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光A

    意思是漢朝的國運已經終結了,漢祚意思是漢朝的國運,終的意思是終了,到頭。

    天道昭昭 再興如光武亦可期

    漢祚將終,我又豈能無憾(祚是國運的意思)

    一人劫天子,一人質公卿,此可行也

    公雖權傾朝野,亦當尊聖上之意

    公既執掌權柄,又何必令君臣遭亂

    諸君舉事,當上順天心,奈何如是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從正史的角度來分析黃忠斬夏侯淵之後,造成多大的震憾。

    定軍山黃忠斬殺夏侯淵這事發生在漢中之戰的晚期,漢中之戰是劉備主動發起,針對曹魏佔領的漢中所進行的一場全面戰爭,這場戰爭對於劉備來說,是壓上了益州所有的資源,包括男子當戰,女子當運以及劉璋時代儲存了數十年的糧食、錢財、物資。

    而漢中之戰對於曹操來說,只是一場防守戰,自從曹操在公元215年拿下漢中後,始終沒有把漢中作為一個攻打益州的前沿陣地,而是把這時作為阻擋劉備發展,同時搶掠益州人口的前沿陣地,同時曹操手下三大集團軍司令之一的徵西將軍夏侯淵就駐守在漢中。

    黃忠

    曹操在中後期,將整個曹操控制區的南方分為三大軍區,分別是合肥軍區,由前將軍夏侯惇駐守,荊州軍區由徵南將軍曹仁駐守,關中軍區由徵西將軍夏侯淵駐守,夏侯淵當時的地位就是曹操手下的軍區司令,手握重兵,職責重大。

    漢中之戰雖然從公元217年開始,但是在近兩年的戰爭中,由於夏侯淵執行曹操死守不戰的戰略規劃,死守在險要據點,比如陽平關內,所以在漢中之戰早期劉備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不僅寸土未得,而且還損兵折將,吳蘭、雷銅、任夔等中層將領先後陣亡。

    劉備在漢中之戰打了差不多快2年了,居然毫無進展,這讓劉備非常難堪,在公元218年年末,劉備改變了策略,放棄圍攻魏軍的險要據點,率軍向南渡過了漢水,搶佔了漢中治所南鄭縣城南邊5公里遠的制高點定軍山,這裡可以俯視南鄭縣,於是夏侯淵與張郃率軍出陽平關與劉備爭奪定軍山這個制高點。

    定軍山

    劉備利用了聲東擊西之計,先派兵攻打張郃,迫使夏侯淵發出一半的援軍救援張郃,然後劉備放火燒燬了夏侯淵的防禦設施鹿角,夏侯淵作為主帥親自率領少量軍隊來修補鹿角,黃忠則率軍居高臨下猛衝夏侯淵軍,在亂軍中,黃忠斬殺了夏侯淵和益州刺史趙顒。

    夏侯淵是漢中魏軍的主帥 ,現在主帥被殺,三軍震憾,對於魏軍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軍心震動,要知道冷兵器時代極少有主帥被殺的戰役,除了殲滅戰和圍城戰之外,除非全軍覆沒,不然根本不可能主帥被殺,就連整個三國時期的主帥被殺也只有兩三次。

    一次是荊州地區蜀軍主帥關羽大意失荊州被殺,另一次是烏桓單于踏頓在白狼山之戰被斬殺,一般來說戰場上一方主帥被殺,基本上就能決定另一方在戰場上取勝,也就是說因為夏侯淵的死,劉備在漢中之戰取勝。

    黃忠斬殺夏侯淵

    這是因為一個人的死,而決定了一場戰爭的勝負,這就是夏侯淵被殺產生的最大震憾,這種震憾即使是曹操親自率領大軍前來迎戰劉備也不能取勝,在夏侯淵被殺時,曹操在長安坐鎮,從長安到漢中其實並不遠,曹操之所以在長安沒有及時南下漢中,是因為曹操政權所有對外戰爭中,除了漢中之戰,還有西北戰事,還有荊州戰事。

    夏侯淵被殺兩個月後,曹操來到了漢中,雖然曹軍佔據了漢中險要據點,雖然曹操運來了很多糧食,準備在漢中和劉備大戰一場,但是,因為夏侯淵的死,曹操已經不可能取勝了,之所以這麼說,有三個原因:

    1、曹軍軍心震動,無心戀戰。

    曹操

    軍心簡單的說就是信心,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大多數都是靠士卒的信心打仗,比如鉅鹿之戰前的破釜沉舟就是一種激勵軍心的方法,比如古時作戰有“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的說法,說的就是軍心問題,軍心一旦失去,就很難再次收回,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恢復,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敗後,也是休養了相當長的時間才恢復了軍心,都說明軍心的重要性。

    關羽殺顏良時,因為顏良的死,而讓袁軍潰敗,很快曹軍就打贏了白馬之戰,因為顏良的殺,而讓一場戰爭輸了,但顏良充其量不過是袁紹的前鋒將軍,算不上主帥,但夏侯淵絕對算主帥。現在主帥都被殺了,每個人的信心產生了支援,沒有信心再打下去,一旦產生這種心理,就已經失敗了。

    2、曹軍指揮系統發生變動,變得被動消極。

    原本夏侯淵是主帥,所有的軍事行動由夏侯淵負責,現在夏侯淵戰死,改由張郃擔任臨時主帥,以穩定軍心,但張郃再怎麼能幹,也還是張郃,而不是夏侯淵,張郃就恢復了之前的戰略防守姿態,命令所有魏軍死守據點,這是一種消極但有效果的防守姿態。

    夏侯淵戰敗

    有句話叫最好的防守是進攻,但在魏軍這裡防守其實就是一種消極示弱,在曹操沒有到達漢中時,與其說張郃代替了夏侯淵作為主帥,實際上,張郃什麼也沒有做,就是等待,這種被動的等待同樣讓魏軍看不到結果,產生了不信任的感覺。

    3、夏侯淵之死,讓曹軍產生了不安全感。

    戰場上有親兵護衛的主帥都能被殺,你想想其他人會感到安全嗎?幾乎所有人都在人人自危,同時南鄭的制高點定軍山還在劉備手中,夏侯淵雖然在軍中被稱為是缺少謀略的“白地將軍”,但是沒有人懷疑夏侯淵的勇猛善戰,這麼勇猛的夏侯淵都能被殺,就算是曹操來了,也會產生贏不了的看法。

    不要認為曹操是整個天下戰無不勝的軍閥,其實曹操也有失敗的時候,黃忠定軍山斬殺夏侯淵另一重大震憾原因就是:

    劉備第一次在正面戰場上,利用資源和謀略擊敗了曹操手下的三大軍區司令員之一的夏侯淵,而且還是戰場上最殘酷的斬殺。

    劉備與漢中之戰

    劉備一生與曹操發生過無數戰爭,但從來也沒有打敗過曹操的主力部隊,一次也沒有,周瑜領導的赤壁之戰不算,劉備早年在北方時,多次與曹操交戰,比如曹操徵徐州,比如延津之戰,比如汝南之戰,比如長坂坡之戰,劉備每次都是輸,只有漢中之戰劉備打贏了。

    劉備不僅打贏了漢中之戰,還打贏了曹操親自率領的軍隊,劉備這一次戰爭取勝的意義,不亞於周瑜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一樣,這一戰,不僅打破了曹操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且給了劉備繼續戰勝曹操的勇氣和信心,這種勇氣和信心都是靠無數次戰爭打回來的。

    所以劉備還有了下一步繼續攻打曹魏的上庸三郡以及襄樊地區的信心和勇氣,給了劉備打敗曹操的底氣,劉備就是靠這種信心和勇氣與曹操進行爭奪天下的戰爭,這是非常重大的震憾。

  • 3 # 浪花聽書閣

    黃忠定軍山斬殺夏侯淵,意味著劉備終於可以將傾全國之力攻打的漢中收入囊中,毫不誇張的說,直到這一刻,三國鼎力的局面才正式形成。

    相比之下,曹操還沒有從赤壁之戰的陰影中恢復過來,又聽聞主帥夏侯淵之死,心中悲憤萬分。可以說定軍山之敗,讓亂世之梟雄的曹操失去了統一巴蜀的信心。

    (夏侯淵劇照)

    定軍山,老將黃忠的巔峰之戰

    公元219年,是劉備主動攻打漢中的第二個年頭,而原因在於:漢中是蜀國的大門,是問鼎中原的戰略要地,更是修養之所,“若無漢中則無蜀”。因此劉備不惜一切代價,雖然酣戰連年卻沒有有突破性進展。最終劉備聽從軍師法正的謀劃,率軍強渡沔水,定軍山之戰正式打響。

    此時主帥夏侯淵派大將張郃守鹿角東部,他自率精銳守備鹿角南部,面對這種鐵桶一般的防禦,法正摸了摸鬍鬚,從他緊皺的眉頭就可以看出事情是有多麼的棘手,因為蜀國的成都其實很艱難,為了漢中可謂是孤注一擲,再這麼僵持下去可能會傷經動骨。

    法正在仔細看了曹軍分佈圖後,突然眉開眼笑,提出聲東擊西的謀略:全力猛攻張郃,夏侯淵必定會派兵援救。此時再派一部分人殺到夏侯淵軍隊鎮守的走馬谷大營的防禦陣地上放火,夏侯淵就再會分散一部分人前去救火,如此一來夏侯淵軍隊必定疲於奔走,左右兼顧不暇,再加上又被分割包圍,此戰定可勝利。

    劉備也對此計深表贊同,於是派兵攻打張郃,事情的發展正按照法正所設想的進行,討虜將軍黃忠也按照劉備的命令守在定軍山對面的山腰位置,待夏侯淵軍隊疲憊的時候就大開殺戒。

    (劉備劇照)

    夏侯淵被氣得不行,知道自己上了當,於是急著尋找劉備主力報仇,然後四處尋找始終看不到身影,便有所氣餒。不曾想,突然山間傳來一聲大喝,黃忠居高臨下突襲淵軍,夏侯淵還沒來得及拿起武器防備,就人頭落地了。這真的是極具戲劇性,又充滿了偶然性的一幕。

    夏侯淵死訊傳到曹操耳朵裡,頓時後者大聲哭泣,心如刀絞,難受到吐血,臉上的青筋條條綻出,彷彿有殺父奪妻的仇恨一樣需要發洩。按理說,兩軍交戰有傷亡是很正常的事情,曹操就算痛苦也不能太過表露感情,不然會影響士氣,為什麼曹操會如此失態?

    (黃忠)

    曹操為何因夏侯淵之死,放聲大哭

    1、夏侯淵之死,意味著劉備對漢中如探囊取物。這其實就跟關羽之死,孫權得荊州一樣,都是代表一方區域歸屬,甚至影響國運。定軍山之戰後,雖然曹軍主力並未損失多少,然而主帥夏侯淵戰死沙場,曹軍在漢中之地無疑處在下風,陷入到慌亂中。

    對此,曹操自長安出斜谷道,率幾十萬大家親臨漢中指揮作戰。與此相對應的是,劉備一方則集中兵力,扼險據守,不與交鋒,拖延時間,高掛免戰牌。對於劉備勢力來說,希望透過堅守來消磨曹軍的銳氣。隨後又遣蜀漢五虎上將中的趙雲襲取曹魏北山下糧草,並再一次正面擊敗了曹軍。最終在相持數月後,曹操選擇撤離漢中。由此,對於漢中之戰來說,以曹操退兵,宣告劉備成功拿下漢中而結束。

    2、夏侯淵曾經救了曹操。曹操在起兵之前曾經在家鄉犯事,夏侯淵甘願冒著生命危險為其頂罪,曹操使用巧計將他救了出來;同時夏侯淵和曹操關係不一般,是曹操的連襟,也就是說,曹操的妻子和夏侯淵的妻子是親姐妹,因此兩人的關係十分親近。所以夏侯淵一死,曹操一想起兩人曾經並肩作戰,有很深的感情,因此控制不住情緒大哭。

    3、夏侯淵是能臣武將。夏侯淵很會打游擊戰,千里襲,出其不意是他的拿手好戲。在西部戰線,夏侯淵掃滅了在西部作亂的眾多叛軍,包括西涼馬超。可是夏侯淵一死,曹操損了一臂如果西部戰線再有人叛亂,曹操就無人可用了。因為只有夏侯淵有這個本事也有這個資歷,夏侯淵熟悉整個西部戰線的情況,是最好的人選。西部戰線始終是他的心病,再也無人可以為他獨當一面。為此曹操也本能的失聲痛哭。

    黃忠斬了夏侯淵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夏侯淵是三國時期在陣中被斬殺的最高職位的人(西線方面軍總司令),主帥被殺。此外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二戰時期納粹德國裝甲之父-古德里安如果被盟軍的一個旅長幹掉了,你們說,這能不震撼嗎?

    正是定軍山成就了老將黃忠,也是夏侯淵一輩子都洗刷不掉的汙點。

  • 4 # 北山菩提樹

    蜀漢大將黃忠於定軍山斬殺曹魏漢中主帥夏侯淵,奪取了漢中郡,進一步鞏固了蜀漢的版圖,奠定了三國的基礎。讓曹魏朝野上下震動,至此後,漢中一直牢牢掌握在蜀漢手裡幾十年。

    攻取漢中是蜀漢劉備集團既定的必須實現的目標。當時劉備不惜一切的代價發動奪取漢中的戰爭,因為漢中地理位置,資源,人口,都是蜀漢以後作為三國鼎立的基礎,劉備發動全國之兵去奪取漢中,夏侯淵奉行曹操的堅守不出的戰略和劉備打起了消耗戰,劉備不克,心急如焚,如此下去,糧草耗盡,就會無功而返,。,

    於是就向軍事諸葛亮討一計,諸葛亮分析當時的處境,察看了地理,剖析曹魏主帥夏侯淵的心理,交代劉備如此這般這般,,劉備依諸葛亮計,帶兵猛攻張郃,引誘夏侯淵來救,夏侯淵至定軍山,讓埋伏在山上的大將黃忠帶兵殺將出來,夏侯淵慌不擇路,被黃忠斬殺。奪取了漢中。至此多年,漢中一直在蜀漢手裡,劉備派久經沙場的魏延鎮守,幾十年從未有失,漢中為蜀漢的建立奠定了經濟基礎,漢中地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是蜀漢外據曹魏的天然屏障,

    失去了漢中,曹魏就失去了攻擊蜀漢的最具優勢的地利,讓曹魏在很長一段時間難以組織起來對蜀漢有效的攻擊,讓弱小的蜀漢偏安一隅幾十年,成就了三國時代三國鼎立的局面,如果曹魏不丟失漢中,那就很難有歷史上三國鼎立的局面出現,蜀漢早就煙消雲散,三國時代的歷史將會改寫

  • 5 # 能文善武

    說起劉備最風光的時刻,並不是自己稱帝的時刻,而是在219年七月,加封漢中王的時候。

    說起漢中王,都是因為劉備佔領漢中,漢中一戰以劉備取勝結束,結束不久,劉備自稱漢中王,可以說此時的劉備是人生中最風光的時刻。

    在漢中之戰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黃忠斬殺夏侯淵,這件事可以說是漢中之戰的轉折點,說起黃忠斬殺夏侯淵,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呢?下面我們分析一下:

    夏侯淵的重要性

    夏侯淵作為曹操的宗親,一路成長為曹操最信任的大將,在曹操平定漢中之後,拜夏侯淵為徵西將軍,負責西北、西南方向的防禦,是西線的最高統帥;而東線是由夏侯惇坐鎮;南線則是由曹仁坐鎮。這三個人對於曹操來說極為重要,他們承擔的是對吳蜀的全部防線。

    夏侯淵因其善於千里奔襲作戰,常常打敵人一個出其不意,曹操稱之為:“虎步關右,所向無前。”曹操對他的勇猛評價是:“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

    作為西線統帥的夏侯淵是曹操的大將,主要負責的是防禦劉備的進攻,在曹操眼中,東西南三線的統帥都是自己十分放心的人員,並且為夏侯淵配備張郃、徐晃、郭淮等人,這幾人皆是當時的名將。

    兵馬皆足,曹操讓夏侯淵做的就是死守關中不應戰的策略,而且前期夏侯淵做的非常好,讓曹操非常放心。

    西線主帥被殺

    說起夏侯淵的死,確實有點憋屈,打了一年多的漢中,劉備一點便宜也沒有佔到,反而損失了慘重,兵馬不說,雷同、吳蘭等將皆戰死,並且張飛、馬超等人也被擊退,在久攻不下之後,劉備轉變策略,轉渡漢水,進軍定軍山,此時夏侯淵意識到定軍山的重要性,於是與劉備展開爭奪,而夏侯淵也開始掉進劉備的陷阱之中。

    在定軍山爭奪戰中,劉備多次使用鹿角,在夏侯淵帶領400人馬支援張郃之時,下馬拔鹿角,此時黃忠帶領的人馬迅速衝了出來,夏侯淵就這樣稀裡糊塗被黃忠給斬了。

    《三國志·黃忠傳》記載:“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

    曹操得知夏侯淵被斬之後,破口而出:

    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為“白地將軍”,為督帥尚不當親戰,況補鹿角乎?

