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965542210801325
-
2 # 段繼民123智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古來稀。這是古代傳下的古訓。所謂三十而立,我認為就是人過了三十就要立身了,要相夫教子,不要依靠父母的呵護啦!老子言:老吾老以及人老。人老了就要有後人關照,百善孝為先。三十而立,事業與家庭都要立啦!不能老讓父母操心啦!當然還有句老話,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孩子在父母眼中永遠是孩子,只有有了孩子才知父母之恩!
-
3 # 追夢樂享人生
“三十而立”原意是指人在三十歲前後建立自己人生穩定的價值觀,做事做人的原則,如孔子三十立於禮。現代則多指有所成就。出自《論語·為政》。
孔子是自學成才的典範,勤奮不倦的學習是貫穿孔子一生的主題。正是透過刻苦的學習,孔子才掌握了淵博的知識,並授徒講學,成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孔子自己承認:“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它描述的是孔子的成長過程。也可以認為這是孔子認為的人類個體理想的成長過程。三十歲建立起自我,掌握一些生存技能,人格已經成熟,什麼;四十歲不再迷惘,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已經徹底瞭解自己力所能及與不能及的事情,並能欣然接受;六十歲能平靜地接受各種批評;七十歲已經不用刻意剋制自己,自然而然就能讓自己的言行甚至意念不過度。
這裡的“三十而立”如果用於當今社會也可理解為,到了三十歲,大部分都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積累了不少社會經驗和人脈,但這個年紀又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年紀,需學會萌冷暖自知,悲喜自渡,靜靜崩潰,默默自愈。順境時,多一份思索;逆境時,多一份勇氣;成功時,多一份淡然;彷徨時,多一份信念。
“三十而立”,我的理解並不是通用一個外在的社會座標來衡量自己是否已經成功,而是由內在的心靈標準衡定自己的生命是否開始了一種清明的內省,並且從容不迫,開始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了一種自信和堅定。
30歲的男人最有壓力,面對生活工作學習,每時每刻都要提醒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什麼可以做,什麼又不可以做,都要清醒。但如果把三十歲的男人比做一瓶茅臺,入口柔和,餘味深長,還不失後勁。沒有了二十多歲的青澀,還未完全沾染四十歲的世故,三十多歲的男人,是一道風景。男人三十而立,俗話說得好三十男人一枝花,徹底綻放後必定碩果累累!
三十而立,做自己的避風港。相信未來的每一天都會變的更好,加油,每一位為了生活在努力的人。
-
4 # 江城二十四
“三十而立”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其原本是孔子對於自己三十歲時的人生狀態評價,即孔子在三十歲時已經“立於禮”,言行得當。
古代人對於“禮”十分看重與推崇,小到個人講究“修身養性”,如孔子說“不知禮,無以立也”;大到國家尊崇“禮儀之邦”,如《左轉》中講“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
可見知禮,懂禮,約束於禮對於古人來講是很難得的,孔子在三十歲時已經能夠做到這一點很了不起。
孔子畫像
到後來,“三十而立”的含義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表現在三十歲時不僅懂禮,還要有自己成熟穩定的價值觀,要形成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
到了現在,在繼承古代傳統的基礎上,又有了現代的含義。
人們常說,三十是一道坎,邁過這道坎即標誌著走向成熟。
大多數人在22歲時大學畢業,在25歲時研究生畢業,在30歲之前博士畢業。隨著受教育時間的拉長,人們普遍在20多歲以後踏足社會,開始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實現自己的價值。
電影《中國合夥人》
經過幾年的努力應該小有所成,能夠立足於社會。精神上飽滿充實,言行上成熟穩重,生活中廣交善友,開始逐步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有了拼一拼的資本。
再往後,差不多到了30 歲的年紀,開始考慮成家。在30歲之前找到一位合適的人生伴侶,開始將重心放到工作和家庭,這標誌著人的進步成熟,有了家的概念,有了更強的責任感。
到了30歲,事業小成、家庭美滿,此為“三十而立”。這是大多數人的奮鬥目標,也是人生新的開始。
回覆列表
三十而立,源於《論語·為政》的成語,意為人到了30歲就應該去面對一切困難。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你如果在讀高中的話,要考到的文言文裡就有這篇文章了。對於這個詞,後人給出的解釋有很多,我個人比較受認同的說法是“30歲人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自己應承受的責任,並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簡單一句話,30歲,人應該能坦然地面對一切困難了。 好好加油↖(^ω^)↗忘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