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遼寧資深球迷二代
-
2 # 興趣亦然
1945年日本投降也宣告了二戰的結束!
戰爭結束後,那些還在海外的日本兵最終命運是犯下武器,遣送回國。但凡事都有例外,本文要講的一個叫做小野田寬郎的日本兵便是一個例外,他可是到了1974年才投降的,他投降的時候二戰都結束快30年了!
那麼下面就來講講小野田寬郎的故事吧!
因為種種原因,當時小野田寬郎的上司谷口撤退後把小野田寬郎和一些日本兵留在了一個叫做盧邦島的小島上。而且谷口還給這些留下的日軍下了禁止投降與自殺,等到他們回來的命令。
到了當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美國在各處散播傳單促使還在頑抗著的日軍投降,小野田寬郎也收到了傳單,但是他認為這些都是敵人偽造的,故而不予理睬。
隨後小野田寬郎和另外三人不斷的攻擊與騷擾菲律賓人和菲律賓軍警,掠奪當地菲律賓人的食物和牲畜。實在獲取不到食物之時,這幾人便以雨林中的香蕉、蛇、蜥蜴為食。由於僅有四人,小野田等人始終不敢在一個地方逗留過長時間,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更換一次藏身之處。
這樣的生活和野人沒啥區別,而且還必須躲躲藏藏,不能被外人發現蹤跡。
四人當中最先受不了的是赤津,赤津熬了幾年再也堅持不下去,與1950年逃到外界並投降了。投降的赤津還反過來勸降剩下的3人,但餘下三人完全不為所動,並且逃到了更加深山老林的地方。
島田在1958年的一次戰鬥之中被子彈射死,藉此機會外界再次進行了大規模的勸降行動,甚至小野田的哥哥也被叫來了島上勸降弟弟,但小野田始終認為這是美中國人的陰謀,不予理睬。
到了此時,就剩下了小野田一人了,但小野田還是無比頑固,拒絕投降。
直到1974年2月,一位叫做鈴木紀夫的日本人到盧邦島探險,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找到小野田寬郎,鈴木此行順利的找到了小野田寬郎,見到鈴木是個日本人,小野田寬郎總算是願意開口交流一番。鈴木告訴小野田寬郎戰爭早已結束日本已經投降了,或許因為鈴木是日本人的關係,小野田這次沒有直接否定鈴木的說法,而是聲稱除非谷口少佐親自下命令,不然他不會投降的。
鈴木離開後在日本國內廢了好大的勁才找到了小野田的上司谷口義美,此時的谷口已經是個書本出版商了,但得知了昔日手下小野田的情況後,谷口就跟著鈴木來到了盧邦島。
戰爭結束後這接近30年的時間裡,小野田以及其他四人一共打死打死菲律賓人130多人。在投降之後,在日本政府的周旋之下菲律賓政府赦免了小野田的罪行,小野田得以回到了日本。
當時已是七十年代,正是戰後日本最為輝煌的年代,但現代化的繁華讓小野田無從適應。由於小野田長期的叢林生活經驗以及對牛的瞭解(在盧邦島的那段時間小野田等人經常獵殺島上的牛),他於1975年移居巴西,並開辦了一個巨大的養牛牧場。
到了90年代中旬小野田回到了日本國內,並開辦了一個小野田自然孰,專門教授日本小朋友野外生存技巧。到2014年1月6日,這名最後的日本兵因肺炎去世,享年91歲。
-
3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日本的小野田寬郎,算得上是這個世界上參戰時間最長的一位士兵。自1944年被派到菲律賓執行任務之後,小野田寬郎在山林中進行長達30年的游擊戰。一直到1974年,他才正式放下武器向菲律賓軍隊投降。
(小野田寬郎)
那麼,明明日本在1945年就已經宣佈了投降,小野田寬郎為何還要堅持作戰呢?他到底在等待什麼?