    主帥被斬,在整個三國時期也就三個,其中一個是關羽大意失荊州,被殺;另一個是烏恆單于蹋頓在白狼山之戰被斬,這樣的例子實屬太少了。

    軍心潰散,決定結局

    夏侯淵的死其實已經決定了戰爭的走向,在之前的一系列戰爭中,其實劉備並不佔優勢,但是夏侯淵被黃忠斬殺,簡直就是救了劉備,在夏侯淵被殺之後,劉備全線進攻,缺少主帥的曹軍不斷潰敗。

    在張郃、郭淮等人的努力下,才收拾殘兵,重新整頓軍隊,張郃也成為了臨時的主帥,但是此時的曹軍只能選擇堅守,不敢與劉備直接交戰,因為這時的曹軍士氣嚴重受挫,軍心早已動盪不安,這種動盪可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平復的。

    曹操的到來也並沒有給士兵帶來多大的鼓舞,因為這種不安的情緒已經充斥整個軍營,曹操到來也僅僅在兩個月之後就選擇了撤退,只因在與蜀軍的交戰中,士兵們拿不出應有計程車氣,最終敗給劉備。

    一支部隊中,軍心的穩定,決定的部隊能不能打勝仗。

    劉備對曹首勝

    說起劉備首勝,並不是劉備沒打過勝仗,而是因為這是劉備與曹操一對一對峙以來,第一次取得的勝利。之前幾場戰爭,我們簡單看下戰績:劉備救徐州——失敗;曹操擊敗劉備——劉備投袁紹;曹操討伐劉備——劉備投劉表等等;好不容易在赤壁之戰中戰勝曹操吧,大家都知道,這是人家東吳的功勞,人家才是真正出力的,所以漢中之戰,讓劉備第一次打贏了曹操。

    再說劉備得知黃忠斬殺夏侯淵之後,內心非常高興,但卻給黃忠潑了個冷水,對黃忠說道:“你殺了夏侯淵厲害,但是你殺了張郃更厲害。”也不知道是不是劉備害怕黃忠驕傲啊!但在《三國志》中卻這樣記載劉備說的話:

    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

    可見劉備在黃忠斬殺夏侯淵之後,就明白漢中之戰自己已經佔到上風。劉備雖然沒有獎勵黃忠,但是在稱漢中王之後,將黃忠封為後將軍,與關羽、張飛、馬超平起平坐,這樣的地位也說明劉備認同黃忠取得的功績。

    劉備拿下了與曹操的首勝,但這背後有著很大的付出,劉備在發動漢中之戰前,才剛剛拿下益州,他需要勝仗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於是傾盡全力,發動了漢中之戰,劉備在戰爭的後期已經面臨前線兵力不足的窘境,史書記載:男子當戰,女子當運。全民皆兵也預示著劉備不取勝很可能面臨滅亡。

    憑藉著黃忠斬殺夏侯淵的氣勢,在短短四個月後,漢中之戰就結束了,這場長達兩年之久的戰爭,最終以劉備取勝結束,佔領漢中之後也達到了法正和諸葛亮的戰略目的,進而為蜀漢的穩固打下堅實基礎。

    公元219年七月,劉備加封漢中王,此時的劉備才是達到了人生的巔峰,想為漢中減壓的關羽,也選擇了進一步對魏國實施打擊,於是在漢中之戰結束僅僅幾個月後,關羽就發動了襄樊之戰,這些其實都是漢中之戰帶來的影響,也可以說是黃忠斬殺夏侯淵的連鎖反應。

  • 6 # 懷念淺時光

    老將黃忠定軍山一戰,用一口赤血刀將曹魏名將夏侯淵斬於馬下。黃忠的這一戰可謂是穩固了蜀軍的軍心,劉備乘勝進攻,一舉拿下了漢中。黃忠斬夏侯淵,不僅使他的名聲威震天下,更使得三國割據形勢大變。

    黃忠,本是荊州牧劉表手下的一名武將,實際上名不經傳,在追隨劉備之前駐守在長沙攸縣,此前基本沒有什麼作為。劉表死後,曹操揮師南下佔領了荊州,而黃忠也一同歸降了曹操,但是曹操認為黃忠過於年邁,所以並不重用他,所以黃忠依然還是駐守長沙的一名武將。直到劉備聯合孫權一舉擊敗了曹操,拿下荊州,黃忠向劉備投降。劉備很惜才,雖見黃忠年老,但是武力高強,於是收至帳下做了將軍。黃忠追隨劉備南征北戰,一路勇猛無敵,劉備視其為猛將,常常派他執行重要任務,因此才成就了黃忠定軍山的一戰威震天下。

    夏侯淵,曹魏的一名大將,其追隨曹操多年,早已經名聲大噪,而他較擅長長途突襲,曹軍中對他的評價是: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可行五百里,六日可赴千里。夏侯淵可謂是戰功赫赫,早期為曹操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在建安十六年,夏侯淵率領大軍征伐關中與涼州,斬梁興、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族、氐族、屠各等外族勢力,虎步關右。曹操對於夏侯淵器重有加,將他留守在戰略要地荊州,而當夏侯淵被黃忠斬殺,曹操嘆息不已。

    黃忠斬殺夏侯淵。建安二十三年,劉備率領大軍討伐曹魏,不過在平陽關遭遇夏侯淵抵抗。夏侯淵可不是吃素的,手下又有張郃、徐晃等大將,所以劉備大軍久攻不下,這樣的對峙相持到了建安二十四年,終於被黃忠打破了僵局。

    劉備為了能夠儘快破敵,便駐紮在險要之地定軍山。劉備與眾將商量對策,最後由劉備親自率兵晚上偷襲張郃,但由於張郃的全力抵抗,劉備未能成功。夏侯淵怕劉備假意偷襲張郃,其他大部隊趁機攻打自己一方,所以精銳部隊全部排在了自己這邊。劉備料定夏侯淵不敢妄動,所以全力攻打張郃,張郃最終抵擋不過劉備大軍,夏侯淵見勢不妙又派精銳部隊前去救援。夏侯淵的這波操作,讓劉備心裡竊喜。劉備祭出了一招火燒圍角的計策,弄得夏侯淵自亂陣腳。眼看就要失守,夏侯淵向曹操求救,曹操假意答應,卻沒有派兵救援,主要是曹操見夏侯淵已如甕中之鱉,派兵救援也只會徒增傷亡。夏侯淵沒等來援軍,又被劉備火燒圍角,竟蠢到親自去救火,不料劉備早已經安排好黃忠設下埋伏。黃忠手提赤血刀率軍殺出,夏侯淵始料不及,在這種形勢下,夏侯淵的部隊明顯被黃忠部隊的氣勢恢宏嚇倒,已無抵抗之心。夏侯淵被曹操拋棄,雖然仍奮力拼殺,不過卻敵不過老當益壯的黃忠,終被黃忠斬殺。

    這次定軍山一戰,黃忠斬殺了魏國名將夏侯淵,為劉備立下了奇功,黃忠在高齡之時得以一戰成名。劉備最終奪取漢中,稱漢中王。而黃忠斬殺夏侯淵,曹操怒摔酒杯,自此曹操對蜀國更加忌憚。黃忠斬殺夏侯淵,震懾了曹魏,同時對於蠢蠢欲動的吳國也亮出了肌肉。蜀國的地位得到了快速提升。

  • 7 # 超級七品小芝麻官

    三國中,劉備和曹操是一對死敵,兩人互相作戰數十年,基本都會以劉備失敗告終。大多數情況下,劉備面對曹操的進攻,都是慘敗。然而到了漢中之戰,劉備卻是破天荒的擊敗了曹操,好好的揚眉吐氣了一把。而劉備之所以能打贏漢中之戰,其實主要還是因為黃忠於定軍山之戰中陣斬了夏侯淵,使得曹魏震撼不已,發揮不出真正的實力。那麼黃忠斬夏侯淵到底造成了多大的震撼呢?

    定軍山之戰,黃忠陣斬曹魏主帥夏侯淵,其實不僅僅是震撼了曹魏,更是震撼了蜀漢和東吳,使得天下格局和各方勢力出現了變動!

    對曹魏的震撼

    我們先來看看夏侯淵的身死對曹魏的震撼有多大!要回到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了解一下夏侯淵這個人。夏侯淵是曹操的族親,深受曹操的信任。從跟隨曹操開始,夏侯淵就展示了出色的軍事才能,他經常能夠出奇制勝,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因此還得到了這樣一個美名: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可行五百里,六日可赴千里!

    隨著夏侯淵在戰場上的功績越來越大,曹操對他也是越來越看重了,到了後來,他經常是獨自統兵外出征討,徐晃、張郃這些名將都歸屬夏侯淵節制。在夏侯淵橫掃涼州,擊敗馬超和韓遂後,又跟隨曹操平定漢中,之後曹操便讓夏侯淵統領整個關中曹軍,抵擋劉備。此時的夏侯淵,已然是曹操關中軍區的總負責人,煊赫一時。

    看了夏侯淵的履歷和地位,我們就知道為何他的死,會給大家帶來如此大的震撼了!作為漢中曹軍的統帥,夏侯淵的護衛是非常嚴密的,正常情況下根本不可能被陣斬,臨陣斬帥,那都是小說中的情節,現實中基本是不存在的。有些時候,將帥死了,手底下計程車兵很有可能都需要陪葬,所以大家都會拼命保護統帥。

    那麼夏侯淵又是怎麼死的呢?

    其實這也和夏侯淵喜歡親自上戰場作戰的習慣有關,要是他坐鎮後方指揮,根本不會出現戰死的情況。

    《三國志》原文:二十四年正月,備夜燒圍鹿角。淵使張郃護東圍,自將輕兵護南圍。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

    可以看到,夏侯淵是因為分兵給了張郃,才被黃忠襲擊成功的。而聽說主帥一死,整個漢中的曹軍頓時就失去了指揮,只能是原地固守,而且人心惶惶。夏侯淵本是主帥,他一死,就沒人能指揮曹軍,只能張郃暫代軍務,但張郃畢竟沒有為帥的經驗,只是說能暫時穩住曹軍。將士們見連主帥都戰死了,那自己的小命豈不是也難保?軍心渙散,也正是這種情況,逼得曹操不得不親自前來。

    夏侯淵是曹魏的久戰名將,在國內很有威望,而且是漢中曹軍的主帥,非常有能力,他的死直接把曹魏內部嚇了一大跳,各地不滿曹操之人也跟著蠢蠢欲動了。

    對蜀漢的震撼

    在此之前,劉備集團和曹軍作戰,總是敗多勝少,軍隊經常被打散。而且在漢中之戰初期,曹軍表現得也很強大,悍不畏死,蜀漢是損兵折將,也未能佔得便宜。沒想到黃忠定軍山一戰,竟然直接斬殺了曹軍主帥,這對蜀漢將士來說,是一個多麼大的鼓舞啊。普通將士可沒有上層將領那麼多的考慮,會認為一定打的贏曹軍,尤其是之前打了那麼久也沒啥大勝,而這一次,在士氣上蜀漢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他們再也不怕曹軍了,都摩拳擦掌,準備著大幹一場!

    不僅對於基層將士,就算對於蜀漢上層,這也是一個非常利好的訊息。此戰以後,曹軍士氣不穩,戰鬥力必定下降,他們有很大的可能贏得漢中之戰!被壓制了這麼多年,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一番了,而且可以看到,蜀漢的實力越來越強,連曹軍都不是對手,跟著劉備好好幹,說不定還真的能匡扶漢室,爭奪天下!

    對東吳的震撼

    東吳是看著蜀漢一步一步的成長起來的,從被攆著跑的小軍閥,成長為坐擁兩州的諸侯,蜀漢的這種擴張速度,太嚇人了。之前劉備根基未穩,孫權有必要和他結盟,共同抗衡曹操。然而從此次漢中之戰的表現來看,一戰直接斬殺曹軍主將,蜀漢軍隊所表現出來的戰力實在是太強悍了!孫權對自己軍隊的實力還是有個大概瞭解的,在合肥他們始終無法前進一步,其實就證明了,東吳軍隊路戰不如曹軍,那豈不是說明,此戰蜀漢軍隊所釋放出的戰力,已經是足以碾壓東吳了。面對一個如此強悍的盟友,孫權必須得為自己的安危多做考慮了。

    蜀漢弱小時,孫權可以坦然的和劉備做盟友,但是蜀漢強大後,實力甚至可以和曹操扳手腕了,那麼孫權就得多提防一下了,畢竟蜀漢和曹魏不同,蜀漢的水戰也是很厲害的!我想,其實孫權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想要徹底奪回荊州,以防哪一天蜀漢真的做大,直接順流直下,攻入了東吳的腹地!

    可以說,黃忠陣斬夏侯淵,所釋放出來的訊號就是蜀漢已經是今非昔比了,實力很強了。這就使得東吳不得不防了,由此,孫權對蜀漢的態度開始有了一絲轉變!

