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碧葉軒主

    象棋是一種家喻戶曉老少皆宜的棋類遊戲,由於象棋競技性趣味性強深受人們的喜愛,下象棋入迷的情況是五花八門屢見不鮮,對於痴迷象棋的人來說可以三餐無肉不可一日無棋,不但下棋的入迷看棋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某人買米扛著回家,路遇棋攤看了一眼,此時正遇棋局緊張時,他不覺停足觀看,直至棋局結束時才發現已經扛著米袋子站了半天!

  • 2 # 使用者9937787127551

    在一棵茂盛的古樹下,一群人在圍著兩個下棋的人,觀眾們有的用手扇著臉,不時還拉開衣領;有的人衣服都被汗水弄溼了,還是頂著烈日觀棋,還有的人嘴裡直冒熱氣,好像被烤過似的。下棋者江老師緊鎖眉頭,思考了半天才把手伸向一顆棋。他死死地盯著棋盤,似乎是在看一件稀有珍品,突然,他的眼睛發出了一束光芒,過了一會,他又否定了自己,擺出一副思考者造型,經過再次確定時才舉起棋。

    OK?我可是第一個哦

  • 3 # 夢的精彩

    人往往因為年齡大了,精力會減弱,注意力會不集中,計算能力會下降,下圍棋時會經常出現混招,所以會看到聶衛平下圍棋時會吸氧。

    而象棋則不同,由於變法少,消耗精力少,更適合老年人下。

  • 4 # 偉大的法蘭西球

    這個問題問的很幼稚,簡直是狗屁不通。胡榮華呂欽許銀川哪一個巔峰時期不是在年輕階段,能有幾個特級大師五六十歲的時候在大賽上還能贏後起之秀?你問的這個問題無非就是想說圍棋比象棋更難更高階,象棋很多經典殘局只剩下幾顆子就可以有幾十萬種變化,更不要說開局和中局階段!

  • 5 # 聶衛平

    首先這與圍棋與象棋的職業棋手人數有關係,圍棋因為職業棋手人數眾多,每年各大圍棋道場裡源源不斷地輸送職業棋手,定段賽人滿為患、嚴酷度超過高考即可見一斑。很多職業棋手在定段前的棋力就已經很高了,定上段後很快就步入正軌,成為各大比賽中的生力軍。因為有一大撥年輕的職業棋手存在,所以圍棋界淘汰率就很高,看看等級分前十名棋手名單就知道了,10個人中有9個是90後、95後,僅有的一個80後陳耀燁還是出生於80年代末,基本可以視作是一個90後。連古力這樣的80後都成了“老將”,那70後、60後就更沒法參與激烈的競爭了。

    有人說這是因為圍棋比象棋更難的緣故,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並不是主要原因。日本圍棋因為年輕人參加者不多,這個行業相對比較穩定,職業棋手人數只比將棋棋手略多,而各大新聞社在舉辦圍棋頭銜戰時,一般都會同時舉辦一項將棋頭銜戰,因此出現了日本將棋棋手收入比圍棋還高的現象,相當於中國的象棋職業棋手收入超過圍棋職業棋手,當然,這種情況在中國不大可能出現。

    因為日本棋界競爭不夠激烈,年輕棋手往上頂的力量不夠強,像年過60歲的趙治勳九段、武宮正樹九段還在參賽,年過50歲的小林覺九段、依田紀基九段還經常能取得不錯的戰績,如果41歲的常昊能去日本參賽的話,相信還能穩居一線,但這在中國棋界是不可想象的。

  • 6 # 王劍

    筆者從七歲開始接觸中國象棋(後稱中象),小學和初中最大的興趣就是週末到街頭棋攤跟老頭們下棋切磋,漸漸能橫掃家鄉所有棋攤,在沒有任何科班訓練的情況下,大學順利透過選拔賽進了校隊,並隨隊拿下第一屆北京市中象高校賽冠軍。高中時,在圖書館無意中看了一本《中日圍棋擂臺賽演義》,在創造神蹟的聶衛平棋聖影響下從此走入了黑白世界,透過在tom圍棋、弈城、野狐等對弈平臺廝殺漸漸到了業5水平(弈城8d,野狐9d)。可以說,對於圍棋和中象不管從技藝、文化,還是職業圈、業餘愛好者圈都有不少的瞭解、接觸和實踐,回答這個問題算是比較合適。

    關於中象和圍棋,常見的幾個比較有爭議的問題是:1)為什麼圍棋給人的感覺是陽春白雪,而中象感覺卻是下里巴人?2)圍棋和中象哪個更難?3)為什麼圍棋高手普遍比較年輕?

