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我心翱翔129

    屠城 (詞語)


    自古以來兵匪一家,軍人之所以積極攻城略地是因為能夠在勝利之時到處洗劫民宅而發財,官兵在鎮壓叛亂的時候也經常洗劫百姓家,經過連場激戰基本都殺紅了眼,在城破之時無法明確城中有多少投降與抵抗,繼續揮刀砍殺、一路掠奪財物是平常不過的事情,因此兵災之劫向來都是老百姓最大的苦難。小亂避於城,大亂避於鄉。縱兵三日,以饗將士。


    歷朝歷代中,軍隊靠殺立威,所到之處,殺戮成性,血流成河,掠奪成災,雞犬不留,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南宋名將岳飛以“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為治軍之本,在民間傳頌千古。

  • 2 # 京華新媒體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等割據勢力,對外降伏南匈奴、烏桓、鮮卑等,基本統一了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

    曹操雄才大略,又精通兵法,重賢愛才,跟隨他的文臣武將眾多,雖然他有時候也打敗仗,但是死心塌地的追隨曹操的眾多,鮮有投降者,為什麼呢?我想,應該是以下幾個原因起了很大的作用:

    1、雄才大略,文武全才。曹操不僅是政治家,軍事家,還是文學家和書法家。將軍們對曹操都欽佩折服。曹操有大局觀,戰略眼光好,在別人都忙著搶地盤的時候,他卻搶先一步接走了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在群雄逐鹿中搶佔了戰略的制高點。他精通兵法戰策,手下的謀士如雲,從流如善,善納諫言。恢復經濟上也很有一套方法。打仗總體上也是勝多負少。2、禮賢下士,不拘一格降人才。曹操是出了名的愛才惜才,不僅是對謀士這樣,對武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舉個例子,關羽原本是劉備手下的大將,跟張飛一起與劉備是寢則同席,食則同桌,形影不離。曹操因為惜才愛才,雖說在打敗劉備,包圍關羽後完全可以殺掉關羽,但是還是讓關羽的好友張遼去勸降,最後關羽提出了約法三章,曹操居然全部同意。其中可是有一條是一旦發現劉備的行蹤,關羽就要離開曹操去尋找。也就是曹操,換了劉備或者孫權估計誰也不會答應關羽這麼苛刻的條件。3、知人善任,能充分發揮手下將領的能力。曹操起兵初期,主要是以曹家和夏侯家計程車族為主,比如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淵等。之後的武將幾乎都是降將。在使用這些將領上,曹操知人善任,安排的井井有條。比如讓張遼負責東線抗擊孫權,逍遙津一戰,殺的孫權狼狽逃竄,險些被俘。搞得江東聽說張遼都頭疼,乃至於哄小孩都用張遼的名字。文聘守江夏,也是滴水不漏。曹仁守樊城,關羽愣是攻打不下來。4、賞罰分明,眾將心悅誠服。哪怕是自己犯錯誤,也會受處罰。有一次行軍打仗,路過一片麥地,他下令有踐踏麥田者殺無赦。後來自己的馬受到驚嚇,跑進了麥地,踩壞了很多莊稼,曹操拔出寶劍就要抹脖子處罰自己。後來被手下人阻攔,割須代首,也算是受到了懲罰。因為在古代,毛髮受之於父母,是不能隨便剪的。獎賞就更不用說了,對於降將關羽,他是上馬金、下馬銀,還給關羽討封爵位為漢壽亭侯。何況那些死心塌地跟隨自己的愛將?割發代首

    曹操一生都在禮賢下士。除了他起兵初期本家曹氏和夏侯氏外,後來的武將幾乎都是招降來的,如許褚,典韋,徐晃,于禁,樂進,張繡,張遼,高覽,張郃,文聘,龐德,孟達等。

    有句俗話說的好,良鳥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正是因為看到了曹操的雄才大略,禮賢下士等眾多優點,這些文臣良將才會死心塌地的追隨曹操,哪怕是一時打了敗仗。因為本來勝負就是兵家常事,再說曹操每次打了敗仗就能很快找到失敗的原因,迅速調整策略,扭轉局面。

    比如,關羽水淹七軍,降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沒有驚慌失措,而是迅速答應了孫權的所有條件,讓孫權從背後偷襲荊州,他又派徐晃領兵阻擋關羽。隨著呂蒙的白衣過江,拿下荊州,抄了關羽的後路,徐晃又迅速出兵攻打,關羽一敗塗地,最後被抓身亡。

    曹操文武全才。

  • 3 # 秀雲涵天

    勝敗乃兵家常事,項羽身經七十餘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到頭來還不是光桿司令一個,落得個烏江自刎的結局。曹操打過好多敗仗,但將士們反倒是越發忠心,原因就在於曹操過人的管理人才藝術。

    一繫結人才——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很有政治眼光,迎獻帝於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搶佔了政治制高點,自己所作所為都是正統,這點非常關鍵。古人講究名正言順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雖然孫權和劉備集團裡有人動不動就罵曹操“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但沒有用,人家曹操就是名正言順的漢大丞相,跟曹操幹就是走正道,有奔頭。當時的有志青年都不傻,所以曹操手下人才濟濟,能人輩出。在群裡的人大多不生二心,沒入群的人想方設法加好友入群。

    二吸引人才——三次頒佈“唯才是舉”令

    曹操作為政治家很清楚,所謂競爭其實就是人才競爭,所以他頒佈“唯才是舉”令,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很容易遭人詬病,可曹操不在乎。只要你有能力,能把事情辦好,哪怕你貪財吧,好色吧,還是其他方面的毛病,都不是事。其實許多成功的政治家用人時都是這麼做的,只不過他們都沒像曹操這樣明說罷了。這就給許多想投奔曹操的人吃了顆定心丸,放心大膽地幹吧,只要有成績,曹公不會虧待大家的。吸引力非同凡響,直到後來曹魏政權都沒出現孫、劉集團人才凋零的現象。

