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李旭苗族

    時下,古裝劇風行,我們經常會從一些影視劇中看到的女子行禮的“拜儀”。有的是保持站姿,雙手相扣放在胸前,上下微動,同時微微俯首,微微曲膝;有的是雙膝跪地,兩手伏地,以頭叩地;有的保持坐姿不變,上身微微向前欠身,身體上提,臀部稍離所坐之物。


    這幾種女子拜儀的差別很明顯,相較之下,第一種站姿拜儀更常見一些,甚至直到上個世紀初還在沿用,年長者大多還有印象。而跪姿拜儀除了在一些重大的場合中出現以外,很少見。欠身行禮或萬福禮,在《紅樓夢》中出現得最多。

  • 2 # 蘇小妮

    要問探 春是怎樣保護趙姨娘的,這個問題還真有點難。我們不妨採用逆向思維的方法,來看一看。

    趙姨娘是曹公在《紅樓夢》中塑造的少數直接寫成反面的人物形象,卻也是可憐又可悲的形象,用魯迅先生的話來說,叫做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透過榮國府裡眾人的眼,看看趙姨娘是什麼形象?

    紅樓夢第二十回:趙姨娘教訓賈環的時候,鳳姐正好從窗外路過。都聽在耳內。便隔窗說道:“大正月又怎麼了?環兄弟小孩子家,一半點兒錯了,你只教導他,說這些淡話作什麼!憑他怎麼去,還有太太老爺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現是主子,不好了,橫豎有教導他的人,與你什麼相干!環兄弟,出來,跟我頑去。”

    環兄弟是主子,趙姨娘是下人,下人哪裡輪得著來教訓主子,有人教育他呢,縱使你親生的,是你肚子裡掉出來的肉,也輪不到你管。這就是當時等級森嚴的社會現實,放在現在,誰敢這麼說?

    王熙鳳是賈府裡的大管家,她這麼說趙姨娘,趙姨娘吱都不敢吱一聲,她對鳳姐發自內心的怕。

    可是,在親生女兒探春的眼裡,趙姨娘同樣好不到哪裡去。因為兄弟喪葬費一事跟探春鬧起來,引發了後面一場大鬧,探春說她是“姨娘自己不尊重”,後來探春為此還哭了一場。能幹利落的探春不是林妹妹,我們很少看到她哭的,探春這一哭讓多少人心疼。

    連唱戲的芳官都不把她放在眼裡,說趙姨娘是“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幾……”

    舉了這麼幾個例子,就告訴大家趙姨娘在這府裡是那麼不受人待見。可是,她兄弟趙國基死了,讓探春怎麼辦?探春只有秉公辦事,按照賈家的舊例支付喪葬費。探春的做法贏得了大家的尊重,我想,也許在探春看來,自己行得端做得正,才是對趙姨娘最好的保護吧。此舉告訴大家,趙姨娘雖然那麼不受待見,好歹她還生了一位出色的女兒,這是她對賈家的貢獻。從更長遠點的角度來說,假若將來有一天探春能夠發達,或許她能給母親提供更好的幫助。

    反過來說,如果探春也跟趙姨娘沆瀣一氣,把自己降格到跟趙姨娘一般的格局,那麼她們在這府裡的存在感或許早就沒了。所以因為薔薇硝和玫瑰露事件平兒在行權的時候會用手指頭伸出個“三”字,是因為投鼠忌器,怕傷著三姑娘的臉面,自然也就不會去過於追究趙姨娘的事。這是探春的聰明,也是趙姨娘的福份。

  • 3 # 子曰無解

    探春真的保護趙姨娘了嗎?真的有保護。趙姨娘委託彩雲偷盜茯苓霜的事情被查出,全權處理此事的平兒在怡紅院說了一句話:不忍心為打老鼠傷了玉瓶,冰伸出三個手指頭。

    寶玉等會意,立馬附和。

    在平兒等人眼裡:趙姨奶奶就是老鼠,不會顧忌趙姨奶奶的臉面地位?說起髒就起髒,該盤查就盤查;可探春卻是玉瓶,平兒、寶玉、襲人等都買她的帳,顧及三姑娘的體面才避免了趙姨娘的醜事曝光。

    探春最初的地位相當尷尬,親生母親地位低下,而名義上的母親王夫人冷淡相對,探春要保護趙姨娘只有一個途徑,必須先與趙姨娘劃分界限,向核心層賈母王夫人靠攏,獲得認可和尊重,然後反過來以自己的光環來照耀趙姨娘,只有探春三姑娘尊貴了,半奴半主的趙姨娘才有可能母憑子貴,受人尊重。

    探春透過自己的能力、手段、心機和堅持不懈,終於博出一片天,不僅王夫人委任管家之勸,賈母也漸漸偏疼起她來,而這來之不易的成果卻因為客觀上的血緣關係而不太牢固,隨時崩塌。

    賈探春謀大局,趙姨娘圖小利,探春瞧不上她母親的愚蠢下作、伺機拆臺,而趙姨娘卻不懂她女兒的良苦用心,憤憤不平,她們境界不同,身份不同,這是她們吵架的根本矛盾。

    總之,探春的得勢就是對趙姨娘變相的保護。

    排除那兩次母女間激烈的衝突,私底下的趙姨娘、賈環經常跑秋爽齋,關係也沒有那麼僵?四下無人時,賈探春這對母女還是有著溫情的一面吧!

  • 4 # 小郭襄

    探春,作為賈府三小姐,一朵帶刺的玫瑰,沒法改變自己庶出的身份,憑藉自己的要強,在賈府眾多人中有了一席之位。

    探春的確一直在強調她是賈家的三小姐,是主子,與趙姨娘沒有關係,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她對趙姨娘其實一直在盡力維護。

    原文第五十五回“辱親女愚妾爭閒氣”趙姨娘向探春抱怨喪葬費還沒襲人多,探春好言告訴她這是祖宗的規矩。可是趙姨娘非但不息事寧人,還當著眾人要探春“拉扯”她和賈環。李紈說的好:“他滿心裡要拉扯,口裡怎麼說的出來。”探春的心思被當眾說出來,又急又氣,她越發得撇清,便說出了“誰是我舅舅”這樣過份理性的話,趙姨娘於是“閉口無言,回房去了”。

    接下來探春又有了一番言論“耳朵又軟,心裡又沒有算計,這又是那起沒臉面的奴才們挑唆的,作弄出個呆人,替他們出氣”這是一個女兒在為自己的母親開脫,接下來探春下令“查是誰調唆的!”如果她真看不起趙姨娘,何必多此一舉?沒事給自己找事,而且似乎更容易讓人口舌“拉扯”了自己的母親。

    正是因為探春這種態度,在處理彩雲偷王夫人房裡玫瑰露給賈環一事時,才會讓平兒有所顧忌。原文第六十一回有段描述:平兒說:“現在二奶奶屋裡,你問他什麼應什麼。我心裡明知不是他偷的,可憐他害怕都承認了。這裡寶二爺不過意,要替他認一半。我待要說出來,但只是這做賊的素日又是我和他好的一個姐妹,窩主卻平常,裡面又傷著一個好人的體面”這個窩主是趙姨娘,好人便是探春。可見探春私底下維護趙姨娘之心大觀園裡人盡皆知,不然平兒何必送這個人情給探春?

