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直率宅宅
-
2 # 小哲精彩短影片
黑藍虎即藍虎。是毛皮為淺黑色並且略帶灰藍色,上面有深黑色的條紋的老虎。被認為是傳說中的動物,但是據說在現實中有人親眼目睹,不過至今沒有證據能夠證明存在過這種動物。據推測,黑虎可能是像白虎一樣是老虎的黑色變種。
基本資訊
中文名
黑藍虎
目
食肉目
界
動物界
外形特徵
黑虎:又稱羅羅、黑羅、紫羅、黑狸豹、黑豹、黑虎兒、紫彪兒等。
體型小,與金錢豹相近。
毛被特徵:通體黑紋密佈,底色夏季為棕黃,冬季為深灰色。黑紋通脊(頭頂至尾部)最密,基本近於全黑。體側黑紋與底色寬比為2:1,即黑紋寬為2cm,則底寬為1cm。口紋較多且不規則。
黑藍虎
黑虎和藍虎、黑藍虎其實是一回事,都是因為它們的毛皮為淺黑色並且略帶灰藍色,上面有深黑色的條紋,所以叫法有所不同。虎的毛色為世人所熟知,毛為黃色,上有黑色的斑紋。
藍虎據說產於福建,並且曾經在1922年獵獲過,在福建打過許多隻虎的卡德威爾寫過一本書,便以《藍虎》為名。後來再沒有新的發現。不過,黑虎或藍虎從來未曾在世界上的任何動物園展出過,因此它們是否存於世上,仍然是一個未解的謎團。清末被西方傳教士發現於北京西苑(與中國麋鹿同地),後向看守官員行賄得到兩張黑藍色虎皮,被認為是皇家圈養的變異個體,但一直不能得到活體,隨麋鹿在中國滅絕,而不承認黑藍虎的存在。
歷史分佈:不詳,據說在北京密雲發現過。
黑藍虎
中國古籍中有關於黑虎的記載:在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中說:麟,黑虎也。
第一部詞典《爾雅釋獸》中也有:麟,黑虎的記載,以後又見於諸多古籍中,分佈於湖北、河南、四川等地,據說在清朝時還曾經在禁獵的河北東陵林區發現,並且分別在1905年和1912年兩度被獵獲過,從那以後便訊息沓然,僅有一些零星的線索。現已絕跡。
種群分佈
因為它的毛皮為淺黑色並且略帶灰藍色,上面有深黑色的條紋,所以叫法有所不同。黑虎只有中國有記錄,最早在《爾雅·釋獸》中就有記載,以後又見於諸多古籍中,分佈於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據說在清朝時還曾經在禁獵的河北東陵林區發現,並且分別在1905年和1912年曾兩度被獵獲過,從那以後便訊息沓然。隨著滿清王朝的覆滅,東陵與圍場門禁大開,那裡的虎、鹿、熊等都已無影無蹤,相信已滅絕了。不過據著名動物學家譚邦傑先生記述。
1954年當地有人兩次見到同一只黑虎。1957年6月,陳家峪又出現傳說中的黑虎,已長得很大,據說在淺黑色的毛皮上有著深黑色的斑紋。鄉民們都說,自從有了這隻虎後,附近數十里已無狼的蹤影。
棲息環境
虎,可謂家喻戶曉。從西到東,虎在地球上分佈很廣。亞洲的東亞、南亞、中亞、東南亞;中國也是著名的老虎產地,有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東南亞虎。虎的毛色變異有白虎和黑虎。白虎存在於印度。有位貓科動物專家走遍全世界,只在印度找到白虎,黑虎卻杳無蹤影,從而認為它只存在於傳說中。誰可想到,奇蹟就出現在中國,而且具體地域是北京市密雲縣。密雲縣北部山區叢林中曾有過黑虎,千真萬確。
20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到中期,中國貓科動物專家譚邦傑先生,曾幾次接到密雲縣人大常委會一位負責同志寫給他的信,報告密雲縣境內發現了黑虎。其中一封信的原文是:“五月曾向你提過黑虎等的問題,蒙你作正確答覆,實有頓開茅塞之感。最近在農村工作中又得到一些確切可靠的傳聞,願意提供參考。這兩隻黑虎在1951年開始被群眾發現,不過身材不大,經常出沒於本縣陳家峪村的叢林中,以後即不斷被進山群眾發現,僅陳家峪鄉鄉長張啟順即見過兩次,不過他看到的都是一隻而不是兩隻。最近陳家峪東溝張家臺村幾個青年社員又見過這隻黑虎一次,身材魁梧,渾身淺灰色的毛上有深灰色的條紋。不但如此,1951年本縣原九區秘書秦撫幫等退職回家時(河北省樂亭縣)曾購得黑虎皮一張,不過身材較小,是興隆縣農民捕的幼虎,收價三百斤小米,和現在所見一隻花紋完全一樣,身上都是黑白灰三色毛。”
-
3 # 一去兩三年
黑虎:又稱羅羅、黑羅、紫羅、黑狸豹、黑豹、黑虎兒、紫彪兒等。
體型小,與金錢豹相近。
毛被特徵:通體黑紋密佈,底色夏季為棕黃,冬季為深灰色。黑紋通脊(頭頂至尾部)最密,基本近於全黑。體側黑紋與底色寬比為2:1,即黑紋寬為2cm,則底寬為1cm。口紋較多且不規則。
回覆列表
藍虎又被稱作馬其他虎,說藍虎(或稱"馬其他"虎)是一種非常罕見的中國華南虎或者東北虎(已經瀕臨滅絕)的變種。藍虎有時又被稱作馬其他虎,這是根據在馬其他發現的一種銀灰色大貓命名的。藍虎的皮毛呈白、黑和淡灰色條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