    結語

    定軍山之戰,黃忠陣斬夏侯淵,為漢中大勝打下了基礎。然而這一戰,不僅是震撼到了曹魏,還同時把蜀漢、東吳都給震撼到了,蜀漢眾人沒想到,自己已經變得這麼強了,似乎真有匡扶漢室、奪取天下的那一天。而東吳也是被蜀漢震撼到,為求自保,他們也得開始提防蜀漢了,這就為之後的偷襲荊州埋下了伏筆!

  • 8 # 正史漫談

    黃忠陣斬夏侯淵帶來的震撼,不在這件事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劃時代意義: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完全可以形容此戰後的劉備。以往面對中原大佬時總是被動接招的他,竟然可以主動發起戰略級別的挑戰、並且還成功了,他終於長成了曹操最忌憚的樣子。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咱們常嘲笑劉皇叔的天下是哭來的;但結合《三國志》中的記載來看,即使在劉備最落魄的時候,他也被曹操及其手下謀士視為巨大威脅。

    根據正史,曹操青梅煮酒時是這樣評價劉備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你覺得這是客套、試探?那看看曹操的謀士咋說的。

    當初劉備被呂布胖揍後投奔曹操時,程昱立馬就想幹掉他,理由是這樣:“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注意關鍵詞:有雄才、深得人心;而曹操擔心由此造成的負面影響太大,予以拒絕:“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官渡之戰前,曹操一時昏了頭,派劉備、朱靈阻擊袁術,程昱、郭嘉聽說後,不約而同的立即勸阻:“劉備不可縱”。曹操幡然醒悟,但是已經鞭長莫及;

    隨後,關於先打劉備還是袁紹,曹營內有兩派意見,武將們認為得先打袁紹這個頭號敵人;而曹操本人,以及郭嘉等謀士主張先收拾劉備,理由很明確:“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武人看錶象、文人看核心,在聰明人看來,雄踞河北的袁紹,竟然還沒到處逃竄的劉備威脅大.....

    後來,到了曹丕時期,賈詡也勸不可輕視劉備,理由是:“劉備有雄才”。

    從上我們可以發現,曹操以及他陣營裡的核心謀士都很看重劉備,理由是有雄才、得人心。

    雄才大略這個詞最早是形容漢武帝,形容領導者才智過人、胸懷大志,能夠高屋建瓴,格局、眼界遠遠超出尋常人;而且他們性格堅強、堅韌不拔,愈挫愈勇、屢敗屢戰,除非能把他殺死,否則就無法阻止其東山再起的雄心。

    而得人心,即無論這個人混得多麼慘淡,但旁人就是看好他的為人、思路、前景,心甘情願押寶在他身上。最初劉德然家之所以願意贊助劉備求學、張世平蘇雙之所以心甘情願一擲千金,都是基於這個考慮。當然了,關羽、劉備、趙雲等萬人敵都願意跟著他混,也是同理。劉備雖然短期發展形勢不好,但一來前景可觀、二來善於用人,大家自然唯其馬首是瞻。

    時至今日也有這樣的案例,想當年某位網際網路大佬創業之初,業務情況可憐巴巴,但仍有不少服務於大型公司的高階人才願意拋棄優渥工作、跟著他開始一窮二白的艱辛創業之路。

    而劉備前期之所以未能割據一方,關鍵還是基礎太差、起點太低。袁紹、曹操、劉表、劉璋、孫權、袁術,基本都出自體制內,在中央、地方都有大量人脈力撐。劉備雖在演義中人稱皇叔,但在正史中,劉焉、劉表、劉虞這三位,才是根正苗紅、直接由朝廷任命/認可的宗室大員。他們仨憑著一紙任命狀,就能前往益州、荊州、幽州執政一方;而最初一無所有的劉備,只能靠屠殺黃巾軍立功,才得以當個基層小官。

    因此,如何能獲得一個兼具地利、人和的基地,才是劉備實現事業突破的關鍵所在。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諸葛亮一提出《隆中對》,就把劉備徹底征服:這等於是撥開雲霧見天日啊。

    但拿下益州,只是劉備事業的第一步,而且這一步還走得相當艱難,在有內應的情況下,面對闇弱的劉璋,劉備尚且耗時兩年多,調集了黃忠、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一眾骨幹。也許在曹操眼裡,劉備這更像是在艱苦的虐菜。

    但漢中之戰完全不一樣。這是劉備第一次主動單獨對曹操發起戰略級戰役,雖然是抓住了曹操北歸的戰機,但即使面對夏侯淵、張郃等人領銜的曹軍,劉備仍帶上了幾乎全部精英,比如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等。

    但就算這樣,起初的局面對劉備方並不利。如在公元218年,張飛原計劃聲東擊西,但卻被曹休識破計倆,反而被曹軍突襲,雷銅、吳蘭戰死,馬超、張飛不得不敗退;

    隨後劉備派陳式攻打馬鳴閣道,意圖切斷漢中與許都之間的聯絡,但也在徐晃的迎擊下慘敗;

    隨後,劉備親自在陽平關跟夏侯淵、張郃對峙,但仍未開啟局面,而此時的曹操已經解決了後顧之憂,正在許昌整頓人馬、準備親自趕往漢中收拾劉備。

    截至這個時候,劉備的形勢其實是比較危急的。如果短期內不能開啟局面,屆時曹操抵達漢中後,劉備一方極有可能在巨大的實力碾壓下面臨崩盤。

    據《三國志》記載,後來與曹操打持久戰時,劉備在前線曾“急書發兵”,留守的諸葛亮也許是被來信的要求嚇著了,於是詢問楊洪的意見,對方說:“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可見,當時的蜀漢政權已經押上了幾乎全部老本。

    但皇天不負有心人,第二年初,劉備就在定軍山取得了重大突破,他首先重點攻打張郃,吸引夏侯淵分兵前去救援,其後派黃忠趁機攻打僅僅帶著400人修鹿角的夏侯淵,並將其當場斬殺。

    隨後黃忠一鼓作氣,猛攻十五里之外的夏侯淵軍營,喪失主帥的曹軍人心渙散、潰不成軍,曹軍益州刺史趙顒等也都戰死。

    這一戰,劉備一舉改寫了在單獨的野戰中從未給曹軍主力造成巨大戰損的歷史,極大提升了己方信心、打擊了對方士氣,從而佔據了漢中戰役的優勢地位。即使曹操隨後趕到,也難以扭轉這一局面。

    因此,定軍山之戰的最重大意義在於,過去面對曹操一直躲躲藏藏的劉備,此時正式具備了挺直腰桿與其硬鋼的實力。沒有漢中,就沒有蜀地,三國鼎立的局面,此時才正式具備雛形。

    就像諸葛亮誇獎法正時說的那樣:“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一度無比狼狽的劉備,在得到法正的輔佐後,才得以像插上翅膀的雄鷹一樣,一飛沖天、難以壓制。而定軍山一戰的軍師,正是法正。

  • 9 # 鐵馬冰河wu

    從建安22年(217年)到建安23年,劉備與曹操兩軍為爭奪漢中而廝殺、對峙、僵持了1年多。

    建安24年(219年)春天,劉備率大軍從陽平關以南泅渡沔水,開至定軍山下,並依山勢安營紮寨。曹軍主將夏侯淵唯恐漢中西面的屏障定軍山有失,親自統兵來爭。

    《三國志》記載:夏侯淵字妙才,(夏侯)惇族弟也。夏侯淵是東漢末曹魏名將,極擅長途奔襲作戰,常常出敵不意,屢建奇功,官封徵西將軍,賜爵博昌亭侯。

    早年隨曹操征戰 ,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又督諸將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軍閥叛亂。後率軍征伐關中 、涼州,斬梁興、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 、氐 、屠各等遊牧部族軍隊 ,威震關右(指潼關以西) 。

    《魏書》說:“淵為將,赴急馳 ,常出敵不意,故軍中為之語曰:‘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由此可見,夏侯淵擅長千里奔襲作戰,以速度見長,故常能出奇制勝,屢建功勳。

    後曹操率軍討伐漢中 ,逼降張魯,平定漢中,“以淵行都護將軍,督張郃、徐晃等平巴郡。”。 曹操率大軍返回鄴都,留夏侯淵守漢中,並拜他為徵西將軍。

    夏侯淵親自統軍來爭奪定軍山,兵多將廣,來勢洶洶,劉備採納法正以逸待勞之策,據險堅守,決不出戰。夏侯淵屢次叫陣求戰而不得,曹軍將士遠道而來,不免倦怠,很多人居然卸下衣甲,下馬歇息起來。法正說:“可擊矣”!劉備立刻命老將黃忠“乘高鼓譟” 疾馳而下,黃忠一馬當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入敵陣,夏侯淵疏忽大意,措手不及間,被黃忠揮刀斬落馬下。

    定軍山一戰,劉備一方用以逸待勞之策大獲全勝,老將黃忠更是抖擻精神,將被曹操讚譽為“虎步關右,所向無前”的曹軍悍將夏侯淵斬殺,立下大功一件。這一仗,曹軍損失慘重,不僅折損了主將夏侯淵,而且曹操委任的益州刺史趙顒也死於黃忠刀下,最要命的是,漢中西面已無險可守,形勢變得岌岌可危。

    夏侯淵兵敗身死的訊息傳開後 ,已到長安的曹操十分震怒,鄴都人心亦大為震恐,曹操決定再次親到漢中督戰。劉備知曹操雖然再來,但定軍山要隘已被自己牢牢扼守,他來又怎的?也已無能為力了,漢中已指日可下。定軍山地勢險要,是漢中西南門戶,今已失守,漢中就很難保住了。假如夏侯淵能先敵一步奪取定軍山, 劉備則無機可乘,不要說奪取漢中,就連蜀中能不能守得住還得兩說,那麼歷史必將被改寫。

    對於夏侯淵的失敗,曹操似乎早有預料。他曾告誡夏侯淵:“......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夏侯淵有勇無謀,擅自分兵,輕敵冒進,最終慘敗身亡。

    曹操再來,劉備故技重施,仍然據險不戰,曹軍在對峙兩個多月後沒有得勢,士氣逐漸渙散、低落,軍士相率逃亡者日益增多,曹操又擔心孫權在東線發動進攻,將漢中視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最後只好引軍撤回。劉備擊走曹操,全取漢中後,又派劉封、孟達率軍襲取房陵、上庸(今湖北房縣、竹山縣)等郡。這是劉備人生與事業的巔峰期,是他地盤最大(荊州、益州、漢中)、勢力最盛的最輝煌時期 。劉備自稱漢中王, 封魏延為漢中太守,統領漢中諸軍鎮守漢中這塊戰略要地。漢中之戰後,三國對峙的局面已經正式形成。

    【插圖源自網路】

  • 10 # 孟冬廿九

    黃忠斬夏侯淵的影響是相當的大!大到諸葛亮的《後出師表》中稱頌劉備功績時,說: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

    可見夏侯淵之死屬於歷史事件,可以與東連東吳,西取巴蜀相併列,並且因為他漢事都將成了,夏侯淵死的就是這麼霸氣!

    為什麼這麼震撼呢,我簡單從兩方面分析一下。

    第一.夏侯淵死的時候級別實在是太高了。

    三國時期戰場上直接陣亡的大將不少。像比較熟知的顏良、文丑、張郃等等,但像夏侯淵級別這麼高被陣斬的真是獨一份兒。

    夏侯淵死的時候是徵西將軍,可以說是魏軍西線的最高領導人。他和負責南線的徵南將軍曹仁,負責東線都督全軍的夏侯種田是曹操手下的魏軍三大方面軍司令之一。

    方面軍司令直接被陣斬了,這個再不震撼有點說不過去了。

    第二.夏侯淵的死幾乎意味著劉備得到漢中。

    劉備和曹操為了爭奪益州的門戶——漢中,可以說都傾盡全力。曹操不僅留下了自己最為信任的親族大將,號稱「虎步關右,所向無前」的徵西將軍夏侯淵,還來了張郃,徐晃兩個五子良將,未來的大將軍曹真,以後的驃騎將軍曹洪,還不算年輕的郭淮和曹休。

    劉備這邊更是御駕親征,帶了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黃權,法正,可以說除了關羽精銳盡出。劉備與夏侯淵對峙了一年之久,諸葛亮在成都也已經竭盡全力,動員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而此時曹操也終於騰出手來了,派大軍前來支援,最後距離夏侯淵僅500裡地,可以說劉備方几乎陷入山窮水盡的地步。

    好在劉備用法正計,引得夏侯淵來定軍山與劉備決戰,猛攻張郃使得夏侯淵不得不分一半兵力去救。趁夏侯淵兵力空虛,又犯主帥大忌親自去修鹿角之際,果斷下令「可擊!」。老將黃忠擂鼓出擊,陣斬夏侯淵。

    方面軍主帥被陣斬,魏軍軍心大亂,不得不退回陽平關。而劉備也趁勢在定軍山站穩腳跟,漢中之戰天平已經完全倒向劉備。後面即使曹老闆率大軍親至,劉皇叔也是自信滿滿: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

    定軍山陣斬夏侯淵是決定性的一戰,黃忠憑此一戰即被封為後將軍,與關、張、馬並列,可見這個功勞大的嚇人。而得到進可攻退可守的漢中的劉備,也獲得了足夠的資本確立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也奠定了以後劉備稱帝的基礎。

  • 11 # 遼寧資深球迷二代

    夏侯淵的被殺究竟帶來了多大的震撼?這也許就好比美國軍隊在國外作戰,結果突然傳來噩耗,美軍的最高指揮官——某某某五星上將,在戰場前線被對手擊斃!那你說美國全軍上下會怎麼樣呢?

    不能說被嚇尿,但足以造成全國範圍內的震驚!所以當年夏侯淵的被擊斃,至少在曹魏的境內,也造成了同樣的影響。要知道,自打曹操起兵以來,曹魏的軍事體系內還從來沒有陣亡過這麼高級別的軍官!

    或者說,從公元190年曹操起兵,聯合其他諸侯共同對抗董卓開始起,在近30年的時間裡,曹魏集團就並沒有陣亡什麼太高級別的軍官。

    丞相虎威,張松豈能不知!想那濮陽戰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繡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羽,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曹丞相真可謂是天下無敵!

    在《三國演義》當中,張松嘲諷曹操的話,就基本囊括了漢中之戰前,曹操的一系列兵敗情況,可這一系列的敗仗下來,又有哪個高階軍官被打死呢?

    濮陽之戰,曹魏集團並無高階軍官陣亡,甚至最後反殺成功!

