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屣”“履”“屐”“屨”四個字,它們的含義基本相同,都指“鞋”,但仔細辨析,卻又有細微的差別。
屣,一般指拖鞋
“屣”,讀音xǐ,本指穿鞋不著鞋跟,後特指拖鞋,也指拖著鞋走路。
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有:“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文中的“屣”既非穿鞋不著鞋跟,又非穿著拖鞋,而是拖著無跟的舊鞋。這句話描寫的是宋濂為求學而“揹著書箱,拖著舊鞋,步履艱難地行走在深山大谷中”。
“倒屣相迎”是一個成語,講的是東漢時的蔡邕與王粲的故事。一天,蔡邕聽門人報告說外面有一個叫王粲的小孩來求見。蔡邕早已耳聞王粲的大名,他年齡雖小,卻才智過人。蔡邕愛才之心急切,連鞋子都沒來得及穿好,順勢倒拖著鞋子就跑出去迎接王粲。後遂用“倒屣相迎”來形容熱情歡迎賓客和對賓客的重視。
倒屣相迎
履,古人對鞋的通稱
“履”,讀音lǚ,是會意字。《說文》中釋“履,足之所依也”,後泛指一般的鞋,如成語“鄭人買履”。有時也作動詞,意為踩著,如成語“如履薄冰”。
成語“削足適履”出自《淮南子·說林訓》:“骨肉相愛,讒賊間之,而父子相危。未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意思是因聽信壞人的話而骨肉相殘、父子相危,就好像砍去腳趾頭而適應鞋的大小,砍去頭顱而便於戴冠一樣愚蠢。現用“削足適履”來比喻過分遷就現成條件,或生搬硬套。
吐魯番古墓群出土的織成履
屐,相當於今天的木屐
“屐”,讀音jī,鞋底用木板做成的鞋,一種是平底的,一種是鞋底有齒的。唐以前“屐”常用作登山鞋,宋以後基本上就是專門的雨鞋了。宋·張瑞義《貴耳集》:“東坡在儋耳,無書可讀,黎子家有柳文數冊,盡日玩誦,一日遇雨,借笠屐而歸。”
歷史上有名的“謝公屐”指謝靈運為登山特別設計的木頭鞋。這種鞋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帶,形狀像拖鞋,底上裝有活動的齒,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後齒,很是方便。
木屐
屨,也可理解成草鞋
“屨”,讀音jù,用麻、葛等製成的一種鞋,是一種較古老的鞋。《詩經·魏風·葛屨》:“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中的“葛屨”就是一種用葛製成的鞋。
周朝有專門的機構和專業人員為周王及王后製作草鞋,這些人叫“屨人”。據《周禮·天宮·屨人》記載,屨人的職責是“掌王及後之服屨”。國王和王后夏天穿的鞋一般是葛草編的草鞋,而且草鞋需要和服飾顏色、款式搭配,“玄端黑屨”“素積白屨”,意思就是黑草鞋配黑衣服,白草鞋配白腰帶。
“屣”“履”“屐”“屨”四個字,它們的含義基本相同,都指“鞋”,但仔細辨析,卻又有細微的差別。
屣,一般指拖鞋
“屣”,讀音xǐ,本指穿鞋不著鞋跟,後特指拖鞋,也指拖著鞋走路。
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有:“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文中的“屣”既非穿鞋不著鞋跟,又非穿著拖鞋,而是拖著無跟的舊鞋。這句話描寫的是宋濂為求學而“揹著書箱,拖著舊鞋,步履艱難地行走在深山大谷中”。
“倒屣相迎”是一個成語,講的是東漢時的蔡邕與王粲的故事。一天,蔡邕聽門人報告說外面有一個叫王粲的小孩來求見。蔡邕早已耳聞王粲的大名,他年齡雖小,卻才智過人。蔡邕愛才之心急切,連鞋子都沒來得及穿好,順勢倒拖著鞋子就跑出去迎接王粲。後遂用“倒屣相迎”來形容熱情歡迎賓客和對賓客的重視。
倒屣相迎
履,古人對鞋的通稱
“履”,讀音lǚ,是會意字。《說文》中釋“履,足之所依也”,後泛指一般的鞋,如成語“鄭人買履”。有時也作動詞,意為踩著,如成語“如履薄冰”。
成語“削足適履”出自《淮南子·說林訓》:“骨肉相愛,讒賊間之,而父子相危。未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意思是因聽信壞人的話而骨肉相殘、父子相危,就好像砍去腳趾頭而適應鞋的大小,砍去頭顱而便於戴冠一樣愚蠢。現用“削足適履”來比喻過分遷就現成條件,或生搬硬套。
吐魯番古墓群出土的織成履
屐,相當於今天的木屐
“屐”,讀音jī,鞋底用木板做成的鞋,一種是平底的,一種是鞋底有齒的。唐以前“屐”常用作登山鞋,宋以後基本上就是專門的雨鞋了。宋·張瑞義《貴耳集》:“東坡在儋耳,無書可讀,黎子家有柳文數冊,盡日玩誦,一日遇雨,借笠屐而歸。”
歷史上有名的“謝公屐”指謝靈運為登山特別設計的木頭鞋。這種鞋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帶,形狀像拖鞋,底上裝有活動的齒,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後齒,很是方便。
木屐
屨,也可理解成草鞋
“屨”,讀音jù,用麻、葛等製成的一種鞋,是一種較古老的鞋。《詩經·魏風·葛屨》:“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中的“葛屨”就是一種用葛製成的鞋。
周朝有專門的機構和專業人員為周王及王后製作草鞋,這些人叫“屨人”。據《周禮·天宮·屨人》記載,屨人的職責是“掌王及後之服屨”。國王和王后夏天穿的鞋一般是葛草編的草鞋,而且草鞋需要和服飾顏色、款式搭配,“玄端黑屨”“素積白屨”,意思就是黑草鞋配黑衣服,白草鞋配白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