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振興4
-
2 # 唯吾獨尊86111747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豐富的畫論思想資源,很早時期就有畫論思想萌芽,而先秦諸子幾乎都有關於畫的論說。後來,有畫學專論,有畫品、畫史和畫家的傳記以及繪畫技巧專論等。中國畫論無疑是世界藝術理論中很有特色、很有價值的美學資源。
《周易》雲:“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 仰則觀象於天, 俯則觀法於地, 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 近取諸身, 遠取諸物, 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周易·繫辭》)
從畫論角度來看,這即是強調畫(八卦符號)是觀察天地自然的結果,而且,這也說明繪畫的目的在於“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即是說,繪畫是具有有宗教、社會、倫理等方面的功能的。
中國古代的畫論著作很多,如顧愷之《論畫》,宗炳的《畫山水序》,王微的《敘畫》,謝赫《古畫品錄》,姚最《續畫品錄》,張璪的《畫境》,朱景玄的《唐朝名畫錄》,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荊浩的《筆法記》,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等,這裡談談郭熙《林泉高致》裡所表現的繪畫美學觀。
郭熙《早春圖》
第一,《林泉高致》體現了道家的美學傾向
郭熙認為山水畫足以彌補士大夫的仕宦生活煩亂和無聊,讓人體驗山林情調,解決周旋於官場與鍾情于山水之間的矛盾。
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訓》中說:“君子之所以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園養素,所常處也。泉石嘯傲,所常樂也。漁樵隱逸,所常適也。隕鶴飛鳴,所常親也。塵囂韁鎖,此人情所常厭也。煙霞仙聖,此人情所常願而不得見也。”這就是說,山水畫成了人的精神解放的安頓之所,因為它超越了世俗的關懷,成就了漁樵般隱逸的心理性格。不難看出,這種觀點具有道家的超脫理念,是從道家思想去理解山水,理解山水畫。
首先,郭熙很注重繪畫陶冶精神的功能。他說:“莊子說畫史解衣盤礴,此真得畫家之法。人須養得胸中寬快,意思悅適,如所謂易直子諒,油然之心生,則人之啼笑情狀,物之尖斜偃側,自然列布於心中,不覺見之於筆下......,然不因靜居燕坐,,明窗淨几,一炷爐香,萬慮消沉,則佳句好意,亦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林泉高致·山水訓》)郭熙在這裡所說的,與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滌除玄鑑”有同樣意味。(參看《德道經》第十章)
其次,郭熙非常注重山水畫的“景外意”、“意外妙”的山水意趣。他要求山水畫不僅要體現出景物的美感,而且要求山水畫要體現出一定深遠意味。
郭熙說:“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夏山佳木繁陰人坦坦,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畫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畫之景外意也。見青煙白道而思行,見平川落照而思望,見幽人山客而思居,見巖扃泉石而思遊。看此畫令人起此心,如將真即其處,此畫之意外妙也。”(《林泉高致·山水訓》)
再次,郭熙非常強調畫家作畫時要精神專一。郭熙說:“凡一景之畫,不以大小多少,必須注精以一之;不精,則神不專。必神與俱成之;神不與俱成,則精不明。必嚴重以素之;不嚴則思不深。必恪勤以周之;不恪則景不完。”(《林泉高致·山水訓》)顯然,郭熙把作畫時的“注精以一之”視為是繪畫的成功之道。
最後,郭熙提出了山水畫的“三遠”說,強調山水畫不同層次的意境。
在《林泉高致·山水訓》中,郭熙提出了著名的“三遠”說:“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高遠之勢突兀,深遠之意重疊,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其人物之在三遠也。高遠者明瞭,深遠者細碎,平遠者沖淡。”
