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浮雲作商

    不靠譜,這是預演的結果,是保底+不確定的萬能賬戶,按4.5推演。

    仔細看完,對保險的偏理財部分即可明瞭。

    保險中偏理財的大致形態如下:

    1、預定利率

    目前最高預定3.5%複利,剛性兌付,每年多少錢都寫的一清二楚,不扯皮;

    未來幾十年,不受經濟變化的影響,比如銀行存款利率下行,甚至於負利率時代,但這些都是確定的給付

    可以說,風險是保險公司承擔。

    2、保底利率+萬能賬戶

    國內老牌保險公司,常用的方式;

    1995年前後,銀行利率當時10%左右,為競爭,保險公司推出8%的複利,之後銀行利率一路下滑到今天的1.5%,保險公司也虧損嚴重,於是老謀深算。

    保底利率+不確定收益的萬能賬戶,並且各家保底也不一定,最低1.75%,最高3%,什麼意思?

    如果我保險公司沒錢賺,我保底比如1.75%,我就給你兌現1.75%。我破產了,銀保監會接管,也會按1.75%計算。

    因此,該類險保底越高越好,未來幾十年足以讓一家公小到大,也有可能有大到小。

    附加萬能賬戶,並沒有多萬能;存入的錢扣除成本後,進入。可以領取、可以急用時貸款,目前大部分公司收益5%左右。

    但,一旦領取萬能賬戶積累較少,增值就無意義,所以可領取,不一定就能領取。要透過時間+資金的積累,才能轉化價值。

    5%,可以遇見的未來一定達不到,保險公司粗暴迅猛發展之後,資訊沉澱,人們也趨於理性,必然下行,這是拋物線規律。當然,保險公司投資渠道的收益受經濟或者政策影響更大,從長期趨勢看,高速發展後,必將平穩執行,政策紅利已不多。

    總之,這類險可以買,尤其是不懂理財的人,或者手裡握不住錢的人。

    當然,首先你要是有錢人,有多餘的閒錢,如果房貸還欠一屁股,去買保險年金,那就...

  • 2 # 諾哥哥和晏小妮子

    我就在基層銀行上班,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如果有人給你說“保險一年交1萬,交10年,20年後返還30萬”,你不用多懷疑,那就是在忽悠你。

    保險產品裡的坑,比你農村老家,房子後面的土路上的坑都要多。

    一不小心,你就會掉進各種“陷阱”裡。你想著拿到翻倍的收益,其實是被別人收割智商稅而已。

    每年交1萬,連續交10年,是一種什麼保險產品?

    這是保險期交產品!

    而且,大機率還是那種保額遞增的終身壽險。

    就是沒有滿期的時候,到你人不在的那一天才算保險滿期。

    這種保險當初設計的初衷,就是把錢留給下一代的。只不過很多不良的業務員,把賣保險當成賺快錢的工具。為了業績,為了錢,毫無底線的忽悠不懂的客戶。

    在這裡,就要說到某國有銀行了。不得不吐槽一下,只要你去櫃檯存錢,櫃員必定會推薦你買保險。

    如果你不買,就會有好幾個大堂經理圍著你不停的說。你都不知道,這到底是銀行的人,還是保險公司的人。

    只要新聞上出現保險售後問題,十之八九都是它家的事情。

    那這種保險產品,真的可以20年後10萬變30萬嗎?

    這種保險產品的收益如何?20年後真的可以10萬變30萬?

    做夢!

    只能用這兩個字來形容。

    現在保險市場上,這種“保額遞增終身壽險”,額定利率大多都是3.3%。就是購買過後,保額每年以3.3%的幅度增加。

    你也可以把這個3.3%,當成是年化收益。

    每年交1萬,連續交10年。前面十年的時間,是沒有任何收益的。如果你交滿十年,就退保取出來,最多就只能保證你本金沒有損失。

    如果不滿十年,你就要退保的話。別說收益了,本金還會有損失。

    那20年後收益有多少?

    如果滿20年後,綜合收益最多就是在3.5%左右。

    這種十年交保險產品,最少要等到30年左右的時間,本金才能翻一倍。看清楚,是30年翻一倍。

    如果20年就退保取出來,收益最多隻有3.0%左右。你的本金是10萬,收益還不到5萬。你退保的金額,最多在15萬左右。

    10年退保,沒利息,本金沒損失。

    20年退保,金額在15萬左右。

    30年退保,本金翻倍,有20萬左右。

    所以,如果有人給你過,只需要滿20年的時間,本金就可以從10萬增加到30萬。想都不用想,就是在忽悠你,收割你的智商稅。

    每年交1萬,連續交10年,想要20年本金變成30萬,年化收益要達到13%。你覺得,這可能嗎?

    購買保險產品,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雖然我也是在銀行上班,但還是要提醒所有的儲戶:保險產品可以購買,但是一定要謹慎。

    保險產品本身不會騙人,但是賣保險的人就不一定了。

    人都有私慾,大抵都是為了掙錢。會有很多人為了錢,而去不擇手段。只要能掙錢,保險怎樣能賣的出去,就怎樣忽悠。

    不管是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還是銀行代銷的保險產品,購買的時候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購買保險產品,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暖暖獅子頭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