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7971218568249
-
2 # 青青河邊草19751102
一般來說,鋼的再結晶溫度大約在750℃左右,在700℃以上進行鍛造時,由於變形能可得到動態釋放,成形阻力急劇減小;在700-850℃鍛造時,鍛件氧化皮較少,表面脫碳現象較輕微,鍛件尺寸變化較小;在950℃以上鍛造時,雖然成形力更小,但鍛件氧化皮和表面脫碳現象嚴重,鍛件尺寸變化較大。因而在700-850℃的範圍內鍛造可得到質量和精度都比較好的鍛件。
-
3 # 圖五圖圖
1、 再結晶後晶粒的尺寸同變形程度和原始晶粒大小有很大關係。原始晶粒越小,越能促進晶核的生成,使再結晶晶粒變細。變形程度越大,則經再結晶後新晶粒尺寸越小,分佈也越均勻。2、對較大的變形量而言,該金屬在高溫下停留時間長,則會產生粗大的再結晶晶粒,發生晶粒長大過程,甚至可能形成少量的大晶組織,發生二次再結晶。3、新晶粒是透過“吞併”其周圍變形晶粒而長大的,被吞併的晶粒與形成新晶粒時的晶核之間的點陣取向必須有一定的位相差,否則會因二者間不能發生晶界的遷移以實現相互的結合。4、再結晶溫度,初次再結晶完成後,繼續加熱會使晶粒進一步長大。5、如果金屬預先承受的變形程度小於某個臨界值時,在退火過程中不發生再結晶。
-
4 # 聰明的香瓜1p0
液態純金屬在冷卻到結晶溫度時,其結晶過程是:先在液體中產生一批晶核,已形成的晶核不斷長大,並繼續產生新的晶核,直到全部液體轉變成固體為止.最後形成由外形不規則的許多小晶體所組成的多晶體.最後完全冷卻結晶.第一次金屬結晶,內部晶核往往力學性不夠優越,因而
將金屬加熱到該金屬熔點的0.4倍時,金屬原子獲得更多的熱能,使塑性變形後的金屬被拉長了的晶粒重新生核、結晶,變為與變形前晶格結構相同的等新軸晶粒的過程.金屬的再結晶過程是在一定溫度範圍內進行的.通常把變形程度在70%以上的冷變形金屬經1h加熱能完全再結晶的最低溫度,定為再結晶渡.實驗證明,金屬的熔點愈高,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其再結晶溫度也愈高.金屬的再結晶溫度(T再)與其熔點(T熔)間的關係,大致可用下式表示:
T再=0.4 T熔
式中各溫度值,應為絕對溫度.
稱為再結晶,其溫度稱為再結晶溫度
-
5 # 使用者799671762029
因為不同金屬的原始晶粒度,熔點等都不同,所以不同金屬的再結晶溫度不同。
金屬再結晶溫度與很多因素有關,其中主要是金屬中合金元素和雜質的含量、金屬的原始晶粒度、金屬的變形程度和加熱時間等。
金屬的再結晶需要一定的溫度條件,該溫度與金屬的熔點有關。
回覆列表
因為實際凝固點的溫度比理論凝固點的溫度要低一些 所以他們的差值就表現為一定的過冷度
冷卻速度影響了過冷度 冷卻速度越大 過冷度也越大
不會出現過熱 因為熔化本來就是要讓金屬達到(超過)其固相線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