在這裡,郭熙所提出的“三遠”說決不僅僅是著眼於透視學上的“散點透視”“移步換影”的原理提出他在繪畫創作上的一些見解,而是借他助於“三遠”說來表達更深遠的審美趣味。實際上,“三遠”說可以看作是郭熙對於山水畫意境的追求。
第二,《林泉高致》也表現出一定的理學思想傾向
首先,郭熙強調“萬物生意最可觀”的山水生機。郭熙認為人們之所以喜愛山水,乃是由於山水“丘園養素,所常處”;“泉石嘯傲,所常樂”;“漁樵隱逸,所常適”;“猿鶴飛鳴,所常觀”。而對於“塵囂韁鎖”的市井生活,則為眾人所厭,而這一矛盾在郭熙看來,可以透過“不下堂筵,坐窮泉壑”的山水畫創作而得以解決。這是很理智地在闡述山水畫的一種替代山水的作用,滿足人們對於山水的喜愛。
其次,郭熙強調創作時的勤敬專一。郭熙把繪畫創作中的勤敬專一放到突出的地位:“凡一景之畫,不以大小多少,必注精以一之;不精,則神不專。必神與俱成之;神不與俱成,則精不明。必嚴重以素之;不嚴則思不深。必恪勤以周之;不恪則景不完。”《林泉高致·山水訓》
再次,郭熙在他所論述的畫境“三遠”中,他更推崇“平遠”的審美追求。他對“平遠”情有獨鍾。郭思在記載父親的畫跡時說:“煙生亂山,生絹六幅,皆作平遠,亦人之所難。一障亂山,幾數百里......令人看之意興無窮,此圖乃平遠之物也。”(《林泉高致·畫格拾道》)而且,郭熙的山水遠勢,也以平遠為多見。其中原因是和北宋理學家以及宋人的審美趣味有密切關係的。北宋理學主承先秦儒家之學,而儒家美學的基本特徵之一便是強調“中和”之美。這種中和論的美學觀影響到藝術,在北宋,“中和之美”便表現為一種對沖淡、平和的審美風尚的追求。
-
3 # 幼稚的梔
中和"是中國最古老,最傳統,最具有特色的美學範疇之一.其基本涵義是諧調適中,不偏不倚,剛柔相濟.而蘊含諸多文化意蘊的"中和之美"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的根本精神,是古人人生實踐和藝術創造的最高理想,其內在特徵是剛柔相濟,外在表現是文質彬彬.因此這種傳統的中和思想對人生價值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4 # 使用者劉葉生
朱熹民本思想表現在:愛民如子,取信於民,與民同樂。
-
5 # john同學
朱熹對中國古代民本思想作了理論性的闡釋和發展.他提出了"國以民為本"、"王道以得民心為本"、"平易近民,為政之本"的民本思想."愛民如子"、"取信於民"、"與民同樂"、"富民為本"等具體重民主張,是其民本思想的體現.朱熹這一民本思想。
回覆列表
中華傳統美學,主要是由儒、釋、道美學思想所構成,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具表徵意義的書法,從其誕生起,就一直在儒、釋、道美學思想的指導下不斷完善與發展,書法美學的架構也正是儒、釋、道美學思想在書法藝術上的具象表現。
中和為美——儒家的美學觀
儒,是指古代的知識分子明陰陽、講道德、懂六藝者為儒。儒家學派始於孔子,近二百年之後的孟子,繼承並豐富了儒家的學說,孔子與孟子成為儒家學派的代表。
孔子的學說集中在《論語》一書中,共二十章,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論語》的核心思想是“忠恕”與“仁”,“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就是“愛人”。
孟子,名軻,戰國時偉大的思想家。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富有民主精神的著名命題,體現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仁、義、禮、智。孔子強調“仁”,孟子強調“義”,“捨生而取義”。
何為“中和”之美,講的就是一種和諧的美,是孔子“極高明而道中庸”的中庸哲學思想所派生出來的藝術觀。什麼是“中”,朱熹說“不偏之謂中”。“中也者無過不及是也”。什麼是“和”,多種元素的統一為“和”,“發而中節謂之和”,中節就是適度。孔子在《中庸》中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就是說,正是有了中和,宇宙才是有序的、和諧的、充滿生命的。所以“中和”不但是中華民族立身處事的基本哲學,而且構成儒家的基本美學觀,“美在中和”。
儒家“中和為美”的美學思想,對中國書法藝術的指導作用起碼包含有兩個層面:一是在藝術語言的運用上要“不溫不火”“不激不厲”“勢和體均”“過猶不及”。藝術表現要恰到好處,風格剛健的作品不可有霸氣,風格柔美的作品不可有媚態。作品要有新意,要推陳出新,但不是譁眾取寵,流於怪誕。一幅書法作品,無論是在構圖布白上,還是筆墨的濃淡上,以及題款和鈐印上都能恰到好處,達到各種元素的協調,呈現一種和諧的美。二是要求在變化中求統一,求和諧。王右軍“蘭亭序”中所出現的二十個“之”字,極盡變化之妙。唐朝著名書法理論家、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提出“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的書法創作的美學原則,正是體現了中和為美的美學觀。這是要求在書法創作中要做到變化而不雜亂,統一而不單調。“窮變化,集大成,致中和”,“臨池之士,進退於肥瘦之間,深造於中和之妙”。古之賢達所追求的這種中和之美,就是一種均衡之美,變化之美,和諧之美。“會於中和,斯為美善”,儒家“中和為美”的美學觀,成為中國書法審美的重要標準。
