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89526421344

    大家晚上好。我來回答一下先人照片可以拿到大海上燒嗎?

    我準確的說可以的,先人是我們有血緣關係最親近的人。所以他的遺物對於我們都寄託著思念。假設永久的存放下去,對於後輩也是精神壓力,所所以在我這一輩,我會把它燒了,灑向大海。

  • 2 # 豁牙胖李

    首先,還是一句話,老人的遺囑聽從就是了,沒有那麼多忌諱。不管怎麼說,老人的心願,就隨他吧。

    我們尊敬的周總理的遺言就是不佔國家一寸土地,把骨灰撒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上。由他的妻子鄧穎超完成了遺願。

    我的父親也是個老黨員,退休後身體一直都很棒。誰也沒想到,癌症找到了他。我們幾個孩子怕老人知道難以接受,共同商定隱瞞病情。病急亂投醫,有人說買墓地可以為老人祈福,擅自做主偷偷買了。實在瞞不住時,老爺子的遺願是不買墓地,樹葬就好。知道已經買了,沒有再說什麼,但是要求身後不大操大辦,不擺花圈,不通知親朋好友,不接收禮金我們都一一照辦了。

    我跟孩子聊天時也說過,如果我死了,只需要把骨灰灑在黃河就好,買墓地就是浪費,如果想祭奠時,到黃河邊旅遊一圈,就當是盡了孝心了。

    不是咱有什麼高尚的品格,不願意在死後再給孩子添麻煩。實在話,買個墓地也就是兩輩人去祭奠一下,再往後的孩子們能不能想起來還是後話呢。現在人口流動這麼大,不定孩子在哪個城市發展呢,哪有時間和精力來祭奠,時間長了和無主的有什麼區別。

    幾萬塊錢買一塊地,不但浪費資源又浪費時間和金錢,不值當的。玩笑話,多買幾斤肉吃到肚子裡有多實惠呀!

    遵從老人的想法,就是最大的孝了!

  • 3 # 文君675057

    這樣做事的父母一定是讀書較多明智的老人。我就一個孩子,只希望孩子過的好,不想給孩子任何壓力,我兩夫妻早就說好,誰先死骨灰放在花瓶裡,雙方死亡後一起撒在河裡,隨著河水看河山大川。

    我姥爺沒兒子,就我母親三姊妹,被鎮上人看不起,被親弟兄罵絕戶。

    外公生病放命的時候,母親姊妹幾個買好墓地,做好壽材。結果是老爺子多年不來往的侄兒來了,拉著快嚥氣的姥爺,說死了也要揹回家。很奇怪,連夜拉上姥爺回家,楞是進了鎮子才嚥氣。

    這下好了,人在他弟兄家裡,事都是他侄兒操辦,九零年我母親三姊妹每人五千掏給他侄兒,當地看墳人看的日子是十一天後…一場喪事下來出的五千不算,每個人身上能搜刮的全搜刮了。

    以後每年上墳,錢是錢,禮是禮,婚喪嫁娶蓋房裝大門,蓋個廚房都要請,組不清楚了。第一次蓋房姊妹三給了五千,第二次蓋房來借錢,這時候我母親已經去世,兩姊妹每人給了一萬…春節放不過,都是錢打發,誰讓先人的墳在他家地裡。

    這幾年大姨自己老了病了,身不由己不能回去上墳了,她自己也說心只能盡到這了,以後挖出來燒了剁了也沒辦法。

    老人們思想,要老了回家,排排場場的厚葬,卻給兒女留下無數的難場。

    現在好多有文化有名望的老人去世不大操大辦,不收禮金,一張遺像,三柱素香在家,人在火葬場已經化灰楊大地了。

  • 4 # 執著的風鈴

    可以不可以,只是觀念問題

    前年去青海貴德,在貴德黃河橋頭不禁被清澈河水,水天一色的風光所吸引,停車下橋,發現岸邊有很多紙灰堆圈和燒過的衣物,不遠處還有幾堆人在燒紙哭拜,感到與美景不太相符,引起好奇心,遂在吃飯時趁機問當地人請教。

    據說,當地近年來風行起的一種殯葬方式,就是家人遵從遺囑將死者骨滅在橋頭灑入黃河,以後節忌日後代親友前河邊祭奠即可。

    這源於貴德地處漢藏交匯他區,過去藏族逝者置筏順水河葬的現象隨現代意識的增進已蕩然無存,但其不留遺體的觀念卻影響了漢族。加之當年周總理對後事安排的榜樣,總理的威望足以令多人效仿!