    三容納人才——胸懷寬廣

    典型的例子就是張繡,宛城一戰,曹操損失慘重,愛子曹昂,愛將典韋,侄子曹安民,均死於亂軍之中,自己差點小命不保。即便是這樣的深仇大恨,後來張繡再次投降時,曹操沒有給他算老賬,而是既往不咎,委以重任。這種胸懷非一般人能比,將士們都親眼所見,親身經歷,想讓部下不死心塌地都做不到。

    四善用人才——知人善用各盡所能

    用好人才是最關鍵的。二袁、呂布、劉表手下能沒有人才嗎?有,但沒用好,結果為人所並。既來之,則安之,曹操用人精準。張遼有帥才,放手使用,逍遙津一戰,打得吳人談遼色變。第一次見到許褚,便說:此吾樊噲也。知道許褚耿直忠誠,便委以貼身護衛工作。後來有個叫徐他的人想刺殺曹操,因畏於許褚武功,候到許褚不值班時發難,不料許褚似乎有心靈感應,立刻回到曹操住所,果然發現刺客正要下手,立即擊殺之。曹操去世 ,許褚哭得吐血。

    五調動人才——賞罰分明

    軍中不賞不罰不齊。曹操帶軍多年,深諳此道。割發代首,因戰馬失蹄違反軍紀,自己主動懲罰自己。現代老是有人拿這個事罵曹操收買人心,古人和今人觀念不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自己是沒有權利處置的,“髡”就是剪掉頭髮的一種刑罰,不像今人可以令人匪夷所思地折騰自己的身體。賞罰分明,雖仇不避,雖親不加。極大地調動了將士們的積極性,人人爭立功,個個奮勇當先。

    小結:這五點,足以讓那些有“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想法的人迅速成為曹操的死粉,自然而然地效忠曹操 ,一生無悔。

  • 4 # 書生意氣876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漢室腐敗無能,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人(現安徽亳州市),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他誅殺董卓後,漸漸"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先聲奪人的優勢,他採取"薦賢任能,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多方招攬人才。

    他手下人才濟濟,兵多將廣,如有名的謀士很多,如荀彧,荀攸,郭嘉,賈詡,程昱,司馬懿等,皆有王佐之才;曹操的的猛將也很多,如典韋,張遼,張郃,徐晃,于禁,樂進,龐德等,還有宗親曹仁,曹洪,曹真以及夏侯淵、夏侯惇等,大多是文武雙全。

    在軍事上曹操"自作兵書十餘萬言",整理註釋《孫子》十三篇,深得兵法之要。

    他的一生是在征戰中度過的,從39歲~53歲的14年間,他指揮作戰"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若神",經歷了大小50餘戰,比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可謂是身經百戰,是一位軍事實戰家,對內先後消滅了楊奉、韓暹、袁紹、袁術、陶謙、呂布,對外征服了南匈奴、烏桓、鮮卑等。

    赤壁之戰,曹操一生最大的敗仗,由於北方士兵不習水戰,曹操採用謀士建議,將戰船首尾相連,如覆平地,被孫劉聯軍在赤壁趁東風采用火攻,火燒戰船,幾十萬士兵命喪黃泉,可謂損失慘重,自此曹操無力東進,完成大一統,導致“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兵敗之後,曹操仍以"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精神,戰合肥,逐馬超,據關中,平定河西、隴右諸地,鞏固了北方統一。

    古語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沒有失敗,那會有成功,怎麼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 5 # 木山文

    曹操(155一220),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毫縣)人。他生活在"天下大亂,雄豪並起","權臣專朝,貴戚橫恣"的東漢末年。從青年時代起,他便"憂世不治",為了將動亂已久,經濟殘破,民生凋敝的社會推向前進,完成統一大業。曹操較清醒地認識到,得人才,就可以得到立國安邦的"珍策重計",人才是建功立業的重要支柱,稱王稱帝的政治,軍事資本。他說:"將賢則國安,"進而提出"天地間,人為貴"的寶貴思想。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頒佈"求賢令",指出自古受命和中興的君王,沒有不依靠"賢人君子"共同來治理天下的,況且現今天下尚未安定,更是"求賢之急時也",並公開宣佈"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的方針。在"求賢勿拘品行令"中對人才的選拔更是不拘出身,拔幽顯微,推心以待,即使是"出於賤人","負汙辱之名,有見笑之恥","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卒(終)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的高才異質之人,也要讓全國老百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不能因為一個人有所"偏短"而"遺滯"不用。

    這是何等的心胸氣魄。因此一時之間,在曹操的營壘裡,文臣武將濟濟。

    曾替袁紹寫檄文辱罵曹操祖宗三代的陳琳,一旦真心降服,他即加以重用。魏種原來是曹操一手提拔,直做到太守的高官,後來叛變,最後又被曹操俘虜,對這樣的人仍"釋其縛而用之"。別人不解地問他為什麼如此做,他回答:"唯其才也!"臧霸曾先後在劉備,呂布手下當部將,同曹操多次打仗,歸附曹營後,"公厚納待,遂割青,徐二州附於海以要焉",不但不仇視,反而委以重任,他也曾不顧一些人的極力反對,"拔于禁,樂進於行陳(陣)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

    在強調以法治軍的同時,他又十分注意"論功行賞",賞罰分明。在"論吏士行能令"中他主張"賢者食於能","鬥士食於功",從來沒聽說無能的人,不能打仗計程車兵,"並受祿賞,而可以立功興國"的。所以英明的君主"不官無功之臣,不賞不戰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他還引用當時的里諺說:"君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嚴令各級要"賞不逾日",以達"明賞罰,雖用眾,若使一人"的目的,打起仗來,則無往不勝了。

    對那些打了敗仗的將敵則要加以懲罰,在"敗軍令"中,他闡發"司馬法"關於"將軍死綏(敗退)"這一原則時,提出"但賞功而不罰罪,非國典也","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這對那些翫忽職守,居功自傲,一遇戰事即打敗仗的將領來說,無疑是一個嚴厲的警告,同時也讓那些有才能,求上進的將領們覺得有奔頭,有幹頭。