1944年,小野田寬郎正式進入陸軍預備士官學校學習。同年11月,他被派到菲律賓盧邦島同美軍作戰。
由於美軍的火力猛烈,日本軍隊決定暫時撤退以儲存實力。在撤退之前,小野田寬郎的上司谷口義美對小野田和幾個士兵下達命令說:“我們只是暫時撤退,你們先轉移到山裡去,想辦法用地雷和炸彈與美軍周旋。大約在3到5年後我將回來,這段期間你們禁止自殺和投降,必須要同美軍作戰到底。這個命令,只有我才能取消。”
1945年2月,美軍主力正式在盧邦島登陸。留守的日本士兵受傷慘重,而小野田寬郎所在的小隊也只剩下了他和三名隊友。從2月到8月,小野田寬郎等人堅持執行著騷擾美軍的任務,而美軍卻始終無法搜尋到小野田寬郎等人的蹤跡。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美軍派出已投降的日本士兵前往各個島嶼,同時還用飛機撒下了大量的傳單,以此來勸誡負隅頑抗的日本軍人投降。1945年10月,小野田寬郎看到了美中國人發的傳單,上面用日語寫著日本的投降日期以及勸降的標語。
對於這個訊息,小野田寬郎本來是半信半疑。但此時不遠處突然傳來了槍聲。小野田寬郎隨即認為這是美軍的詭計。他將隊友召集起來,戳穿了這個“陰謀”,之後眾人又潛入到了山林之中。
在此之後,小野田寬郎發現美軍數量明顯變少,菲律賓的軍隊和警察部隊開始頻頻出現。但他卻堅持認為,這是美軍設定的誘降圈套,始終拒絕下山。為了生存,他們不斷偷竊當地居民的牲畜,甚至還常常會捉野兔,追蜥蜴。如果實在找不到食物,他們就會把香蕉晒乾做成長期乾糧。
(小野田寬郎舊照)
小野田寬郎還是一個反偵察能力非常強的士兵。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轉移一次營地。即便有菲律賓軍隊偶然發現了他們曾經的營地,卻還是無法鎖定他們的位置。
到了1950年,小野田寬郎等人還是沒能等到上司回來。隊伍中一名叫做赤津的士兵實在無法忍受煎熬,獨自下山,向當地警察投降。
一年之後,小野田寬郎幾人在山林中發現了赤津留下的傳單,告訴他們日本已經投降多年了。但小野田寬郎幾人卻對赤津投降的行為頗為不恥,認為赤津已經成為了叛徒,叛徒的話絕對不能相信。
此後,赤津又多次在菲律賓和日本之間往返。他將小野田寬郎幾人的家書和日本的報紙不斷放到山林中,希望戰友能早日投降,少吃一些苦頭。但小野田寬郎三人卻始終不為所動。
不久後,伍長島田在一次偷竊行動中,被菲律賓警察擊斃。曾經的四人隊伍已經只剩下了小野田和另一名士兵小冢。兩人相互勉勵,堅持要等到日軍勝利的那一天。
1972年,小野田寬郎和小冢不幸被菲律賓警察發現。就在菲律賓警察喊話時,小冢突然舉槍射擊,結果身中數槍而死。而小野田寬郎則幸運地逃進了山林之中。
隨著戰友的不斷離去,小野田寬郎也開始越發迷茫。有時他也懷疑會不會是上司把自己遺忘了。但每每有了自殺或者投降的念頭,小野田寬郎隨即又會想到上司曾經下過的禁止命令。他只得繼續孤身作戰。
(小野田寬郎和隊友)
不過,小冢的死亡,卻引起了日本國內的震驚。日本政府派出了不少搜尋隊,去二戰曾經的島嶼中尋找依然堅持作戰的士兵。
1974年,一名叫做鈴木紀夫的探險家在盧邦島發現了小野田寬郎。小野田寬郎發現鈴木是日本人,於是便同他展開了對話。鈴木興奮地告訴小野田寬郎,他此行就是為了找到隱藏的日兵士兵。而戰爭是真的已經結束了。但小野田寬郎卻面無表情地告訴鈴木:“沒有指揮官的命令,我不會停止作戰。”
