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

    控制追肥。苗床培肥好的,一般不需要追肥。但秧苗發黃,必須查詢發黃的原因,不能見黃苗就追施氮肥,因為缺肥不是發黃的唯一原因。苗床溼度過高、水分過多、土壤板結等都可造成秧苗發黃。當秧苗生長偏弱瘦時,可在秧苗1.5~2葉期,施用少量“斷奶肥”;在移栽起苗前3~5天,追施“送嫁肥”,或用0.5%~1%的尿素液,在起苗前1天均勻噴施。

    澆足底水。苗床整平後噴灑清水,使整個耕作層處於水分飽和狀態。有的農戶用幹火土灰、幹陳磚灰、乾草木灰作營養土,容易出現營養土鹽分過大而造成秧苗反滲透失水。因此播種、蓋種和澆底水應連續作業,防止以後出現秧苗生理性立枯病,誘發大量死苗、燒苗。秧床播種後要輕輕壓種,再用細土蓋種,厚度1釐米左右。這樣既有利於種子萌發出苗,又有利於防止肥害死苗。

  • 2 # 使用者3042086897791

    水稻移栽後的培育管理:

      插秧

      將秧苗仔細的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傳統的插秧法會使用秧繩、秧標或插秧輪,來在稻田中做記號。手工插秧時,會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幫助農人將秧苗分出,並插進土裡。插秧的氣候相當重要,如大雨則會將秧苗打壞。現代多有插秧機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狀不是方型的稻田中,還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會呈南北走向。還有更為便利的拋秧。

      除草除蟲

      秧苗成長的時候,得時時照顧,並拔除雜草、有時也需用農藥來除掉害蟲(如福壽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健壯的成長,並促進日後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

      灌排水

      水稻比較依賴這個程式,旱稻的話是旱田,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時,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分灌溉。

    這要看是什麼稻,水稻分早稻、中稻和晚稻。早稻一般在6月初左右;中稻的話在8月初左右;晚稻的話一般會在11月初左右

    一般本田施肥銨水稻的生育過程分為前、中、後三個時期,前期是指從移栽至分孽終止,也就是水稻的營養生長階段,此時以促進有效分粟和爭取多穗為目標;中期是指水稻生育已進入生殖生長階段(花粉形成時期),此時以壯稈攻大穗為目標,但施肥不能過多;後期是指水稻進人抽穗到成熟的時期,此時以攻粒多、粒飽為主,既要保住不脫肥,又不能貪青晚熟。

    以上水稻三個時期的施肥方法,實際上是指施肥的原則、理論和目標,真正實踐起來還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也就是要根據不同的土壤和不同的水稻品種來確定施肥量的多少,也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靈活掌握。具體說就是看土壤是肥還是瘦,土壤質地是沙還是勃。如果土壤又肥又沙,則施肥量要減少,土質是勃而瘦,施肥量就要加大,這就叫看土施肥。此外,還要注意看苗施肥,苗壯少施,苗瘦多施,這就是下面施肥量中,為什麼要有一個幅度的緣故。

    現將水稻本田的肥料施用量分紹如下:第一是底肥,也叫基肥,包括有機肥和各種化肥。有機肥用量為每667平方米2000~3000千克,化肥用量為硫酸銨30千克或碳酸氫銨50千克,過磷酸鈣30~50千克,硫酸鉀10~15千克。以上這些肥料均在耙田前一次施入,耙田後可使肥、土、水相融,以減少肥料流失。第二是追肥,追肥以氮素化肥為主,如果總的追肥量每667平方米不超過30千克硫酸銨,其大致的肥料分配如下:①麵肥。插秧前耙田時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銨3~5千克。②分櫱肥。插秧後10~15天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銨5~10千克。③穗肥。在拔節初期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銨8~10千克。④粒肥。抽穗前7天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銨3~5千克。

    (1)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佔化肥總量的40%,結合最後一次耙田施用。在施入農家肥的基礎上,一般每畝衝施沃葉菌肥1袋1畝地。

    (2)分櫱肥。分櫱期是增加株數的重要時期,在移栽或插秧後半個月時施用。每畝隨水衝施就果一桶,葉面噴施沃葉水稻葉面肥,能多元素補充微量元素,促進分櫱。

    (3)穗肥。分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在穗軸分化期至穎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穎花數。保花肥是在花粉細胞減數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穎花退化和增加莖鞘貯藏物積累的作用,葉面噴施沃葉粉劑磷酸二氫鉀。

    (4)粒肥。粒肥具有延長葉片功能、提高光合強度、增加粒重、減少空秕粒的作用。尤其群體偏小的稻田及穗型大、灌漿期長的品種,建議施用少量的尿素,但切不可偏氮,以免貪青晚熟。每畝衝施沃葉菌肥5千克。

    水稻各時期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水稻主要施肥方法

    1、前輕~中重~後補法:足適量施用基肥和分櫱肥,合理施用穗肥,酌施粒肥,達到早生穩長,前期不瘋,中期促花,後期不早衰。該法在保證足夠穗數基礎上,兼攻大穗和粒重。南方單季晚稻和遲熟中稻多采用這種施肥方法。

    2、前穩~攻中法:此法省肥穩產高產。主要是提高有效分櫱率、攻大穗提高結實率、增加粒重爭高產。特點:壯株大櫱小群體,前期控櫱;仕稈強根,中攻大穗,中後攻結實率和穗重。

    3、前促~中控~後補法。此法與“V”字型施肥法類似,重施基肥(佔總量80%以上)並重施分櫱肥,酌施粒肥,達到“前期轟得起,中期穩得住,後期健而壯”的要求。東北稻區、南方早稻大部分、華北地區麥茬稻等大都採用這種施肥法。其弊端是前期生長過旺,易造成田間鬱蔽,病蟲害較重。

    4、前促施肥法。在施足底肥基礎上,早施、重施分櫱肥,特別是氮肥,以促進分櫱的早生快發,確保增櫱多穗。底肥佔總肥量的70%(氮肥佔總氮量的60%~80%),其餘30%肥料在移栽返青後全部施下。此法適用於水稻生長期間降雨集中,肥料易流失,常出現低溫少照的稻區。底肥以農家肥為主。

    水稻整個生育期分為三段四次施肥,第一次為基肥,一般旋地前施用,氮磷鉀複合肥每畝40 ---50斤,約佔施肥總量的50%,第二次為分孽肥,促進有效分櫱,增加每畝有效穗數,以氮磷複合肥為主,約佔總量的30%,一般畝施磷酸二銨15斤左右,尿素10斤左右,第三次為接續肥,如果分櫱數不夠可追施,一般畝施3個15含量複合肥10斤左右,第四次為穗肥,要巧施,約佔總量10%左右,也可用高鉀複合肥10--15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風冷變頻冰箱的原理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