  • 5 # 行走在加拿大的文青

    很多人都說探春是一個勢利眼,巴結王夫人,嫌棄生母和弟弟。我看紅樓夢,其中最佩服的人就是探春,出身低,不自賤,自尊自重,目光長遠,志向高遠。如果說賈府曾經有過能人、有過輝煌,那麼在這下下輩身上,能讓我看出來這個強大基因存在的就是賈探春。由此,我認為探春一直在以她的方式保護著她的生母趙姨娘。

    首先,很多人都認為探春從來就不想保護趙姨娘,因為她不認親生母親,不認自己舅舅趙國基;一味的喊王夫人母親,認王子騰為自己舅舅。這個觀點是不對的,那個年代的規矩,妾室所齣兒女都視為正室所出,必須稱呼正室為母親,探春作為賈府明事理的女兒,必須遵守規矩。此處有個例證,趙姨娘在家裡罵兒子賈環,被王熙鳳在窗外聽見,便隔窗說道:“大正月又怎麼了?環兄弟小孩子家,一半點兒錯了,你只教導他,說這些淡話作什麼!憑他怎麼去,還有太太老爺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現是主子,不好了,橫豎有教導他的人,與你什麼相干!環兄弟,出來,跟我玩去。”從這些話裡看出來,趙姨娘自己的親生兒女,是不能隨便管的,只有老爺夫人才能管教。

    在抄檢大觀園的事件中,迎春惜春都嚇得不得,寶玉黛玉都沒有二話,只探春反應最激烈:“我們的丫頭都是賊,我就是頭一個窩主!”弄得鳳姐下不來臺。並說道:“我的東西倒許你們搜閱,要想搜我的丫頭,這卻不能。我原比眾人歹毒,凡丫頭所有的東西我都知道,都在我這間收著,一針一線他們也沒得收藏,要搜所以只來搜我。你們不依,只管去會太太,只說我違背了太太,該怎麼處置,我自來領。你們別忙,自然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裡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的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從這一點上看,探春並不是一味的巴結奉承,她是堅持原則的,管她是賈母,王夫人,還是鳳姐,對家族不利的東西是堅決抵制的。

    其次,探春是小姐是主子,而趙姨娘則是半奴才半主子,探春比他母親身份尊貴多了,探春保護母親的方式就是親自說教,不讓她人有機會在她面前貶損母親。探春有趙姨娘這種不受人尊重、自己也不自重的母親,碰到母親做法不合適、或者有人欺負母親得時候,都是自己親自出面說教,或者在他人面前談起的時候,自己先說母親得不是。這種方式有孩子的人都知道,自家孩子自己說得罵得,別人說不得罵不得,真要是孩子在外面做錯了事,當著人面,都是自己先教育孩子一頓,好堵住別人得嘴。探春這種做法在如今是不能被人理解,誰也不能隨便訓斥自己父母,違背了孝道。但是那個年代,身份是在孝道之上的,作為主子的探春說教趙姨娘是合規的,而她也只能以這種自貶的方式保護自己不爭氣的母親。

    最後,一旦有機會,探春時刻都是保護母親的,只是不被她那個不爭氣的母親理解罷了。趙姨娘與芳官等打架,探春急忙說:“這是什麼大事,姨娘太肯動氣了。我正有一句話,要請姨娘商議,怪道丫頭們說不知在那裡,原來在這裡生氣呢。姨娘快同我來。”一句話立馬抬高趙姨娘的身份。探春與親媽弟弟私下往來其實很頻繁的,趙姨娘問候黛玉病好了沒有,黛玉便知他從探春處來,順路的人情,說明趙姨娘不止一次從探春那裡順路來看黛玉。其中最被人不解的就是趙姨娘的兄弟、探春的親生舅舅趙國基死了需要賈府賞喪葬費,探春依例賞了二十兩,而趙姨娘認為自己混得連襲人都不如了,當眾指責探春不照顧自己,這一點恰恰說明探春的剛正,探春剛當家理事,她自己不帶頭執行規矩,後面如何服眾。

    如若不是探春對王夫人、寶玉這麼熱絡,如何保得住自己、贏得了尊重,連自己都保不住,又何談保護不爭氣的母親和弟弟。探春是一個自尊自強的女孩子,她並不是一味的巴結奉承誰,也不是不認親孃兄弟的人,她是一個堅持原則、立場、有分寸、又大才的聰明女子。

  • 6 # 書偶記

    《紅樓夢》中,趙姨娘真是一種另類的存在。作為名門望族,賈府的侍妾何其多?賈珍、賈赦到賈政,誰不是房裡幾個人?可偏偏趙姨娘確是最出位的那個,她貪婪、愚昧且潑辣,聯合馬道婆陷害寶玉王熙鳳,大庭廣眾與小丫頭打架,教唆兒子賈環嫉恨寶玉等等,都沒有一件上臺面的事。

    可是,這麼個趙姨娘,除了賈政對其寵溺令眾人無可奈何之外,還有其他可以保護她的人嗎?我想是有的,女兒探春就是一個。

    探春為趙姨娘所出,我想她是痛苦的,也是不甘的,但又是無奈的。這個賈府中最有才幹魄力的小姐,因為庶出的身份和性別,總有才華無處安放的感覺。之前讀《紅樓夢》,總覺得探春對生母和弟弟賈環甚是涼薄冷漠,現在細細想來,探春為了趙姨娘這對母子,暗裡費了多少思量,盡了多少努力,受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委屈。

    先為探春的涼薄辯解。

    很多人認為探春否認趙國基為舅舅,而稱王子騰為舅舅有貪圖富貴、六親不認之嫌,但根據古代的宗法制度,庶出兒女都要稱正室為“母親”,只能稱生母為“姨娘”,同理,“母親”的弟弟才是自己的“舅舅”,而趙國基不過賈府家奴,連見到外甥賈環都要站起來的家奴,探春若稱呼其“舅舅”,王夫人面子怎麼掛的住?探春在宗法禮教上理得很清,不像賈環,跟賈政告寶玉的狀時還敢稱呼趙姨娘為“我母親”,兩人覺悟不同,成就自然相差懸殊。

    而探春因為識大體,拎得清,自然受王夫人高看一眼。就像平兒所言,“她撒個嬌,太太還得讓她三分呢”

    王夫人有多厭惡趙姨娘,我想毋庸置疑,可是她對於探春卻可以重用,我想一來是探春識趣,主動與趙姨娘保持距離,二來便是探春討巧,主動投靠王夫人。

    賈赦要討鴛鴦,鴛鴦在賈母面前哭訴誓絕鴛鴦偶,賈母大怒。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因邢夫人不在場,賈母把氣都撒在王夫人身上,眾人不敢言語,李紈帶著姑娘們悄悄離場。誰知探春返回,曉之以理,又不觸怒賈母,賈母順坡下驢,王夫人尬境得以解脫。探春如此深明大義,才幹智慧兼備又擁護王夫人,王夫人怎能不投桃報李?