    現在,當地不少人,出於愛護子女後代或環境考慮,越來越多人立遺囑不留墓地,不要墓碑,將骨灰灑入黃河而葬。

    百善孝為先,順為孝先,尊從老人遺願也是盡孝表現,厚養薄葬符時代觀念。駕鶴西去,音容宛在,只要時刻不忘養育之恩,勞記諄諄教誨,把老人的傳統美德永傳後代,這才是哀思的精髓。墓碑不過是形式。

  • 5 # 海風掠過

    我覺得應該可以的吧。我父親去年去世,生前父母商議好了,走後海葬。父親去年7月31日離開了我們,八月份我們兄妹和親屬跟隨政府組織的海葬儀式,到了遼河入海口進行了海葬,我親手把裝有父親骨灰的特製骨灰盒,透過線繩慢慢的置於入海口的遼河水面上,此時此刻淚水早已模糊了我的視線,我很清楚我的手一鬆是什麼結果。所以好久好久不想鬆開手,最後我說了一句“爸爸我永遠愛您!”然後鬆開了手……。站在船上看著父親的特製骨灰盒(硬紙板製作的)向大海的方向飄去,心如刀割,呼喚著爸爸……

    家族裡父親開創了海葬的先河,我很敬佩父親對自己去世後的抉擇。

    其實人死後透過高溫火化,已經沒有了任何汙染,無論什麼樣子的殯葬都是一種方式,可中國沒有私人土地,墓地也是年限限制,我們這一代都是一個孩子,用老人的話講,未來都不知道有沒有人來墓地掃墓,到了期限不交費,人家直接給清理了,與之被清理,還不如有一個永恆的落腳點,所以選擇了大海作為最後的歸宿,未必不是最好的選擇。

    在世好好孝敬父母,祝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

    流著淚寫的!

  • 6 # 傲雪凌霜177518105

    我就是相信科學,不相信迷信。我的母親早兩年去世的,骨灰在殯儀館存放兩年後,父親去世了,我們遵照老人遺囑,租了一條船,買了鮮花,把骨灰和鮮花一起撒到了松花江裡。本以為船主對這有忌諱呢,打算偷偷撒,誰知船主一看就明白了,很開明,還把船開到江心,環島一遊。他說每年都有好多租船撒骨灰的,這都成了船家的一項生意了。可見越來越多的人擺脫了迷信心理,這不能不說是人類的一個進步。其實,從土葬到火葬,這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飛躍,從原來的不解、抵制,到現在的已成定式,這個過程也是經歷了傳統與創新的博弈,哪一種新生事物的出現,都伴隨著舊事物的終結。想一想,火化後的骨灰,只是一小部分收集起來,其他的都是當成垃圾扔了,買墓地,存放骨灰,只是人的一種心理安慰。但也是一種永遠的牽掛,如果家裡人都出來工作了,老家沒人了,遠的還每年回去祭拜嗎?出國的就更回不來了,等到孫子輩的,誰還顧得上你啊?所以,為了不給子女添負擔,也要不留骨灰。

  • 7 # 十月秋風寒

    和我的想法高度一致。

    我今年62歲了,人到了這個年齡會想的很多,死亡是個避不開的題目。很顯然,如果按國家人口的平均壽命,(我記得前些年的數字是75歲左右)我還能活12年。如果按我們家族的最高壽命82歲,我還能活20年。