    宛城之戰,曹操最不願意回憶的戰役之一,在張繡的偷襲之下,兒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相繼陣亡,貼身保鏢大將典韋戰死。但曹昂與曹安民只是家族親人,並非曹軍體系內的高階將領,即便是典韋在當時也只是校尉出身,在在東漢末年的軍閥割據時期,各型別的校尉簡直多如牛毛,也只比都尉高出一個級別而已,而所謂都尉,只是東漢郡級別的軍事長官。

    由於典韋長期擔任安保工作,因此他的校尉實權不大,麾下也不過數百警衛兵馬而已。

    赤壁之戰,曹軍損失的多半是來自荊州的降兵,主力並未遭受損失,高階軍官階層成建制的安全返回北方。

    討伐馬超的涼州之戰,曹軍先敗後勝同樣在最後實現了反殺,高階軍官層面並未遭受損失。

    可以說,張松嘲諷曹操的話語,其中所提到的一系列所謂敗仗,根本就沒有讓曹操傷筋動骨。當然,張松的話當中還漏掉了曹操的另一場敗仗,那就是官渡之戰前,劉備偷襲徐州,斬殺了曹操設在徐州的刺史車胄,完成了對徐州地區的奪權。

    而州刺史又是什麼級別?簡單的來說,就是我們熟悉的州牧壓制刺史,刺史壓制郡太守,車胄這個徐州刺史掌管著當地的軍事,但真正的實權還是握在州牧的手中。他的級別並不低,但也算不上是真正的軍事上層!尤其是在東漢末年,刺史的職位往往有名無實,控制地方權利的仍然是各地的軍閥和士族大戶。所以劉備襲擊殺死了車胄,徐州的駐軍就直接倒戈,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戰,曹魏集團的荊州刺史胡修投降,但他卻拉不走荊州境內的曹軍。刺史的職位,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而定軍山之戰被斬殺的夏侯淵是什麼身份?他不只是曹操的親戚,更不是有名無實的文官或武官,他有著一個更加顯耀的身份——徵西將軍!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這個位置代表什麼,但幾十年之後,曹魏集團的鄧艾擔任過徵西將軍,蜀漢集團的姜維擔任過徵西將軍,看到這兩個熟悉的歷史人物,相信大家就應該明白這個徵西將軍的重要性了!

    試想一下,如果在幾十年後,姜維或者鄧艾在戰場前線被打死,那又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轟動?就算談不上驚天動地,也足以算得上是震懾全軍!可以說這個位置完全算得上是西北地區的最高軍事將領!

    尤其在定軍山之戰前,夏侯淵清剿西北馬超的殘餘勢力,更獲得了假節的特權,自己可以獨立在西北行使軍事權力,這種級別的人物,又豈能不會被魏蜀雙方所顧忌?尤其是定軍山之戰夏侯淵的陣亡,直接造成了曹魏集團留守漢中地區的主力部隊被殲滅,蜀漢軍隊藉此直接佔據了大量有利地形,也間接導致了隨後曹操所發動的反擊作戰,蜀漢軍隊堅守不出,就已經讓曹操無可奈何!最終被迫下令撤軍,將漢中地區徹底讓給蜀漢集團!

  • 12 # 歷史笑春風

    在三國時期,有過三次在戰場上陣斬對方重要主將的戰例。這三次分別是關羽在白馬之戰中斬顏良,張遼在白狼山之戰中斬蹋頓單于,黃忠在漢中之戰中斬夏侯淵。其中對三國曆史走向影響最大的一戰,就是黃忠斬夏侯淵的一戰。這一戰不但讓曹軍遭受了沉重的打擊,還對三國的歷史產生了連鎖反應。

    一、黃忠斬夏侯淵。

    黃忠斬夏侯淵一戰發生在漢中之戰。在劉備奪取西川時,曹操也開始了對關中和漢中的攻伐。曹操順利地佔領了漢中,逼降了張魯。但是,曹操卻拒絕了部下攻打西川的建議,留下夏侯淵鎮守漢中,自己率領主力撤回了關東。

    曹操撤軍的主要原因,還是擔心自己的根本重地。雖然當時劉備和孫權發生了湘水之爭,雙方劍拔弩張。可是,孫劉聯盟有魯肅等人維護,還沒有達到破裂的地步。不久,雙方以湘水為界分割荊州,暫時解決了爭端。孫權隨即就率領十萬大軍對合肥發動了進攻。由於有張遼的英勇奮戰,再加上曹操援軍的趕來,合肥才轉危為安。

    不過,孫權的進攻也給了劉備以可乘之機。法正針對漢中的形勢,對劉備提出了攻打漢中的建議。他說曹操由於內部有危機,才放棄攻打西川回師。現在曹軍在漢中的將帥不如劉備的將帥,如果出師會奪取漢中。這樣會大幅度改變西川的戰略形勢,機不可失。劉備聽取了法正的建議,發動了漢中之戰。

    不過,劉備攻打漢中的戰役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開始時,劉備派出的偏師都遭受了敗績,損失了不少將士。於是劉備親自率領軍隊,前往攻擊。一時間,前線陷入膠著狀態。劉備不得不向諸葛亮求援,這使得諸葛亮感到為難。在楊洪的建議下,說明漢中與西川唇亡齒寒的關係,諸葛亮才下決心對西川進行了徹底動員,全力支援前線。

    劉備在得到諸葛亮的支援,並才能法正的奇謀,在定軍山打了一場大勝仗。對這一戰,根據《法正傳》、《黃忠傳》、《夏侯淵傳》的記載,它的經過是這樣的。在劉備發動進攻後,夏侯淵採取守勢,讓劉備一時無懈可擊。在相持一段時間後,劉備採納法正的計謀,從陽平南渡沔水,沿著山路前進,佔領了定軍山,並在這裡安營紮寨。

    由於定軍山是漢中的要地,劉備佔領這裡直接威脅了夏侯淵的後路。夏侯淵率領軍隊前來爭奪,中了法正反客為主之計。夏侯淵築圍與劉備對峙,以張郃守東圍,自己率軍守南圍。劉備乘夜燒曹軍圍外的鹿角,先攻張郃的東圍。張郃作戰不利,夏侯淵分手下的軍隊去增援張郃。夏侯淵自己則親自率領剩下的軍隊修補燒壞的鹿角。

    這個時候,一直密切關注曹軍動向的法正,建議劉備向夏侯淵發動進攻。於是,劉備率黃忠對夏侯淵發動奇襲。史書記載,說夏侯淵的部下十分精銳,但是黃忠激勵部下,摧鋒而進,金鼓振天,歡聲動谷。在黃忠的率領下,劉備的部下大敗夏侯淵,陣斬了夏侯淵。

    由於定軍山一戰的失敗,使得曹軍在漢中的軍隊陷入危亡之中。曹操率領軍隊趕來,已經佔據戰場優勢的劉備自信地說,曹操雖然親自到來,可是也無能為力了,我必然得到漢中了。果然,曹操面對固守不出的劉備,最終只得承認失敗,撤出了漢中。黃忠由於此戰的勝利,在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被劉備封為後將軍。

    二、夏侯淵之死引起的直接反應。

    夏侯淵在曹軍陣營中,不是一般的將領。作為曹操最信任的親族將領之一,作為獨當一面的大將,他的死自然會給曹操帶來不利的影響。這種影響的巨大,完全出乎當事人的意料之外,直接改變了三國曆史的走向。

    首先,夏侯淵的死,宣告了曹軍在漢中的失敗,造成了漢中的丟失。在夏侯淵戰死後,漢中的曹軍群龍無首,一度陷入混亂。在郭淮的建議下,大家推舉張郃為臨時主帥,抵抗劉備。雖然在張郃的率領下,曹軍暫時阻止了劉備繼續擴張戰果,但是已經失去了戰場主動權。

    在曹操率領援軍趕來後,劉備採取了堅守不出的戰略。曹操求戰不可,與劉備對峙月餘,魏軍士卒多有逃亡。最終,曹操只得率軍撤退,劉備佔有了漢中。

    其次,是曹魏上庸地區的丟失。在漢中之戰後,劉備便派遣孟達攻打房陵。孟達打下房陵後,劉備又派自己的養子劉封率軍自漢中,沿沔水南下,統領孟達的軍隊,共同攻打上庸。曹魏上庸的太守投降。劉備派劉封、孟達鎮守上庸地區,為下一步戰略行動做準備。

    第三,是引起了關羽的襄樊之戰。在曹操的漢中失敗和奪取上庸後,關羽北伐襄樊的戰機也成熟了。在當時,曹操率領軍隊從漢中撤退,但是由於身體原因,撤軍十分遲緩。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曹操和他的主力還滯留在關中一帶。這使得襄樊地區的曹軍十分單薄,只有七八千人。而關羽則出動了三萬水步軍,在軍隊數量和質量上都佔了優勢。

    而襄樊地區是曹操防禦關羽的重要據點。襄陽與江陵之間的陸路交通只有五百里,如果不拿下襄陽,江陵始終處於受敵的狀態。所以說,關羽對襄樊是必得之而後快。再加上由於上庸被劉封、孟達佔領,他們順漢水而下,能夠很快趕到襄樊戰場,策應關羽的進攻。那樣,形勢對關羽更加有利。這樣,關羽決定利用漢中之戰勝利,發動了襄樊之戰。

    第四,是造成了關羽水淹七軍的勝利。在關羽攻打襄樊的時候,曹操也派出了援軍。但是曹操的兵力雖多,到達戰場的只有于禁、龐德率領的七軍,共計三萬人。為什麼曹操不能派出更多的兵力呢?這是因為夏侯淵之死,讓曹操沒有了信任的領兵大將。

    曹操生性多疑,尤其是對兵權十分重視。在曹操的手下,能夠讓他信任,獨當一面的大將只有三位,分別是夏侯惇、夏侯淵和曹仁。這三人中,曹仁鎮守樊城,抵抗著關羽的攻擊。夏侯惇坐鎮淮南方向,而且身體也重病纏身。夏侯淵在漢中戰死,曹操率領主力滯留在關中,由於身體狀況無法迅速返回。

    這樣,當襄樊被關羽攻打的時候,曹操竟然無大將可派。他只得讓最信任的于禁率領三萬兵力救援樊城。這個數量已經是曹操心中的兵力極限了。這樣,由於不能在兵力上對關羽形成優勢,戰爭進入了相持狀態。

    關羽在戰役中,利用襄樊地區秋雨連綿,漢水暴溢的機會,水淹七軍,全殲了于禁的援軍。這場勝利,使得曹操在襄樊地區的形勢陷入危急。在當時,關羽的勢力向北急劇擴張,威震華夏。曹操也被迫考慮遷都,來躲避關羽的鋒芒。

    只是因為曹仁在樊城的堅持,關羽兵力不足,才使得曹操回到洛陽。這時曹操才將重兵派遣給徐晃,命令他解樊城之圍。在東吳偷襲荊州的夾擊下,關羽遭到了失敗,在回師荊州的途中大軍離散,自己也被東吳擒殺。

    以上的這些影響,都是夏侯淵戰死所帶來的影響。由於黃忠斬殺了夏侯淵,使得劉備得到了對曹操作戰的勝利。此後,劉備得到漢中、上庸,關羽攻打襄樊,水淹七軍,這都是夏侯淵之死帶來的連鎖反應。

    三、夏侯淵之死帶來的深遠影響。

    夏侯淵之死不但給歷史帶來了以上的反應,它還深深影響著三國後續的歷史。除了關羽在襄樊之戰中的失敗,孫劉聯盟的破裂,和夷陵之戰的發生,夏侯淵之死還給蜀漢政權帶來了幾十年的安全。

    蜀漢在遭受了荊州之戰和夷陵之戰的失敗後,幾乎全部軍隊主力都喪失在戰爭之中。主要的將領關羽張飛等人的死亡,劉備的病逝,讓蜀漢一度陷入風雨飄搖之中。但是,蜀漢在諸葛亮的治理下,逐漸穩定下來。隨後諸葛亮編練軍隊,治理地方,平定叛亂,對曹魏進行了北伐。

    在蜀漢的諸葛亮時期,曹魏並沒有趁火打劫,攻打蜀漢。這中間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夏侯淵之死留下的教訓。在對蜀漢的戰略上,曹魏有主戰和主守兩種。當時曹睿最初是主戰派,他聽說諸葛亮駐軍漢中,就想發兵攻打。他與手下的孫資計議,而孫資是主守派。他對曹睿進行勸阻,並說明了自己的理由。

    孫資說在曹操時期,攻打漢中的張魯時,在陽平一戰中,先遭遇危險而後取勝。接著夏侯淵戰死,曹操又親自率領軍隊去救出夏侯淵的餘部。曹操多次說南鄭是一個天獄,而中斜谷是五百里長的石穴。這是曹操對漢中地形險阻的評價,並且因為能夠救出夏侯淵餘部而高興。

    到了曹丕時期,曹丕對於蜀漢依據山險,東吳依靠江湖,不去與之爭奪。孫資因而建議曹睿採取守勢,集中精力加強國力。在將來雙方的國力差距擴大,條件成熟後再進行滅蜀與滅吳的戰爭。曹睿最終採納了孫資的建議,對蜀漢採取了守勢。

    我們從孫資的話語裡可以看到,夏侯淵之死給曹魏帶來的深遠影響。正是夏侯淵的戰死,讓曹魏君臣對漢中望而生畏。這樣,夏侯淵的死保證了蜀漢幾十年的安全。直到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前,曹魏上下依然對滅蜀信心不足,這都是夏侯淵之死造成的影響。

    結語:

    黃忠陣斬夏侯淵,是三國時期出色的戰例。在這場戰鬥中,劉備根據法正的妙計,反客為主,出其不意地襲擊夏侯淵。而黃忠老當益壯,在戰鬥中表現出眾,取得了不朽的功勳。由於他的功勳,在封賞他為後將軍時,連諸葛亮都說不出反對意見,並且說黃忠的功勳,張飛馬超親眼所見,都不會有什麼意見。

    夏侯淵之死,不但使曹操丟失了漢中,還給曹操帶來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他讓曹操丟失了房陵、上庸,還引來了關羽的襄樊之戰。在襄樊之戰中,曹操沒有帶兵的大將,只能分批將兵力投入戰場。這使得曹軍形成了兵家所忌的“添油戰術”,被關羽所乘。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使得曹操想要遷都躲避關羽的鋒芒。

    後續的荊州之戰和夷陵之戰也可以視為夏侯淵之死的餘波。不過,夏侯淵之死帶來的最深遠的影響則是曹魏對蜀漢採取的守勢戰略。由於夏侯淵戰死的教訓,曹魏上下對漢中視為畏途。這就給了蜀漢喘息之機,併為蜀漢帶來了幾十年的安全。

  • 13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三國時期的斬將不少。

    不過,黃忠軍斬殺夏侯淵事蹟可能是最特殊的一個。

    後世各類戲曲、小說、影視劇似乎都偏愛演繹這個橋段。

    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就是以這段事蹟為基本原型的。

    為何這段事蹟有如此大的影響呢?

    讓我們看看這個事蹟的震撼效果是如何被放大的。

    夏侯淵:對劉備威脅最大的“方面軍”司令

    曹操軍中,將才雲集,夏侯淵或許算不上頂尖的一個。

    不過,夏侯淵可能是對劉備威脅最大的一個將領。

    曹操早年作戰時,多是親自掛帥。

    曹操之下的眾將,率領自己的本部兵馬參戰,聽命於曹操,但彼此互不統屬。

    隨著地盤的擴大,戰場變寬,曹操不可能事必躬親,遂開始設立“督軍”,委任督軍協調指揮戰區軍隊。

    當時的督軍,當然只能是諸夏侯曹本家人。

    夏侯惇坐鎮居巢,曹仁坐鎮襄陽,夏侯淵坐鎮漢中,形成了防禦、壓制孫劉的三個方面軍。

    曹仁在襄陽的兵力較弱,在關羽發起襄樊之戰時,總共不足萬人。

    而夏侯惇、夏侯淵則是重兵集團。

    夏侯淵所督的軍隊,擁有張郃、徐晃等大將。(當時,樂進已死,“五子良將”剩下4人中,一半歸夏侯淵節制)

    “無漢中則無蜀”,坐鎮漢中的夏侯淵,對劉備的威脅極大。

    當時,許多人都拿夏侯淵出來嚇唬人。

    陳琳在《檄吳將校部曲文》中,專門拿夏侯淵出來嚇唬人。說他率精甲5萬及武都氐羌、精甲銳卒,牛得不得了。

    呂蒙襲擊南三郡時,忽悠零陵太守郝普:劉備被夏侯淵圍困,關羽被孫權牽制,都沒法來救你,你投降吧!