    本篇希望對這三個問題都有所探討。本文的觀點皆為本人個人觀點。

    為什麼圍棋給人的感覺是陽春白雪,而中象給人的感覺是下里巴人?

    首先,圍棋的文化底蘊更濃。圍棋的傳說很多。晉人張華在他寫的《博物志》中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 說的是堯遇到了神仙,得傳圍棋之道。堯因為兒子丹朱性情不好,把帝位傳給了有聖賢之名的舜,卻把圍棋教給了兒子丹朱以陶冶他的性情。再比如爛柯的傳說,晉朝時有一位叫王質的樵夫,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石室山(今浙江衢縣)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邊大石上正在下圍棋,於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邊地上,駐足觀看多時,童子說:你該回家了。王質起身去拿斧子時,一看斧柄(柯)已經腐爛了。他回到家裡後,發現家鄉已經大變樣,無人認他,提起的事,有幾位老者都說是近百年的事了。原來,王質誤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間已百年。這類圍棋典故不勝列舉。而《左傳》、《論語》等史書中多有圍棋相關的記載。象棋在史書中提到的遠遠少於圍棋。

    其次,圍棋本非殺伐之道。古籍記載,圍棋棋子圓棋盤方,寓意天圓地方。縱橫十九道,361個點,以天元為限,四角分別代表四季,指春夏秋冬之意。根據種種史料推測,圍棋本是祭祀或占卜器具,非殺伐之道。而象棋的帥、將、士、兵、車、馬、炮,皆主殺伐,從寓意上就有高下之分。在很多朝代,名士自應是詩酒風流,手捻黑白棋子就是名士的最好註解。在清談的東晉,此風發展到極致,“舊時王謝堂前燕”的王家和謝家,圍棋高手輩出,《世說新語》記載肥水之戰前的謝安:“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於常。” 養望多年才出士的“天下蒼生望謝安”的謝公,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輕敲棋子,謝玄報捷信到,竟能沉住氣做雲淡風輕狀,與圍棋的氣質相得益彰。想象若是謝公在與人廝殺象棋,恐怕會狂敲棋盤喜形於色:“吾侄凱旋,當浮一大白!”

    再次,圍棋黑白二色,諸子平等,而象棋子力價值不一。孟子有云: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圍棋的諸子平等,比中象的一切為了擒王保王,本身的格調就更高一些。

    最後,圍棋的國際化更好。在唐代傳入了日本,日本人將圍棋發展成棋道,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和禮儀。江戶四大家,坊門歷史,御城棋,嘔血譜,耳赤之局,千古無類之妙手,動漫《棋魂》等等,都膾炙人口。日本人對圍棋棋道做了更極致的追求,賦予了更多的象徵意義。如今,圍棋中日韓三國鼎立,美國,東南亞,歐洲,澳洲的圍棋也蓬勃發展。

    以上提到的種種,都讓圍棋比中象,在人們的心裡格調更高。而琴棋書畫四藝,棋就是指的圍棋。在如今的兒童培訓領域,圍棋跟鋼琴、奧數、舞蹈市場都非常火爆。

    2)圍棋和中象哪個更難?

    毫無疑問,圍棋。圍棋的所有變化的數量級約為361的階乘,多於可測宇宙中所有原子的數量。自古以來,就有“千古無同局”的說法。從手數看,圍棋一盤棋一般在200-300手之間,象棋一般在100手以下。以我這種水平來看,如果我可以每步給出三個走法,中象頂級高手的大部分招法都會在覆蓋之內;而圍棋頂級職業棋手的棋,很多棋我都看不懂也想不到,每步選5個走法,一多半以上的棋也覆蓋不到;如果是Alphago這種水平的,例如釋出的50局“天機譜”,連職業頂級高手都無法看懂。

    筆者認為,人類對中象的認識,已經到了一個求精確的階段,比“中象上帝”缺乏的,只是精確,中象上帝的走法,普通水平的愛好者也可以看懂;而對圍棋的認識,如果以爬山來比喻研究圍棋的過程,最多還在山腰而已。如果用打分制,認為能窮舉的“圍棋上帝”水平有100,那麼alphago的水平可能是80,而DeepZenGo、位元組、CGI、絕藝這些比較厲害的圍棋AI可能在70-75分。而人類下圍棋下了幾千年,巔峰人類的棋力估計也就從50到了70。而且人類的步伐會越來越慢,並不看好人類最終能達到80分的高度(筆者這個打分不是以等級分為刻度,而是以讓目為衡量度,差5分可以認為差兩個貼目)。

    3)為什麼圍棋高手普遍比較年輕?

