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啊呀呀26
-
2 # 使用者235875077119
“六月六,看谷秀”是一句諺語,意思是在農曆六月初六這天觀看莊稼抽穗開花。今年穀物長勢如何,能否獲得豐收,在這一天就能看出來。其中也包含了農民盼望和慶祝莊稼豐收的願望。
農曆六月六是中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的傳統佳節,又稱為龍舟節、曬秋節、蟲王節、禾苗節等。在這一天,人們要在農田、庭院裡焚香祭祀,祈求上天保護,五穀豐登。在一些地方,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看望父母,“接姑”就等於“接谷”,寓意著這一年會豐收。此外,一些地方還有吃新面的習俗,人們用新鮮的米和麵,製作饅頭、麵條,供奉給穀神,來祈求保佑。
-
3 # 勇敢的咖啡0p
六月六看谷秀,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的意思
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處暑的時候,穀子如果還不出穗,就沒收成的希望了,就像無用的荒草一樣,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諺語割谷喂老牛的含義
“六月六,看谷秀”這裡的六月六指的是農曆六月初六觀看莊稼抽穗開花。
“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處暑的時候穀子如果還不出頭,就沒有收成的希望了。就像無用的荒草一樣,只能割掉喂老牛吃了。
去暑不出頭,到秋喂老牛
處暑,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這時候太陽到達黃經150°,時間點是在公曆的8月23日。處暑這個節氣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一個表示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很顯然,暑氣到了“處暑”這天就漸漸消退了,所以有些地區就很形象直白的稱這天為“去暑”。
“處暑”分三候,這第三候是“禾乃登”:這其中的的“禾”指的是高梁、黍子、稻穀等傳統農作物的總稱,而“登”就是成熟的意思。也就是說,處暑之後,不出意外的話,田裡的農作物也都該成熟了。
但如果因為之前種糧的時候下種遲了,或者遇上旱天了等等,導致莊稼生長緩慢,到了處暑還沒抽出穗頭,那就眼看著是豐收無望了。即使有好不容易,勉勉強強抽了穗的,等到處暑一過,秋霜凍上一凍,也基本上是扁穗兒,也就是農戶們俗稱的“空殼”。
遇上這樣的年成,農人們也是很無奈,雖然沒有收成,但這些不抽穗的秸杆卻也是極好的青飼料,割回家中喂牛,也算是減少一點損失了。
還要清楚一點的是,農諺中的“到秋喂老牛”中的“秋”並不是指“立秋”,因為“立秋”早於“處暑”,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時間點大致在每年公曆8月7日-9日之間,明顯要早於“處暑”的時間點——每年公曆8月23日。
農諺中的“秋”應是指真正氣候意義上的秋季,或是指秋收時節。因為,“立秋”節氣到了,並不能代表秋天的氣候到了,真正氣候上的秋季,得是在當地的日平均溫度連續5天在22℃以下,這才能算是進入到了真正秋天的季節。
“去暑不出頭,到秋喂老牛”這句農諺還有個流傳更普遍的說法是“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雖然字語上有些不同,但實際意義都是一樣的。
回覆列表
六月六看谷秀指的是農曆六月初六觀看莊稼抽穗開花。農曆六月已經異常炎熱,莊稼長勢正旺,已是吐須秀麥穗屬之時,農家要觀察長勢,以卜豐欠。六月六農民還稱為“蟲王節”,要在農田、庭院裡焚香祭祀,祈求上天保護,五穀豐登。
農曆六月六是中國古代的傳統節日,六月六看谷秀的意思是在六月初六那天觀看莊稼抽穗開花,其中包含了農民盼望和慶祝莊稼豐收的心理。六月六是漢族和一些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佳節,由於居住地區不同, 過節的日期也不統一,漢族和有些布依族地區六月初六過節,稱為六月六;有些布依族地區六月十六日或農曆六月二十六日過年,稱為六月街或六月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