    曹操御軍三十餘年,攻城拔邑,蕩平天下,不僅在政治上完成了統一北方的偉業,在軍事上亦取得了赫赫戰績。曾先後消滅了呂布,袁術,韓遂等割據勢力,官渡一戰,將"虎視四州,強盛莫敵"的袁紹掃滅殆盡。裴松之說他"百戰百勝,敗者十二三而已矣"。

    同其他歷史人物一樣,曹操亦因統一北方而滋長了驕傲情緒。終於在赤壁之戰中吃了大敗仗。但他畢竟是三國時第一流的軍事家。這與他善於用人,有許多人才追隨不離是分不開的。

  • 6 # 鷹之海洋

    首先,我們要知道,曹操的根基,也就是主要班底是什麼人?從其起兵開始,主要將領就是以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為班底的。

    曹操本性夏侯,後來其父過繼給曹家這才改姓曹,同時,曹家和夏侯家也都是東漢末年的大家族,曹操起兵除了老家的鉅富提供資金外,夏侯家和曹家提供人,這也就形成了其最初的班底,相當於曹操作為這兩大家族的代表,帶著這兩大家族的精英開始打天下。這兩大家族等於是把自己的全部都投資了曹操,也算是給了自己人。所以不管曹操怎麼敗,這兩大家族的核心根基也不會變,畢竟這是兩大家族能夠崛起的唯一希望。

    同時,曹操知人善用禮賢下士,所以很多人都受其感召,比如李典樂進這些將領雖然是外姓人,但是一來知道曹操的根基很穩,曹家,夏侯家都是絕對的支援。二來曹操對他們很信任所以一直跟隨。後來潁川荀家全力資助曹操,提供荀彧等人才,也算是打入了曹操的核心集團,和其利益繫結,所以哪怕其略受挫折,也死心塌地的跟隨。

  • 7 # 漩渦鳴人yy

    其實這一點上大家也覺得有點奇怪,最主要是在哪一場事情裡面呢,就是在宛城之戰裡面,當時曹操身陷重圍,在這種情況之下,曹操手底下的將軍,居然沒有選擇帶頭逃跑,這點很顯然出乎賈詡的意料!

    在賈詡的算計裡面,他是已經算計到了,一旦曹操出事情,那麼接下來曹操的軍隊將會作鳥獸散,永遠無法存在下去,這樣的話對於西涼軍來講就可以解決正面危機,所以去殺曹操,雖然包袱道義上面的罵名,並且很有可能面對對手臨死反撲,但是這一點都是值得的!

    可是呢,人有失手,馬有失蹄,家畜,估計絕對沒有。想明白為啥自己把曹操包圍在圈內了,曹操下落不明,在這種情況之下,曹操將軍居然還能夠結成政法,一點兒一點兒地擊敗自己的西涼兵!

    說實話,曹操的這樣軍隊的集結能力著實有點出乎意料,要知道三國時期很多軍閥,他的軍隊紀律可以說差到那種無法想象的那一步,也就是說,只要軍隊統帥出事情,軍隊潰散,那只是一個時間上面的問題!甚至於直接向對方投降你比如說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投降的7萬軍馬!這投降率能達70%,這還沒有算陣亡的人數!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很簡單,三國時期的軍隊其實更多的也只是一種臨時性質的軍隊,他們並沒有經歷過長期的戰爭,也沒有君主的職業操守,更何況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而戰!這個仗打多了,那自然而然的,這些人打仗也就變得麻木了,跟著哪個主子不是打仗呢?

    這一點我們不得不誇讚一下曹操,他做了三個比較優秀的決定!

    首先第一點,曹操手底下的將軍,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於他的親族,也就是曹操的兄弟姐妹給力!他們掌握著軍隊裡面大部分的人馬,即便是曹操不在了,這些人聚在一起也能夠形成一股不小的能量,說實話,就這些人的存在幫曹操報仇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第二點就是曹操手底下他很多將軍原本是寒門子弟!他們原本只能夠在軍隊裡面當低階軍官,根本就不可能賣進氏族,大家的步伐也不可能在朝堂之上呼風喚雨,是曹操給了他們理想,給了他們機會。這一點不得不提劉備手底下張飛跟關羽,為什麼這兩個人對於劉備這麼死心塌地,很簡單,劉備給了他們第一次的人生規劃以及告訴他們。作為一個如此擁有巨大才能的人,絕對不能甘於平庸大丈夫得出去,創造自己的功名利祿,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張飛跟關羽才一直對劉備死心塌地,因為在他們的眼中,劉備,是在黑暗之中給他們那最初的第一縷光芒的人!

    第三點就是曹操手中掌握著天子的大旗,這可是比曹操本人姓名更加好用的一個東西,雖然這東西很有可能造成反噬,但是,這個東西確實能夠在曹操遇到危難時候幫助曹操穩定軍心。我說過,在這之前,三國的軍隊打仗,他是沒有任何目的的,他們不知道到底為誰而戰,但是,自從天子掌握在曹操手中之後,這些士兵知道他們是為了大漢天子作戰,想想這個名頭,那就是天經地義。這個作戰的理由,那是玉虛讓他們付出自己全部的性命。

  • 8 # 瀾僡小世界

    一般的人看《三國演義》比較多,所以對曹操的印象不好,但我們從實力上來說,在三國中,曹操從始至終都是處於上風的。

    至於他的部將為什麼忠心,我們可以從一個部將的角度去分析。

    假如你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至少自認為是一個有本事的人,生活在漢朝末年,朝廷慢慢的失去了統轄能力,天下越來越亂,慢慢有了群雄並起之勢。這個時候你準備找個平臺,做一點事情,不管為天下蒼生還是之間的前途,你會選哪一個平臺呢,記住,這個選擇還有一個前提,就是三國時代的正統思想都講究忠義。

    只要你不是特別另類,你都會選擇朝廷這個平臺,因為除了這個平臺,其他的任何平臺都可以冠以一個通用的名字——反賊。

    好了,平臺想好了,你接著會思索去的方式,你沒有什麼大的名氣,也沒有朝廷做官的人,自己就跑去說建功立業,不被砍了算運氣好。現在是亂世,大家都很忙,冤枉死個人一般沒有昭雪的機會,再說了,能夠昭雪你也不願意死啊。

