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追夢人15576

    一、有教無類,心存天下,追求為學為師的真諦

    《大學》中蘊含著豐富的師德觀和教育觀點。“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在說明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棄舊向新,使人的道德達到最完善的境界。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教育的重要性。教師作為教育的重要主體,師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傳統的師德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教育和引導著古代知識分子以天下為己任,引導著當時讀書人的價值觀和追求,湧現出很多膾炙人口的佳句。明末清初的朱柏廬在《朱子家訓》中說:“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這就是鮮明的寫照。

    表述傳統師德觀點的文章很多,古人讀書治學的思想、為學為師的準則,對我們在今日之社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仍然具有指導意義。

    二、博物洽聞,學以致用,探索教育教學之道

    孔子說,“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默默記住所學知識,學習而永遠不知道滿足,教育人而不知道疲倦。“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從典籍文獻、行為規範、對人忠誠、講究信用四個方面教導學生。而在現代教育教學中,教師同樣需要不斷學習和進取,教導學生而不辭辛苦。

    同時,教育學生還需要有耐心,“誨人不倦”飽含著師德修養,學生對知識的接受需要一個過程,特別是對比較難的知識點。一個教師,當工作多年以後,可能會出現職業倦怠,不再有工作激情,但仍需要用誨人不倦來激勵自己,保持對工作的責任心,認識到自身的光榮使命,教學生以典籍、規範、忠誠、信用。

    傳統典籍中富含以身作則的思想。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荀子說:“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意在說明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定方向、打基礎、塑品行的關鍵時期。青少年時期,模仿能力很強,教師和家長往往是孩子最為重要的模仿物件、參考物件。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其一言一行、言談舉止無不具有外部性,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思維、品德、為人處世。教育要透過“身教”來完成知識和善的傳達。例如,寒冷的冬季,溫暖的被窩遠比早起到教室晨讀更有吸引力,晚上在家追電視劇遠比披著月光在教室上晚自習要舒服,倘若教師和學生一樣早早地來到教室,甚至比學生還早到幾分鐘,晚上比學生走得還晚,學生則會對教師肅然起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婚女和前夫家有來往的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