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遠山如黛843
-
2 # 春江帆影491
這個問題如同唯物主義為什麼存在?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是同樣的問題,都是在追根求源,都是無我狀態的對世界本質和人的本質及相互關係的探索,都體現整個人類的理性思維。
廣闊無垠無始無終的宇宙是本來就有的客觀實在,屬於宇宙產物和一部分一階段的人類社會,因具備宇宙特有物質大腦獨有思維機能而面對客觀存在並不斷運運變化發展著的宇宙。它要對宇宙是什麼、怎麼樣、怎樣面對如何做作出回答,因而形成人類與客觀世界的辨證統一關係。宇宙或客觀世界的時空無限性,即空間上無邊無垠,時間上無始無終,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中國哲學的宇宙表述: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為宙。這就決定了人類對客觀宇宙的本質及狀態的認識只能侷限在一定範圍和階段,且不同角度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如對世界本質本原認識在西方哲學那裡有水、火、氣、無限者、原子、數、理念、感覺、現代意義上的原子、絕對精神、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等等;在中國哲學中,有太極、道、金木水火土五行、心說等,對其解釋運用存在於農事、醫藥、紀事紀年等社會生產生活中,至今仍然眾說紛紜,爭論不休。此類整個人類理性思維發展軌跡的成果數不勝數、燦若群星。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無限性決定了人類認識的有限性,也決定了認識的差異既與客觀世界符合及程度。因為哲學是對世界的本質及其產生髮展規律的科學,所以對世界本質本原為標準劃分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會始終存在,其存在方式是相互對立統一,相比較而存在,相互對立相互轉化而發展,沒有唯心主義,也就不存在唯物主義。
-
3 # 真實的恩典
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是哲學上的兩大類派別。簡單說來,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先在,精神是物質的產物;唯心主義則認為,精神先驗,物質是精神的產物。
馬克思主義當然反對唯心主義,但也不是一概肯定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也即是能動的反映論。對於機械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是同樣持反對態度的。
唯心主義的產生,有其必然的人文與社會原因。唯心主義也有其許多真知灼見值得我們重視。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對唯心主義一棍子打死,而應當科學地對待它。
實際上,在科學領域,物質先在還是精神先在這個問題,是無須爭論的。宗教信仰者當然認為世界是神創的,所以在他們看來,精神必定先於物質而存在。但在科學領域,人們的意見基本是一致的,都承認物質的先在性。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分歧,並不在於是誰創造了世界。唯物主義認為,精神是對物質的反映。但唯心主義認為,精神固然有其是物質的反映的一面,但同時,物質也是精神的反照。如果沒有精神的反照,這個世界是不可想像的。或者說,世界的原本是我們所不認識的,我們所認識的只能是經過我們的意識反照過了的世界。仔細想想,唯心主義的這種觀點,你能簡單說它是錯的嗎?
現代物理學已經證明,純粹的物質本象是我們無法觀察的。根據測不準原理,我們對世界的觀察本身,就已經干預了世界。同樣,我們在日常生活實踐中,也都十分清楚,我們在觀察某些事物、某個現象時,是不可能做到純粹的“客觀”的,必然帶有自己的主觀思維在裡頭。所以說,純粹的世界、不帶人類意識印痕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或者說是人類所無法觀察到的,因而也是對人類沒有意義的。真正的世界,就是我們所觀察到的世界,那是一個貼上了人類意識標籤的世界。對我們來說,這是唯一現實的世界。
這樣說來,唯心主義對於世界的認識,實在是很深刻的。相比起來,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就顯得膚淺了。唯心主義的錯誤,在於把精神的一面說過頭了。畢竟,精神終究要受到物質的本原實在的制約。精神不可能憑空創造物質,它不過是賦予了物質以精神含義。如果無限誇大精神的作用,以為是精神創造了物質,那難免是說過份了些。唯心主義因此而受到了批判。
唯心主義為什麼還存在?就是因為它有合理性。
這樣回答,滿意嗎?
-
4 # 開心果282484822
唯心主義者為何還存在?
唯心主義認為意識總是先於物質而存在,其實有一部分意識先於物質而存在,例如一座大橋的設計圖,先有設計思想(意識),然後形成設計圖紙(物質)。這就導致某些形而上學片面觀點的人,認為意識總是先於物質而存在,這就導致產生唯心主義。但也有某些物質決定某些意識的情況 ,如小學老師教的漢字(物質),決定學生記憶的漢字(意識)。由於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由記憶細胞構成,因此意識屬於物質,意識和物質是隸屬關係,而不是對立關係,根本就不存在誰先於誰的關係,從而證明唯心主義是謬論,人類必須立即拋棄唯心主義謬論。
特別指出:人的具體意識是指具體人對具體事物所知覺的具體資訊,並綜合大腦已有的其他意識,而記憶在該人腦中的具體內容。唯物主義世界觀:世界完全由物質構成,不存在除物質以外的其他任何東西。唯物主義是真理,人類必須堅持唯物主義,反對一切非唯物主義思想。
-
5 # 極點學說
唯心主義為什麼會存在?