    想的最多的是怎麼死。說句內心話,我一點都不懼怕死亡,再說了,怕,有用嗎?我最懼怕死亡之前的那段生活不能自理的日子,不是怕自己痛苦,而是害怕給我唯一的女兒帶來太多的麻煩。所以,我理想的死亡模式是突然,或者意外。

    辭世後我沒有多想,因為我做不了主,到那時候可能連最基本的發言權都沒有。但是我的願望是:能把我的骨灰撒到黃河裡。(因為我會在鄭州養老,離那兒近)我理想中自己的葬禮是這樣的:當我辭世後,不要任何儀式,不要驚擾任何同學,同事,戰友,親戚,朋友。只有我的女兒女婿,和外孫和我道個別,把我的骨灰接出來,撒到黃河裡就可以了。今後也不用祭拜,每次經過黃河大橋時,只要對著黃河叫一聲“爸爸!姥爺!”就行了,我想我能聽到的。

  • 8 # 無有入無間

    父母說去世後把骨灰揚在黃河裡就行,這樣真的可以嗎?

    我個人認為不可以。父母雖然這麼一說,但作為兒女的卻不能這麼做。我們來分析一下:

    1.事死如事生,生死如一。

    人的一生不易,父母的一生是操勞的一生,也是上為父母下為兒女,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成人,對待父母的離去,我們理應重視,把老人的喪事辦隆重辦妥當,這裡說的隆重並不是厚養厚葬,而是殯葬儀式要隆重。

    2.墓,慕,孝子思慕之處,故殮而藏之。

    人都是傳承有序的,祖輩,父母,自己,兒女,一代一代往下傳續,有天子女問我們,爺爺奶奶安葬哪裡了,你說撒黃河了,從情感上說的通嗎,自己的子女又怎麼看待我們,有樣學樣,是不是希望子女等我們那天,也一把灰丟黃河裡。

    墓,慕,孝子思慕之處,故殮而藏之。是孝子不忍其父母遺體暴露,故殮而藏之,幾千年殯葬文化傳承至今,墓這個必須有,每年春節,清明,生日,祭日,可以帶上孩子祭掃先輩,寄託哀思,傳承孝道,這是多好的事情,墓是有型的,看的見,摸得著,看見它就向看見自己的父母,父母精神靈魂是永存的,不管自己遇到開心,痛苦,煩心事,到父母墓前目前傾訴,能給自己帶來生存的無盡力量。

    一把灰把父母丟黃河裡,滾滾黃河水向東流,給自己生命的最親最近的親人,真的就丟了,變得飄渺,那麼的不真切。

    3.喪事隆重,厚養薄葬。

    生前可以厚養父母,敬好自己孝心,但面對父母離去,我們只要把殯葬禮儀辦隆重,殯儀,安葬禮儀程式一個也不能少。火化了,公墓找一個幾千元的墓位安葬(根據自己收入情況而定),三年後立碑寫好墓誌銘,這樣實現孝子有思慕之地,父母在天之靈也會感到快慰的。

    有人要說周總理,鄧小平等偉人,也把骨灰撒入山川大海,那是思想境界高遠,追求我中無我,但那畢竟也是極少數,我們不能以偏概全。

  • 9 # 大劉187554756

    我和您父母持相同理念。人死如燈滅,什麼是人,你和別人的不同在於你的意識,意識沒了屍身只是皮囊一具。更何況把皮囊燒了只剩下一捧灰,那捧灰主要成分碳酸鹽磷酸鹽等無機物,和你沒啥關係,就如同您每日的排洩物,那不是你。前年我因膽結石做了摘膽手術,手術不大,臨進手術室時向兒子交待,這是小手術沒大事,但如果真的有事,不用骨灰盒,找一隻紙袋子盛上,出火葬場找一最近的垃圾箱拽了就行。我從事科研工作三十多年,篤信科學,非常清楚那把灰和一泡屎沒區別。人活在活人的心裡,這世上的都忘了你,你就真死透了。