    不敲掉夏侯淵軍團,劉備在西川的形勢非常危險!

    奠定漢中之戰結果

    218年,劉備發起漢中之戰。

    不過,開局階段,劉備打得非常掙扎。

    在漢中之戰的前哨戰下辯之戰中,曹洪、曹休斬殺吳蘭,張飛、馬超退軍;

    馬鳴閣之戰,徐晃大破陳式。

    廣石之戰,劉備猛攻張郃,不能取勝。

    “男子當戰,女子當運”,劉備補充兵力後,移軍定軍山,改變打法。

    劉備的企圖是:透過經營定軍山等要點,直接威脅漢中核心南鄭,反客為主。

    夏侯淵、張郃主動出擊,企圖破壞劉備部署,兩軍在定軍山大戰。

    無論是從實力,還是將領才能而言,此時的漢中曹軍雖難以徹底擊敗劉備,但仍有機會破壞劉備企圖,等曹操大軍來收拾局面。

    可是···夏侯淵戰死,形勢大變。

    “元帥新喪”,曹軍一度群龍無首,張郃等人只好退回陽平關,轉取守勢。

    劉備企圖趁勢渡過漢水,大舉追擊,殲滅漢中曹軍。

    此時,郭淮等人推舉張郃為“軍主”,曹軍離開漢水一段距離列陣,“示強”。

    劉備見曹軍已從混亂中恢復,遂不敢強攻。

    但是,儘管張郃得到曹操假節,畢竟不是督軍,只能讓曹軍分守要點,維持形勢。

    如此,劉備得以從容完成自己的部署,以待曹操。

    當曹操來時,劉備安然說到:雖曹公親來,無能為也!

    劉備據險而守,分兵襲擊曹操漫長、脆弱的補給線,曹操被迫退軍。

    可以說,漢中之戰的轉折點,正是從斬殺夏侯淵開始的。

    從此,據有漢中的劉備集團,以秦嶺為守,形勢穩定了下來。

    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就此形成。

    蜀的軍事巔峰

    幾乎與夏侯淵被斬同時,曹操統治下的南陽發生了暴動。

    此後,劉備在漢中擊退曹操,關羽又發起襄樊之戰。

    強大的曹操集團,自許都以南,形勢不穩,面臨自官渡之戰後最危險的時刻。

    然後···隨著呂蒙白衣渡江,一切嘎然而止。

    從定軍山斬殺夏侯淵,到呂蒙白衣渡江,是劉備集團的軍事巔峰。

    諸葛亮死於五丈原,安葬於定軍山。

    或許,在諸葛亮看來:定軍山,始終是劉備-蜀漢巔峰的象徵吧。

    從戰果上說,諸葛亮、姜維數次北伐,卻再沒有取得過像定軍山之戰這樣的戰果。

    從形勢上而言,此後諸葛亮等人的嘔心瀝血,卻再無法把蜀漢帶回定軍山之戰曾經開啟的那個巔峰時刻吧。

    定軍山之戰,就是劉備-蜀漢集團的巔峰時刻。

    特殊的符號

    三國,是魏蜀吳三國共同的歷史。

    不過,由於後世崇劉貶曹,劉備集團成了這段歷史的“正派”。

    劉備的巔峰時刻,也就成了“正義”的巔峰時刻。

    如果不能虛構出北伐成功,復興漢室的情節,自然也就只能反覆“刷”定軍山之戰了。

    在反覆“刷”的過程中,一些特殊的符號也被拿出來,賦予了特殊意義。

    夏侯淵是一位早已揚名立萬,指揮風格以勇猛、快捷(武藝應該也不錯,但毫無疑問,武藝在正史中意義不太大)著稱的大將,而黃忠則是一位此前戰功不顯的年長將領(被關羽稱為老卒)。

    於是,定軍山之戰,被賦予了“老當益壯”的特殊文化意義。

    到後來,“老當益壯”的象徵性符號,遠遠超出了定軍山之戰本身的意義,為後人津津樂道。

    定軍山之戰斬殺夏侯淵,對漢中之戰的結果有決定性影響,拉開了劉備集團短暫軍事巔峰的序幕。

    僅就實際意義而言,意義大於此戰的戰事並不少。

    不過,在加上各種文化符號後,“黃老將軍老當益壯,定軍山斬夏侯淵”的事蹟,成為最有震撼效果,最有知名度,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橋段。

    夏侯淵是不是黃忠親手殺的,定軍山之戰複雜的前因後果···這些歷史問題,有興趣可以瞭解,沒興趣只聽聽故事也沒關係。

    無論如何,祝君身體健康,將來老當益壯,這是最重要的!

  • 14 # 兵器世界

    夏侯淵的死確實對曹操打擊很大,也是整個漢中之戰的轉折點,如果他沒死劉備就很難佔據漢中盆地,也就不會有後來的蜀國政權三足鼎立了,因此說夏侯淵的死確實在當時產生了極大震撼。

    夏侯淵作為曹操的妹夫,是曹操政權當中少有的主將,曹操其實並不是用人不疑的好老闆,在他眼中只有自己的親兄弟們能夠信任,比如曹洪、曹仁、夏侯惇以及夏侯淵等等,所謂的五子良將都只是曹家人的奴才而已,這麼看來夏侯淵的死確實是斬斷了曹操的左膀右臂,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夏侯淵在赤壁之戰以後開始獨當一面,先後在今天的河南南陽、湖北大別山、淮南、山西和甘肅一帶作戰,也是曹魏政權的將領之中屠城最多的將軍,史書記載的夏侯淵讓西北的羌胡人聞風喪膽,也因此曹操讓他帶兵平定西北,最後在215年3月滅掉張魯勢力之後鎮守漢中盆地。

    隨後的216年,曹操開始對盤踞長江下游的孫權用兵,大有報赤壁一箭之仇的用意,可孫權也不是一般人,逼得曹操發出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慨。就在曹操為征伐孫權而頭痛之時,劉備發動了對漢中的征服作戰,史稱漢中之戰。

    公元217年,劉備帶領謀士黃權、法正;武將黃忠、趙雲、陳式等人進攻漢中,正面撞上了剛剛平定西北的徵西將軍夏侯淵。

    夏侯淵當時有多少兵力呢?資料找不到,但筆者認為,東漢末年的人口銳減,曹操又要在多條線上作戰,能交給夏侯淵的兵力不會太多,但考慮到漢中地勢險要,夏侯淵只要死守住漢中西大門陽平關就能輕鬆阻擋劉備大軍了。

    這一點劉備的智囊法正也是心知肚明的,劉備在陽平關下死磕了半年之久,死傷慘重的同時也讓蜀地官兵對劉皇叔的耐心越來越少了!於是乎,在陽平關僵持了一年多之後的219年,狡猾的法正出了一個十分冒險的計劃,那就是繞過險峻的陽平關,向東翻越米倉山餘脈直接進入漢中盆地,在佔據不算太高的定軍山就地徵收糧食打持久戰!

    (漢中之戰形式圖)

    當然,劉備的大軍還是要依賴透過金牛道從成都運來的物資補給才能持續作戰,於是蜀軍留下了大將高翔在陽平關下吸引敵軍。劉備的這種作戰帶有很大的危險性,一旦夏侯淵擊敗高翔切斷蜀軍糧道,就算他劉備攻取整個漢中也沒有意義了。

    不過還好,夏侯淵是性格粗曠的進攻型將領,他的性格就和張飛差不多,不太懂得運用智謀,得知劉備已經進入漢中後,夏侯淵即可糾集人馬開到定軍山之下,可到了之後才發現,自己從防禦方變成了進攻方,因為定軍山雖然不高,但卻很難強攻!於是兩軍再度陷入僵持。

    (漢中之戰的關鍵人物是法正

    最終在法正的奇謀之下,夏侯淵被蜀將黃忠斬殺在定軍山之下,此戰堪稱是劉備軍事生涯的巔峰,儘管他還沒有徹底消滅漢中的曹軍,以張頜為首的殘兵困守陽平關等待援兵到來,但不算怎麼說,劉備憑藉定軍山一戰佔據了漢中大片土地,有了和曹操打漢中大戰的資本,逼得曹操發出了雞肋的感嘆,間接性的害死楊修之後取得了整個漢中的統治權,為三分天下創造了條件!

    講到這裡不難理解,夏侯淵的死一定讓曹操非常震撼,他不得不暫時離開長安前往漢中指揮作戰,並向自己統治的北方6個州釋出文書,要求各地徵調糧食和壯丁前往漢中支援對抗劉備的戰爭,並由此激發了百姓們的強烈抵抗,各種起義層出不窮。可以說,因為夏侯淵的失敗,曹操的晚節差點就不保了。

  • 15 # 問答軒轅君

    要想知道夏侯淵被斬殺有多震撼,我們首先要來了解一下夏侯淵。先給大家舉個例子,以現代軍隊為例子,如果有個集團軍總司令被擊斃,你覺得震撼不震撼?對的,夏侯淵就是這樣的司令!

    大家好,我是軒轅風跡,現在我來和大家聊一聊夏侯淵的事蹟。

    夏侯淵,字妙才,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東漢末年名將,夏侯淵是西漢太僕夏侯嬰之後,他夫人為曹操之妻妹。曹操早年在家鄉受某案件的牽連,夏侯淵代其承擔,可謂關係非同一般。

    夏侯淵跟隨曹操征伐四方,先後任騎都尉和陳留、潁川二郡太守。參加官渡之戰,又負責督運糧草,大家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可是重任,尤其是關乎曹操生死存亡的一戰!可見曹操對他的信任有多大。他擅長千里奔襲,作戰出其不意,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渭南之戰後,夏侯淵率軍剿滅關隴地區的韓遂餘部,以及羌、氐部落,威震關右地區。憑藉功勳,累遷徵西將軍,受封博昌亭侯。張魯投降曹操後,夏侯淵負責鎮守漢中。

    曹操為此誇獎夏侯淵:“虎步關右,所向無前。仲尼有言:"吾與爾不如也。”這,也許是夏侯淵最著名的殊榮了!

    現在我們來看下夏侯淵是怎麼陣亡的!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正月,劉備自陽平渡過沔水,駐於定軍山,夏侯淵率軍相爭。劉備率精銳萬餘人,分十部夜襲張郃,張郃率親衛奮戰反擊,劉備不能克,夏侯淵派張郃守備鹿角東部,自率精銳守備鹿角南部,劉備於是全力猛攻張郃,張郃不敵,夏侯淵遂分軍一半往救張郃,於是劉備又在走馬谷採用燒圍角之策,趁夏侯淵前去救火,派討虜將軍黃忠居高臨下突襲淵軍,夏侯淵遂戰死。諡曰愍。

    曹操聽說夏侯淵戰死,放聲大哭,然後,曹操親統大軍,派大將徐晃當先鋒,來給夏侯淵報仇!為什麼曹操會大哭呢?

    要知道夏侯淵一死,曹操猶如損了一臂,又少了一個可以為他獨當一面的忠心大將!再加上曹操和夏侯淵親如兄弟,有很深的感情,因此,曹操大哭!你可能會說,曹操善於表演,其實那只是一種偏見。曹操真的是愛才如命,他雖然多疑,一旦認定,就敢用敢信!他的兒子被殺他沒哭,但夏侯淵死時,他哭了,還是放聲大哭!有這待遇的還有一人,那就是綽號古之惡來的典韋!

    夏侯淵死的時候是徵西將軍,那在漢末三國時期,徵西將軍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官職,比如魏延、張郃、郭淮、鄧艾等名將就曾擔任這一官職。那麼,問題來了,夏侯淵的徵西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首先,就徵西將軍來說,屬於四徵將軍的範圍。四徵將軍,包含了徵東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徵南將軍。從曹魏的角度來看,徵西將軍主要是對付關中、涼州以及巴蜀等地的敵人。比如漢中張魯、益州劉備等。

    在官職地位上,東漢時期,武將的官職從高到低大致是: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將軍→四徵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雜號將軍→偏將軍。

    綜上可見,四徵之上還有幾層,但是,經過曹操重置,在漢末三國時期,四徵將軍的地位,比前後左右四將軍也不遜色多少了。

    當時曹操的其他幾個嫡系什麼職位呢?夏侯惇當時任前將軍。夏侯淵升任徵西將軍。曹仁成為徵南將軍。曹洪為中將軍。

    而到了220年:夏侯惇已為大將軍,曹仁為車騎將軍,曹洪為衛將軍。那如果夏侯淵不陣亡,有可能成為驃騎將軍的。

    看到這裡,各位心中是否有了答案呢?黃忠能把夏侯淵一刀兩斷,那成就真的是不亞於關羽水淹三軍,威震華夏的赫赫風光!

    集團軍總司令被咔嚓了。。。震撼不震撼?!自己去感覺吧!

