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霞雲天OK
-
2 # 天邊一抹雲687
普通話中的音調有事會發生變化,稱為變調。1.兩個三聲的調在一起的時候,前面的三聲變成二聲。例如,你好,你有三聲變成二聲。2.口語中一些雙音節詞後面的字變成輕聲。例如,豆腐,腐由三聲變成輕聲。石頭的頭,變成輕聲。3.“不”後面和四聲字組合時,“不”由四聲變成二聲。例如,不去的“不”變成二聲。
-
3 # 使用者3920659650784
一,一般是一聲,如果後面的字是二,三,四聲,一家變成了四聲,比如一天。如果後面的字是四聲,一家讀一聲,比如一個。
普通話的“演”字念yǎn,誰也不會念成yán,可是當它後面跟著一個上聲字時,情況就不相同了,“演講”念成了yán jiǎng,同“言講”的讀音沒有什麼區別。漢語裡兩個以上音節在連讀的時候,由於受前後音節的影響,有些音節的聲調會發生一些變化,這就叫做“連續變調”。“演講”念得像“言講”就是連續變調的一種型別。
普通話的連續變調在上聲字裡表現得最突出,如:在“演出、演員、演講、演戲”中,“演”字的讀音可以分成兩類,在上聲(講)前面讀得像“言”,在陰平聲(出)、陽平聲(員)和去聲(戲)前面,讀得既不像“演”,又不像“言”,而成了一種只降不升的怪聲調,人們叫它“半上聲”。這些讀法雖則不同,但都正確,因為它們符合普通話的連續變調規律。反過來講,如果其他地方的人在學普通話的時候,一定要不變調,把演講念成yǎn jiǎng,硬是不念yán jiǎng,自以為發音很準,反倒是錯了。
許多外語沒有聲調,可是也有“連讀變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