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的利辛縣很有名氣,這裡的人口近170萬,是典型的人口大縣。
利辛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不過這個縣成立時間不長,屬於新中國成立後的新縣級行政區域。
1964年10月,析阜陽、渦陽、蒙城、鳳台4縣部分地區,正式設立利辛縣。

1965年5月,析阜陽縣王人、王市、馬店、胡集,渦陽縣張村、江集、閻集,鳳台闞疃、展溝,蒙城縣望疃共十個區,合併組成利辛縣設定。因縣城居於利辛集而得名。
利辛集古為驛站,原來叫“利現”兩字,後諧音為“利辛”。利辛兩個字合稱沒有任何意義,也不屬於古代漢語名詞。利辛兩字的合稱,在現代漢語中,就是特指利辛縣,僅此而已。
利辛其實也有別稱,分別叫做“黃湖”、“文州”和“西淝河故道”。
利辛這片地域,曾是春秋時期吳楚爭雄要地,境內有伍奢冢、禪陽寺、陰陽城、紀家塔、節孝坊等古遺址。
舊城鎮,位於利辛縣東北部,就以舊有古城遺址為名。《安徽省利辛縣地名錄》記載:“宋初,越王錢俶朝覲宋太祖,歸國途中,聞朝內有變,不敢回國,太祖即以此地封其為百里王,都此,不久即歿。”
期間,越王曾在王集村西南三里修建城池。城池非常壯觀,規模龐大,有御花園,有大殿,有七十二口井、落星橋、老龍灘等等——這就是後來的舊城。
過去舊城的繁華消逝在歷史浩渺的煙雲中,除了七十二口井、老龍潭得以儲存外,過去王城的輝煌已不復存在,只留下些許殘垣和幾段動人的傳說。傳說中包含了人們對勤政君王的擁護,包含著人們對兒孫繞膝的期盼,更是對生於斯長於斯家園的熱愛。
利辛縣人口基數大,教育也很厲害,縣城還有衡水中學利辛分校、安師大利辛附中、機電科技學校。前年的高考本科達線3852人、達線率59.46%,被清華大學錄取3人,創下十年來高考最好成績。
孫集鎮慄寨子村紀大莊的紀家塔,建於清嘉慶五年。塔高僅約10米,被作為世界上最小的塔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現為利辛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個塔是仿木結構磚塔,第一層高約2.2米,其他各層高度自下而上逐層遞減,六角轉向處,均砌一磚挑簷和一磚挑飛簷。塔身無窗,塔內中空,無塔心柱,每層只有“十”字形橫木交叉支撐。
利辛雖然沒有野生獼猴,但卻有著百年養猴歷史。這裡的人們養猴,馴猴,耍猴,創作了獨具利辛特色的猴戲。改革開放後,僅闞疃、胡集、展溝一帶,就有耍猴藝人近3000人,藝猴千餘隻,全國各地的城市和集鎮,都曾留下利辛耍猴人的蹤跡。
利辛猴戲始於清朝光緒年間。那時期的皖北地區經過太平天國戰爭和捻軍革命,災難深重,闞疃集災民逃荒到河南省跟人學會了耍猴,後來帶回一隻懷孕的母猴,從此猴戲在胡集繁衍開來,並逐漸向周邊擴散。
民國初年,猴戲和扁擔戲、雜技成為西淝河一帶災民謀生的手段。他們牽著猴子走村串巷,四處乞討,正如猴戲歌所唱:“鑼鼓一打圓周周,哪方收糧往哪悠。南鄉收了吃大米,北鄉收了喝糊粥。南鄉北鄉都不收,沙河兩岸度春秋。”
告別過去的淒涼光景,現在的利辛縣為譽為“猴戲之鄉”。這兩年來,利辛縣大力發展旅遊業,胡集鎮武子古釀文化產業園成功建立3A級旅遊景區,馬店孜鎮雙溝社群成功建立3A級旅遊村,闞疃鎮成功建立省優秀旅遊鄉鎮,王市鎮劉元村、城北鎮鎮南社群和劉染村成功建立省旅遊示範村。
安徽省的利辛縣很有名氣,這裡的人口近170萬,是典型的人口大縣。
利辛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不過這個縣成立時間不長,屬於新中國成立後的新縣級行政區域。
1964年10月,析阜陽、渦陽、蒙城、鳳台4縣部分地區,正式設立利辛縣。

