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邊林
-
2 # 思遠讀歷史
最後一部是《明史》。
二十四史按時間順序分別是《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史記》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1、本質不同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中國通史》是由著名歷史學家白壽彝總主編,有22位分卷主編、近500人共同撰寫,迄今參與編纂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中國通史。
2、記錄時間不同
《二十四史》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
《中國通史》撰述的範圍為中國境內,時間跨度從遠古時代始至近代,是對中國歷史全面、系統的論述,集中體現了該書編寫時中國歷史學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
3、記錄內容不同
《二十四史》內容自傳說中的黃帝開始,到明末崇禎皇帝止,涵蓋中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內容。
《中國通史》包含從遠古時代始至近代,經濟、政治、民族、軍事、文化、中外關係、歷史人物等多方面內容,史料翔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