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竹夭寧寧
-
2 # 使用者6014264503685
隱”和“仕”都是一種態度。在今天的生活中,“隱”是一種能力!是享盡繁華之後的“隱”?
還是未經涉世單純而被動的“隱”?
還是一種人生頓悟的“隱”呢?
無論如何,能做到真正的“隱”都是一種智慧,“隱”得怡然,“隱”得通透!
“仕”同樣是一種能力,一種更被大眾價值觀所認可的能力,所謂,大隱隱於市,“隱”和“仕”都是一種形式,關鍵是內心是否安寧,自在!
-
3 # 夕陽西下68631
“仕”或“隱”是古代士人的兩種主要人生選擇,同時由於實際情況的變化,他們常常“有道則現,無道則隱”,在仕隱之間轉換角色。
諸葛亮便是如此,他少年時代在故鄉琅琊度過,一生大部分時間仕於蜀國,期間則一度隱居躬耕。而且出於多方面的考慮,諸葛亮的隱居生活長達十年之久,這段經歷對他本人產生了重要影響。
-
4 # 使用者1073991358859
當時康熙與鰲拜之間的鬥爭已經白熱化了,雙方已然勢不兩立。鰲拜身邊的人如班布林善等建議殺了康熙,但鰲拜感念皇太極,順治兩代君王的知遇之恩,沒有同意,只想讓康熙退位。隱就是退位之意,從這點就可以看出鰲拜並無奪位之意,這也是康熙後來未殺鰲拜的原因之一。
-
5 # 使用者8727659532486
1.藏匿,不顯露:~藏。~匿。~居。~士。~諱。
2.傷痛:~惻。
3.憐憫:惻~之心。
對立關係
仕是做官
隱是歸隱不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