    正在猶疑的時候,有個人找到你,說朝廷有個唯才是舉的命令,你雖然沒有大名氣,但小名氣還是有的,至少周圍的人都覺得你不是特別聰明就是武藝高強。

    你當然很樂意,就這樣,去報到,上了朝廷。

    其實你並不是一個特別完美的人,也許貪財好色,也許嗜酒,你自己也知道這一點,其實你很忐忑的。但你看到曹丞相的時候,他只問了你擅長的事情,對你的缺點隻字不提,你覺得也許他不知道,為了以後不至於留下說謊的印象,你自覺的提了一下,沒想到曹丞相說,這沒什麼,誰還沒有點毛病啊。就這樣,你的心放在了肚子裡。

    回到住處,你也聽說曹丞相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可你覺得這都不是事,這個天子是不是挾的他就在那兒,你也不打算再挾一次,再說,這個皇帝至少是正統的,比那個中山靖王之後靠譜吧,聽說那關係家譜裡都找不著。再說,這個曹丞相人不錯,不僅談吐不俗,聽說寫的字也不差,寫的東西很有氣魄,你覺得跟他不錯。

    後來,你和你一起來的人都被分配了工作,大家都是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整個朝廷井井有條。曹丞相帶著大家,慢慢的平了一些賊寇,但面對大的對手的時候,也難免吃敗仗,有時候也輸得很慘,但這也沒有辦法,天下亂了這麼久,那些賊寇有些成了氣候,也不能望著逢戰必勝吧。

    最可貴的是,這個曹丞相雖然統領大軍,對百姓也還好,有一次大軍過麥田,曹丞相讓大軍不要踩了麥田,不然軍法從事,可他自己的馬卻驚了,踩壞了許多麥子。

    大家都說這下好,曹丞相該打自己臉了,可曹丞相居然下馬要抹脖子,這下大家慌了,丞相這麼貴重的人,為了一些麥苗就死了,犯不著啊。於是大家都苦勸,好歹把丞相勸好了,可他還是把自己的頭髮割下來,說是以發代首。大家看丞相不自殺了,好歹鬆了一口氣。但都不敢輕視軍令了,丞相可以以發代首,下面的人可不會這麼幸運。

    丞相這個人吧,也不全是優點,有一次我們聽說他睡覺的時候突然起來殺了一個侍衛,然後對大家說,他有夢中殺人的毛病,這個我們心中就犯嘀咕,因為以前沒聽說過。這病不可能突然就得。所以以後他睡覺的時候大家都離他遠些,搞不准他或真或假的突然犯病。

    但在丞相手裡幹活不憋屈,完全可以放手去做,丞相不會上綱上線的怪罪,只要活幹好了,丞相的臉色就好看,大家也高興。

    所以我們一直跟著他。

  • 9 # 執著的河

    治國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淺析《三國演義》中的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曹操形象。

    曹操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之外群星璀璨的星雲裡最耀眼奪目的一顆之一,也是爭議較大的英雄形象。曹操作為三國中曹魏集團的領軍人物,其最大的特點是“唯才是舉,求賢若渴,禮賢下士"。這是曹操雖敗仗不斷,仍擁有眾多粉絲——眾多將軍追隨的真正原因之一。

    01,曹操從行刺亂國賊子董卓開始,一下子聲名鵲起,提升了他的英雄形象指數,在董卓亂國專權,漢室衰落之際,曹操挺身而起,冒著生命危險諸殺奸臣,為國除患分憂,是挽救漢室的英雄壯舉,讓天下人看到了他是拯救漢室的新希望,因此,曹操收穫滿滿,為他日後成功問鼎三國,爭霸天下,樹下完美形象,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是曹操走向三國爭雄政治舞臺的閃亮登場。

    東漢皇室闇弱,漢獻帝幼年即位,董卓專權暴虐,帶刀入朝,淫亂後宮,讓東漢皇室處於尷尬不堪,搖搖欲墜的境地,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人神共憤。司徒王允聯絡青年將軍典金校尉曹操,商議如何剷除奸佞。青年曹操勇於擔當,自告奮勇刺殺亂賊董卓,解救天下蒼生。於是,曹操決意效發荊可刺秦王之孤膽義行,以獻七星寶刀為名行刺董卓。

    董卓十分信任曹操,可以任意出入府邸,當曹操走進董卓臥室,但見其面朝牆壁而臥,曹操見狀,以為時機成熟,正欲抽刀行刺,董卓猛然翻身坐起:孟德今有何事?驚得曹操三魂出竅,靈機一動:

    “今操有異域七星寶刀獻給大人,請笑納"。董卓見曹操跪在榻前,雙手託著一柄閃爍著青光的寶刀,高高舉過頭頂。董卓接過刀來,但見刀柄上鑲有七顆閃爍著異彩的瑩瑩寶石,知是奇刀,便誇曹操甚是忠心,高興地收下這把寶刀。曹操恭敬而退,及至舍內,收拾便當,策馬出城而逃。

    原來董卓睡覺時向裡而臥,牆壁上掛麵銅鏡,入室之人他看得清清楚楚,這些曹操本不知情,雖董卓對曹操信任有加,暫無生懝,卻嚇得曹操魂飛魄散,行刺失敗,恐董卓遲早發覺其行刺動機,驚慌而逃。

    及至呂布入內問道:"義父,曹操為何事而來?”“獻刀"。董卓把玩欣賞這把寶刀,嘖嘖稱奇。"曹操是獻刀焉,還是行刺焉?"董卓猛醒,大吃一驚,道:不曾想到行刺。呂布說,看看他在不在便見分曉。