  • 10 # 川疆萍聚

    去年我母親和父親先後去逝了。他們生前告訴我們三個女兒;重病不搶救,死後不買墓地,要把他們樹葬。在他們活著的時候,我們都表示尊重二位老人的意願,也沒多想。因為我不願意想他們會離開我們,認為這是以後的事。去年三月母親病重,十天後就去逝了,我們把母親火化後骨灰存放在殯儀館。十月二十日原本身體很好的父親,吃過午飯躺下睡覺就突然離去了。

    父母親在一年之間都離我們而去,我感覺難以接受,心痛到極點。回想父母一生撫養我們,節儉度日,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父親長年吃剩菜剩飯,我們給他買的好衣服都留著捨不得穿。每月都要把工資存一部分,來資助家鄉兄弟的孩子們上大學,資助孫子輩上大學。最後一點錢也想留給三個女兒,怕花錢買墓地。老人家一生都在為兒女們操心著想,生怕重病搶救花錢,買墓地花錢。父母在世時,有時感覺他們管的太多,又比較固執、嘮叨,有時還會產生些矛盾。當他們離開了,每每想起都是他們的好,感覺自己整天忙這忙那,照顧關心他們不夠。所以當他們走後我們姐妹三個沒有按他們生前的意願辦|,決定給他們買個墓地合葬。這樣每當想念他們的時候就去墓地掃掃墓,和他們說說話。雖然陰陽兩隔,但是也像他們活著的時候一樣,嘮嘮家常,說說身邊發生的事。感覺他們還和我們在一起,分享我們的喜和憂。所以,我認為把父母安葬好,也是讓自己內心有個精神寄託。都說父母在你離死亡還隔一層,父母走了你就直面死亡。好懷念有人牽掛的日子,好想再聽聽他們的嘮叨。每個人都好好珍惜父母在世時和父母相處的日子吧,否則想起來會很心痛的。

  • 11 # 快樂老頑童——除甲醛

    不請自來

    前幾天剛剛和家裡領導談論過這個問題,我給俺家領導說了,我死了就把骨灰撒到渭河,閨女想她老爸了,就到河邊遛遛彎和她老爸說說話就齊了。而且,運氣好了,順水能漂到黃河,運氣再好就能進大海我這人最喜歡大海。

    至於墓地,個人覺得沒多大意思,骨灰安放在墓地,最多維持三代人,現在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曾祖父母的墓地在哪兒?還有,現如今的墓地貴啊,有這錢還不如留給兒女們。

  • 12 # 溫峽情

    俗話說,人死如燈滅,自從有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第一天起,這新舊輪迴的生命便無以計數。

    人類最早的喪葬形式如何,由於淺薄無知,愚未有涉獵此方面的興趣,故不知曉其原貌如何。

    人一生中一定會遭遇和經歷失去親人的苦痛。我經歷過幼年喪母,少年喪父的不幸事件。親眼目賭了告別親人的那種痛楚場面,我父親去世時正值中年,奶奶還健在,繼母也正值中年,還有弟弟妹妹們未成年。我父親活著的時候是極怕火葬的,上世紀六十年代也還未興起火葬強執行。為此,他仍然享受了土葬的沿習傳統。

    經過幾十年的喪葬改革,也由於文化及現代生活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火化已經習已為常,特別是城市人口,也只能接受這一現代的火葬形式。土葬的傳統形式正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不再留念諸如以前喪葬文化所闡述的一切內涵。人們大多看開了,無所謂了。就連國家領導人都帶頭摒棄了這種舊的土葬傳統,一般更是崇尚一切從簡。