  • 16 # 史曉生

    黃忠斬夏侯淵,相當於魏國的軍區總司令被殺,不僅黃忠憑此戰位列五虎上將,更讓劉備成功地當上了漢中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與曹操之間的漢中之戰打得如火如荼,而正當雙方陷入僵持階段之時,一向不聲不響的老將黃忠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在定軍山,黃忠抓住時機,親自率軍迎戰曹魏主帥夏侯淵,併成功地將夏侯淵斬殺,一時間,三軍為之震動。

    為什麼夏侯淵戰死,會讓蜀、魏上下如此震撼呢?他的死又帶來了什麼直接影響呢?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夏侯淵被黃忠斬殺,直接影響了整個漢中之戰的走向。

    定軍山之戰:夏侯淵的最終歸宿和黃忠的成名戰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魏大軍進駐漢中,此時劉備剛打下成都不久,緊接著馬不停蹄地就親率大軍迎戰曹軍。

    之所以劉備會這麼著急,是因為漢中與巴蜀屬於典型的唇齒相依,一旦曹操佔據漢中,那麼成都就會首當其衝,時時刻刻會受到威脅。

    因此,為了鞏固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戰果,同時也為了不受制於曹操,劉備這才忙不迭的帶著大軍趕赴漢中,要與曹操決一死戰。

    為了一舉取得勝利,劉備也是下了血本,除駐守荊州的關羽未到場外,其麾下的名將幾乎全來了,這其中,包括張飛、趙雲、魏延、馬超、劉封等大將,當然,也包括老將黃忠。

    不過,雖說名將皆至,但這場仗並不好打。

    為什麼呢?因為曹魏方面,也是陣容十分強大,參與此戰的有曹洪、曹真以及未來的車騎將軍郭淮和未來的大司馬曹休。

    而曹魏方面的主帥,則是大名鼎鼎的夏侯淵。

    說起夏侯淵,此人在三國時期的名聲可謂是如雷貫耳,自打他跟隨曹操征戰四方開始,就立下了不少功勞,曾經五出平叛,先後平定了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還在渭南之戰中,剿滅關隴地區的韓遂餘部以及羌、氐部落,威震整個關右地區。

    而夏侯淵也憑藉戰功,被曹操拜為徵西將軍,並在張魯投降後,曹操還命夏侯淵鎮守漢中。

    從上述陣容來看,劉備方面確實人才濟濟,但曹魏方面也絲毫不差,甚至還隱隱略佔上風,畢竟夏侯淵在當時屬於金字招牌,不管是在號召力還是軍事能力上,稱得上人才難得,因此,劉備的這場爭奪漢中之戰,並不是特別好打。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在兩軍第一次接觸後,劉備就感到了不小的壓力,曹魏方面在做了周密的部署後,讓劉備剛開始就吃了一個大虧。

    起先,劉備派張飛、馬超率吳蘭、雷銅等將領進攻固山,鎮守在這裡的是大將曹洪,張飛在陣前曾揚言要斷曹洪的後路,結果被曹洪大破吳蘭部,吳蘭當場戰死,張飛、馬超也不得不敗退。

    之後,劉備進攻廣石及陽平關,駐守在這裡的是張郃和夏侯淵,劉備雖發動了數次進攻,但始終攻克不下,雙方忽悠損傷,戰爭也因此陷入了僵局。

    這種僵局,一直持續到了建安二十四年正月,由於久攻不下,劉備不得不下令大軍南渡漢水,在定軍山上紮營建寨,以圖尋機再戰。

    當時,劉備實際上也挺難受的,首先大軍在外作戰,對糧草、後援都是一個巨大的需求,再加上久攻不克,讓後方的諸葛亮極為頭疼,甚至在一瞬間還動搖過繼續下去的信心,但最終,還是在楊洪的建議之下,調集益州幾乎全部的資源,前去支援劉備。

    “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楊洪

    而對於劉備的狀況,夏侯淵也是十分清楚,因此,在劉備駐紮在定軍山後,夏侯淵認為機會來了,於是他就下令,派兵前去和劉備爭奪定軍山,不讓蜀軍有喘息的機會。

    但誰料到,正是這個命令,直接要了夏侯淵的命。

    到達定軍山後,夏侯淵在劉備大營不遠處,也紮起了營寨,為防止劉備偷襲,就在營寨周邊用鹿角(類似於拒馬,一種用圓木組裝起來的障礙物)圍了起來,並在兵力上進行了安排,命張郃守東邊,自己則率軍守在南邊。

    正如夏侯淵所料,劉備果然在夜裡對他進行了偷襲,最開始劉備攻打的是東邊,也就是張郃所在的地方,由於抵抗的比較倉促,因此在剛開戰時,張郃很快就被劉備打的抬不起頭來。

    看到張郃首戰不利,作為主帥的夏侯淵自然是心急如焚,於是就從自己的兵力中,分出了一大部分前去支援張郃,意圖進行解救並擊退劉備。

    而正當夏侯淵派出士兵解救張郃時,對面軍中的法正看到了機會,他馬上向劉備建議,讓老將黃忠出攻擊夏侯淵所部,並且,要求他在到達陣前時,先擊鼓但不攻,等到夏侯淵鬆懈時再一舉出手。

    數次擊鼓不攻後,蜀軍這邊是憋了一肚勁,而夏侯淵這邊以為蜀軍是隻打雷不下雨,不免有些鬆懈,而正在這個時候,黃忠帶著部下突然進攻南側,由於魏軍疏於防範,因此就讓蜀軍推鋒必進,很快就殺入魏軍大營之中。

    一時間,蜀軍在黃忠的帶領下,個個一馬當先,定軍山前滿是蜀軍的喊殺聲,光是氣勢,就勝了曹魏軍一頭。

    眼見黃忠勢猛,夏侯淵不得不親自披掛上陣,當然,他不親自上陣也不行了,大半的兵力已經被他派出去支援張郃了,此時留在他身邊的,不過幾百人而已,在這種情況下,夏侯淵即使是不樂意,但也無可奈何,只得親自對陣黃忠。

    一方是士氣如虹,一方是被迫迎戰,這結果不言而喻,夏侯淵一個恍惚,就被黃忠斬於馬下,當場陣亡,一代名將也就此隕落。

    夏侯淵的死,在當時無異於平地生炸雷,震得魏、蜀兩軍上下無比驚愕,要說具體有多震撼,咱們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首先,對曹魏大軍造成了巨大的慌亂

    夏侯淵在定軍山之戰前,被曹操拜為徵西將軍,並命其守備漢中,除了西線之外,曹操在南線的軍事行動,歸徵南將軍曹仁負責,而節制東線諸軍的則是夏侯惇。

    換句話說,這三人相當於魏國三大方面軍的總司令,而夏侯淵正是其中之一。

    作為總司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整個大軍的排程、作戰等相關事宜,皆出自司令之手,一場戰役能不能成功,司令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就是地位如此重要的夏侯淵,如今卻被黃忠給斬了。

    在三國時期,也有不少名將陣亡沙場,比如顏良文丑等,但他們的地位和職務,與夏侯淵陣亡時比起來,還是要差上一些。

    也就是說,整個三國時期,直接陣亡在最前線,並地位最高、牌面最大的武將,只有夏侯淵一位,哪怕是關羽,也是在被擒後死的,並沒有陣亡在最前線。

    因此,夏侯淵的死,對魏軍著實造成了巨大的慌亂。

    在夏侯淵被斬後,周邊的魏軍頓時不知所措,都被黃忠的勇猛所震懾,而蜀軍也趁此機會,斬殺了不少魏軍士兵,大有一舉將魏軍擊潰的勢頭。

    畢竟主帥都被人斬於馬下了,其他小兵哪個還敢抵抗,軍心大亂說的就是當時魏軍的情形。

    最後還是督軍郭淮及時站了出來,力推張郃為新的主帥,才勉強止住了魏軍潰敗的勢頭,軍心才得以安定。

    其次,黃忠憑此戰一躍與張飛、關羽、馬超平起平坐

    定軍山之戰前,黃忠的職務是討虜將軍。

    這個討虜將軍看名字似乎很霸氣,畢竟帶著將軍兩個字,但實際上,討虜將軍只是三國時期一個東漢雜號將軍而已。

    而黃忠從建安十四年投奔劉備,一直苦熬苦夜跟著劉備幹了六年,才混了個討虜將軍。

    倒不是劉備小氣,而是當時名將實在太多了,比如關羽、張飛、馬超、趙雲等等,黃忠雖猛,但與這些名將比起來,還是稍微遜色了一點。

    因此,在建安十九年被封為討虜將軍後,黃忠又踏踏實實地幹了五年,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他有可能會在這個位置上一直幹到死。

    而斬殺夏侯淵,對於黃忠來說,無疑是一個驚喜,並且還是極大的驚喜。

    要知道,夏侯淵當時在曹魏軍中的地位,基本上和關羽在蜀軍中差不多,前文也講到,他擔任徵西將軍就等同於方面軍的司令,若放在平時,黃忠這種級別的武將,是沒有機會和他對陣的。

    如今不僅和他對陣了,還將他斬於馬下,這是何等的運氣?

    而在此戰之後,劉備為表彰黃忠,直接升黃忠為徵西將軍,並在取得漢中,稱漢中王之後,劉備又封黃忠為後將軍。

    如果說徵西將軍不算什麼的話,那麼這個後將軍的分量就相當重了。

    後將軍這個稱號,在戰國時期就有,秦國也使用過,其地位僅次於上卿,只有為國家做出了極大貢獻的武將,才有資格被授予後將軍稱號。

    並且,在授予這個稱號時,被授人還能得到象徵著極高地位的“金印紫綬”,這可是在古代除皇帝之外,身份最崇高的人才能得到的東西。

    最重要的是,劉備在稱漢中王之後,除了封黃忠為後將軍之外,還封了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

    透過這個分封,就能一眼看出,黃忠的地位,從一個雜號將軍,一躍成為與關羽、張飛等人平起平坐的地位。

    封賞之大,可以說是自劉備起事後少有,以至於遠在荊州的關羽對此十分不服,之後經劉備多番勸解,方才接受了黃忠晉升。

    “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關羽剛得知黃忠被封為後將軍時的激烈反應

    先是徵西將軍,之後又晉封為後將軍,如此劉備覺得還不夠,又在不久後,加封黃忠為關內侯,而這一切,都是在黃忠斬殺夏侯淵之後發生的。

    可以說,夏侯淵的死造成的最大震撼之一,就是黃忠的官升數級,有了這個戰績,黃忠才得以名列五虎上將。

    還有,奠定了劉備稱“漢中王”的基礎

    夏侯淵戰死後,聞聽噩耗的曹操不得不親自來到漢中指揮作戰,曹操為什麼要來呢?因為漢中實在是太重要了。

    前文講過,漢中地區與成都屬於唇齒相依的關係,如果漢中被曹魏佔據,那麼對於劉備而言,就好比他睡覺時有個人拿著棍子站在床前,隨時隨地的都會給他來一下。

    這個比喻一點都不誇張,從地理位置上看,漢中是益州的門戶,自古以來,這裡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而劉備的勢力正處在益州,如果漢中被曹魏佔據,那麼他們就可以隨時長驅直入,甚至直接發兵攻打成都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劉備才會忙不迭的與夏侯淵開戰,甚至不惜以平分荊州作為代價,也要和孫權議和,以便抽出精力拿下漢中。

    更重要的是,雖說當時的劉備已經有了一定的家業,但細細深究的話,這些家業隨時都有可能會煙消雲散。

    比如荊州,孫權一直是虎視眈眈,再比如益州,曹操也從沒停止過覬覦之心。

    而如果打下漢中後,劉備就意味著有了一個穩固的勢力範圍,憑藉漢中這個戰略要地,益州就成了他穩定的大後方,這樣一來,劉備進可以攻入關中,守可以圖謀荊州,總之就是好處多多。

    那麼,漢中對於劉備有這麼大的好處,曹操知道嗎?他當然知道。

    正是因為他知道,他才會命夏侯淵守備漢中,並且在雙方開戰後,投入了大量的得力干將和精銳士兵,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能讓劉備得到漢中。

    但夏侯淵的意外戰死,打亂了曹操的全盤計劃。

    本來,他可以遙控指揮的,如今夏侯淵依已然戰死,雖說張郃暫時穩定住了軍心,但畢竟他的威懾力和聲望,與夏侯淵不在一個等級上,並且,主帥死了對士兵的信心衝擊是相當巨大的。

    因此,曹操為了挽回局面,才不得不親自來到前線督戰,並且為了找回場子,曹操還帶來了大量的糧草,意圖擊潰劉備。

    只可惜,曹操最終還是失敗了,在當年五月,曹操以“雞肋”為號令,撤出漢中,回到長安。

    曹操的失敗,大致在於兩點,其一是在他到來後與蜀軍的漢水之戰中,被趙雲用“空城計”擊潰,其二就是夏侯淵的死,加上漢水之戰的潰敗,讓魏軍上下信心皆無,因此,才導致他功敗垂成。

    而劉備也在曹操撤走後,徹底掌控了漢中地區,在當年七月,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次年,劉備又在成都稱帝,建立蜀漢政權,而漢中也從此成為了蜀漢的北大門和北伐的根據地。

    總而言之,黃忠斬殺夏侯淵造成的震撼是相當巨大的,對於曹魏方面來說,夏侯淵的死相當於戰區總司令被殺,因此造成軍心大亂是最直接的後果,而對於黃忠而言,由於他斬殺了夏侯淵,讓他從一個雜號將軍一躍成為五虎上將,至於對劉備來說,那造成的震撼就更大了,正是因為夏侯淵的死,他才得以拿下漢中,成為了漢中王。

  • 17 # 江湖小曉生

    這麼跟你說吧,黃忠要是不斬夏侯淵,這哥們不光沒法跟關張馬趙齊名,甚至很可能在歷史上就沒有名字!

    黃忠這一票幹得漂亮啊,可以說是一波肥,直接把自己幹成了五虎上將之一。劉備集團和曹操集團全明星陣容打團戰的時候,黃忠趁著夏侯淵一絲血的功夫,搶了個人頭,從此走上人生巔峰,啥裝備都買得起了。

    當然了,這是對他個人的影響,可以說是直接改變了人生命運的一戰。要不陳壽都懶得寫這位老將軍,畢竟除了這一戰績外,黃忠還有啥拿得出手的戰績嗎?

    一、對全域性來說,黃忠斬了曹操的大軍區司令。

    曹操集團當時主要劃分幾個軍區,其中邊境四大軍區是至關重要的,分別是:

    第一,夏侯淵鎮守的漢中軍區。第二,曹仁鎮守的荊州軍區。第三,張遼、樂進、李典等人鎮守的合肥軍區。第四,曹彰鎮守的北方軍區。

    除此以外,就是一些地方治安部隊和機動部隊了。由此可見,這四大軍區對曹操集團來說有多重要,任何一處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曹操集團內部被攻破。

    比如說張遼鎮守的合肥、曹仁鎮守的荊州,只要孫權、關羽北伐突破其中任何一個口子,那曹操集團可就麻煩了。

    突破合肥,那麼淮南、徐州就保不住了。突破荊州,那中原地區可就是一馬平川了。而突破漢中的危害,那就是關中地區直接受到了威脅。

    關中是漢朝故都長安的所在地,如果這裡受到威脅,其實對曹魏集團的統治合法性,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夏侯淵的地位至關重要,他所鎮守的漢中,也是重中之重。黃忠在漢中之戰前,只是劉備手底下不起眼的一位將領,可就是這位老兄,砍了夏侯淵的人頭。

    連軍區司令都被人家給剁了,你覺得漢中其他將領還有心思鎮守該地嗎?所以劉備的勢力瞬間席捲整個漢中。

    即使後來曹操匆匆趕來,也無法扭轉戰局了。劉備見黃忠宰了夏侯淵,哈哈大笑地喊了一句:曹公來此,無能為也!

    由此可見,夏侯淵被斬殺,對劉備集團和曹操集團的影響有多大,直接決定了劉備奪取漢中,而曹操失去漢中的事實。

    二、夏侯淵的身份比較敏感。

    曹操一度承認自己是夏侯家的人,為啥?因為曹操的父親曹嵩,大機率就是夏侯家的孩子,但是後來過繼給了宦官曹騰做兒子,所以曹嵩就這麼成了老曹家的人,曹操自然也就跟著老曹家混了。

    古代非常講究過繼,只要是過繼出去了,那就是人家的人了。所以就算曹操長大了,就算功成名就了,依舊不能改回原來的姓氏,他必須要給老曹家盡孝。

    但是,從血緣關係上來說,曹操跟老曹家的確沒什麼關係,反倒是跟夏侯家是有關係的。因此,夏侯淵、夏侯惇等人,也就是曹操的宗族兄弟了。

    這地位可就不一樣了,曹操只會把真正的權力,交給自己家的人,很少會交給普通的將領。比如說夏侯淵、夏侯惇、曹彰、曹仁等人,都是曹操自己家的人。

    現在黃忠斬了夏侯淵,等於是砍斷了曹操的一隻手臂,你說這影響力大不大?這不光影響了曹操集團對外的態勢,也影響了曹操集團內部的權力結構。

    少了一位宗族大將,那麼他的權力就要讓給其他人來頂替。可宗族內部,哪有那麼多出色的人才呢?

