之前就會發布的一個分數線,因為在大家填報志願之前釋出,就有利於大家根據自己的分數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招生院校。

    所以省控線釋出的時間要早於投檔線。

    而投檔線則是要在學生填報完成志願以後,經過省級教育考試院投檔之後才會出現的。

    一般是按照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和高職高專批這樣的順序來進行投檔。

    所以投檔線的出現時間要比省控線出現的時間要晚很多,而且投檔線有很多個,但是省控線每個批次只有一個。

    總之,省控線適用的範圍更廣,分數線一般更低,釋出的時間也更早,而投檔線使用的範圍比較少,分數線相對比省控線要高,而且釋出的時間要晚於省控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有多少個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