    我也贊同這種想法,人死了,何必再去佔用寶貴的土地資源呢?火化後將骨灰埋在綠化的山坡栽上一棵樹也好,撒在江河也好,一輩人只管得了一輩人,再後來就無人記得了。

  • 13 # 玉玲瓏格格

    我覺得可以!這也算是老人的遺言,可以幫他們實現!再說了,現在國家提倡新的埋葬方式,水葬,樹葬,火化,已經不再使用傳統的土葬棺材埋葬方式了!你父母說去世之後,把骨灰撒在黃河裡就行了,可見你的父母是多麼的開明,也有先見之明,他們遵從國家倡導的水葬,可見,他們不迷信,不封建,是開明的老人,他們有如此好的想法,是值得大家學習和效仿的老人家!嗯水葬這幾年國家倡導的新的下葬方式,一來墓地很貴,像北京,上海,廣東等這些大城市的墓地根本買不起,有一種說法,在這些北上廣大城市,普通人是活著買不起房子,北上廣房價很貴,死了買不起墓地,好的墓地在北上廣有的達到了上百萬!想想都心累!水葬,國家會給一部分喪葬費,水葬而且乾淨,再說水下的世界很豐富多彩,如果運氣好,說不定還能到龍官裡玩玩呢!

    再說了,人去世之後,什麼也不知道,以前的人講究入土為安!就是所謂的土葬,我理解的是,土地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地方,尤其是農民,吃的糧食是土地裡長出來的,吃的蔬菜也是土地裡長出來的,還有水果,水稻,等很多東西都離不開土地,還有些華僑出國前都要帶一把故鄉的土,生的時候離不開土地,去世了也要埋在土裡,所以土地對人們的情結絲絲入扣,所以大部分去世了也想土葬,也算是入土為安吧!

    土葬的話,現在土地很多都在搞綠化,墓地很緊張,而且墓地也很貴,這樣老人心裡也會有負擔,死了還要花一大筆錢買墓地,不想給兒女造成負擔!既然你父母這麼開明,而且還響應國家提倡的水葬,是可以,很好的,所以你應該尊重你父母的想法,他們去世後,骨灰撒在黃河裡!水葬很乾淨,一不佔土地,二環保,三,現在國家提倡環保生態的水葬,而且國家還補償一部分喪葬費,最關鍵的是,你父母希望去世後,把骨灰撒在黃河裡,所以你遵從父母的遺言,又遵守了國家提倡的文明,生態的水葬,這是很好的呢!

  • 14 # 職場經典

    我發現你父母的想法跟我的想法好像,我一直再想,等我死後,要讓我的子女把我的骨灰倒入大海。

    既然我跟你父母是屬於同一類人,我談下我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是因為我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我從來不信鬼神論

    我小時候比較迷信,因為父母就是傳統的農村人,每次生病都會叫一些奇怪的人做法事,以求平安,可是我發現沒有任何作用,後來成年了,自然什麼都明白了,人就是有思維的動物,所謂的人死後進入天堂或者地獄都是一些欺騙弱者的手段,無非就是讓你不敢做某些事情。

    在加上社會上見到很多不公平的人,被人傷害後,發現那些傷害人的人活的好好的,沒有冤魂來報仇,所以鬼神只是大家對不公的一種心靈寄託而已。

    不信鬼神,當然不會相信死後會進入天堂,死後其實就是一把灰土而已。

    現在很多子女都不在身邊,即使修建墓地,最多第一代子女在你死後可能來祭拜你,等到第二代或者第三代人的時候,早就忘了你是誰,更何況,很多墓地在多年後,又會被推的什麼都沒有,當初花錢買的,又被別人賣掉了,上次還看到有人用墓碑做地板,這樣不是有違當初立碑的初衷。

    二、墓地只是心靈的寄託

    對於很多人來說父母過世了,立個墓碑就是在自己想他們的時候,可以去那個地方說說心裡話,其實是不是去找父母說話,而是為了解決自己心裡的不愉快,認為說出來就好了。對某些人來說確實有效。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你完全可以違背父母的意願,當他們過世後可以立碑,反正他們走了,那時候他們也不知道,走了其實什麼都沒有了。

    三、想為子女傳遞一種資訊

    我當初有這種想法的時候,我是想透過這種方式告訴他,在活著的時候要走出去,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在父母活著的時候好好相處,死了其實就是一堆灰,散入海中,終究化作塵土。