    如果宗族的人頂不上來,這一權力是不是就要分散給其他將領?這對曹操集團的影響是巨大的。比如說如果夏侯淵在,那麼將來託孤之臣或許就輪不到司馬懿,曹魏江山不就保住了嗎?

    三、可把劉備牛逼壞了。

    如果說赤壁之戰讓孫權和周瑜名震天下的話,那麼漢中之戰便是讓劉備牛逼壞了的一場大戰。赤壁之戰前,誰知道孫權和周瑜啊,不過是割據江東的兩個小人物罷了,曹操在佔領荊州以後,橫槊賦詩,已經覺得自己奪取江東了。

    結果沒想到就是這麼兩個小人物,把曹操打得灰頭土臉地滾回北方了。從此孫權坐穩了江東之主的位置,而周瑜也奠定了自己在江東軍界一把手的地位。

    漢中之戰前,劉備雖然奪取了荊州,也佔領了益州,可始終沒能單獨和曹操較量,這讓人不禁懷疑,劉備有沒有對抗曹操的能耐?

    有沒有?拉出來練一練不就知道了?漢中之戰就是劉備證明自我實力的時候,一場大戰下來,劉備集團不起眼的黃忠斬了曹操集團的軍區司令夏侯淵,這可把劉備給高興壞了。

    從此以後,劉備在漢中基本就碾壓曹操集團了,因為自信心給打出來了。三國軍界,劉備也算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將了,可他始終害怕曹操。

    這回在漢中揚眉吐氣了一把,使得劉備內心最後一點怕意也消除了。從此以後,劉備可就牛逼壞了,他甚至覺得自己已經天下無敵了。

    這件事也對關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基本就是給關羽打了一劑興奮劑。啥情況?老兵黃忠都能斬殺夏侯淵?我戰神關羽要是不斬個曹仁,都不好意思再喊劉備一聲哥哥了!結果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總結:順便提一嘴,這事兒差點造成了張飛家庭破裂。

    黃忠陣斬夏侯淵,跟張飛的家庭有啥關係?那關係老大發了!原來張飛當年從山上搶來的夫人,就是夏侯淵的親侄女。

    我勒個去!這簡直是毀三觀的事情,但這事兒偏偏就這麼發生了。張飛算起來還得喊夏侯淵一聲叔叔!按照這個輩分,張飛還得喊曹操一聲叔叔。

    夏侯淵這個人對侄女兒相當好,曾經為了讓侄女兒有口飯吃下來,犧牲了自己的兒子。當然這位侄女未必就是張飛的媳婦兒。

    不過由此可見,張飛的媳婦兒,對自己的這位叔叔感情應該不會差多少。夏侯氏嫁給張飛多年,已經給張飛生了倆女兒了,現在得知自己的叔叔被黃忠斬殺,你覺得她該怎麼做?

    估摸著是偷偷抹眼淚,等到張飛回來以後,她會暗示張飛宰了黃忠給夏侯淵報仇雪恨!這事兒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家庭內部吵一架是避免不了的了。要是夏侯氏的性格剛烈一點,張飛非得吃不了兜著走。

    難怪關羽一直瞧不起黃忠,還說了一句: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原來這句話是在給張飛的媳婦兒打抱不平啊!這麼一說,夏侯氏心理平衡多了,畢竟張飛換了個方式羞辱了黃忠一番。

    參考資料:《三國志》

  • 18 # 靜心匠道

    老黃忠陣斬夏侯淵,驚了曹操,樂了劉備, 愁了孫權,羨了關羽,此戰堪稱是三國定鼎的關鍵一戰。憑藉此戰勝績,劉備敢在漢中稱王,黃忠躋身蜀漢五虎將之列名垂千古,

    黃忠是中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他事蹟激勵數千後有志之士,讓人們以黃忠為榜樣,用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意志,克服重重艱險,晚年迎來了人生的輝煌。黃忠證明自己“寶刀不老”,創造人生逆襲的,非定軍山之戰莫屬。

    東漢末年,劉備在漢中與夏侯淵狹路相逢,你來我往戰的難分難解之際。誰也沒想到,老將黃忠和軍師法正,正悄然地籌劃幹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當時,在定軍山下,老黃忠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陣斬了夏侯淵,一時震動天下,黃忠自此名動三軍。

    三國時期猛將如雲,陣斬名將的事蹟數不勝數。可為何黃忠定軍山之戰勇悍的表現,會引致天下震動,驚的曹操要傾巢而出御駕親征?夏侯淵之死對三國又有什麼重大影響?為何後來關羽要約黃忠單挑?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春,曹操親征張魯,張魯略做抵擋,差點成功的擊退曹操,可沒想到一個偶然的事件,曹操破了張魯的防守,無奈之下張魯把漢中獻給了曹操。

    此時劉備剛得了益州不久人心未安,聽聞張魯歸降了曹操,劉備軍臣還有益州的百姓,都非常懼怕曹操得隴望蜀,揮師進軍成都。

    根據歷史記載,當時益州一日數十驚,因為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兩者的關係可稱為唇忘齒寒,幸好當時曹操急於處理後方急情,雖佔據漢中卻沒有聽司馬懿的獻計攻打巴蜀,而是留下讓張郃領一軍深入宕渠一帶,等待曹操處理好後方急情,再回師奪取益州。

    劉備權衡利弊,放下了孫權在荊州的恩怨,抽出力量讓張飛擊退了張郃。他深知以曹操的抱負,該來肯定會來的,與之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免得時時刻刻擔驚受怕。

    劉備便帶著漢軍精銳傾巢而出,馬不停蹄地直奔漢中而來,要趁著曹操沒回來之前,在漢中與夏侯淵一決雌雄。

    由於漢中之戰對於蜀漢甚為關鍵,劉備不敢掉以輕心,拿出了所有底牌,組建了一個堪稱豪華的陣容,除武聖關羽鎮守荊州為參戰外,五虎上將中的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全部到齊,

    副將有劉封、吳蘭、雷銅、任夔,軍師以法正為主,諸葛亮在蜀中籌運糧草。蜀漢為此戰可以說是全國總動員。

    但是,躊躇滿志的劉備,雖然是名將如雲,卻在漢中之戰的初期接連吃癟。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因為曹操本來就想奪取益州,只是臨時被後方羈絆住前進的步伐,但是留在漢中的陣容也非常的豪華,因為他也知道劉備肯定會來奪取漢中,

    因此他任命素有威名的夏侯淵,為漢中的曹軍主帥,在他手下有徐晃、張郃、曹洪、曹真、郭淮、曹休等名將。

    可為何曹操麾下名將如雲,五子良將更是個個獨當一面,不選張遼,于禁,卻任命夏侯淵為主帥呢?

    其實主要有兩層原因。第一個很簡單,夏侯淵信得過,是他的族兄弟,忠誠度非常高。

    其次:夏侯淵此人,以曹操自微時就跟著南征北討,為曹操立下了赫赫戰功。更是一位文武兼備的帥才,他不但身先士卒參與了曹操的大部分戰役,

    而且還能獨擋一面,曾經獨自領軍,平定了數次叛亂,在渭南之戰中大放光彩,降服了驍勇著稱的西涼的韓遂餘部,還有諸多的羌、氏部落,一時威震隴右。

    曹操在親征張魯,獲得了漢中之地後,考慮到夏侯淵的文武兼備,戰功卓著,威震隴右,便拜夏侯淵為漢中主帥,讓他擇機便宜行事。

    曹操這番佈置,成功將劉備擋在了陽平關外一年,讓劉備是進退兩難甚至考慮過放棄,可以說曹操的眼光和謀略,的確是三國第一人。

    劉備雖然有心理準備,可是卻沒想到兩軍剛一接戰,夏侯淵這麼不好對付。原來曹魏早知道劉備要來,所以做了細緻的準備,以逸待勞的給劉備一個教訓。

    劉備一開始想立威,讓漢軍打出士氣,就派遣張飛和馬超,帶著副將吳蘭、雷銅奪取固山。按道理以這個陣容,怎麼都應該是取勝的,畢竟張飛和馬超,任何一位都是當世名將。

    但是防守固山的曹洪、曹休、曹真也不是弱者,雙方你來我往的試探了幾次後,張飛因為怕夜長夢多,就想用智取,揚言要斷曹洪的糧道,切斷他的後路。

    以此來引曹洪出固山,一決雌雄。因為這種方式對於擁有勇將張飛和馬超的蜀漢,非常有利。可是這個計謀,被曹休看穿了,曹休就建議曹洪,將計就計,在蜀漢大軍沒有集結之時,趁其不備忽然出擊,初戰吳蘭,雷銅、吳蘭因為猝不及防陣亡,

    張飛和馬超無奈只能退走,劉備就此折損了三名曉將,其後,劉備又讓陳式卻切斷漢中與許都要道,但是卻被鎮守在哪裡的徐晃擊敗,蜀中損失甚眾。

    劉備自從由金牛道進兵漢中後,就一直毫無進展,因為接連的失利,劉備不敢貿然出擊,漢軍被擋在陽平關外一年多,兩軍互有勝負僵持不下。曹操當時也解決了後方隱患,準備大軍啟程,助夏侯淵一臂之力。

    此時的劉備非常尷尬,傾巢而出的進攻連連失利,但有不能撤走,此時劉備是進退維谷,考慮大軍長期在外,對於糧草的壓力非常大,此時的諸葛亮也是寢食難安,蜀漢陣營對於是攻還是撤,意見不一。

    最終諸葛亮聽取了楊洪的意見,堅定的支援劉備嬴得漢中之戰,因為漢中是益州的咽喉,如果失去了那麼,就是門戶被開啟,益州失守是遲早的之事。

    所以諸葛亮以“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決心,源源不斷的輸送物資給劉備,劉備為了打破僵局,也想到了一個破釜沉舟的計策。

    公元219年,劉備悄然渡過漢江,快速地透過米倉山,忽然佔據了漢中要地定軍山。這番的操作,可謂是深入虎穴的冒險行為,當時他只留下了高翔,保護陽平關外的糧道外,孤軍深入漢中腹地。劉備如果在定軍山下戰敗,將是全軍覆沒,曹操統一天下將為期不遠。

    此時的夏侯淵,聽聞劉備紮營在定軍山,是又喜又憂。

    擔憂的是劉備佔據了定軍山,等於就是在漢中打下一個楔子,劉備只要迂回奔襲,那麼夏侯淵將首尾難顧,甚至會被前後夾擊的危險。喜的是夏侯淵見劉備孤軍深入,如果自己能夠在定軍山下一戰而勝,可是建立不世之功。考慮再三,夏侯淵放棄了防守,指揮張郃從陽平關出擊,大軍直奔定軍山而來,

    定軍山為何那麼重要,劉備和夏侯淵都如此重視?

    定軍山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縣城之南,其實只是一座200米高的小山,山雖然不高但卻綿延十幾公里,南側有個仰天窪,據說古代曾經屯過萬將士,北側漢江自西向東流暢,山腳是一片廣闊的平原,在古代這種條件是紮營的最佳的好地方。

    而劉備挑選這裡為主戰場,並且搶先佔據了定軍山的要衝之地,從這裡劉備大軍可深入敵後,並且還有可能截斷夏侯淵和曹操的聯絡,這也是夏侯淵擔憂的地方,不過雖然定軍山戰略位置很重要,夏侯淵依然可以做防守不管劉備,等待曹操大軍的到來,他選擇主動出擊,其實也希望建立不世功勳,在定軍山下一舉將劉備和眾多名將擒獲,一戰封神。

    但是為何定軍山下卻是黃忠一戰成名?

    夏侯淵沒想到,自己的這個想法,最終成就了老將黃忠的威名,他和張郃來到了定軍山,以掎角之勢紮下了營寨,當時具有豐富戰鬥經驗的夏侯淵,知道劉備可能會趁夜襲營,就在大營的四周都設定了許多的鹿角等障礙物。

    到了夜間,還真給他猜對了,劉備讓一支精兵集中攻擊張郃的大營,張郃雖然是名將,但是一個人面對數位當世猛將,難免是落於下風,而且蜀軍又是以逸待勞,派出的都是蜀軍精銳之士

    在抵擋不住的情況下,張郃讓人去夏侯淵哪裡搬救兵,夏侯淵見深入虎穴情況危急,連忙分出一半兵力去救張郃,而自己帶著僅有計程車兵堅守大營。

    不久蜀軍也趁夜攻擊夏侯淵的大營,不過夏侯淵早有準備大營外的鹿角等障礙物,讓劉備無功而返,但是大營外的障礙物卻被劉備摧毀不少。此時雙方從晚上戰鬥到黎明,戰鬥正酣之時,誰也不知道,

    定軍山上,法正和黃忠正悄悄的盯著夏侯淵,在籌劃一個大膽的行動,原來法正發現夏侯淵大營的軍中將士少了很多。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戰機,就請求讓劉備給他一隻精兵,透過妙計創造戰機,忽襲曹軍的大營以獲得決定性的勝利。

    法正的妙計,就是瞞天過海之計,多次在山上敲響了鑼鼓,造成蜀軍要進攻的假象,但是每次都只是雷聲大雨點小,讓防守的曹軍緊張的嚴陣以待好幾次,俗話說一鼓作氣,夏侯淵見劉備如此的窩囊,估計是劉備虛張聲勢而已,應該是怕了自己,所以曹軍的戒備鬆懈了下來。

    而恰好此時,夏侯淵南邊的大營外,一部分的鹿角和障礙物因為蜀軍的進攻,損壞了一部分,見蜀軍一直不敢下山,他帶著幾百人到營外去修鹿角,

    夏侯淵沒想到,正要搶修南圍鹿角之時,蜀軍抓住了這個稍縱即逝的良機,法正知道時不待我,等待良久的黃忠,見山上小旗一揮,一馬當先摧鋒進擊,以勢不回頭的氣勢,黃忠快馬加鞭的來到夏侯淵面前,

    一方是有備而來,一方是倉促應戰,黃忠只一回合,便刀劈夏侯淵於定軍山下。一代曹魏名將,就此在兩軍對壘中陣亡。

    夏侯淵的陣亡,可謂是平地一聲雷,讓三國舉世皆驚,其震撼程度超過了關羽斬顏良,但是到底多震撼,讓黃忠一戰成名,讓定軍山成為千古美談,然後世人對定軍山之戰念念不忘呢?

    黃忠斬夏侯淵的影響力,可從三個方面去分析。

    第一:從曹魏的角度看,夏侯淵的陣亡可謂給了曹操一番驚嚇,更是讓曹操痛心不已。曹操一收到訊息,當場就氣的失態,他張口就大罵,夏侯淵是“白地將軍”,你一個主將跑去指揮修鹿角幹啥?