1965年5月,析阜陽縣王人、王市、馬店、胡集,渦陽縣張村、江集、閻集,鳳台闞疃、展溝,蒙城縣望疃共十個區,合併組成利辛縣設定。因縣城居於利辛集而得名。
利辛集古為驛站,原來叫“利現”兩字,後諧音為“利辛”。利辛兩個字合稱沒有任何意義,也不屬於古代漢語名詞。利辛兩字的合稱,在現代漢語中,就是特指利辛縣,僅此而已。
利辛其實也有別稱,分別叫做“黃湖”、“文州”和“西淝河故道”。
利辛這片地域,曾是春秋時期吳楚爭雄要地,境內有伍奢冢、禪陽寺、陰陽城、紀家塔、節孝坊等古遺址。

舊城鎮,位於利辛縣東北部,就以舊有古城遺址為名。《安徽省利辛縣地名錄》記載:“宋初,越王錢俶朝覲宋太祖,歸國途中,聞朝內有變,不敢回國,太祖即以此地封其為百里王,都此,不久即歿。”
期間,越王曾在王集村西南三里修建城池。城池非常壯觀,規模龐大,有御花園,有大殿,有七十二口井、落星橋、老龍灘等等——這就是後來的舊城。
過去舊城的繁華消逝在歷史浩渺的煙雲中,除了七十二口井、老龍潭得以儲存外,過去王城的輝煌已不復存在,只留下些許殘垣和幾段動人的傳說。傳說中包含了人們對勤政君王的擁護,包含著人們對兒孫繞膝的期盼,更是對生於斯長於斯家園的熱愛。

利辛縣人口基數大,教育也很厲害,縣城還有衡水中學利辛分校、安師大利辛附中、機電科技學校。前年的高考本科達線3852人、達線率59.46%,被清華大學錄取3人,創下十年來高考最好成績。
孫集鎮慄寨子村紀大莊的紀家塔,建於清嘉慶五年。塔高僅約10米,被作為世界上最小的塔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現為利辛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個塔是仿木結構磚塔,第一層高約2.2米,其他各層高度自下而上逐層遞減,六角轉向處,均砌一磚挑簷和一磚挑飛簷。塔身無窗,塔內中空,無塔心柱,每層只有“十”字形橫木交叉支撐。

利辛雖然沒有野生獼猴,但卻有著百年養猴歷史。這裡的人們養猴,馴猴,耍猴,創作了獨具利辛特色的猴戲。改革開放後,僅闞疃、胡集、展溝一帶,就有耍猴藝人近3000人,藝猴千餘隻,全國各地的城市和集鎮,都曾留下利辛耍猴人的蹤跡。
利辛猴戲始於清朝光緒年間。那時期的皖北地區經過太平天國戰爭和捻軍革命,災難深重,闞疃集災民逃荒到河南省跟人學會了耍猴,後來帶回一隻懷孕的母猴,從此猴戲在胡集繁衍開來,並逐漸向周邊擴散。
民國初年,猴戲和扁擔戲、雜技成為西淝河一帶災民謀生的手段。他們牽著猴子走村串巷,四處乞討,正如猴戲歌所唱:“鑼鼓一打圓周周,哪方收糧往哪悠。南鄉收了吃大米,北鄉收了喝糊粥。南鄉北鄉都不收,沙河兩岸度春秋。”
告別過去的淒涼光景,現在的利辛縣為譽為“猴戲之鄉”。這兩年來,利辛縣大力發展旅遊業,胡集鎮武子古釀文化產業園成功建立3A級旅遊景區,馬店孜鎮雙溝社群成功建立3A級旅遊村,闞疃鎮成功建立省優秀旅遊鄉鎮,王市鎮劉元村、城北鎮鎮南社群和劉染村成功建立省旅遊示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