    這個問題乍看之下比較矛盾:既然你認為圍棋更難,為啥圍棋高手都很年輕,而象棋高手年齡較大?

    其實這並不矛盾。胡榮華拿全國象棋冠軍只有16歲。而他到50多歲還能奪冠,只是因為這個行業競爭不夠激烈,知識交流不夠充分。

    在日本圍棋最強的上世紀,日本圍棋長時間被“六超”所壟斷,他們的年齡也是很大的。直到李昌鎬出道,不敗少年李世石出道,到現在的柯潔和瘋狂湧現的新銳棋手。現在中國等級分前10已經找不到80後了(89年12月出生的陳耀燁我們暫且算作90後吧),古力、李世石這樣82-83年出生的的絕代雙驕在上世紀也許能稱霸幾十年,但是現在已經算老年棋手了。

    圍棋比中象更難,但是高手現在普遍比較年輕的原因主要有幾點:

    首先,現代圍棋已經形成了成套的培訓流程。小孩們從小就開始專業訓練,他們有的人一年的對局可能就相當於上世紀職業棋手一生的對局,而且在網上可以輕易的找到水平很高的對局,水平很高的選手切磋。高強度、專注的訓練,讓他們迅速的汲取了圍棋前輩們所有的營養,並且推陳出新。

    其次,年輕人專注度比較高。圍棋過於複雜,競爭過於慘烈,因為商業的原因,現在圍棋一般個人用時在三個小時以內,這種時限對於圍棋來講是很難避免出漏洞的。很多時候勝負就取決於誰出的漏洞少。而小孩子專注,心無旁騖的特點往往比老將的經驗作用更大。因此我們經常看到,老將們領先了大半盤,出了一個勺子,被小將翻盤。

    再次,學圍棋的小孩遠遠多於學中象的。這導致象棋的後起之秀越來越少,顛覆的也就慢些。即使這樣,現在中象的雙子星,王天一和鄭惟桐也都是很年輕的。

    最後,筆者對圍棋和中象其實是同樣熱愛,也都付出過很多的愛和精力,它們都是值得窮極一生追求的技藝。我們不可能每天都陽春白雪,也不可能每天都下里巴人。多種味道,才是人生。對兩種棋的看法都是個人的和主觀的,其中的一些觀點可能中象棋友不太喜歡,希望理性看待,友好探討。

  • 7 # 天涯棋人

    這個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從業者數量決定了一個專案的新陳代謝速度。足球因為有歐洲五大聯賽和世界盃、歐冠、亞冠,市場很成熟,職業化早已形成體系,所以年輕球員不斷加入,不斷成為生力軍,年齡稍大的球員就不得不選擇退出,不是他們不願意留下來,是因為有更年輕、更強大的球員冒出來了,各大俱樂部當然願意選擇更年輕、更強大同時也更便宜的球員了。

    足球和籃球球員新陳代謝速度快,但乒乓球球員的競技壽命卻很長,像當年的瓦爾德內爾對抗了中國四代乒乓球員,為什麼會這樣?沒人頂上啊!如果乒乓球和足球一樣在歐洲盛行,不斷湧現梅西這樣的乒乓球員,那哪還有瓦爾德內爾什麼事嗎?

    同樣的道理,象棋這麼多年只冒出了王天一、鄭惟桐等極少數強大後輩,1975年出生的許銀川還是中堅,年過65歲的柳大華還在一線堅持,許銀川說,如果年過70歲的胡榮華自己願意,他還可以上場,也不見得會輸。

    倘若象棋界裡類似王天一、鄭惟桐大批次湧現的話,賽場裡充滿了年輕面孔,那胡榮華、柳大華他們還會上場嗎?當然不會,不說技術上已經不佔優,就是僅僅耗到殘局階段,他們也耗不起。