    到了曹操住處,果然不在,左右告知,言董太師派他有公幹而去。董卓聞言大怒,釋出通緝令全國捉拿曹操,曹操因此一舉走紅,成為救國英雄。

    02,曹操唯才是舉,求賢若渴。他智騙徐庶,卻被徐母以死抗拒,落得個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善待關羽,雖過五關斬六將,仍然為其開關放行,這事兒讓曹操聲名遠揚,曹操愛惜人材,達到了讓人感動得無以言表的程度。因此,天下歸心,許多將軍英雄捨命追隨,便不難理解了。

    曹操愛材惜材,禮賢下士,並非表現在口頭上,而是實實在在落實在行動上,縱觀其白手起家,到曹魏集團崛起,每一次戰爭,雖然歷經赤壁之戰的慘敗,但仍能東山再起,這不能不說與曹操的個人魅力,凝聚力有關,特別是其對待下屬將軍,能達到知人善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曹操在團隊裡尊重與體恤下屬將軍,在團隊領導方面,用智慧與韜略贏得了將軍們的愛戴,特別具有領導藝術,在失敗之中總經教訓,在逆境裡樂觀向上,不氣餒不消沉,尊重將軍和下屬的意見和建議,即走群眾路線,並能讓將軍們獲得榮譽感和價值感,這是曹操雖打很多敗仗,將軍們仍不離不棄,死心塌地追隨的根本原因和核心秘訣。

    曹操在戰爭藝術上最精彩的表現是著名的“望梅止渴"。無論在多麼艱難困苦面前,仍然給將軍和士兵以信心和希望,這是曹操從無數失敗走向成功的另一重要法寶。

    創作:二0二0年十月十八日。

  • 10 # 沒有不存在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將領們不追隨這樣的領導還追隨誰呢?

    一支軍隊的軍心比一次或幾次作戰的勝負更重要,軍心穩固即使屢戰屢敗也能屢敗屢戰,最後翻盤。軍心不穩,一支看起來強大的軍隊轉眼風聲鶴唳就崩盤,如著名的“淝水之戰”。

    可以比較一下,為什麼都是統一中國程序中的一次大敗,前秦大帝苻堅淝水之戰後就崩盤最後連命都丟了,而曹操赤壁大敗後部下對他不離不棄,仍能三分天下。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

    這是同時代的對手,另一位優秀軍事家諸葛亮同志對曹操軍事能力的評價。

    可以看到,絕境翻盤已經成為老曹的一種常態。而一次又一次最後勝利都給部下一種心理上越來越強大的暗示——“跟著老大就沒錯 ”“老大總有好辦法”。現在叫“領袖崇拜”,其實就是對領導的絕對信心,這個靠宣傳背語錄甚至恐嚇都是不行的,一定是跟著領導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打心眼裡佩服,這也就是個人魅力。

    如果部下口裡山呼萬歲心裡MMP的話,一次失敗就會雪崩,薩達姆同志體會最深。

    其實早期的曹操也經歷過軍隊崩盤(譁變),但那時候他實際上還是袁紹部下,失敗了可以重新來過。而後來的每一次勝利都是給自己刷經驗長等級,他從一個小軍閥一路平黃巾屠徐州擊袁術滅呂布直到吞併原主公袁紹,每次都是親力親為,經驗刷了一波又一波,成為一個越來越強的BOSS。漸漸他手下的將領們都有了“跟著曹老闆就沒有過不去的坎!”這樣的信心。到這個時候想打垮他就越來越難了。

    張魯甚至說過“寧為曹公階下囚不為劉備座上賓”,除了對劉備乘人之危的鄙視也看得出對曹操的崇敬。

    軍隊的信心就是軍心,這非常重要,無論是在商場還是戰場。

    所以曹操雖然在赤壁大敗,仍然能有條不紊地佈置荊州防務,面對孫劉兩家的強大攻勢,曹仁樂進徐晃文聘等將領即使兵力劣勢也層層抵抗,與對手在荊州展開拉鋸戰,為曹操爭取到了休整和捲土重來的時間。

    試想如果他們不是對曹老大有信心,憑什麼在關羽絕北道,荊州人心浮動,荊州軍一觸即潰的情況下還堅守?除曹仁外,樂進徐晃都不是宗族,而文聘更是剛剛投降的,到哪裡不是打工?

    當然還有就是“賞罰分明”這個大前提。曹操“功必賞過必罰”這是慕容置疑的。誰也不是傻子,手下將領賣命原因一是認為曹老闆不會敗 。二是基於自己的付出以後必定會有相應回報的判斷。否則你日後做得再大也不分紅給我,憑啥我要賣命?

    其實,前秦大帝苻堅也是有個人魅力的,但他的魅力更多來源於政治而不是軍事能力。當國家由於鮮卑和羌人的叛亂而面臨政治崩盤需要強力的軍事止損時,部下卻發現沒有了堅強的軍事核心。因為前秦前期的軍事勝利主要靠強人王猛,而王猛已死,驟然面對遍地烽煙的困境時,各自為戰的將領們自然就想“我們老大行不行啊”“打不贏我們逃吧”甚至“沒希望了,投降算了”,整個局勢就雪崩了。

    否則無法想象淝水之戰後,前秦主力部隊其實並未被殲滅,甚至並未進入戰場就潰散了。而且很多地方政府還仍然是氐族控制的情況下,幾個月時間慕容氏組建的軍隊就可以長驅直入圍困首都。

    當然,比起軍事,更重要是還有政治上的原因。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

    曹操揹著“衣帶詔”的政治包袱,建安十三年後似乎人人得而誅之,不止一個李服,背叛甚至刺殺都成了家常便飯,而且軍事上也出現重大挫折(夏侯敗亡),但主要將領一直保持忠誠。這就還要提到老曹厚黑的一面。

    自從徵張繡以後曹操就立了一條規矩,所有帶兵將領的親屬都必須安置在他大本營鄴城作為人質。“吾降張繡等,失不便取其質,以至於此。吾知所以敗。諸卿觀之,自今已後不復敗矣”。包括曹氏夏侯等宗族將領都必須執行這個規定。