鈴木被小野田寬郎的精神感動,他重新回到日本,在經過千辛萬苦後,終於找到了當年的指揮官谷口義美。谷口在知曉事情原委後,立即同鈴木一起去了盧邦島。鈴木在之前的帳篷中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標註了會面的時間和日期。
小野田寬郎很快發現了這張紙條。在經過無數次的心理鬥爭後,他最終決定相信鈴木的話。
1974年3月10日清晨,小野田在約定的地點見到了闊別三十年的上司谷口義美。小野田用一個略顯生疏的姿勢,向谷口義美行了一個軍禮。谷口義美熱淚盈眶,他根據天皇詔書和山下奉文生前的撤退指令,正式向小野田下達了歸國命令。
(小野田寬郎伏法)
直到這一刻,小野田寬郎的二戰終於結束了。
在戰後的29年中,小野田寬郎共打死打傷超過130名菲律賓人。很多菲律賓人主張讓小野田寬郎伏法。但在日本政府的斡旋之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最終簽署了赦免令。52歲的小野田寬郎重返日本,受到了英雄一般的待遇。
那麼,小野田寬郎為什麼會始終不投降呢?真的是因為認為日本並未戰敗,別人都是騙他的嗎?或者真的是因為他沒有接到撤退命令嗎?我認為不是這樣的。而是他害怕出山。要知道,小野田寬郎等人手上有上百條人命。他只要出去,就只能是死。
那麼,為何他最終又選擇了投降呢?因為那時候,他已經知道,整個日本幫助他,還把他當英雄,為他辯護。他在能夠確保生命安全的情況下,終於才放下了屠刀。如此而已。
(參考資料:《我在盧邦島的三十年戰爭》等)
-
4 # 晨峰學習日記
大家好,我是幻海塵封,非常高興參與討論分享這個問題,下面是我的回答:不帶任何民族色彩的講,當看到這張照片時我被震撼了,從他的神態和站姿中,詮釋了一名優秀軍人的堅毅和果敢,也看到了真正的不忘初心,他的存在更像是一段歷史的見證。
特殊的命令“我們撤退,但只是臨時的。你們進山,用埋地雷、炸倉庫的辦法與敵人周旋。我禁止你自殺或者投降。三年、四年或者五年之後,我將回來。這個命令只有我才能消。”這條命令是1944年12月17日小野田寬郎的上司谷口義美親口對他下達的,也是正因為這項命令,小野帶著島田、小冢金七、赤津三人隱入叢林,開始了與敵人長達三十年的周旋。
偏執與狂熱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三名戰友赤津(1950年投降)、島田(1955年戰死)、小冢金七(1972年被擊斃)或戰死或投降,在這期間美軍灑下大量傳單,告訴他們戰爭已經結束,他的親兄弟更是親自來到山間喊話,但是他得出的結論是“繼續作戰,永不投降”。因為他不能讓心中尚在作戰的天皇與國民失望,所以他要堅持,一直在等待著後援部隊的反攻,等到他的長官谷口義美。
特殊的儀式1974年3月9日,一個乾瘦的老年少尉小野田寬郎向他的長官以最標準的敬禮動作,接受谷口義美少佐的指揮,同時谷口對小野田正式宣佈了投降的命令。從1944年至1974年整整三十年,這也是一個軍人忠誠的完美詮釋。1996年小野又回到了這裡,擁抱了被他射傷的村民,同時給當地的學校捐了一萬美金,當地人並沒有原諒他,而他用他一貫的口吻說:“軍人就是服從命令,在不違反國際法的前提下,我沒有任何責任”。
-
5 # 歷史還有哪些事
小野田寬郎,相信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個名字有一些陌生,此人是一個日本軍人,不過他的身份特殊在於,他是最後一個投降的二戰日本軍人。
那麼小野田寬郎到底有多厲害呢?