    圍棋界前十名中,僅有陳耀燁一個準90後,其他全部是90後和95後,正是因為他們競相脫穎而出,聶衛平、馬曉春、常昊他們都沒法跟他們競爭,甚至連80後古力都勉為其難。如果讓聶衛平與王汝南他們進行元老賽試試,聶老全盤下得甚好,並不會出現他標誌性的昏著。原因是,對手年齡比他還大,他當然不會出昏著了。

  • 8 # 諶人

    圍棋和象棋的思維有一根本區別;

    象棋的目標是聚焦性的,一切攻防就為殺王,一切手段圍繞這個目的展開,實戰多了經驗豐富,基本招法的記憶和使用隨年齡增大退化較慢,所以中老年棋手也能保持較高水平。

    圍棋的目標是發散性的,一切手段就是為了比對方多圍得幾目地。手段上;可強硬奪取,也可不戰而屈人之兵;可以在區域性斤斤計較,也可乾脆棄之另開劈新天地;可以手法兇悍乘勝追擊力求大勝,也可以手法柔和見好就收只爭取小勝。可以冒險投“敢死隊”深入敵營爭取慘勝,也可僅憑控制制高點把握大局從容獲勝;可以出西洋拳咄咄逞強,也可使太極拳騰挪躲閃後發制人……。這些思維境界、招數方略,與象棋有本質區別。它的特點,是建立在大勢的模糊判斷和區域性的精確計算的博弈。如果說大勢判斷老棋手有閱歷優勢,但精確計算則是精力充沛年青人的天下,這就是圍棋國手出自青少年的根本原因。

    還要補充提到一點區別,象棋一招不慎(丟重要棋子),會導致毫無勝機,被動求和,老棋手有沾牛皮糖的本領,戰績不會太差。圍棋一招不慎,還可以有另闢戰場,挽回劣勢的機會。這需要朝氣蓬勃滿懷信心好鬥,這是年青棋手的優勢。

  • 9 # 朋哥聊球

    首先,圍棋的文化底蘊更濃。圍棋在東晉被稱為“坐隱”、“手談”,道出了圍棋所蘊涵的文化底蘊;至北宋,宋徽宗有言,“忘憂清樂在枰棋”,圍棋於是又被稱為“忘憂”;爛柯傳說流傳,圍棋則多了“爛柯”之名。看看爛柯的故事,從中可以細品出坐隱、手談、忘憂、爛柯。這四個詞,正是圍棋文化和中國文化精神暗合的地方。

    童子坐弈不語,全憑棋局中黑白相交,是謂手談。世間苦樂全在棋局之外,童子不曉,王質不覺,所以忘憂。一局未進,世易時移,斧柯爛矣,世間千迴百轉,竟然不如一局棋的時間長,故言爛柯。

    其次,圍棋本非殺伐之道。古籍記載,圍棋棋子圓棋盤方,寓意天圓地方。縱橫十九道,361個點,以天元為限,四角分別代表四季,據史料記載,圍棋本是祭祀或占卜器具,非殺伐之道。

    而象棋的帥、將、士、兵、車、馬、炮,是從古代戰場上徵殺演繹而來,從寓意上就有兵家排兵佈陣之分。在很多朝代,名士自應是詩酒風流,手捻黑白棋子就是名士的最好註解。在清談的東晉,此風發展到極致.

    再次,圍棋黑白二色,諸子平等,而象棋子力價值不一。有將帥、車馬炮,火力不一,為了保護主帥,寧可犧牲士兵、馬炮,甚至火力最猛的車為了保帥都在所不惜。

    最後,圍棋的國際化視野更寬廣。圍棋在唐代傳入了日本,日本人將圍棋發展成棋道,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和禮儀。日本人對圍棋棋道做了更極致的追求,賦予了更多的象徵意義。如今,圍棋中日韓三國鼎立。此外,東南亞,歐洲,北美的圍棋也蓬勃發展。而中國象棋則僅在中國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推廣。

    而古人講究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棋就是指的圍棋。圍棋講究的是淡定自若、悠閒自得

    2)圍棋和中國象棋哪個更變化無窮?