    所以,可以想象,即使有的曹操部下將領看風頭不對想首鼠兩端,但是,父母妻子都被當人質扣在老曹手裡呢,如果叛變,馬超全家就是前車之鑑。

    老曹的厚黑就是先假定每人都會背叛,寧我負人不可人負我,先做好預防,和苻堅大帝胸襟開闊坦蕩寬容成鮮明對比,但就像一句諺語“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事實就是好人未必好報。特別是搞政治的,如果不是從最陰暗的心理來分析防範對手(朋友)往往就是事到臨頭措手不及。

    所以不管你是不是真心歸附曹丞相,為了家人安危還是乖乖聽話,除非準備像馬超一樣六親不認,孑然一身。反觀苻堅,無條件地信任慕容垂,寬待慕容宗族,卻換來一次又一次背叛。不得不感嘆,人性啊人性!!!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曹操軍隊是以曹氏(夏侯)宗族為核心組建的。還是那句話,曹操的思維方式就是首先假設每個人都是不可靠的。以能力最強的五子良將張遼為例,駐守合肥時曹操偏偏安排和張遼不和的李典樂進,不是互相監視牽制是什麼。升遷為徵東將軍後,張遼手下兵力卻仍然最多不過六千人,曹操曾經增加他幾千士兵作為嘉獎,但馬上就後悔裁減了。後來張遼幾次作戰反而是由官銜低一級的夏侯惇統一指揮,這事也只有老曹做的出來。連屢立奇功追隨曹操南征北戰十餘年的張遼都是這樣,其他將領可想而知。

    宗族因為利益的捆綁忠誠度是最高,所以在曹操手下獨當一面的將領必須是夏侯淵夏侯惇曹仁等宗室。

    看得出,老曹的政治風格就是:有功必賞絕不吝嗇,同時政治上的防範也赤裸裸不加掩飾。能力強的打工仔,待遇上我不虧待他你,但同時在制度安排上確保他背叛(跳槽)要付出巨大代價,或者即使跳槽(背叛)也不能帶走我的核心資源,自己也不會因為最壞結果的發生(背叛)而崩盤,至於個人情感那不在考慮範圍內。

    想象一下,苻堅如果有曹操的厚黑,慕容垂說不定也是張遼一樣的忠臣良將。

    所以,曹操絕對是一個投資高手,任何情況下都設定止損,執行操作紀律,絕不因為感情影響操作計劃。

    回到題主的問題,可以看到,將領們忠誠曹操的原因除了曹操的個人魅力,更重要的是有機會背叛的(宗族將領)沒有背叛的動力,有動力的沒有機會,而且代價太大。

  • 11 # 568551茶酒糖

    三國演義不是史記般記錄,只是作者文筆以騰,喜歡誰好就寫誰好,曹操寫成曹賊怎麼會公正反映歷史真像,文筆點睛而已!真實的曹操可能只有東吳與蜀國聯合才能打得過!諸葛亮也沒有司馬懿之戰略眼光而是戰術比較他強而已!!

  • 12 # 叢中笑6603

    原因有這樣幾條:

    一,曹操儘管打了很多次敗仗,但只是交戰過程中的插曲,最後都能取得勝利。如徵袁紹,如滅呂布,如戰馬超,如得徐州,就是赤壁之戰大敗,他的文臣武將都沒有多大損失,這是其一。

    二,曹操挾漢帝以令天下,明正言順,自以漢丞相居之,高官厚祿待以百官,何愁投靠者無人。

    三,曹操雖生性多疑,但足智多謀,對文官武將量才錄用,賞罰嚴明,讓眾文臣武將安心在曹操帳下效力。

    四,曹操一生,征戰頻繁,所得甚多,眾多諸侯與其抗爭,多以失敗而告終。各路人馬紛紛投其名下,故曹操仗打得多,人馬卻不見減少。

  • 13 # 逍遙歷史交流閣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曹操,何許人也‬?大‬志向之人‬也‬。

    曹操主要‬的‬大敗‬就是‬赤壁之戰‬,這一場‬大

    敗‬比‬所有‬失敗‬都嚴重‬。讓曹操‬幾十萬‬兵馬‬

    損失‬殆盡‬,曹操‬和‬少數‬親隨‬將領‬逃出‬華容

    道‬。

    曹操‬的‬將軍‬從哪裡來的‬?有他的‬鐵桿‬兄弟‬,夏侯‬敦等人‬,眾所周知‬,曹操‬本來就‬出自‬夏侯‬。還有就是‬曹操‬在‬西園‬練兵‬的時候的‬手下‬,曹操‬是‬東漢‬西園‬八‬較蔚‬之一‬。還有什麼‬將軍‬呢‬,就是‬他‬攻打‬各個‬地方軍閥‬收‬下的‬投降‬將領‬。這些‬主要的‬將領‬在‬赤壁之戰‬並沒有‬死傷‬過多‬,好多都在‬。

    另外‬,還有一些‬沒有跟隨‬出征‬,也‬保全‬了‬性命‬。我們‬俗話說‬~千金易得,‬一將難求‬。

    像‬常山趙子龍‬這樣的‬常勝將軍‬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曹操‬懂‬人心運用‬,在‬袁紹‬大敗‬的時候‬,有軍士搜尋出‬很多‬曹操‬陣營‬的文官‬武將‬寫給‬袁‬的‬投降‬信‬,表白書‬,曹操‬並沒有‬在意‬,而是‬一把‬火‬燒了‬,這個‬舉動‬奪取了‬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曹操‬計謀‬很厲害‬,懂得‬人心‬向背‬,懂得‬做人情‬,這就是‬他‬高超‬的政治水平‬。

    然後,曹操‬雖然‬赤壁‬大戰‬損失‬幾十萬‬兵馬‬,但是‬主要‬的生‬基力量沒有損失‬,他回到‬北方‬,照樣可以‬屯兵‬,照樣可以‬招兵買馬‬,後來‬沒有幾年‬,曹操‬恢復了‬原先的‬力量‬。