看了一些回答,雖然比較專業,但是我覺得可能他們侷限於他們的認識,回答得並不夠準確,甚至還含有很多錯誤。
下面我來談一下我的看法,雖然我也不能說,我的看法一定是對的,但可以供大家參考。
首先定義一下什麼是唯心主義?
我們國內的人受到的教育往往是唯物主義為主,唯心主義是作為唯物主義的對立面而接觸到的名詞,所以對唯心主義的認識還含有唯物主義的色彩。
唯物主義是在說法上排斥唯心主義的。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物質產生的產物。
而唯心主義主要分成兩個含義:
一個含義,是世界的存在與否是由人的意識感覺到的,是主觀意識的產物,正如我思故我在,這個含義稱作為主觀唯心主義。
另一個含義,是認為世界先有意識,意思是不為物質所影響的,是第一性的,這個含義可以稱為客觀唯心主義。
實際上真正作為批判物件的唯心主義往往是指主觀唯心主義,也就是認為世界的存在是人的主觀意識決定的。
而客觀唯心主義,有時又成為一種唯理主義,與唯物主義有一部分重合。
實際上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有時還真難以區分。也就是說唯心主義中有唯物主義的部分,唯物主義中有唯心主義的部分。
我們先從唯物主義出發。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但是唯物主義又包含著非物質的存在,也就是說存在決定意識。這個存在不一定是物質的存在,也許還包括著意識的存在。
其次,我們來深入分析一下什麼是物質?
也許一般人說物質就是有形體的物質。
但是我要告訴你有形體的物質也可能不是有形體的。你認為一塊石頭是一個有形體的物質,但對無線電波來說,它以為這塊石頭是不存在的,他直接從石頭穿越而過。
從這個角度來講,唯物主義中的物質的存在與否也跟意識的認識與否有關。
進而推而廣之,“我思故我在”也不是完全不合理,也有一定的合理之處。因為對不同的意識主體來說,這個世界被看到的狀態是不一樣。
正如唯物主義說,物質決定意識一樣,那麼唯心主義的意識能決定物質嗎?在一定程度上,意思也能決定物質,例如一個人的情緒會影響生理健康,生氣的時候吃飯沒胃口,一個人的精神意志會爆發出肌肉物質力量。這也可以看成是意識決定物質的一種現象。
因此,“意識決定物質”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物質是一個相對意識而言的概念,是一個相對概念。
接著唯物主義所說的“物質決定意識”是否一定對呢?也不一定。唯物主義認為意識是由物質產生,但如果你深入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世界上有的物質有意識,有的物質沒有意識,也就是物質產生意識也不是一種規律性和絕對性。
打個比方,唯物主義認為人的意識是由大腦的功能產生。這個觀點對不對呢?在人活的時候這個觀點是對的,當人死去的一瞬間,這個觀點就不對了。因為死去的一瞬間,物質變化幾乎在瞬間極小,但意識完全不一樣。哪怕你人工能夠組建成這些物質,也不一定有這個意識功能。也就是說你無法透過組建一個物質來產生意識。
另一方面意識能產生意識,你又怎麼能用“物質產生意識”來解釋?例如你學會了乘法,由此推理,領悟了連乘法。這是一個意識產生意識的過程。這裡沒有物質參與,也就是“物質產生意識”這個論斷只對了一半。
因此,單純的講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都是不夠完整。原因就在“唯”字上。這個字排斥了對方,也無意中砍掉了自己很大一部分內容。
唯心主義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應該是有其合理而符合客觀現實的一部分,就像唯物主義之所以存在一樣。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這個世界的兩個側面,只是觀察角度不同,而形成了自己的觀點。
在生活體驗中,人們顯然能體會到唯心主義的存在,人的主觀意識和心理情緒是存在的,而且也能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和物質力量,進而甚至能改造世界。這是一般人的生活體驗。
然而有一部分人還有超越多數人的體驗,甚至能感覺到物質之外的另外一個世界,這也是宗教產生和存在的理由。
說到底,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字,是一種極端的世界觀。把這個字去掉,可能更符合客觀世界的存在狀態,也就是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用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來劃分哲學流派,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來劃分,更加貼切得多。
最後再補充一句:物質世界有物質世界的規律,意識世界有意識世界的規律,這兩者不一定矛盾;我們人能認識物質世界的部分規律,也能體會到意識世界的部分規律;能利用物質世界的規律改造物質世界,也能利用意識世界的規律來改變意識世界;也有被各自的客觀規律所支配製約的部分。
世界遠比我們所認識的帶“唯”字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要複雜得多。
-
6 # D東哥
唯心主義為什麼會存在?因為作為唯物主義的對立面是必須存在的。就像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有正就有反,缺一不可,失去了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就不可能存在。
唯心主義是一個人的世界觀問題,是對事物的認識和看法。有人說,唯物主義解決我們的吃飯問題。而唯心主義則解決了我們的生存意義問題。沒有唯物主義 我們無法生存。沒有唯主義 我們的生活就沒有意義。仔細思考一下,其實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馬克思主義認為唯心主義是哲學兩大基本派別之一,與唯物主義對立。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哲學上的兩個基本問題,也就是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是第一性。唯心主義認為物質為第二性,即物質依賴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