    可是探春投靠王夫人,就真的放棄趙姨娘了嗎?並沒有。

    在第六十回,趙姨娘因芳官用茉莉粉糊弄賈環,加上他人挑唆,便與芳官一眾小丫頭廝打起來,身為賈府一個姨娘卻與小丫頭扭打,簡直成為天大的笑柄。探春與李紈尤氏趕來後,先將四個丫頭喝住,讓趙姨娘說明事由後便道:

    “這是什麼大事,姨娘也太肯動氣了!我正有一句話要請姨娘商議,怪道丫頭說不知在那裡,原來在這裡生氣呢,快同我來。”尤氏李氏都笑說:“姨娘請到廳上來,咱們商量。”

    這句話有幾個意思:

    第一,姨娘你是有身份的人,算賈府的半個主子,不該和丫頭一般見識。

    第二:告訴在場的人,我還有事需要找趙姨娘商議,徵求她的意見。她不是沒人理的過街老鼠,不是人人都可以欺負的。

    尤氏李紈何嘗不知道探春的潛在意思,對於這位三姑娘,她們自然給足面子,附和道:姨娘請到廳上來,咱們一起商量。

    主子奶奶們都這麼看重趙姨娘了,你們這些丫頭婆子還不得收斂些?

    止住混亂後,探春便對著尤氏李紈道:

    :“這麼大年紀,行出來的事總不叫人敬伏。這是什麼意思,值得吵一吵,並不留體統,耳朵又軟,心裡又沒有計算。這又是那起沒臉面的奴才們的調停,作弄出個呆人替他們出氣。”越想越氣,因命人查是誰調唆的。

    意思很明顯,趙姨娘心思單純,腦子簡單,她是被有心人挑唆的。立馬便讓人去查,雖然後來丫頭報了嫌疑人,但探春也是很理智的分析後決定放棄追究,適可而止,有的放矢,這才是探春令人信服的其中一點。

    探春雖明面上與趙姨娘保持距離,可暗裡卻不然,在第五十二回,寶玉在瀟湘館與黛玉說話,趙姨娘走進來打招呼,黛玉便知道她是從探春處來,做個順路的人情罷了。可知趙姨娘是經常探春處走動,黛玉才習以為常。而黛玉對趙姨娘明面上的禮遇有加,何嘗不是因為看在探春的面子?

    在賈府,探春給趙姨娘最好的保護就是:讓自己更強大,讓自己在賈府有言語權,投鼠忌器,即便趙姨娘有些倒三不著兩,他人也要看自己的面子,這在第六十一回有深刻的描寫。

    趙姨娘教唆彩雲偷盜王夫人房裡的東西,最後被平兒寶玉知道後,因為怕傷了探春的體面便決定瞞了過去,僅僅給彩雲口頭警告了事,趙姨娘沒有受到懲罰。所謂“投鼠忌器”,趙姨娘雖是隻人人喊打的老鼠,但眾人總要顧忌探春這個珍貴的玉瓶啊!

    試想如果探春與賈環一般,自甘下賤,仇視他人,自然不會優秀,也不會被王夫人所重視委以重任,眾人自然視其為趙姨娘一般人物,如此母子三人但凡遇到點事,賈政又能為其做主多久呢?探春之心,可敬,探春之苦,可嘆!

  • 7 # 少讀紅樓

    探春和她生母趙姨娘的關係看起來的確很不好,因為探春稱呼自己親生母親為“姨娘”,卻認嫡母王夫人為母親,更是在很多公開場合不給趙姨娘留半點臉面,探春因此被很多人指責“不孝”,其實探春在很多情況下是很保護趙姨娘的,只不過不便明說罷了。

    一 、哀其不幸,怒其貪爭

    其實探春生活的年代,按照規矩,庶出的女子都是隻能認嫡母為母親,這並不是探春的過錯,而且探春從小就跟著賈母和王夫人長大,所以才並沒有被趙姨娘鼠目寸光的那些壞所影響,而趙姨娘卻時常做很多有失身份的事情,讓探春很丟臉。

    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死了,按照祖宗的規矩只能賞銀20兩,可是趙姨娘卻在探春當家的時候不顧探春的立場和感受,去又哭又鬧:“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給了二三十兩銀子,難道太太就不依你?”

    把探春氣得當場痛哭,其實探春不僅是委屈自己庶出的身份,更讓她心寒的是趙姨娘“陰微鄙賤”的見識, 因為不屬於自己的微不足道的利益而顯得“自己不尊重”。

    而且探春剛上任就有管家娘子故意使絆子,如果再為了一己私利依了趙姨娘,大概王夫人也不會再看重她了吧。就像探春說的:“我但凡是個男兒,可以出得去,必定立出一番事業來。”

    探春是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贏得所有人的尊重,甚至也因為自己的出色讓別人也不太小瞧她的母親,只可惜趙姨娘從未理解過她。

    二、表面冷漠,但實際也是維護的

    書中有多處情節暗示了探春對趙姨娘的維護。有一次寶玉和黛玉在瀟湘館,趙姨娘忽然進來問黛玉身上好?黛玉便猜到趙姨娘剛從探春住處過來,順路的人情。

    薛姨媽來大觀園問候姐妹們的時候,不便去探春那裡,也是因為趙姨娘經常在的緣故——如果探春真如同傳言所說“不認親孃”,別人又怎麼會有這些顧慮呢?

    最明顯的應該是趙姨娘和小戲子打架那一回,因為茉莉粉的事情趙姨娘以為芳官故意看輕賈環,也因為有人故意火上澆油,才引發了一場比較大的“戰爭”。

    探春卻在趙姨娘氣沖沖地訴說事情經過之後,勸趙姨娘不要做自降身份的事,因為那些小戲子們“不過是些玩意兒”,甚至在事後命人查是誰挑唆的。因為探春覺得,和那些真正別有用心的人相比,趙姨娘不過是個“呆人”。

    所以探春不僅不是對趙姨娘毫無感情,甚至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了她對趙姨娘的保護,只是趙姨娘的“不識大體”,把探春的一番苦心都破壞了。

  • 8 # 風雅宋

    雖為四大家族之一“白玉為堂金作馬”賈家的千金,但因為一個庶出的身份,探春在賈府過得比他人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說來有趣,迎春雖然也是庶出,但卻活的安逸隨性,說到底,不過因為探春是個自尊要強的姑娘。

    王熙鳳曾說過探春“老鴇窩裡的鳳凰”,這老鴇窩,自然指的是趙姨娘。

    也不知賈政一本正經的面孔下是一顆什麼樣的靈魂,趙姨娘此人在賈府堪稱一朵奇葩,教養欠缺,愚魯粗俗,出口成髒,心狠手辣,行事毫無章法,有悖常理,有時類近瘋癲,令賈府上下側目而視,敬而遠之。賈政卻愛不釋手,甘之如飴。

    細細一想,趙姨娘如此,不失為一樁保護自己的武器。

    探春曾怨趙姨娘“你看看周姨娘,怎麼不見人尋她的不是,她也不尋別人”。但探春可能沒想過,或許因為周姨娘的逆來順受,軟弱不爭,所以現時還沒有一兒半女吧。趙姨娘的潑辣和粗魯,正好是對付在乎臉面,恪守禮教的王夫人的利器。

