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不是什麼“萬業之母”,更大程度上是實體經濟規模和增速,支撐了銀行業的發展。
銀行業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是金融服務業,為實體經濟中的企業服務,放大一些企業的資金槓桿等。實體經濟透過創造的增加值中(包括槓桿作用),即所謂的“蛋糕”中,切走一部分。
這個蛋糕的規模和增速,取決於企業創造的價值,增加槓桿投資後的回報率等。
這個增加值有多大,蛋糕的增速多快,決定整體銀行業的利潤規模和增速。當然,銀行業整體利潤情況還受國家金融政策制定的影響,這不是一個自主定價的行業。
銀行業是經營風險的生意,利差對應的風險損失的衡量。商業模式決定:其中很多公司非常脆弱,容易破產。中國的銀行也許例外吧。
"銀行業若不行了,那麼所有的行業都不行了”,這說法是很不嚴謹的。
得反過來說:實體經濟中大部分企業日子不好過,銀行業整體業績就會受很大影響。但是,在經濟不好甚至較差的時候,少部分企業日子仍會過的不錯,甚至紅紅火火……
銀行不是什麼“萬業之母”,更大程度上是實體經濟規模和增速,支撐了銀行業的發展。
銀行業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是金融服務業,為實體經濟中的企業服務,放大一些企業的資金槓桿等。實體經濟透過創造的增加值中(包括槓桿作用),即所謂的“蛋糕”中,切走一部分。
這個蛋糕的規模和增速,取決於企業創造的價值,增加槓桿投資後的回報率等。
這個增加值有多大,蛋糕的增速多快,決定整體銀行業的利潤規模和增速。當然,銀行業整體利潤情況還受國家金融政策制定的影響,這不是一個自主定價的行業。
銀行業是經營風險的生意,利差對應的風險損失的衡量。商業模式決定:其中很多公司非常脆弱,容易破產。中國的銀行也許例外吧。
"銀行業若不行了,那麼所有的行業都不行了”,這說法是很不嚴謹的。
得反過來說:實體經濟中大部分企業日子不好過,銀行業整體業績就會受很大影響。但是,在經濟不好甚至較差的時候,少部分企業日子仍會過的不錯,甚至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