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胡扯亂說123

    拓跋元昊也就是拓跋昊是大魏太子是拓跋浚的父親。是大魏皇上的兒子。

  • 2 # 大帥鍋巴飯

    拓拔元昊 即西夏 夏景宗,名曰李元昊(1003年-1048年),乃西夏開國皇帝(1038年--1048年在位),党項族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之後,李姓為唐所賜。 因其為拓跋氏之後,所以有人稱為拓拔元昊。

    你說的拓跋浚是《錦繡未央》裡的拓跋浚,本名拓跋濬(440年―465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之孫,景穆帝拓跋晃長子,母恭皇后閭氏,南北朝時期北魏第五位皇帝。 

    正平二年(452年)三月,宦官宗愛弒殺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餘為帝。同年十月,宗愛又弒殺拓跋餘,尚書陸麗等擁立拓跋濬即位,是為文成帝。文成帝即位之後,便誅殺宗愛。文成帝在位期間,北魏恢復佛教,始建雲岡石窟。和平六年(465年),文成帝病逝,時年二十六歲,諡號文成皇帝,廟號高宗,葬於金陵。

    李元昊建立的西夏王朝,與南北朝時的北魏相距五百餘年,兩者所處的時代不同,地域特點不同,但是西夏王朝承繼北魏餘風,兩者屬同一民族,有著割捨不斷的淵源。

    北魏是鮮卑族,西夏是党項族,党項族是鮮卑族的一個分支。李元昊是党項拓跋氏,並不姓李,李姓是唐朝賜的。西夏拓跋族自稱是鮮卑族的後裔。李元昊也稱自己是北魏皇族的後代,他生前立誓要做一個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式的人物。

    党項諸姓部落中有拓跋氏、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離氏、房當氏、米擒氏等部,稱為党項八部。其中拓跋氏在党項諸部中最為強盛。為什麼說李元昊與北魏皇族有關聯呢?史界觀點認為,党項拓跋和鮮卑拓跋為同一民族。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姓氏相同。西夏的國王雖然姓李,但他們的祖先卻和鮮卑拓跋的姓氏一字不差,都是拓跋。

    西夏拓跋自稱是鮮卑族的後裔。《宋史》卷485《夏國傳》上,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臣祖宗本出帝胄,當東晉之末運,創後魏之初基。”《遼史》卷115《西夏外記》:“西夏本魏拓跋氏後。”《金史》卷134《西夏傳》:“夏之立國舊矣,其臣羅世昌譜敘世次,稱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舊姓為拓跋氏。” 党項原先是披髮,或者蓬首。鮮卑人有過禿髮的風俗,元昊認為祖宗為鮮卑拓跋之後,為了懷念先祖,保持舊俗,他率先自禿其發,即剃光頭頂,穿耳戴重環飾,以示區別。然後強令党項部族人民仿效他的髮飾,限期三日,有不服從者,任何人都可處死他。一時間党項民眾爭相禿髮。

    但是,史界也有人認為,北魏拓跋氏是東晉南北朝五胡亂華之時,北魏皇族姓氏,姓拓跋不一定是皇族。何況宋時西夏與南北朝之間已經歷了隋唐五代十國,其中戰亂多,東遷西逃之事已說之下盡,因此無確鑿的證據說明其有關聯。北魏拓跋氏在孝文帝改革之後,全部改為元姓了,党項族當時還未崛起,党項拓跋氏和北魏拓跋氏沒有關係,屬於冒認,提高自己的身價和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上課前律動有什麼用律動教學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