    讀《紅樓夢》,讀者對探春的看法比較兩極化,欣賞探春的覺得她自尊自愛,要強精明,大氣闊朗;蔑視探春的覺得她貪慕虛榮,六親不認。

    其實,這是冤殺探春了

    賈環與探春對趙姨娘完全是兩個極端,賈環順從趙姨娘,甚至敢當著賈政的面叫趙姨娘“母親”,這是違背封建禮教的,賈環雖為趙姨娘親生,但只能稱呼王夫人“母親”,對於趙姨娘只能稱呼“姨娘”。因為聽從趙姨娘,賈環不僅性情與趙姨娘一般自卑自賤,心胸狹隘,格局眼界都受到影響,故而母子兩在賈府成了一對“凍貓子,人人見了都要厭惡中忌避幾分。

    而探春,恪守規矩,趕著王夫人的弟弟王子騰叫“舅舅”,趙姨娘就是“姨娘”,合乎情理,一絲不亂,誰能說這是六親不認呢?當然,也有探春刻意與趙姨娘劃清界限的緣故。

    探春對這個母親,大抵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可是想要憑一己之力改變現狀無異於蚍蜉撼樹,那麼該怎麼辦?只有讓自己變得優秀,讓眾人對自己另眼相看,才是保護母親的最好辦法。

    玫瑰露失竊,大家順藤摸瓜拿住彩雲,彩雲坦白是聽從趙姨娘的指使,大家只能低調處理,息事寧人,難道怕的是趙姨娘麼?平兒不說來?“我可憐的是她,不肯為老鼠打傷了玉甁”,於眾人而言,趙姨娘就是那過街老鼠,而她的身邊卻時刻牽扯著探春這個名貴的玉甁,投鼠忌器,探春成了保護趙姨娘的鎧甲。

    事實上探春表面對趙姨娘冷淡漠視,但從一些細節可看出,母女兩或許有別樣的默契。有一次寶玉在瀟湘館說話,趙姨娘正巧進來,黛玉便知其剛從探春處來,不過做個順路人情。可知趙姨娘不僅一次探望女兒,而是輕車熟路的,母女倆並非如他人想的那麼劍拔弩張,不可調和。

    試想,若非探春拎得清,明是非,而是跟賈環一般一味聽從母親挑唆,對世間充滿仇恨並抱以惡意,結局不過是母子三人都成為賈府中人人可欺的過街老鼠罷了。

  • 9 # 樂言悅讀

    春秋隨話:賈府四春,我最喜歡的是探春。

    元春是早早入宮了,只有省親一回匆匆來去,我們只知道她是不願入宮的性情兒女,其他倒是知之不多。

    迎春我是一早就說了,失之懦弱。也太懦弱了點。

    惜春呢?惜春像是寧國府贖罪的祭品。

    唯有探春給我一點安慰。

    她是入世的,且唯有她還想著怎麼拯救賈府這艘逐漸沉沒的遊輪。也唯有她努力過、掙扎過。

    探春在賈府裡,也是很招人喜歡的。

    探春起詩社,寶玉說還是三妹妹高雅!

    寶玉看了,不覺喜的拍手笑道:“倒是三妹妹的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議。”

    賈母喜歡她。

    賈母笑道:“我的這三丫頭卻好,只有兩個玉兒可惡。回來吃醉了,咱們偏往他們屋裡鬧去。”

    鳳姐喜歡她,還替王夫人代言表示稀罕探春。

    鳳姐兒笑道:“好,好,好,好個三姑娘!我說他不錯。只可惜他命薄,沒託生在太太肚裡。”

    倒只剩了三姑娘一個,心裡嘴裡都也來的,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雖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趙姨娘那老東西鬧的,心裡卻是和寶玉一樣呢。

    黛玉也誇她。能讓黛玉誇其實還是不太容易的。

    黛玉便說道:“你家三丫頭倒是個乖人。雖然叫他管些事,倒也一步兒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來了。”

    平兒為了她連府裡的盜竊案都肯算了,就為了保住探春的面子。

    平兒笑道:“這也倒是小事。如今便從趙姨娘屋裡起了贓來也容易,我只怕又傷著一個好人的體面。別人都別管,這一個人豈不又生氣。我可憐的是他,不肯為打老鼠傷了玉瓶。”說著,把三個指頭一伸。襲人等聽說,便知他說的是探春。大家都忙說:“可是這話,竟是我們這裡應了起來的為是。”

    這麼說吧,賈府裡略有見識的都很喜歡她。

    但是有不喜歡她的,趙姨娘就是。

    也有不喜歡她的讀者,多半也是為著趙姨娘。

    趙姨娘是探春的親生母親,探春和她的關係卻並不好。

    趙姨娘說探春:如今沒有長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揀高枝兒飛去了!可見很是不滿意的。

    總結下,趙姨娘覺得探春不照顧自己,沒良心。趙姨娘為什麼覺得探春不照顧自己呢?因為探春不給她錢花。

    就是上回我給你那錢,替我帶那頑的東西。過了兩天,他見了我,也是說沒錢使,怎麼難,我也不理論。誰知後來丫頭們出去了,他就抱怨起來,說我攢的錢為什麼給你使,倒不給環兒使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趙姨娘真的像她自己說得那樣,缺錢,被欺負嗎?

    趙姨娘和馬道婆算計欺負寶玉和王熙鳳的時候,有如下描寫:

    一時來至趙姨娘房內,二人見過,趙姨娘命小丫頭倒了茶來與他吃。——有丫鬟。

    趙姨娘問道:“前日我送了五百錢去,在藥王跟前上供,你可收了沒有?”

    趙姨娘道:“這又何難。如今我雖手裡沒什麼,也零碎攢了幾兩梯己,還有幾件衣服簪子,你先拿些去。——有餘錢。

    可見趙姨娘並不是真的是窮困潦倒。

    那麼我們看看趙姨娘每個月有多少收入。

    趙姨娘有環兄弟的二兩,共是四兩,另外四串錢。

    環哥的是姨娘領二兩,寶玉的是老太太屋裡襲人領二兩,蘭哥兒的是大奶奶屋裡領。怎麼學裡每人又多這八兩?原來上學去的是為這八兩銀子!

    王熙鳳管家是有剋扣過兩個姨娘的丫鬟份例五百錢。但是沒有剋扣趙姨娘和賈環的份例,晚發是有可能的,確實沒有剋扣。

    也就是說,趙姨娘每年自己的份例加上賈環的,有四十八兩。呃,書中的換算制度,我不敢大說,還有四十八串錢。加上賈環上學的八兩,總計六十兩有餘。

    而趙姨娘和賈環的日常所用,賈府都是有份例的。衣食住行,可以說基本生活不花錢。

    誰知三日之後,丫頭善姐便有些不服使喚起來。尤二姐因說:“沒了頭油了,你去回聲大奶奶拿些來。”

    那善姐漸漸連飯也怕端來與他吃,或早一頓,或晚一頓,所拿來之物,皆是剩的。

    也就是說,趙姨娘的生活,要比起王夫人、邢夫人等的生活,肯定是比不上的。但是比起尋常人家的生活那也是天上地下了。

    劉姥姥得了王熙鳳的二十兩銀子,生活立刻就改善了,第二年就能有結餘送人。二十兩夠莊稼人過一年。可見趙姨娘的生活,並不像她說得那樣,熬油一樣熬得這麼多年。畢竟賈政還經常去她那歇息。

    物質生活不差,那麼精神生活呢?

