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二啊心情

    古代的新婚很多儀式,要穿紅嫁衣,進門需要過火盆寓意日子紅紅火火。然後高堂三拜,入洞房需要喝交杯酒。第二天新媳婦還得去拜見男方父母,敬茶

  • 2 # 使用者5872570942766

    婚嫁當中的禮儀,從古至今都是十分的隆重,在古代,男女成親,一定要經過一套嚴格的禮儀,首要的就是要請媒人。而如果沒有媒人,兩人私定終身,

  • 3 # 使用者71426328954


    相親 到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年齡,有人為這撮合婚姻,舊稱“提親”、“提媒”,中間撮合者為“媒人”、“大媒”。建國後稱為“介紹物件”,媒人遂稱“介紹人”。一般議婚由男方主動,女方雖不願意,亦只婉謝,俗謂“一家女,百家求”。雙方有意,各差親近人瞭解對方品貌、家境等,俗稱“打聽媒”。打聽滿意,藉故使當事男女見面!

    訂婚 舊時,訂婚之前要請陰陽先生合婚,據雙方屬相與生辰八字推算有無相剋之處,其中有不少迷信傳言,如“白馬犯青牛,雞猴不到頭”、“龍虎相鬥,狗兔不合”、“火克金”、“木生火”種種。訂婚俗稱“吃小面”,又稱“換帖”,男家寫帖求親,女家回以允啟。傳啟帖用拜匣(方形、紅漆描金),男方要在拜匣內放耳墜、戒指、手鐲等作押帖物件,有的同時送衣料等物作訂禮。女家收到這些東西后,在室內展示,鄰家婦女前往參觀,名為“看吃麵的”,實為向公眾宣佈訂婚之禮完成。50年代後,訂婚時興照像,雙方將訂婚照贈送親友,以示未婚夫妻關係成立。稍後又流行訂婚之後男家請媳婦,未婚媳婦見公婆。

    看日子 男方選定結婚日期,請女方同意,同時再送聘禮,俗謂之“吃大面”。吉日多擇在逢三、逢六、逢九的日

  • 4 # 使用者2929859360982

    古人講究禮法,結婚要明媒正娶,三書六禮缺一不可,三書指的分別是聘書(訂婚文書,需要在“納吉”時由男方交至女方)、禮書(羅列聘禮的禮單)、迎書(迎娶時的正式文書),六禮則指的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這六個禮法流程。

    首先是男女雙方到了擇婚論嫁的法定年齡後,男方這邊得邀請媒人到心儀的女方家提親,無媒不成婚,老話說:“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下無媒不成親。”媒人可是婚禮中少不了的重要人物,像現在年輕人崇尚自由戀愛,但結婚時也要找個合適的媒人。

  • 5 # 直爽畫板6Q

    1、三書六禮

    古代提親一般是三書六禮這樣的流程,因為是明媒正娶,所以缺少其中任何一項都不行。但如果是納妾的話,就沒有那麼多規矩了,隨意一些也是可以的。

    (1)三書

    三書指的是聘書、禮書和迎書。

    聘書是指 訂親之書,是男女雙方正式締結婚約;納吉﹝過文定﹞時用的;

    禮書則是 過禮之書,是禮物清單,當中詳列禮物種類及數量;納徵﹝過大禮﹞時用的;

    迎書即迎娶新娘之書,是結婚當天使用的。

    (2)六禮

    六禮指的是從議婚到完婚中的6種禮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納采,是六禮中的第一禮,它是男方欲與女方結親,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親,送禮求婚。得到應允後,再請媒妁正式向女家納“採擇之禮”。

    問名,即男方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納吉,即男方將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後,在祖廟進行占卜;

    納徵,亦稱納幣,即男方家以聘禮送給女方家;

    請期,男家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親迎,婚前一兩天女方送嫁妝,鋪床,隔日新郎親至女家迎娶。

    二、結婚前流程:

    1、結婚前12個月

    (1)與雙方父母商議舉辦訂婚儀式的事情

    (2)確定訂婚儀式的時間地點

    (3)購買訂婚儀式需要的物品

    (4)購買

    (5)邀請親朋好友出席

    2、結婚前11個月-9個月

    (1)雙方父母溝通婚禮細節

    (2)算好新人生辰八字以及結婚日期

    (3)預估婚禮預算以及賓客數量

    (4)商量婚禮形式以及舉辦場所

    (5)預定婚禮場地

    (6)考慮新房裝修問題

    (7)開始新房裝修

    3、結婚前8個月-6個月

    (1)辦理結婚證

    (2)拍攝婚紗照

    (3)討論蜜月旅行的相關事務

    (4)預約婚前體檢

    (5)挑選婚房傢俱、家電

    (6)選定婚慶公司

    4、結婚前5個月-結婚前3個月

    (1)挑選合適婚紗禮服

    (2)訂購回禮物品

    (3)選定蜜月地點以及確定行程

    (4)與酒店聯絡,確定舉辦時間

    (5)傳送請柬給來賓

    (6)決定伴郎伴娘

    (7)決定婚禮當天造型

  • 6 # joy鍾

    新郎新娘入洞房後,有一系列的儀俗。諸如:坐帳,亦稱“坐福”,即新郎新娘雙雙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邊,新郎將自己的左衣襟壓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應該壓女人一頭。

      撒帳,這項儀俗是指親朋在新人入洞房以後,把喜果等撒向新娘懷中,撒向合歡床上,甚至撒向洞房的每一個角落。撒帳的儀俗始於漢代。一般所撒物品是常見的棗、栗子、花生等,利用諧音表示“早立子”、男孩女孩“花搭著生”。

      吃“子孫餃子”的儀俗。舊時北京的子孫餃子是由女家包好帶來的,由男家煮熟,同時男家還要做長壽麵。吃子孫餃子的時候,照例要有一群孩子在窗外問“生不生?”娶親太太或新郎回答“生!”或者乾脆把餃子煮得半生不熟,讓新娘自己說“生”。這叫“討口彩”,是早生孩子的吉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5歲一兒一女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