自然為美——道家的美學觀
道家是中國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是道家學派的哲學基礎,確立道家學說的是老子。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省鹿邑縣),大約生於公元前575年,卒年不詳。姓李名耳,字聃。老子所著五千言的《道德經》,“微妙玄達,深不可識”,被視為中華智慧之魂。美國前總統里根在1987年的國情諮文中,曾引用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名言。聯合國現任秘書長潘基文,在2011年6月21日宣誓就職的演講中,引用了《道德經》中的最後一句話:“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之後近二百年的莊子,名周,一生隱居,生活貧困,淡泊名利,楚王曾贈千金並許之宰相高位而被拒絕。莊周繼承和發揮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故與老子並稱為“老莊”。著有《莊子》一書。
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學觀,反映在美學上,那就是美在自然。美在自然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美在自然界,如莊子所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二是美在自然而然,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莊子在《天道》一文中說,“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素樸”即純任自然,指出自然無為是天下最高品格的美,即“法天貴真”。莊子在《漁夫》一文中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聖人法天貴真”。
道家自然為美的美學觀,對中國書畫藝術的指導和影響非常之大。“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搜盡奇峰打草稿”“書肇於自然”“書者,散也,欲書先散其懷抱,任情諮性,然後書之”等古之書畫大師們的名言,都是對“道法自然”美學觀的詮釋。“道法自然”的美學觀,一方面要求我們的書畫家,在天地造化的大自然中去汲取營養,另一方面要求我們以平常心去進行藝術創作,不可刻意為之,不可矯揉造作,“技到無心始見奇”,“天真爛漫是吾師”。
空靈為美——禪宗的美學觀
佛教是在兩漢時期傳入中國的,到了唐朝,漢傳佛教逐漸形成了八個宗派。因長安是唐之都城,所以除浙江天台山的天台宗和河南少林寺的禪宗祖庭外,其餘六個宗派的祖庭均在長安附近。戶縣草堂寺的三論宗(法性宗)、慈恩寺的唯識宗(慈恩宗)、香積寺的淨土宗、淨業寺的律宗(南山宗)、興善寺的密宗、華嚴寺的華嚴宗。
禪宗是達摩西來在嵩山少林寺開創的,然而真正成就了佛教中國化的卻是目不識丁樵夫出身的禪宗六祖慧能。慧能所創立的南禪,提出“即心即佛”和“頓悟成佛”的教義,同時又廣泛地富有創造性地吸收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從而迅速被士大夫所接受,加速了佛禪思想中國化的程序。一時間禪寺遍佈中國南北,禪宗大為興旺,出現“請看唐室之域中,盡是禪宗之天下”。
佛禪在美學上追求一種空靈之美,在藝術層面上所謂的空,是就其形式而言的,講究以少勝多,以一當十,“真空妙有”。所謂“靈”是就形象而言的,使作品有一種勃勃生氣,有一種靈氣在回還往復,扣人心絃。書法中所講的“計白以當黑”“字外之奇”。繪畫上講“畫之妙在無筆墨處”,“無畫處皆成妙境”。詩歌中講“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言有盡而意無窮”等,都是禪宗空靈為美指導下的美學追求。
佛教中國化,尤其是禪宗已完全融入到中華文化之中,與儒家、道家共同構築的中華傳統美學大廈,成為屹立於世界美學之林的一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