    和女兒吵:

    趙姨娘氣的問道:“誰叫你拉扯別人去了?你不當家我也不來問你。你如今現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給了二三十兩銀子,難道太太就不依你?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們尖酸刻薄,可惜太太有恩無處使。姑娘放心,這也使不著你的銀子。明兒等出了閣,我還想你額外照看趙家呢。如今沒有長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揀高枝兒飛去了!”

    探春因家務冗雜,且不時有趙姨娘與賈環來嘈聒,甚不方便......

    和小丫頭們連吵帶打:

    豆官先便一頭,幾乎不曾將趙姨娘撞了一跌。那三個也便擁上來,放聲大哭,手撕頭撞,把個趙姨娘裹住。晴雯等一面笑,一面假意去拉。急的襲人拉起這個,又跑了那個,口內只說:“你們要死!有委曲只好說,這沒理的事如何使得!”趙姨娘反沒了主意,只好亂罵。蕊官藕官兩個一邊一個,抱住左右手,葵官豆官前後頭頂住。四人只說:“你只打死我們四個就罷!”芳官直挺挺躺在地下,哭得死過去。

    要害王熙鳳和寶玉。

    趙姨娘聞聽這話裡有道理,心內暗暗的歡喜,便說道:“怎麼暗裡算計?我倒有這個意思,只是沒這樣的能幹人。你若教給我這法子,我大大的謝你。”

    嘿嘿,也不算不忙的。

    那麼探春和她是一個精神世界的嗎?

    不說日常和寶玉、黛玉等的聯詩了,我們說說抄檢大觀園時候,她的名言:

    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雖然是因為賈府裡自家人抄自家人而起,此時探春也管理過家務,對賈府上下人等,為了一點權利傾軋爭鬥的嘴臉,也是看得夠夠了的。這一句雖然此時說出,只怕在探春心裡已經是思量過千百遍了。

    而她的親生母親趙姨娘呢?正是為著蠅頭小利攪得家裡亂成一鍋粥的翹楚。

    我們再看看探春的志向:

    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多話也沒有我亂說的。

    探春的心裡,其實是很看不上瞅著老祖宗留下來的一點家業做寄生蟲的。她想得是自己做出一番事業,振興家族。——賈府這些男子連寶玉在內,哪一個比得上探丫頭!

    偏趙姨娘心心念念只有家族裡的銀錢。

    趙姨娘聽這話口氣鬆動了,便說道:“你這麼個明白人,怎麼糊塗起來了。你若果然法子靈驗,把他兩個絕了,明日這傢俬不怕不是我環兒的。那時你要什麼不得?”

    每次看到這,我都忍不住好笑起來。趙姨娘啊趙姨娘,沒有寶玉還有賈蘭呢!你當其他人都死絕了不成。

    可以說,在精神世界上,探春和趙姨娘一個陽春白雪一個下里巴人。探春和趙姨娘之間的交流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探春是打小生活在賈母身邊的,耳濡目染的是賈母的眼界和處世方法。那麼趙姨娘的教育方法是什麼呢?沒好氣,沒好話。

    趙姨娘見他這般,因問:“又是那裡墊了踹窩來了?”一問不答,再問時,賈環便說:“同寶姐姐頑的,鶯兒欺負我,賴我的錢,寶玉哥哥攆我來了。”趙姨娘啐道:“誰叫你上高臺盤去了?下流沒臉的東西!那裡頑不得?誰叫你跑了去討沒意思!”

    趙姨娘日常去探春那邊幹什麼呢?

    要錢!

    誰知後來丫頭們出去了,他就抱怨起來,說我攢的錢為什麼給你使,倒不給環兒使呢。

    你如今現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給了二三十兩銀子,難道太太就不依你?

    王夫人自己有兒有女,雖然王熙鳳說她對探春是面上淡淡心裡疼,但是榮國府她管,她面上淡淡,就夠探春喝一壺了。賈政是日常是在外書房。賈母更是操心寶玉和黛玉還操心不過來。

    就像探春說的,她自己真的是沒人疼沒人顧。也是可憐得緊了。

    探春笑道。”......我細想,我一個女孩兒家,自己還鬧得沒人疼沒人顧的,我那裡還有好處去待人。“口內說到這裡,不免又流下淚來。

    何況探春真的如趙姨娘所說,不管自己的親生母親嗎?

    我們看看趙姨娘和芳官們打架後,探春的表現:

    這裡探春氣的和尤氏李紈說:“這麼大年紀,行出來的事總不叫人敬伏。這是什麼意思,值得吵一吵,並不留體統,耳朵又軟,心裡又沒有計算。這又是那起沒臉面的奴才們的調停,作弄出個呆人替他們出氣。”越想越氣,因命人查是誰調唆的。

    探春對趙姨娘的行事是不贊成的,但是心裡依然給趙姨娘找藉口,一定是奴才們挑唆的。可見對這個母親,不是沒有感情的。再說沒有感情的話,依法辦理就算了,何至於自己傷心生氣。

    那麼為什麼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死後,探春不多給個二三十兩呢?

    首先,探春是依法辦事,沒有為著趙姨娘是自己的母親就故意剋扣,以獲得自己廉潔的名聲。

    探春笑道:“原來為這個。我說我並不敢犯法違理。”一面便坐了,拿帳翻與趙姨娘看,又念與他聽,又說道:“這是祖宗手裡舊規矩,人人都依著,偏我改了不成?也不但襲人,將來環兒收了外頭的,自然也是同襲人一樣。這原不是什麼爭大爭小的事,講不到有臉沒臉的話上。他是太太的奴才,我是按著舊規矩辦。

    第二、探春其實是有自己的理想抱負,賈府的種種弊端,她早就看在眼裡,想要趁此機會力挽狂瀾。探春如果假公濟私,王夫人不說話就算了,如果覺得她辦事不公,不讓她管事,她拯救賈府的計劃就沒有辦法實施,不但因小失大,以後她也沒有臉面繼續在賈府生活。

    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多話也沒有我亂說的。太太滿心裡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務,還沒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來作踐我。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為難不叫我管,那才正經沒臉,連姨娘也真沒臉!

    第三、賈府的弊端其中一項就是層層疊疊的重複支出,出得多,進得少。探春對此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開源,她作為古代的女孩,是沒法出去掙家業的。唯有節流,她還可以趁此想一些辦法。如果此時因為是自己的親舅舅就多給二三十兩銀子,她的那些節流政策怎麼實施下去呢?賈府裡那些不省事的管事媳婦們又會怎麼說她呢?

    你知道,我這幾年生了多少省儉的法子,一家子大約也沒個不背地裡恨我的。我如今也是騎上老虎了。雖然看破些,無奈一時也難寬放;二則家裡出去的多,進來的少。凡百大小事仍是照著老祖宗手裡的規矩,卻一年進的產業又不及先時。多省儉了,外人又笑話,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人也抱怨刻薄;若不趁早兒料理省儉之計,再幾年就都賠盡了。

    見他來了,探春便命他腳踏上坐了,因說道:“我想的事不為別的,因想著我們一月有二兩月銀外,丫頭們又另有月錢。前兒又有人回,要我們一月所用的頭油脂粉,每人又是二兩。這又同才剛學裡的八兩一樣,重重疊疊,事雖小,錢有限,看起來也不妥當。你奶奶怎麼就沒想到這個?”