我們信仰馬克思主義哲學,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理所當然的認為唯物主義是正確的認識觀,唯心主義是錯誤的認識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世界的探索越來越多,越來越深,人們對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也越發迫切,而這些正是唯心主義所探討的問題。
人類生活在宇宙當中,由於人類認識的水平還不高,對事物的理解還處於初級階段。一大堆哲學問題還不能解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爭論還將長期存在下去。
-
7 # 王則純
一是有歷史原因,唯心主義己出現幾千年,長期危害人們的精神面貌,他的一套理論叫人們既相信又崇拜,如上帝,天命,神鬼論,把人們的思想麻醉不仁,使人民死心塌土的為唯心主義服務,
二是階級原因,在舊社會里,形成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也就是上層是資本家,下層是廣大人民群眾,資本家用唯心論壓迫人民群眾剝削人民群眾,,使人民為唯心者服務,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新中國成立之前,所以唯心主義一直能長期生存,
三是人們認之原因,由於廣大人民群眾沒有文化水平,不能抵制唯心主義的存在,只好聽之認之,也分不清唯心論的毒害,只好任其擺佈,愚弄人們,
四是唯心論獨家經營人類,沒有其他理論來批駁他,鬥爭他,唯心主義一直盤踞人們的思想,能長期存在,
當唯物主義出現在這個世界裡,用自然界中事物,客觀存在的事實,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論,批駁,鬥爭唯心主義,使唯心主義站不住腳,隨之社會的進步,人們的覺醒,知道唯心主義是一種毒害人類的毒瘤,大多數人不相信唯心主義,只相信唯物主義,但還有少數人仍然堅持相信唯心主義,一直至現在仍有人相信唯心主義,
唯物論與唯心論的鬥爭還需要一個相當長時間才能消失唯心論,所以唯心論能長期存在的原因,是深蒂固,不能一次性剷除的原因,
-
8 # 永執厥中
裡格爾《法哲學原理》“存在即合理”,存在即合理是客觀唯心主義的理論,意思是:宇宙的本原是絕對精神(理性),它自在地具備著一切,然後外化出自然界、人類社會、精神科學,最後在更高的層次上回歸自身。因此,凡是在這個發展軌跡上的就是合理的。
爭論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就像爭論時間是否存在問題一樣,看你站在什麼維度,唯物是形而下學的範疇,更讓人接受,尤其是現在唯科學觀的時代,而唯心主義是形而上學的範濤,看似玄幻,實則都是存在的,只是不被大多數人認同。
-
9 # 吳山野士
唯心主義唯物主義都是西方人二維思維的產物。二唯思維非此即彼。不是唯心主義是真理,就是唯物主義是真理。
關鍵問題是二維思維可能不在一個頻道。變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理說不清。
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得先有物質,才能被意識認識。比如一堆石頭中有金子,意識才能判斷決定才能從中撿到金子。這堆石頭裡如果沒有金子,意識是不能變出金子來的。所以唯物主義認為這是真理。
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得先有意識才能認識到物質的存在。比如有一堆沒有金子的石頭。在意識中有了構想,於是用這堆石頭修路、架橋、建房。讓石頭髮出金子般的光芒來。所以唯心主義認為這是真理。
因為這兩主義不在同一個頻道。所以誰也說服不了誰。
但是真理不是誰說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真理只是一個存在。
我們華人是多維思維的。物質是存在,意識也是存在,就存在而言他們是同一的。物質意識是同時存在的。
你想一想,你什麼都能想,且自己能作主,所有外在只是影響到你的想法。你甚至可以不受外在影響而繼續做你自己的事。說明你的意識沒有被決定。
你在不能想一下就把手中的普通物品改變成金子做的物品。這說明意識也決定不了物質,你只能影響到物質。
-
10 # 向陽人家5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唯心主義,唯心主義所要向人們闡述的道理是什麼,它產生的歷史緣源在哪裡,人們為什麼會接受它,讀一世界上那些關於唯心主義有代表性的著作,我們才能對這一重大問題有所瞭解。
最重要的是讀讀毛澤東的《矛盾論》《實踐論》中關於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對立統一規律的論述,我們或許就會有一個明晰的答案。
回覆列表
世界具有物質性,即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指的是整個世界都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這是因為整個世界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意識三個部分,其中,自然界是物質的(這個容易理解),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也是物質的(這個也不難理解)。
而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它是在勞動中伴隨著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