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月閒聊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實際上是春秋戰國以來諸子百家學說合流的結果。

    內容

    1、“天人感應”“天人合一”思想吸收了墨家“天志”思想和陰陽家的陰陽五行思想,將自然法則和社會倫理結合起來,建立起一套完整系統的宇宙觀。

    2、“三綱五常”是“天”在人間的提現,將儒家道德理想制度化、簡易化,更便於實現。

    3、在強調“以德治國”的同時,又融合了法家的刑名之學。他說“慶賞以立其德,刑罰以立其威”、“教,政之本也;獄,政之末也。”

    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1、適應了漢帝國“大一統”的統治需要,使儒學更加政治化,適應統治階級的利益,從而確立了儒學在思想領域的獨尊地位

    2、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儒家學說,開啟了漢代儒學經學化、神學化的過程

    4、同時,“三綱五常”思想也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造成了思想僵化。

  • 2 # 歷史今朝看

    關鍵詞條:董仲舒、相容性、發展、兩千多年主流思想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拋棄其他思想,唯獨發展利用儒家思想。這是我對這句話的解釋。

    話說漢高祖不喜歡儒家思想,所以儒家思想差點就要在時代中斷了,畢竟皇帝在國家的話語權還是最有作用的。

    一直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為了鞏固政權,國家更好的發展,就召集了全國的優秀賢良來探討治國安邦的政策,這時候董仲舒就給漢武帝諫言:“國家需要改革,我給你提點建議吧,現在全國上下統治思想不一致,百家之言各不相同,統治思想比較混亂,我覺得現在應該統一百姓的思想,才能鞏固武帝的統治”。

    漢武帝聽了之後很滿意董仲舒的建議,就問董仲舒你有什麼具體的措施呢?董仲舒就回答說: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就這樣,儒家思想得到了推崇,其他百家思想受到了打壓。

    對國家的作用和後世的影響

    對國家的作用:

    1.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之後,漢武帝的統治得到了很好的維護;

    2.將政治理論化,漢武帝的無上地位得到鞏固;

    3.宗法思想和宗法制度符合當時封建社會的實際,維護了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對後世的影響:

    1.儒家思想得到推崇,對後世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百姓素質的養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後世朝代很好的繼承了儒家思想,維護了後世的穩定;

    3.使儒家思想貫穿中國所有時代並且有良好的反響。

  • 3 # 馬兒說歷史

    一定時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經濟發展的表現,春秋戰國時代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那是在極其動亂的社會大轉型時期,但是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進步和發展, 出現了大一統局面。

    經濟和軍事上的統一,要求思想上的統一,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認為大一統是天地的常理,國家的需要,要維持政治上的統一,必須實行思想上的統一。從而確定了儒學的正統地位,使得儒學成為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

    從漢武帝時期起,儒家經典成為國家規定的教科書,公元136年,正式規定《詩》、《書》、《禮》、《儀》、《春秋》為“五經”,並專門設立傳播五經的教官,教育被儒學所壟斷。此後,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

    漢代儒學所提到的“君權神授”,提出的“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學說,認為天是萬物的主宰,天子受命於天,所以全天下的人民都得聽從於天子,給王權披上了一層“神權”色彩,在生產力極度落後的情況下,人們對於大自然的認識是極其有限的,所以這種理論的提出對於維護封建統治秩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還提出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種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我們通常稱為“三綱五常”,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秩序,鞏固君權。

    當然,漢武帝在他的統治時期也並不是都用儒家思想,也採用了一些其他的主張,比如法家的重農輕商,嚴刑峻法等。

    漢代儒學奠定了宋明理學的基礎,在宋明時期,儒學已經發展到一定的哲學高度,就是在繼承漢代儒學發展而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表妹年齡太小,成績差初中畢業後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