這個任務現在看來就是痴人說夢,但是當時深受軍國主義影響的小野田寬郎相信了。
他在島上帶著三個人打游擊,沒有補給和援軍,四個人一直堅持著。但是很快,一個士兵堅持不住了,跑出去投降了。
二十年的時間裡,另外兩名士兵先後被菲律賓軍警擊斃,只剩下小野田寬郎一人,多次被圍追堵截,但是始終沒有被抓獲。
這130人裡,大部分是菲律賓的軍人和警察,有一些是平民。在打游擊的二十年裡,小野田寬郎襲擊過軍營,搶過槍支,可以說是相當厲害,給菲律賓軍民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1975年,在日本投降20年後,小野田寬郎終於投降了。但是,這次投降也是一波三折。
菲律賓方面始終捉不到他,偶然的一次遭遇,他遇到了探險家鈴木紀夫,鈴木告訴他日本已經投降了,可是小野卻不相信。
谷口義美到達菲律賓,親自對小野田寬郎下令,他這才投降,最後一個二戰士兵放下了武器。
綜上來看,這個小野田寬郎,在毫無補給的條件下能生存二十年,還給對方造成這麼大的傷亡,確實是一個十分厲害的人物。
-
6 # 裝機帝
小野田寬郎——決不投降的死硬鬼子!也就虧得是在菲律賓這種毫無戰力可言的國度。換到中國任何角落,如果得知有個鬼子沒死而且還在殺人……它的結局不用擔心
-
7 # 歷史老夫子人
小野田寬郎1922年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縣。17歲中學畢業後,他進入島田洋行的貿易代理公司,然後駐紮在中國漢口。1942年參軍後,小野田在中國南昌服役。1944年1月,小野田奉命返回日本。他因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而被徵召到軍隊的中業學校接受特殊訓練。12月,他抵達菲律賓魯班島。他的任務是指導當地警察部隊與即將登陸該島的美軍進行遊擊戰。
1945年2月28日,美軍登陸盧邦島。只花了四天時間就消滅了日軍在島上的有組織的抵抗。小野等40餘名日本留守部隊逃到山林發動游擊戰爭。次年3月,藤田佳彥司令等9名日軍下山向美軍投降。
小野田堅持獨自作戰。在日本投降後的20多年裡,面對來自美國的無數勸說,直到1974年3月,在日本探險家鈴木的幫助下,小野的前上司向他宣讀了投降令。因此,小野成為最後一個按照上級命令投降的日本士兵。
小野是二戰期間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士兵。一直堅持到1974年。
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後,他過了近30年的“野蠻”生活。在過去的30年裡,他在菲律賓造成了30多名普通平民傷亡。
生活在雨林中的“野人”其實是一個“日本兵”。在二戰結束後的近30年裡,人們驚訝地發現,仍然有一名“全副武裝”的日本士兵。
有人告訴他戰爭已經結束很久了。讓他放下槍,恢復正常生活,但他一點也不相信。人們給他看報紙,他認為那是捏造的。因為他堅持說他沒有收到上級的任何命令。
時任菲律賓總統的費迪南德·馬科斯赦免了他,並沒有追究小野的戰爭罪。
然而,從雨林中走出來的小野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生活的快速發展。他驚恐地看著發達的現代文明。
是的,他是一個完全脫離時代的人。他的思想、行為和生活方式都落後於時代30年。
接著他不斷尋找面對面的感受,參加了日本右翼老兵的許多活動。
在此期間,日本天皇多次接待他,他都拒絕了。在他心中,他也許仍然無法原諒天皇宣佈投降,
固執的小野在日本待了近一年後,他對日本完全“失望”。
所以在1975年,他去巴西定居。巴西是日本最大的移民國家。
後來他又回到日本,創辦了夏令營,旨在培養日本青年的“愛國品格”。
直到1996年5月,他回到菲律賓盧邦島,向當地學校捐贈了1萬美元的獎學金。然而,當他遇到一個被自己傷害的村民時,他仍然不認為自己錯了。
-
8 # 不正經的軍棍
游擊戰專家、野外生存專家,菲律賓第一悍匪。不服不行,能周旋二十多年,也算是個人物。
當時他們所處環境非常惡劣,沒有補給,沒有後援,就四個人,和菲律賓軍警打。食物什麼的都不多,自己還要保護槍、炸藥、地雷。1949年,那個吃瓜步兵赤津勇一實在hold不住了,出去投降了。
至於我說的這個菲律賓悍匪,小野田寬郎也是名副其實。他這會兒在菲律賓,吃的東西用的東西,要麼自己弄,要麼就是偷搶,殺人越貨。菲律賓那些山民也奈何不了他,軍警出去也抓不到他。菲律賓第一悍匪可是名不虛傳,這個是我封的。這江洋大盜,當年可是給菲律賓人收拾慘了。
回覆列表
沒多厲害,一個被吹大的“兵王”!