    第四、往小了說,探春管家做到公平公正,以後家中打小事情,探春才能有過問的權力。真正有了管家的權力,趙姨娘和賈環的地位難道不會往上升,更得大家看重嗎?探春越得力,別人看在探春面上,趙姨娘和賈環也不會受欺負。玫瑰露盜竊事件,平兒可不就是不願意傷害到探春的面子才對趙姨娘網開一面嗎?要是探春不得平兒敬重,趙姨娘又會被怎麼樣呢?

    往大了說,賈府好了,趙姨娘等在賈家生活的人才能安安穩穩度日。賈府要是敗落了,趙姨娘們恐怕是享受不到一個月二兩例銀這麼好的待遇了。

    所以第五十六回題目叫敏探春興利除宿弊 。

    但是探春在實施新政的過程中,親生母親不但不支援,還為著一點東西就和丫鬟們吵架、為著銀子就能和自己的女兒爭吵不休,處處給女兒拖後腿。

    我站在探春的角度上看,真的是忍不住要陪著她多哭幾場。母親總是拖後腿,與她吵鬧。她還得受著,還得為家族考慮,也並沒有可以訴苦的物件。

    別人覺得探春不顧惜自己的親生母親,我只覺得她能幹,佩服她敬重她。賈府裡現有的男人,哪怕有一個有她的一半呢?賈府何至於到後面一敗塗地?

    我真恨不得賈寶玉和賈探春換過來!

    按慣例總結下,探春和趙姨娘之間,並非沒有親情。只是一個胸懷大海,看得是大局,一個是唯利是圖,只看眼前利益。你讓她們怎麼能和平相處呢?

  • 10 # 愛咖啡的大媽

    無論探春在嫡母王夫人與庶母趙姨娘之間的感情多麼複雜,但是在表面上探春一直尊王夫人為親孃。

    紅樓夢第五十五回中曾描述,鳳姐兒小月,王夫人令其靜養,府中事宜暫時由探春李紈寶釵管理。

    此時,襲人母親與趙姨娘的弟弟趙國基去世,襲人被太太特批四十兩銀子,而探春堅持只給趙趙姨娘二十兩,趙姨娘找到探春大鬧“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給了二三十兩銀子,難道太太就不依你?”……探春沒聽完,已氣的臉白噎,“誰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那裡又跑出一個舅舅來?”

    我看了一下紅學家的評註,九省檢點是類似於現在的軍區司令員職務,探春的這個“舅舅”當然是王夫人的兄弟了。

    雖然表面上看探春鐵面無私,其實卻贏得了寶釵李紈平兒鳳姐的一直稱讚,當然也會有各種渠道告知王夫人的。

    不看僧面看佛面,賈府心高氣傲的三小姐探春越是這樣對嫡庶二母界線分明,別人越是要給趙姨娘充分的生活空間的。除此之外,本人還認為,抄檢大觀園時,王夫人安排將曾經結夥衝撞趙姨娘的小戲子們通通攆出,這也是間接性地給了趙姨娘一個交代。

    探春就是用這種面冷心熱的方法,保護著她那個“行出事來總不叫人敬服”的親媽趙姨娘的。

  • 11 # 木石沉音

    賈探春,賈府“四春”中排行老三,是賈政與趙姨娘所生,是賈寶玉同父異母的妹妹,她聰明能幹有膽識,又精通詩書有才華,是紅樓夢所有女子中倍受讀者喜愛的一個角色。

    而其生母趙姨娘,本為賈府的丫頭,後被賈政收了房,成了姨娘,她為人粗鄙,心思歹毒,是個人見人厭的角色。

    一對母女卻是天差地別,探春對這個生母趙姨娘是種什麼樣的情感呢?是愛?是恨?是心疼?是鄙夷?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兩人在書中同框的時候很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共有兩次,有一次便是趙姨娘與芳官等小戲子打架,被探春聲色俱厲的教訓了一番;另一次是趙姨娘的兄弟死了,探春正值當家,賞了二十兩銀子,趙姨娘便來找探春大鬧,指責探春不顧及親情面子,探春以祖宗規矩為由回了她。

    兩母女見面完全沒有溫馨和諧的感覺,難道探春真的如此恨自己的母親嗎?也如眾人一般瞧不起趙姨娘?

    我認為探春對趙姨娘的感情就像探春對賈府一樣。

    探春對趙姨娘有同樣的情感,她深知趙姨娘的為人,痛恨她的淺薄粗鄙,而同時做為女兒,也為她的處境擔憂,十分想要憑著自己的努力讓她改變,從而不被眾人所唾棄。

    同樣是既恨又愛,對賈府,探春想透過一系列內部的改革來興利除弊,最終也沒能挽救賈府衰敗的命運;對母親,探春其實也是有過努力的,雖然也沒能改變趙姨娘的悲慘命運,但是探春盡力了。

    不做“熊孩子”,也是一種保護

    探春明白一點,自己乖巧些,趙姨娘的日子就好過些。

    探春有個親弟弟賈環,行為頑劣,舉止猥瑣,完全一副小人嘴臉,給母親趙姨娘惹了不少的麻煩。

    第二十回,賈環同寶釵的丫鬟鶯兒耍錢輸了賴賬不給,被寶玉訓了兩句便回家哭訴,趙姨娘罵了兩句,被王熙鳳聽到,鳳姐便藉著訓賈環之名,說了幾句話直戳趙姨娘的心窩子:“你不聽我的話,反叫這些人教的歪心邪意,狐媚子霸道的。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著壞心,還只管怨人家偏心。

    趙姨娘躲在屋裡是敢怒不敢言,無故被羞辱一番,起因皆為賈環。

    另有一次賈環因為嫉妒寶玉,故意把蠟燈推倒,燈油燙了寶玉的臉,王夫人和鳳姐先後劈頭蓋臉的罵了趙姨娘一通“養出這樣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種子來,也不管管!幾番幾次我都不理論,你們得了意了,越發上來了!

    賈環這個“熊孩子”對本就不受待見的趙姨娘無疑是更加添堵。

    而探春不同,她乖巧懂事,又知書達理,從不給母親趙姨娘惹事,這不也是一種保護嗎?

    讓自己變優秀,才能做保護者。

    探春是優秀的,她不僅是才女,更是賈府的改革家,有謀略有決斷,深得賈府上下的敬重。

    探春從不正面袒護趙姨娘,這也正是探春的聰明之處。明顯的偏袒反而會丟了自己的威信,拉低自己的身價,若把自己歸入趙姨娘之流,那便真的是任人折辱了。

    在後來的彩雲偷盜玫瑰露事件中,巧妙的體現了探春為趙姨娘遮風擋雨的作用。

    彩雲偷了王夫人的玫瑰露給賈環,被平兒查了出來,平兒因怕此事牽扯到趙姨娘,而惹得探春顏面無光,便同寶玉商議著,由寶玉將此事應承了下來,瞞混了過去。

    平兒是鳳姐的心腹,掌管著府裡上下的大小事務,這件事完全可以不顧及彩雲和趙姨娘,起了贓物來,大家對證,也算完結。只是她擔心的是畢竟趙姨娘是探春的生母,此事鬧開,探春必定生氣,顏面也無光,平兒是敬重心疼探春,所以巧妙的把事情壓了下去,避免了一場風波。

    探春並不曾授意平兒這麼做,但是她的出色令平兒發自內心的願意幫她。事雖不大,卻也能夠知道,探春無形中為趙姨娘做了一次盾牌。

    由此,我們也可猜想一下,依趙姨娘和賈環的為人,齷齪事肯定做過不少,這其中又有多少是因探春而僥倖逃過的呢?