    眾所周知圍棋的所有變化的數量級約為361的階乘,多到可測宇宙中所有原子的數量。自古以來,就有千變萬化、奧秘無窮的說法。圍棋一盤棋一般在200-300手之間,耗時2-3個小時,而象棋一般在100手以下。耗時一個小時以內。這裡所說的耗時,不是說故意拖延時間,而是說圍棋的每一變化都需要經過深思熟慮,方可下子。

    在我認為,中國象棋,已經到了一個求精確的階段,比如炮,2平5,馬2進3,車1平2。這都屬於常見的進攻套路開局,普通水平的愛好者也可以看出,反之,如走出象3進5則是典型的防守套路。(注象棋的橫格,從右向左數,分別為1-9);那麼要走出炮2平4或炮2平6則屬於進攻中的變招,需要走馬快速進攻。

    而我們對圍棋的認識,則處於相對膚淺的認知。如果用100分打比方的話,而人類下圍棋下了幾千年,巔峰人類的棋力估計也就從50到了70。而且人類的步伐會越來越慢,並不看好人類最終能達到80分的高度

    3)為什麼圍棋高手普遍比較年輕?

    這個問題乍看之下比較矛盾:既然你認為圍棋更難,為啥圍棋高手都很年輕,而象棋高手年齡較大?

    我們都知道胡司令(胡榮華)拿全國象棋冠軍只有16歲。而他到50多歲還能奪冠,嶺南雙雄之一的許銀川拿全國冠軍只有20幾歲,現在崛起的“外星人”王天一拿到全國象棋冠軍其實都比較年輕,只是因為這個行業競爭不夠激烈,前文給大家普及過,中國象棋推廣的力度不夠,僅在中國和東南亞一些國家推廣。(注,我這裡說的是中國象棋,而不是國際象棋)

    圍棋則不同,在日本圍棋最強的上世紀,日本圍棋長時間有所謂的“六超”,他們的年齡跨度是很大的。從10多歲到60多歲都有, 直到南韓的李昌鎬出道以來,以17個世界冠軍聞名遐邇,不敗少年天才李世石繼承了南韓剛柔並濟的傳統,老李和小李統治棋壇10多年有餘。當然期間有零星的中日棋手與抗衡。之後中國的柯潔橫空出世,改變了這一格局。現在圍棋的推廣力度更大,不僅在亞洲、歐洲、北美我們都會看到金髮碧眼的外國選手參加比賽。

    那麼為何圍棋比中國象棋更難,但是高手集中在年輕選手的原因主要有幾點:

    首先,現代圍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培訓流程。在學校附近的培訓機構,有很多開展圍棋教學的。我們姑且不論教學水平如何,小孩們從小就開始專業訓練,對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度很有幫助。現在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網上就可以找到水平很高的選手切磋。高強度、專注的訓練,讓孩子們可以迅速地汲取了圍棋前輩們所有的精華。

    而中國象棋則缺乏完整的培訓體系,更多的小孩是靠悟性或者天賦,當然了也有一些機構專門教如何開局、中局和殘局的套路,只不過大多是商業機構,能培養出多少精英,就不得而知了。現在人們學習象棋,更多的是靠摸索,街邊大爺下棋,有幾個是經過正規的學習和培訓呢?

    其次,圍棋更利於培養年輕人的專注度。圍棋過於複雜,千變萬化,競爭過於慘烈,因為商業的原因,現在圍棋一般個人用時在3個小時以內,這種時限對於圍棋來講是很難避免出漏洞的。很多時候勝負就取決於誰出的破綻少。而小孩子專注,心無旁騖的特點往往比老將的經驗作用更大。而中國象棋更專注於老道,既有凌厲的進攻,又講究有效的防守。在培養專注度和定性方面明顯不如圍棋。

    再次,據統計學圍棋的小孩遠遠多於學中國象棋的(當然學習國際象棋的也很多),這就是有龐大的群眾基礎。而學習中國象棋的後輩人才越來越少。此外,再加上網上的棋譜很多,好多人只是回去看看,學習一下。真正的靜下心來,研究的人很少。

    總之,圍棋給人的感覺是陽春白雪,而中象給人的感覺是下里巴人其實不過是一種主觀臆斷罷了。圍棋和中國象棋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二者各有千秋,都是人類思想的結晶和集大成者。

  • 10 # 鳳凰花兒開

    圍棋是個體力活。以前,一盤棋好幾個小時,有時甚至一天下不完。腦力活動消耗的能量比體力活動還要大,堪比一場馬拉松。這樣的體能消耗,只有年富力強的年輕人才能勝任,年齡大了,根本就承受不住。現在縮短了賽時,但一盤棋也要幾個小時,過程中體力稍有不支,就會輸掉比賽。而象棋,一盤也就十幾分鍾,一般不會超過一個小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os75度計算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