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的祈禱9
-
2 # 桑榆望東
1848年一部驚世駭俗的小冊子橫空出世。其作者就是德華人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這部書的題目叫《共產黨宣言》。
《共產黨宣言》總結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幾個階段,指出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由此預見到社會主義必然戰勝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必然在全球取得勝利。
-
3 # CK不出名
新萊茵報
新萊茵報是全稱《新萊茵報·民主派機關報》,世界上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報紙,德國和歐洲無產階級革命民主派機關報,也是1848年—1849年德國民主革命中最著名的民主派左翼報紙。1848年6月1日在德國科隆創刊。馬克思、恩格斯為了直接指導德國革命,1848年從巴黎回國,著手創辦一份大型日報作為宣傳革命主張的陣地。他們選擇了工業發達、無產階級比較集中並享有出版自由的科隆市作為活動基地和辦報地點。為區別原《萊茵報》,他們將新創辦的報紙定名為《新萊茵報》。由於策略上的需要,以民主派機關報的名義出現,但到處都“強調了自己的特殊的無產階級性質”。馬克思任主編,編委有恩格斯、沃爾弗和共產主義者同盟成員。重要文章和社論多由馬克思執筆。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報紙寫了400多篇文章,近80萬字。報紙訂戶最多達6000份左右。當時它“成了革命年代德國最著名的報紙”,沒有一家德文報紙“像《萊茵報》這樣有威力和影響,這樣善於鼓舞無產階級群眾”。
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寫的《共產黨宣言》早在1848年年初就已出版。
它設想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這種鬥爭將作為一種動力,推進現代社會經歷社會革命的殘酷考驗。這種鬥爭將建立起“無產階級專政”,從而建構一個平等的社會。這個理論實現的前提是存在一個具有階級意識、具有前瞻性、有凝聚力的無產階級,他們將在接下來的革命中消滅並取代資產階級。這又顯示出《共產黨宣言》長期的強大和短期的無力,正如1848年所經歷的挫折一般。這一論點的有力之處在於,它描繪了一個未來的願景,即工業化社會的疾病和不平等現象都只是歷史程序的一部分,人類終將通向社會主義。
這個過程將是痛苦的,但也是必要的,因為在理論上那場不可避免的最終革命中,社會主義將必然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