    可曹操雖然口中這樣說,可心如刀絞,因為夏侯淵不但是他的愛將,更是他最鐵的兄弟,而且還是族兄弟。

    夏侯淵當年甚至幫曹操蹲過號子,曹操早年遊手好閒的時候,惹上了點事要抓入大牢,此時夏侯淵挺身而出,代替曹操自己去蹲號子,

    曹操千方百計地想辦法救夏侯淵出來。可見讓人的交情非常深厚,而且夏侯淵妻子,就是曹操的丁夫人的妹妹,兩人也可以說是連襟。並且夏侯淵的大兒子夏侯衡,娶的妻子就是曹操弟弟的女兒,可見兩家的關係有多親。而夏侯淵二兒子夏侯霸,就更為關鍵,夏侯霸的堂妹就是蜀漢名將張飛的妻子。

    除了兩人關係好,更重要的就是夏侯淵,是曹操在漢中和長安的一道屏障,只要有夏侯淵在長安和漢中坐鎮,那麼曹操便可高枕無憂。

    夏侯淵鎮守長安的這段期間,戰績可謂彪炳,劉雄、馬超、韓遂、宋建、河西諸羌,隴右豪強,無以不敗在他手中。曹操褒獎他,夏侯淵就像是一隻猛虎,橫行隴右所向無敵。所以夏侯淵的地位超越了五子良將,堪稱是曹操西北的定海神針。

    而當時蜀漢和曹魏,在實力上和戰鬥力上都是不對等的,可以說劉備是孤注一擲,而曹操是綽綽有餘,可忽然曹操戰績彪炳的猛虎被當場陣斬,定海神針倒塌。

    蜀漢可以說是在逆勢的時候,忽然翻盤,這不得不讓曹操震驚,同時無論夏侯淵如此勇猛,都給黃忠一刀解決了,對以夏侯淵為偶像的漢中曹軍,無論是心理和士氣上,打擊非常之大。

    結果就是曹軍雖然有一戰之力,但是因為太過震撼,直接選擇了退回陽平關,甚至後來曹操親征,各種的努力挽救依然是無法翻盤,甚至還出現了進退維谷的局面,最終因為說出了那句名言,”雞肋“,可見夏侯淵對曹軍計程車氣影響力非常深遠,最終曹操選擇了放棄漢中,也是無奈之舉。

    第二:從蜀漢角度分析,你會看到本來一直處於下風的劉備,因為黃忠的這一勇悍表現,竟然士氣大振,同時也是信心備增。這也為後方的法正和後方的諸葛亮減輕了壓力,同時蜀漢軍民是上下一心,覺得這次漢中之戰必勝。

    而這都是黃忠在定軍山一戰造成的,雖然劉備對於黃忠在定軍山的表現,只是略微表揚,但是這正是劉備老謀深算的地方,他是趁熱打鐵,希望黃忠和蜀漢的將士們,藉著這股氣勢將張郃也收拾了,那麼就是更好了。

    黃忠定軍山一戰的大勝,對蜀漢的貢獻是遠在關羽斬殺顏良之上。他不但是扭轉了蜀漢不利的局面,讓雙方的天平發生偏移,讓穩操勝券的曹軍忽然急轉直下轉為劣勢。

    而且黃忠的勝利,也振奮了軍心,打破了劉備長期對抗曹操輸多贏少的局面,也減輕了蜀漢陣營的心理壓力,這非常的關鍵,

    因為在漢中之戰的初期,劉備一直是被夏侯淵壓著打,甚至損兵折將,而馬超也屢次敗在夏侯淵手中,所以夏侯淵就像是一座大山,阻擋在蜀漢君臣面前,如果不是無奈之下,劉備絕不會鋌而走險去孤軍深入定軍山紮營。

    後來關羽的舉動,也足夠證明黃忠對蜀漢軍中的刺激有多大,當聽到成為了後將軍後,關羽作為前將軍,甚為不服要和黃忠單挑,看看誰的本領更高,而關羽在當時就以威震華夏著稱。

    想想關羽作為一個鎮守荊州的大將,地位等同於夏侯淵,竟然要親自和黃忠過兩手來證名,可見黃忠當時在蜀漢軍中的威望非常高,甚至是直接超越了關羽。

    而黃忠這一戰的勝利,直接扭轉的更是蜀漢對曹魏的作戰思路,打破了曹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甚至還因此發動了襄樊之戰,雖然襄樊之戰以蜀漢失敗告終。

    但是從蜀漢敢於發動對曹魏的進攻,足以表明劉備一方,已經不懼怕曹操,甚至開始轉變思路為,主動的出擊。而後來面對曹操,蜀漢的君臣是打的有聲有色,甚至讓曹操懷疑人生,思考為何劉備脫胎換骨的原因,最終讓在各種因素的結合下,劉備是越戰越勇,而曹操是處處吃癟,無奈之下,只好撤退,臨走的時候甚至找了楊修來出氣。可見當時曹軍計程車氣和蜀漢是沒得比的。

    第三,對三國的影響

    定軍山作為漢軍之戰的拐點,劉備最終憑藉此戰勝利,連克曹操獲得了漢中,此時三國鼎立真正形成。拿下漢中的劉備,當時擁有荊州部分,益州,漢中之地,不但有益州一個穩固後方,還有漢中和荊州的兩個觸角,

    其勢力範圍已經完全可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所以獲得了漢中之戰勝利不久,劉備就自稱漢中王。以大將魏延鎮守漢中,自己回到成都賞賜諸將,並且提拔黃忠為後將軍,地位等同於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這可說是劉備的人生巔峰時刻。

    而且此戰過後,曹操調整了新的作戰方針,就是“東攻西守”為原則。曹魏放棄進攻易守難攻的漢中好益州,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東線,同時和孫權發生了多次的接觸,而定軍山的勝利,也刺激了孫權親征淮南的想法

    孫權放棄了穩坐江東的防守思路,而是選擇主動出擊,也是因為黃忠勝利給予的信心。而後來關羽更是趁機發動了襄樊之戰。

    想想當時夾在兩股勢力之間的關羽,是絕不可能隨意出動的,他的主動出擊,完全就是按照《隆中對》計劃來,希望從荊、益兩面對曹操發動鉗形攻勢。

    而且但是漢中一代已經取得了大勝,關羽在此時趁這曹魏士氣低落,損失慘重在東線擴大戰果,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所以關羽前期確實是勢如破竹,創造了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神話。

    雖然最終襄樊之戰是因為孫權的偷襲而失利,但是肯定蜀漢當時的士氣是滿滿的,必勝的信心和高昂的鬥志,是三國當時最強。這也是為何劉邦敢於首先在漢中稱帝的底氣。

    想想曹魏要等到曹丕接班才成帝,而孫權更是熬到了晚年,才敢稱帝,劉備敢於首先站出來稱帝,除了他是漢朝後裔外,更重要的就是他有底氣。

    所以說黃忠在定軍山一戰,造成的震撼有多厲害,

    黃忠斬夏侯淵發生劇烈的連鎖反應,讓曹軍西線陣營徹底瓦解,導致漢中爭奪戰的失利,劉備獲得漢中要衝之地,真正意義上三國鼎立,隨後引發了孫權攻擊曹操,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直接影響了三國的歷史走向,可以說,黃忠一斬天下驚,引得天下劇變,從一位被人瞧不起的雜牌老將,成為了千古流芳的五虎上將,直接幫助劉備在漢中稱帝,足以證明其戰績的震撼力有多麼巨大。

  • 19 # hy百味人生

    黃忠一生中最大的戰績就是斬殺夏侯淵。然而,黃忠斬夏侯淵也真正意味“三國鼎立”之局面正式形成,甚至也讓劉備成就其一生所追逐的霸業夢想。

    朋友們,黃忠斬殺夏侯淵的歷史意義非常巨大,甚至在群雄並立的三國時期造成了巨大震撼,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我就揭開迷霧,跟大家一起了解歷史真相!

    一、定君山黃忠斬殺夏侯淵的歷史真相:

    公元218年末,劉備率軍南渡漢水,搶佔漢中制高點定軍山。

    夏侯淵與張郃率軍,從陽平關殺出,與劉備爭奪定軍山。

    劉備巧妙利用聲東擊西之計,調離夏侯淵大部分軍隊。

    之後劉備又火燒鹿角,夏侯淵親率少量軍隊前去救援。

    據《三國志·黃忠傳》記載:“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

    此時,黃忠率軍從山頂居高臨下,猛攻夏侯淵軍隊。混戰之中,黃忠大喝一聲,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刀劈身亡,而且益州刺史趙顒也被黃忠斬殺。

    二、漢中在三國時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在三國時期,很多戰役往往歷時幾個月就結束了。而劉備和曹操的“漢中之戰”卻整整持續了兩年之久,這就說明漢中之地都是劉備和曹操必爭之地,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漢中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早在戰國時期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漢中是連線南、北方的重要樞紐。得到漢中就能貫通南、北方。進可攻,可逐鹿中原;退可守,可獨霸一方。

    比如:古時的秦、楚等國,就是反覆爭奪漢中之地。秦國也正是佔據了漢中之地,才得以向南發展,最終消滅巴、蜀兩國,從而佔據巴蜀之地,並藉此平臺進攻楚國。

    還有,在楚漢之爭時,劉邦從漢中起兵進攻關中,以此撈取了與項羽同霸天下的資本。

    漢中也是一個非常適合春耕秋收的好地方。擁有著豐富的糧食產量,這也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三國時期,漢中若在曹操手中,曹操便可直接攻打長安或涼州。若是劉備進攻曹操,則只能攻打漢中。

    反過來說對於劉備亦是如此。由此看見,漢中的軍事戰略意義是非常之大。

    三、黃忠斬殺夏侯淵重大的歷史意義;

    其一,夏侯淵在曹操心目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曹操站穩腳跟後,將自己的地盤分為東、西、南三大部分,分別指派重兵強將把守。

    東部由前將軍夏侯惇掌管,坐鎮合肥;南部由徵南將軍曹仁負責,駐守荊州。

    而西部則由徵西將軍夏侯淵為最高統帥,擁兵漢中,並配備張郃、徐晃等曹魏名將為副手。

    夏侯淵的職責就是負責西部方向的防禦,也就是說夏侯淵是專門防禦劉備的進攻,職責重大。

    夏侯淵也是曹操最為信賴的大將。因其善於“千里奔襲”作戰,三天就可以走五百里,六天就可以走一千里,而且戰無不勝,足可以看出夏侯淵的本領之大。

    曹操對夏侯淵評價也極高,曾贊其:“虎步關右,所向無前。”

    曹操曾多次指派夏侯淵駐守邊關重地,而夏侯淵也不負曹操眾望,出色的完成了這些任務,也取得了很多佳績。

    在劉備攻打漢中時,曹操授意夏侯淵:“死守關中不許應戰”。而夏侯淵也是一直執行著曹操的指令,這也讓曹操對西部非常放心。

    誰曾想,夏侯淵最終還是沒有“死守關中不許應戰”,出城迎戰劉備,爭奪定君山,結果被黃忠斬殺。

    曹操得知夏侯淵被斬之後,破口而出: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為“白地將軍”,為督帥尚不當親戰,況補鹿角乎?

    曹操在得知夏侯淵被殺的訊息後,破口大罵:堂堂一名將軍,如此不謹慎,與白痴無異。

    由此可見,夏侯淵的死,對曹操的打擊有多大。而且,益州刺史趙顒也在此戰中死去。

    定君山一戰,曹魏損失了文、武兩位核心人物。此時曹操心中明白,夏侯淵死了,就等於丟失了漢中。

    其二,夏侯淵之死,對曹操打擊極大;

    第一,曹操與夏侯淵是“親”上加“親”的關係;

    曹操與夏侯淵是同族兄弟關係;

    曹操的父親曹嵩,原來姓夏侯。後來由太監曹騰收為養子,便改為曹姓。

    所以,曹操與夏侯淵一樣都是西漢開國元勳夏侯嬰的後代,是同族兄弟關係。

    還有,曹操與夏侯淵是連襟關係;

    據《三國志·夏侯淵傳》記載:“淵妻,太祖內妹。”

    意思就是說:夏侯淵的妻子是曹操的妹妹。

    所以,曹操還與夏侯淵是連襟的關係。

    再有,夏侯淵的兒子娶了曹操的侄女;

    據《三國志·夏侯淵傳》記載:“長子衡,尚太祖弟海陽哀侯女。”

    意思是說:夏侯淵的長子夏侯衡,娶了曹操弟弟海陽哀侯的女兒。所以夏侯淵的長子夏侯衡也是曹操的侄女婿。

    第二、曹操和夏侯淵是生死之交;

    曹操在年少時闖過大禍,夏侯淵替曹操頂包進了監獄。後來曹操透過關係把夏侯淵救了出來。

    朋友們,不論在什麼時候,能夠替替人坐牢,這可真是過命的交情。

    還有,曹操在公元189年陳留起兵時,夏侯淵就一直追隨曹操,征戰天下。

    夏侯淵為曹操立過汗馬功勞。比如:曹操與袁紹之間的“官渡之戰”,就是得到了夏侯淵強有力的支援,穩定軍心,曹操才能一舉擊敗袁紹,進而奠定了曹魏統治基礎。

    朋友們都知道曹操疑心極重,從來不信任何一個人。但對夏侯淵應就是個例外,不僅十分信任夏侯淵,而且還許他高官厚祿,甚至把他放在西部最高統帥的位置。

    由此可見,曹操和夏侯淵的關係非同一般,也可以稱作生死之交。

    而夏侯淵被黃忠斬殺,對曹操來說,應該是一個很大的心裡打擊。

    其三,劉備定軍山一戰,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基本局面;

    定君山一戰,夏侯淵被斬殺,讓三國局勢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漢中之戰也是劉備的一個轉折點,取得漢中之後,劉備擁有了一個固定的勢力範圍圈,從此便穩定下來。

    自此,劉備和曹操還有孫權,三分天下的趨勢已定,“三國鼎立”的格局已初步基本形成。

    其四,劉備漢中稱王,標誌著“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劉備本來是魏、蜀、吳三國中實力最弱、地盤最小的一方。

    黃忠定君山斬殺夏侯淵之後,劉備得到漢中。同年,劉備毫無顧慮的自封為漢中王。

    劉備在漢中稱王,不僅在政治上標誌著“三國鼎立”局面已正式形成,而且也標誌著蜀漢的建國速度遠遠超越孫、曹兩家,成為“三國鼎立”局面中地盤最大、實力最強的一方。

    其五、黃忠定君山一戰成名,最終躋身於“五虎上將”之一。

    黃忠在定君山之戰前,知名度還不是很高。

    透過定君山一戰,黃忠斬殺夏侯淵,名鎮四海,被劉備封為後將軍,還賜爵關內侯。

    黃忠也透過斬殺夏侯淵這一傲人驕績,躋身於“五虎上將”,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四人平起平坐。

    朋友們,由此可見黃忠斬殺夏侯淵所造成的歷史震撼有多大!不僅促使劉備實現真正意義上“三國鼎立”的夢想實現,也為自己名揚四海,成為蜀漢“五虎上將”之一,奠定了堅實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車停止時為什麼不能上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