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6787383492

    山水畫在中國有一千多年曆史,是畫家情感的迸發、思想的表達,更凝結了無數先人聖賢的智慧與人生哲理,也是千百年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祖先們行遍名山大川,在真山真水中觀察、創造,觀看蒼松,怪石、雲海,寫書作畫,更有隱居的畫家,尋求作畫中極致的精神韻味。


    01/


    人生,如滄海一粟


    蘇軾說,“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自古以來,人們就敬畏自然、崇尚天地。在數以億計的歷史長河面前,在一望無垠的廣袤天地面前,在懷揣夢想的山河面前,人像滄海一粟,這在古畫中也有體現。在國畫中,畫家常常將人畫的很渺小。比如:


    置身於千年前的山河,或寄情於清風明月,或泛舟江邊,舉杯囑客或月下獨酌,古代的吃貨們,更將美食紀錄在詩與畫裡,好不愜意!畫家用渾厚靈動的筆墨,營造了極具感染引發共鳴的氛圍,把那時的山河、那時的情感山水裝進山水畫裡,展現眼前。


    在專屬於時光的紙箋上,刻下的不僅是滄桑。在古畫中千年不朽的山水,航行了千年的扁舟,經歷了歷史的洗禮,留下了歲月的芬芳,沉澱的靜美。


    02/


    留白,做人不能太滿


    留白,是處世原則。古人說,事留不盡之意則機圓,物留不盡之意則用裕,情留不盡之意則味深,言留不盡之意則致遠,興留不盡之意則趣多,才留不盡之意則神滿。


    書畫留白,意境益顯雄渾、內涵更為深邃;山河有留白,天地愈顯浩然、山川愈加偉岸;人生有留白,人生的天地便會更寬廣。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一切景語皆情語。留白是山水畫不可或缺的技巧,把歲月、山河、美好畫在紙或絹上,給予恰到好處的留白,裝載著無限閱歷與經典,在無數的歲月裡,靜靜的欣賞,感受,積澱......


    一張一弛,文武有道。生活也需要留白。這是一種淡然面對生活的態度,也是一種為人處世方式。說話做事不要太滿,親密的朋友與戀人,要給對方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人有精力思考、進步。


    03/


    做人如山,做事似水


    山水之風骨,流傳千年。山川者,高峻、險峰、巍峨、威儀;流水者,幽深、浩淼、激盪、湯湯。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是人的思想境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是人的胸襟氣量;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是人的堅定步伐 。


    國畫裡的山,通常畫的極為險峻、巍峨、綿長,寓意“背有靠山”。做事要像山一樣有主見,有目標,目標一旦確定就意志堅定、百折不饒,像山一樣挺立在那兒,遇事沉穩,處變不驚。


    上善若水,水的適應性很強,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水利萬物而不爭,像水一樣謙卑的做人,在低調中修煉自己,進可攻、退可守,遇事總能選擇最好的應對方式。


    山水畫中有太多做人道理,相信,在執著的登攀中,高山會一天天變矮,在不懈的追求中,人生也會越來越充實。

  • 2 # 靜理漫遊

    對於傳統繪畫來說,沒有中國畫的概念,畫就是畫。傳統繪畫如果不用包羅永珍來形容至少也是豐富多彩的,其實表現形式和觀念、功能等應該也是很多樣性的,卷軸畫是當中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東西。

    傳統上大家比較公認的對於中國畫的標準,可以歸結為不僅僅對中國繪畫本身的某些規矩或判斷,而是基於對畫家、對人的標準。

    就像氣韻生動、骨法用筆等的六法標準,其中一、二的標準應該是評定人的標準,這個是最主要的。接下來的幾法是比較帶有技術性方法論的標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火車皮能裝多少噸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