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琉璃未央天
-
2 # 童話49383
三個和尚挑水體現的哲學原理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所體現出的就是龍多四靠,一個人時沒有任何依靠,任何問題都需要自己解決為了生存,很自然的就去做了,兩個人時可以平均分配,問題也好解決,三個認識問題就變得複雜了,惰性是人與生俱來的,當三個人時,這個劣根就體現出來了,這個時候就需要道德和理智來協調。
-
3 # 菜花花菜
原因很簡單。只有一個和尚時,由於生存的需要,沒有逃避的可能性,只有自己去挑水。同樣的道理,當你讓某個人全權負責某項事情,他沒有絲毫推卸的餘地,往往及時甚至提前完成任務,圓滿解決問題.
當出現兩個和尚時,人的惰性和依賴性明顯體現,要麼每個和尚負責一天的挑水,要麼共同去抬水。雖然抬水好像不合算:每次兩個人才抬一桶水,與一個人挑兩桶水相比,足足差了四倍,人力和時間都不合算。但是,這非常公平,不存在互相找藉口不去取水,給予他們的是公平的感覺。
為什麼華人在改革開放前人民安於相當低的生活水平,而改革開放後,儘管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人民卻紛紛抱怨?原因也在於此,人寧願享受較低的生活水平,卻無法容忍分配上出現的不公平。
例如,給你和同事都是1000元的工資待遇,你也許不會抱怨;但是當你發現同事的工資是1200元,而自己的卻是1100元時,儘管他的收入提高了,但是他卻更多的是疑問同事為什麼比自己多得100元。關注的重心並不是收入的多少,而是收入的差距。
而出現三個和尚時,人的惰性和依賴性,使得每個人忙於推卸責任,指望別人去承擔義務,而自己享受成果。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政府部門人多了反而處理事情的效率和能力並沒有提高。
例如,當你安排幾個人負責解決一個問題或完成一項任務,其過程可能是張三將任務推給李四,李四推給王五。結果到了預定時間,許多事情仍然在彼此的推卸中轉圈,仍然沒有完成任務或者解決問題。這時,大家可能互相推卸責任,找出種種藉口,互相指責對方。
結果,任務可能不得不推遲或延期完成,即使完成,其效果很難達到預期要求,遑論取得超出預期的圓滿效果,甚至可能由於時機的耽誤任務永遠無法完成。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市場的變化讓人眼花繚亂,機會往往是稍瞬即逝,如果耽誤時機,可能將自己推向十分不利的境地。
-
4 # 使用者5614245403259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體和部分兩個方面。整體和部分既有嚴格區別,又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不可分割。
“三個和尚”構成一個整體,如果三個和尚能搞好分工,各司其職,配合默契,三個和尚就會都有水喝。各區域性以有序、合理、有效、最佳化的結構形成整體,就會使整體功能大於區域性功能之和。漫畫中的三個和尚不相互配合,甚至相互推諉,結果當然是“沒水喝”,整體功能小於各部分功能之和.
(一)話說往事如煙,時過境遷,姑蘇城外寒山寺上的三個和尚當年沒水吃,一度成為人們的笑柄,只因相互依靠推辭,偷賴惡勞,竟被編做反面教材來教育中小學生。不知今日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初到寒山寺,山林蔥蘢蓊鬱,遊人如織。且沿臺階往上走,不遠就看到了當年的小和尚,瘦和尚和胖和尚。瞧,他們正笑容滿面,忙得不亦樂乎呢。
原來,當年三個和尚無人挑水,又不甘吃虧,幾乎渴死,遂決定求教於智人。智者無言,只交給三個和尚一本小冊子,就飄然而去了。三個和尚於是苦心鑽研,既而抱頭大哭,從此洗心革面,不僅挑水自己吃,還賣水給周圍村莊裡的人。是什麼秘籍呢?經我再三央求,他們只告訴我這本書叫《系統最佳化法》。在這種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三個和尚立足全域性,分工明確,互相配合,不久就引進了抽水泵,將山水抽到寺裡來,又學得技術,加工礦泉水,遠近暢銷,既方便了遊人,又重修了古廟。這真是士別三人、當刮目相看啊!
臨走時,三個和尚一再叮囑我:“哲學使人變得聰明,別忘了掌握系統最佳化法。”我牢記教誨,愉快地下山了。
(二)“哲理”少林寺和尚由於在他們身上所發生的“吃水”小事一時間成了名人。人們把這事上升到很高的思想高度來體會其中的哲學道理,從中獲得認識並用之以指導實踐。三個和尚對此很氣憤,因為這件事折射出他們的個人素質有問題。他們個人認為,當年發生這事的時候他們還小,不懂得互相幫助。如今他們長大了,類似的事再也不會發生了。可事已至此,由於他們當年的行為使所有的和尚都背上了不光彩的名聲。所以他們三個決定聯合舉行一場新聞釋出會。
釋出會上,各大媒體的記者都趕來了。他們沒有帶來什麼新問題,只是想聽聽和尚怎樣評說此事。
甲和尚說:“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我們的素質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進步,請大家注意到這一點。”
乙和尚說:“請大家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任何人的身上都有優點與缺點,不要抓住別人身上的缺點不放,這樣看問題是片面的。
丙和尚說: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家要從這件事中獲得正確的認識並用之指導實踐。相信會取得積極效果,不要重蹈我們的覆轍。
-
5 # 老兵猛
體現了矛盾的運動變化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區別的;又是相互聯結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於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著普遍性,特殊性與普遍性相聯絡而存在,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自然界矛盾著的物質運動——即物化的矛盾運動,
-
6 # lha自強哥
企業管理的有效實現關鍵在於組織的建立,而顯然三個和尚的情況不存在領導人物,每個人只為了實現自己的小我!
一個和尚的時候當然不用愁,水隨時用。而兩個和尚時起碼可以錯開時間用桶,三個人就麻煩了!三個人以上便形成了一個小型的組織,如果不能建立組織進行分工,必將最會望水而不得!
企業的存在,其意義在於人性化,每個員工的目標,與所樹立的企業的目標可以有效協調,互不損害!
所以三個和尚所建立的“三和公司”在其中一位和尚的代領下,保障了三個人都可以實現自己用水的目的。也許這個組織的存在除了有水喝之外,還可以得到更多的價值!
-
7 # 使用者2483521071124
我感覺也是對的,既然一個和尚就能挑水為什麼要讓三個和尚都去挑水,這不是人才的浪費嗎?真的是管理上出了錯誤,為什麼不給他們分工明確,誰幹誰的事,寺廟裡也不只有挑水這麼一件事,就算是就這一件事,也可以給他們分工沒人一天輪著來,不就行了嗎?
-
8 # 使用者644826806378
有人從三個尚擔水吃的故事裡得到了人生的啟示,也有得到兄弟兄妹間、家庭朋友間合作的啟示,我今天要說的是: 從三個和尚的故事看人力資源管理 三個和尚的故事,流傳已久,世人皆知。但隱藏其中的管理哲理,又有誰能說透。大家都知道: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一個企業也好,一個分公司也好,一定要有一個權威人物,如果平起平坐,誰也不服誰,沒有絕對的權威,那肯定就會形成三個和尚的局面,到最後那一定是沒有水喝的。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恰恰不好用管理學來解釋,三個和尚如果存在管理和被管理物件,那就基本不存在沒水喝的情況,正因為沒有管理人和被管理人,三個人的博弈沒有結果,才會沒水喝,當然博弈最終還是會有結果,畢竟不喝水會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