如果看看時間節點,這個小鬼子貌似很牛叉,從1945年堅持到1975年,叢林裡堅持遊擊作戰30年;看戰績,30年的時間裡前後打死打傷130多名菲律賓軍警和老百姓,好像也很厲害,像是個日本版的蘭博。可是如果再看一下30年來這個兵王的歷程,恐怕大家才會看明白,他的戰績是注水的!
在野外待了30年並不假,但他所在的位置卻比較特殊,菲律賓的熱帶雨林地區,有充足的降水和適合的溫度,更重要的是熱帶地區上到空中飛鳥,下到各種野獸,深到鮮魚海鮮,這些可供人類生存的資源應有盡有,以至於至今在一些熱帶國家,仍然有原始部落的存在,他們保持著上千年前的生產技術,卻仍然可以好好的活著,因為老天爺一直賞賜著一份“熱帶大餐”。也許對於現代生活在大城市裡的人來說,他們不會利用這樣的資源,但對於受過野外生存訓練的職業軍人來說,這簡直就是小菜一碟。更別說小野田寬郎還是一位從士官學校走出來的老兵,這對於他來說,僅僅是重複著原有的基本訓練。
2、有戰友的配合
這正是很多網路文章中忽略的重要一環,以至於讓很多人誤解這30年來一直是他一個人孤獨的生活。事實上在這場漫長的游擊戰中,小野田寬郎還有三個戰友,這四個人一直堅持在叢林裡作戰,也正因為有戰友的配合,才增加了小野田寬郎的生存機率。很多人知道1975年他選擇投降,但並不知道的是他最後一個戰友在1972年才被擊斃(另外兩個死於50年代)。所謂的殺傷130多個軍警百姓的戰績,那三個戰友其實要分掉很大一部分,只不過出於宣傳的考慮,最後全扣到了小野田寬郎的頭上。
3、大部分時間只是隱居狀態
與電影裡蘭博見人殺人,見神殺神的狀態不一樣,這四個鬼子長時間躲在叢林裡處於隱居狀態,反正叢林深處有足夠的生活資源。只有每年部分時段供給困難時,才進入附近人類的聚集區進行盜竊和搶劫,順人一筐香蕉、偷走一頭水牛等等,當然也包括殺傷人命。但總體頻率並不高。130多人的死傷數量看似很高,但這是整整30年的總和,換言之,平均每年只有4到5個人死傷。這點殺傷效果跟國際上那些著名的悍匪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遠的不說,當年的二王幾個月的時間就橫掃數千裡、殺傷數十人,幾個小日本比得了嗎?
在這裡不得不提到我們當年著名的北海道勞工劉連仁,1945年從北海道逃出,躲在冰天雪地裡整整13年,1958年才獲得解救。沒夥伴、沒適宜的氣候、甚至時時刻刻都缺乏足夠的食物,但劉連仁卻堅持了整整13年,最終成功獲得解救返回祖國,跟這樣意志力的人相比,那幾個小日本簡直連提鞋都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