    探春是敢愛敢恨,有情有義的女子,她痛恨母親的粗俗和弟弟的不成器,之所以恨,也是緣於她不能割捨與她們的親情,希望憑一己之力最可能的保護她們,但最終她改變不了命運,就像她再如何改革也改變不了賈府走向衰敗一樣。

  • 12 # 薇薇polly愛紅樓

    《紅樓夢》中的賈探春是賈政之庶女,榮國府的三姑娘。她的生母就是趙姨娘。

    趙姨娘是小說中的奇葩人物,在眾人的眼裡,她是一個愚妾,為人行事糊塗且荒唐。趙姨娘這個人,把自己活成了榮國府中的一個笑話。

    可正是由於趙姨娘做的種種蠢事,保護了她自己。趙姨娘實在是太差勁了,所以沒有上位的可能性。

    在蠢妾趙姨娘面前,王夫人永遠是那個端莊、典雅的豪門貴婦。所以王夫人根本不屑於同趙姨娘宅鬥,使得趙姨娘這個賤妾,可以在夾縫中得到了生存。

    榮國府內混得最好的妾侍就是趙姨娘,沒有之一!

    她深得賈政寵愛,而且兒女雙全。

    探春同趙姨娘之間實實在在的血脈之情,根本剪不斷。

    她們母女二人互相依存,互相保護!

    任何時間,這對母女都在唱雙簧,只是掩飾的太好,讓一些讀者以為她們關係很差,分辨不清罷了。

    一.趙姨娘放棄探春的撫養權,是對探春的保護

    探春不認生母,也是對趙姨娘的保護

    趙姨娘在賈政面前,是一個極有話語權的女子。她有本事把賈環留在身邊,親自撫養,其實她也可以撫養探春。

    但是,趙姨娘沒有這樣做!

    我們不能小瞧趙姨娘的生存能力,她是榮國府的家生女兒,對於豪門公府的生存之道和各種彎彎繞,她從小就門兒清。

    趙姨娘,是從小看著榮國府這個豪門公府中的明爭暗鬥長大的。

    她一定明白庶出的不易,她也一定清楚,庶女的未來,其實完全掌握在主母的手中!

    在古代,男子可以憑著自己的能力,為自己撐出一片天空,用自己的才華去建功立業。

    可女子則完全不行!

    古代的世家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她們一生的幸福都寄託在婚姻之上。

    若是攀不上門好親事,女子的一生就會被輕鬆的毀掉。就像後來探春的姐姐賈迎春一樣,出嫁不到一年就被折磨致死了。

    女子的婚姻的決定權也不在自己的手中,而是而是父母之命。

    探春的婚事也一樣!

    趙姨娘的身份低微,她可沒有探春母親那個地位。探春法律上的母親是王夫人。

    探春的未來,握在王夫人手中。王夫人出身於四大家族中的王家,她有著巨大的人脈圈和影響力。

    如果王夫人願意,一定能為探春攀親挑個好人家。

    如果探春由王夫人一手帶大,她們彼此之間自然能建立起感情。這種感情越深厚,對探春的未來發展就越好。

    這才是趙姨娘不吵不鬧,放棄探春撫養權的真正原因。

    而探春本人呢?

    她精明能幹,待她年紀稍長,一定明白趙姨娘給了她一個更高的平臺,才能讓她飛得更遠。

    所以探春至少在表面上,不能認趙姨娘為母。

    王夫人永遠是探春口中的太太,而趙姨娘永遠是姨娘。

    探春俊眼修眉,顧盼神飛,神采飛揚。這些優點會有著趙姨娘曾經的烙印。

    榮國府四位姑娘中,探春的出身實際上是最低的。

    但她有機會得到一個世家小姐應有的全部教養,雖然她只是個庶女。

    探春成功地把姐姐迎春、妹妹惜春給比了下去,成為榮國府最紅的那朵玫瑰花。

    這朵玫瑰花傲人卻扎手,渾身帶刺。這刺一樣會刺向她的生母趙姨娘。

    探春同生母的關係越差,王夫人就越放心。

    探春表面上打壓自己的生母,可實際上會留有分寸,總比王夫人直接去打壓趙姨娘強很多!

    這就是對母親趙姨娘,極為強烈的保護。

    而對於這一點,趙姨娘根本就是心知肚明。

    於是這對母女不妨就這麼演下去,演完了今天演明天,唱完了這本唱那本……

    二.探春越優秀,趙姨娘就越得利,所以探春永遠是那朵紅花兒,趙姨娘永遠是反襯她的那片綠葉

    探春理家,是小說《紅樓夢》中的重中之重。

    這一段寫的才是探春,同趙姨娘真正的關係!

    趙姨娘的弟弟趙國基死了,因為喪葬費趙姨娘同探春大吵一架。

    可事情真的如表面上,看到的那個樣子嗎?

    趙姨娘氣的問道:誰叫你拉扯別人去了?你不當家我也不來問你。你如今現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給了二三十兩銀子,難道太太就不依你?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們尖酸刻薄,可惜太太有恩無處使。姑娘放心,這也使不著你的銀子。明兒等出了閣,我還想你額外照看趙家呢。如今沒有長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揀高枝兒飛去了!

    趙姨娘內侄錢槐的父母在庫上管賬,她怎麼會不知道賈府喪葬費是怎麼發放的!

    這段話中的趙姨娘,表現得太奇怪了:

    ①如果趙姨娘只是想多要喪葬費,那麼她應該怎麼做?

    這種話題,應該避開眾人單獨到探春房裡去談!

    可趙姨娘就這麼冒冒失失的,在大庭廣眾之下讓探春尋私舞弊。這豈不是太奇怪了。

    ②趙姨娘是榮國府的家生女兒,就意味著她的弟弟是榮國府的奴僕。

    探春是世家小姐可,趙姨娘卻是實實在在的半主半奴。

    趙姨娘的弟弟趙國基,在榮國府工作是陪賈環上學。趙國基是什麼地位,趙姨娘又不是不知道,榮國府從未,也不可能給他小舅爺的地位!

    怎麼趙姨娘偏偏就趕在這個時間點上發作?

    於是一切都顯得十分清晰,這不過是趙姨娘送給女兒的一份厚禮。

    這是趙姨娘對探春的一種保護。

    此時的探春剛剛理家,立足未穩。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探春急需要樹立自己的威嚴!