  • 14 # 臨江望月

    講一下我的親身經歷吧。

    我上一家公司月均虧損幾百萬,公司瀕臨破產,員工每月的工資都被扣壓一部分,隔三差五地就要裁掉一批人,就是這樣的情況下,還是有很多人跟著老闆幹。更何況是曹操這種級別的大佬,雖說打了敗仗,但是並未傷筋動骨。

    我之前在一個教育行業的民營企業工作。剛加入這家企業的時候,發展前景很不錯,公司打算在明年上市,員工都跟打了雞血一樣,特別有幹勁,老闆每次開會都興致沖沖,打算明年租一條遊輪帶我們出海玩。

    結果到了年底,也就是陽曆2020年的年初,一場史無前例的疫情突如其來,瞬間打破了所有的生活節奏。公司被迫在一段時間內停止了營業,各地的校區紛紛關閉。由於之前沒有做好準備,公司在這當口才苦苦地探索著線上教學的道路。然而要找到一個契合自己教學風格的線上工具太難了,整整半年,公司都面臨著選型的困難,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嘗試著各種線上教學工具。

    公司的財政收入由一開始的盈利,也漸漸地變成了財政赤字。最艱難的時候,一個月的虧損達到了7位數。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老闆一開始也曾豪言萬丈,“不管公司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不會虧待員工”。

    然而剛過一個月,打臉的事情就發生了。公司決定,主管級別以上,每個月只發百分之六十的薪水,級別越高,發的比例越少;基層員工則每月只發百分之七十。等到公司情況好轉之後,再補發另外一部分工資。

    政策出來之後,哀鴻遍野。然而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依然沒有人選擇主動離職,還是留在了自己的崗位上奮鬥。後來公司的財政赤字不斷地擴大,單單緩薪已不足以解決問題了,公司決定要裁掉一批人。

    第一批裁員名單出來之後,一些小姑娘還是忍不住哭了,即使公司有保障裁員之後的補償,還是有一些人想透過走後門留在公司,最後不得已之下,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公司。

    辛辛苦苦捱過了一年,到了今年,業務開始有了起色,一切都向著美好的方向發展。然而,表面的美好之下隱藏著一場更大的危機。

    果不其然,國家開始大力整治k12教育,嚴控校外培訓時長。面對著這樣的變革,很多中小企業都抵受不住打擊,紛紛倒閉了,我們公司雖然還是力挺在那裡,但也是陷入了困境,掙扎著求生存。

    就是這樣的困境,到我離開公司之前,大部分人都還是選擇留在公司,也沒有要走的意思。其實這是華人的一個通病,有著一種嚴重的鄉土情節(類似)。在一個地方呆得久了,就不願意挪窩了。只要不是那些剛畢業的,充滿熱情和幹勁的涉世未深的員工,一般都是得過且過的,只要天塌不下來,日子就還得繼續。

    另外,從公司的角度來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只要公司還存在,沒有倒閉,它就能為你提供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能每個月給你發一筆工資,滿足你的生活需要。對於一個在職場混了十年八年的人來說,早已沒有了升職加薪的衝勁,只想安安靜靜地混口飯吃。我有一個同事,985著名大學畢業,入職三年多,沒有加過薪,合同到期後續籤時,也是想都沒想,直接就簽了,壓根不提加薪的事情。所以對於這樣的人,你想他們主動離開公司,是一件異想天開的事情。

    一個小小的公司,都能夠留住這麼多人,更何況是曹操這樣的一方霸主。曹操確實打了很多敗仗,當年劉璋派張松去許都與曹操通好時,張松就曾譏諷過曹操這件事。

    操謂松曰:“吾視天下鼠輩猶草芥耳。大軍到處,戰無不勝,攻無不取,順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松曰:“丞相驅兵到處,戰必勝,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陽攻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繡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羽;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此皆無敵於天下也!”操大怒曰:“豎儒怎敢揭吾短處!”喝令左右推出斬之。

    但是曹操打了這麼多次敗仗,根基卻都沒有動搖。自從官渡之戰打敗了袁紹之後,北方一直牢牢地控制在曹操的手裡。就算是赤壁之戰,敗得這麼慘,北方也沒有受到影響。就連荊州,在戰敗之後,都還有襄陽和樊城兩座城池牢牢地控制在曹操的手裡。就這個時間點而言,曹操雖然打了敗仗,卻依然是最有實力的軍閥。一般人很難做到脫離一個強者,而去投靠一個弱者的。

    從儲存實力的角度來說,曹操最可怕的一次敗仗,應該是濮陽之戰。當時曹操帶兵前去征討陶謙,沒想到後方陳宮和呂布聯合起來偷了家。用現在的一句話來說,真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復徵陶謙,拔五城,遂略地至東海。還過郯,謙將曹豹與劉備屯郯東,要太祖。太祖擊破之,遂攻拔襄賁,所過多所殘戮。②會張邈與陳宮叛迎呂布,郡縣皆應。荀彧、程昱保鄄城,範、東阿二縣固守,太祖乃引軍還。布到,攻鄄城不能下,西屯濮陽。

    這一次,曹操被偷得家底都沒有了。除了甄城、範縣、東阿之外,整個郡縣都已經反叛投降了。這也是大家在分析了當時的形式之下,做得最好的選擇。曹操之所以沒有被放棄,還有人為他苦苦守著三城,是因為他手裡還有一支軍隊,有軍隊就有實力。如果當時家底被偷,曹操又剛好在徐州打了敗仗,那麼很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曹操很重視人才,提拔人才往往不拘一格,唯才是舉,很多有才無德的人在曹操的手下也能得到升遷。

    拔于禁,樂進於行陳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餘拔出細微,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

    曹操最心愛的一位謀士,郭嘉郭奉孝,道德品德就不怎麼好,非常地好色。陳群就經常當著曹操的面控訴郭嘉私生活不檢點。但是郭嘉卻不以為意,曹操也不怪罪他。這樣的人,要不是在曹操的手下,可能要被拉去浸豬籠的。所以從這方面來說,也是曹操能夠收買人心,讓大家離不開他的原因。