    四、不要花沒錢去買墓地

    現在很多墓地動不動就幾十萬,對於那些賺錢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發財的機會,所以他們會告訴你你運氣不好可能是祖墳位置不對,我記得我們村有一家人,因為兩個兒子30多歲了都沒有找到物件,急壞了他爸媽,最後找了一個陰陽師,結果一看說祖墳有問題,最後遷墳。誰知遷墳後結果還是一樣,最後來來回回就墳都遷了好多次。其實他們家孩子找不到物件是因為他家孩子太膽小,與女生說話就臉紅,根本不是什麼墳的問題。

    所以,在死後讓子女花幾十萬買個沒有用的墓碑,還不如讓子女用這些錢好好地過好每一天,把自己散在大海中,活著的時候沒有自由過,至少死了可以遨遊大海

    所以我認為,既然你父母說去世後把骨灰揚在黃河裡就行,這是完全可以的,你看看秦始皇、康熙、慈禧當年多麼風光,死後墳墓還不是被人挖掉了,既然這樣,我們流於那些形式做什麼,父母活著的時候多多的孝敬,死了做的再好也沒有任何用,還不如從簡,這樣我估計對於像你父母這樣的人來說是最好的安慰。

    大家說是不是呢?

  • 15 # 小水滴9062

    人生在世,來時一絲不掛,去時一縷青煙,去世後把骨灰灑在黃河裡,是一種很明智的選擇,就我自己來說,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身累心累身心疲憊,百年之後迴歸自然,隨著河水漂漂盪蕩,任意周遊各個地方,沒有痛苦沒有煩憂,自由自在何樂而不為呢?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人死如燈滅,我們都是時光的過客,生老病死自然規律,做為兒女,只要在父母生前好好的孝順,多一點陪伴,總比薄養厚葬強了許多許多啊…

    人死了一了百了,想開看透就是那麼一回事,現在大都是獨生子女,工作生活壓力山大,無論何時何地少給兒女添麻煩,就算以後有人給你燒紙,若干年後,誰還知道你是誰的誰啊?

    所以啊…餘生要好好的善待自己,怎麼開心怎麼過,怎麼快樂怎麼活!別再去想那麼多…

    個人觀點,希望朋友們不喜勿噴。

  • 16 # 上官天竹

    我生活的城市三門峽就在黃河邊,多次聽到人們說,去世後就把骨灰撒在黃河裡,想他們了就到河邊看看,但總是遭到子女的反對,我認為把骨灰撒在黃河裡是完全可行的。

    中國是人多地少,尤其是可用於耕種的土地更少,人去世後火化,埋入墓地,出現了死人和活人爭奪土地的局面。現在的墓地陵園,大部分都是水泥建成,上百年都不會毀壞,而且越建越多,蠶食著寶貴的土地資源。

    有的專家提出恢復土葬的建議,說經過幾代人後,墳墓就平了,仍然可以恢復土地的本質。

    看到南方的一些沿海城市對逝去的人員進行海葬,駛向大洋的輪船上,親人們手捧骨灰和花瓣,撒向蔚藍色的大海,既節省了土地,也顯得很文明、莊重。

    骨灰能撒向大海,黃河裡當然也可以撒,河水終歸會流入大海,達到了魂歸自然的目的。

    我認識的一個老人生前多次給老伴和子女說,死後就把骨灰撒入黃河,每年的清明節或想他的時候,就到撒骨灰的地方看看,寄託一下哀思就行了,沒必要花個幾萬塊錢,買骨灰盒和墓地。墓地子女們在的時候交管理費,以後的晚輩誰給交啊,到最後不是還得被“請”出來。

    子女們為了讓他安心走,連連答應他的要求,可還是偷偷買了墓地,沒人同意撒向黃河,主要是觀念沒有轉變,於心不忍,另外就是沒有形成文明風氣,別人都不撒黃河裡,自己家人撒了,怕別人議論。

    這就需要全社會的努力,轉變思想,鼓勵海葬這種文明的喪葬方式。我相信,用不了多久,骨灰揚在黃河裡會成為一種流行的、文明的祭奠辦法,節約大量土地,造福子孫萬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演到晉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