    而探春拿誰來立威?先拿軟的開刀,會給人欺軟怕硬的感覺。而先拿有權有勢的來立威,探春真的後勁不足,會給自己帶來無數的麻煩。

    不早不晚,就在這恰到好處的時間,她的生母趙姨娘自動把自己送到了臺前。

    此時的探春,可以拿她的生母趙姨娘來立威。

    一則,可以樹立起探春大公無私的良好形象。

    二則,可以引起王夫人的同情,讓王夫人覺得探春不易。

    而使探春當家的過程,更為平順。

    三則,探春主動去打壓生母趙姨娘,會讓王夫人有一種探春是自己人的感覺,有助於提升探春的地位。

    而探春在榮國府有了地位,反過來就可以保護趙姨娘!

    探春在王夫人面前有面子,趙姨娘就在榮國府內有裡子。

    有這一朵最嬌豔的玫瑰花罩著,誰敢真動她的生母趙姨娘。

    彩雲偷了王夫人房裡的茯苓霜,給了賈環。王夫人房內出了失竊案,原本可以藉著這個機會,狠狠的整治趙姨娘一次!

    可是因為趙姨娘背後站著是探春,趙姨娘丟了臉面探春也臉上無光,這件事情生生地被平兒給壓了下去。

    在榮國府這種豪門公府,親人們之間互相算計,爭權奪利,權與利的爭奪,性命攸關,哪有什麼親情可言?

    探春同趙姨娘這對母女,在榮國府就是互相幫襯著、算計著,慢慢地、一點點地熬出頭來。

    她們是骨肉至親,她們必須互相保護,才能在榮國府這種地方活下來。

  • 13 # 伴讀紅樓

    保護是使其不受損害。對一個人的保護,常常表現在這個人被別人打擊、迫害、欺侮,她的安全和利益受到威脅和侵害的時候。趙姨娘作為大家族當家男人的妾,人身安全是不存在危險的,妾對於奴才算是半個主子,對於主子卻是奴才。她從屬於丈夫,連獨立的人格都沒有,連兒女生出來都不屬於她的。當然也就沒有需要保護的利益。

    趙姨娘無需探春來保護

    封建社會幾千年,從來都是妻貴妾賤、嫡尊庶卑。趙姨娘是妾,地位低下,好事沒有她的份。她還要常常受人的白眼和凌辱,她還只能忍受。她渴望被承認和尊重。當她發現根本無法改變奴才地位的時候,嫉妒和仇恨便在心底生根發芽。趙姨娘亳無自尊自重,可恨而不可畏,可笑而不可憐,可氣而不足惱。她很讓人討厭,連閨女兒子都討厭她。她在戰略上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戰術上卻只落個癩蛤蟆上腳面,咬不著人,讓人噁心。最終不過是個打發賈政安歇的洩慾工具。

    趙姨娘作為賈政的妾,算是成功的姨娘。她從家奴到丫頭,從丫頭到通房大丫頭,從通房到姨娘,這是平兒和襲人們嚮往而無法達到的高度。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庶出兒女都要稱正室太太為母親,生母要被稱為姨娘,可是賈環卻可以稱呼趙姨娘為母親,而且當著賈政的面這樣稱呼,賈政居然默許。

    趙姨娘她貪婪、愚昧,常常惹是生非,趙姨娘是丫鬟出身的姨娘,不被人尊重,她頭腦簡單,自私短視,只顧眼前的利益。損人又不利己。趙姨娘的每一次出場幾乎都是她跟別人過意不去。她有了賈政的寵愛和庇護,根本無需探春來保護。

    什麼樣的保護是最好的保護 沒人理睬她 就是對她最好的保護

    周姨娘和趙姨娘一樣,都是賈政的妾,但是周姨娘與趙姨娘的脾氣秉性完全不同,趙姨娘還有賈政的寵愛,還有三姑娘探春和兒子賈環,而周姨娘一無所有,她沒有任何依靠。周姨娘日常的工作,除了守著空房悶坐,就是做做引路的婆子,掀簾的丫鬟這些下人乾的活,雖然名分上是妾,但是與粗使丫鬟差不多。

    即便這樣,周姨娘也沒有任何抱怨,更沒有像趙姨娘那樣,時不時地刷刷存在感,而周姨娘就像是個影子,被眾人遺忘,她總是跟在趙姨娘後面出現,一聲不響,安守本分,從無出格的行為。

    周姨娘很識趣,安分,謹慎。周姨娘在榮國府從不敢高聲語。她自尊自重,從不招惹是非,自然就沒有人找她麻煩。更不會跟誰爭寵,也不會爭家產。她的存在,對誰都不構成威脅。探春對趙姨娘說你瞧周姨娘,怎不見人欺他,他也不尋人去。看來,沒人搭理未嘗不是最好的保護。

    最直接的保護 把她領走 讓她遠離是非就是對她最直接的保護

    探春最遭人詬病的一點,便是不孝。探春不是不孝,而是不愚孝。古云陷親不義不孝也。第句話的大意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這是不孝。而探春對周姨娘若是一味順從,才是不孝。探春不刻意屈從,甚至加以勸說,正是孝的表現。在六十回茉莉粉事件中,趙姨娘和芳官等小戲子們大鬧,遭到群毆,探春與李紈尤氏馬上趕到現場,先將五官喝住,又說我正有一句話要請姨娘商議,快同我來。這就等於宣告姨娘是有身份的人。她不是你們可以欺負的。尤氏李紈明白探春的意思,附和著請趙姨娘到廳上來。探春帶趙姨娘離開又加安慰,事後調查是誰教唆的,這就是關心,這就是愛護。

    賈政最會保護趙姨娘。叔嫂魘魔法眼看寶玉不行了,趙姨娘暗自歡喜

    在旁勸道:老太太也不必過於悲痛。哥兒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兒的衣服穿好,讓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只管捨不得他,這口氣不斷,他在那世裡也受罪不安生。這些話沒說完,被賈母照臉啐了一口唾沫,

    接著就是一頓痛罵。賈政喝退趙姨娘,然後解勸老母。探春把周姨娘拉走,和賈政的保護有異曲同工之妙。

    讓人投鼠忌器,是對趙姨娘不加保護的保護

    母女畢竟是母女,所以李紈說,姑娘想照看,就是口裡說不出來。趙姨娘就可以母以女貴。而探春因為識大體,拎得清,自然受王夫人高看一眼,受到器重。

    賈赦要討鴛鴦,鴛鴦抗婚,賈母大怒,把氣撒在王夫人身上,眾人不敢言語。只有探春曉之以理,賈母順坡下驢,王夫人擺脫囧境。

    探春保護趙姨娘的策略是讓自己更強大,探春得勢本身就是對趙姨娘最有力的保護。自己有了地位和言語權,別人就會投鼠忌器,即便趙姨娘有時不著調,大家也要給探春面子,第六十一回,趙姨娘唆使彩雲偷王夫人的東西,平兒說不忍心為打老鼠傷了玉瓶,並伸出三個手指頭。平兒和寶玉為了顧全探春的體面決定把這件事情瞞過去,趙姨娘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有些人指責探春貪慕虛榮,不認親孃。其實她連手下的丫環都保護,何況生母?在抄檢大觀園的事件中,迎春惜春都嚇得不得了,寶玉黛玉都沒有二話,只探春反應最激烈,我們的丫頭都是賊,我就是窩主。但要想搜我的丫頭卻不能。試問,探春能這樣保護趙姨娘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行卡密碼初始狀態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