    最後總結一下,想讓人死心追隨你,一是要有實力,二是要讓跟隨你的人,能夠享受你的實力帶來的好處。

  • 15 # 夏雨風

    曹操在戲劇舞臺上是有名的花臉宰相"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一代梟雄。

    但在歷史上,曹操還是一個有情懷的將軍詩人。他曾頒佈"求賢令":"不管阿狗阿貓,只要忠勇就可自薦",求賢如渴。因此,才會吸引各種各樣將領投誠,並死心塌地的追隨到底。

    因此,他既有重用忠義的關羽、張遼,也會啟用殺人不眨眼的惡煞凶神典韋,才會報殺父之仇血屠徐州全城。

    曹操手下降將無數,不管什麼山頭,只要認了老曹老頭子,就一概起用。赤壁之戰,曹操就是用青州、荊州等降將打衝鋒。

    三國群雄中,曹操的將官是最多的一個,他手下的將領有土匪強盜獵戶降將五花八門。

    但他成於兵多將廣,也敗於兵多將廣,沒有將大量納降將士進行整頓、精化,就一窩蜂湧向荊州,妄想畢其功於一役,結果在赤壁遭遇火攻而亂成一盤散沙一鬨而散,遭致大敗而潰。

    接下來與劉備漢中爭奪戰中,再次大敗而回,已不復當年之勇,坐看劉備在西南日夜做大,三國鼎立之勢已呼之欲出。

    曹操有本事收降納叛,卻無本事精兵強將,徒有"83萬"雄兵虛名,在赤壁大戰中煙消雲散,讓一世威名付之東流。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操有感而發,確是肺腑之言。一代梟雄,也無可奈何花落去,竹籃打水一場空。

  • 16 # 小號哥

    這就主要歸結於人格的魅力,古語說-良鳥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在封建社會,無論士大夫和武將都想找到一個能夠為發揮自身能力和給自己將來能夠實現功名利祿的靠山,特別是在亂世之時。

    東漢末年,由於黃巾起義,導致劉漢王朝中央集權嚴重削弱,特別是在經過外戚和宦官交替爭鬥之後,皇帝的權利徒有虛名。同時地方豪強勢力崛起,逐步形成群雄逐鹿的局面。

    曹操字孟德,漢相曹參之後 ,自小桀驁不馴,二十歲時入舉孝廉,任洛陽北都尉。後來藉機鎮壓黃巾軍而崛起 ,特別是在收編了近二十萬的黃巾軍之後,選擇其中的青壯者組成自己的武裝-青州軍,這才象徵著曹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諸侯豪強當中拖影而出。並且逐漸站穩腳跟,有了自身的勢力範圍,可以與北方最強大的地方豪強勢力袁紹相抗衡。

    在這期間,曹操招納了許多文武全人才,有荀攸,荀彧,劉燁,郭嘉,武將有于禁,夏侯兄弟,曹仁,曹洪,李典,躍進,典韋,許褚等等。這都是最早跟隨曹操打天下的原班人馬,這些人之所以能夠死心塌地地追隨曹操,就是他們看到追隨曹操有著光明的前途和未來。這主要從曹操個性和用人原則可以看出,曹操雖然稱之為世之奸雄,那只是說明他玩弄政治手段的高明,但他本人還是非常清廉的,不像有些諸侯整天紙醉金迷,不思進取。並且他對待自己的家室也要求非常嚴格,不允許她們藉助自己的名望貪贓枉法。

    在用人方面曹操都是採取各盡其才 ,能夠恰當地根據不同人才的能力,給他們不同的工作,讓他們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從而獲得自身的成就感和價值,並且在對待自己的同宗兄弟和外姓下屬之間,能夠一視同仁。沒有遠近之分,並且大膽啟用有著真才實學的新人,例如郭嘉。曹操不僅能夠重用郭嘉,並且還把其當做自己的心腹大臣,每遇大事都要徵詢郭嘉的建議。這些都使曹操手底下的文武非常信服,並且能夠為曹操的事業賣命。這從在曹操征討袁紹殘餘勢力的過程當中可窺一二,在袁紹的兩個兒子逃亡烏桓以後,烏桓國王頓踏公然和曹操作對,這時曹軍已經深入北方,並且還是沙漠地帶,氣候乾燥缺水 ,後勤也無法保障(糧草接濟不足)。這時曹操手下許多文武都反對繼續追擊二袁,主張撤軍。唯一反對的就是郭嘉,他堅決主張要對袁氏殘餘斬草除根,並且要征服烏桓,這樣才能保證北方的絕對安全,也為以後曹操南下征討劉表和孫權掃除後患。曹操聽從了郭嘉的建議,不僅擊潰了頓踏勢力,還安撫了遼東公孫度,剷除了二袁 徹底消除了自己北方的不穩定因素。

    而郭嘉由於水土不服而在柳城病逝,曹操在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幾盡昏厥,哭訴曰-奉孝之逝,乃天滅吾也。可見郭嘉在曹操心目當中的地位,所以即便是曹操在其一生的征戰當中有所失敗,可那是暫時的,沒有動其根基,所以這些人才能夠死心塌地地追隨曹操。不像二袁(袁紹,袁術),劉表,劉璋,樹倒猢猻散。

    曹操對於當時還處在亂世當中的中國北方的農業生產,人民生活的恢復和社會秩序的穩定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採取了屯田制 ,減輕了農民的負擔,鼓勵農業生產,並且嚴格律法,穩定社會秩序。打擊豪強地主勢力,在官場還實行“九品中正制”,大膽啟用有能力的幾層人才,真正實現-人盡其能,才為所用的用人原則,形成了比較清廉的官場作風-在才幹面前人人平等。

    這些都是曹操的政治素養和人格魅力,他和當時北方炙手可熱的袁氏家族形成鮮明對比。按道理來說,袁紹是北方最大的軍閥勢力,他家裡四世三公。可袁紹鼠肚雞腸,目光短淺,狂妄自大,色歷內岔的性格缺陷 ,註定導致了他後來的失敗和人生悲劇。其他的諸侯就更不用說了,就是隻有孫權和劉備才能和曹操勉強相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anttobe是什麼意思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