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澹奕
-
2 # 香姐逛歷史
嘉慶皇帝是乾隆的第15個孩子,在他在位期間也做出了許多卓越的成就。例如,對於和珅這樣一個大貪官,他就用強硬的手段將和珅賜了,對於朝廷的一些貪官也進行了治理。除此之外,他還鎮壓了白蓮教亂。不過在歷史上對於這位皇帝的死,也是謎團重重。
嘉慶皇帝真的是被雷劈死的嗎?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嘉慶皇帝一行於七月十八日從北京圓明園出發,按往年慣例,前往木蘭圍場進行大規模的狩獵。二十五日傍晚時分,嘉慶帝—命嗚呼,終年五十九週歲。死的時候太突然了,突然到沒有說繼承者是誰,你說是不是有點太匪夷所思了,這樣的情況除非是一些突發的意外,例如掉溝裡了摔死了或者淹死了。但是,這是皇家的木蘭圍場,這樣的事情好像不大可能吧!
不管怎麼說,嘉慶這位爺死得也實在是太突然了,突然到很多人都沒有準備,就這樣突然間崩了。不過,七月中旬正是承德雨水較為集中的時期,在打獵過程中被雷電擊中,也是比較合情合理的解釋。我覺得這個解釋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這樣的開闊地帶,揹著鐵箭在開闊地帶玩耍,是不是作死?
不過神奇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突然有一天在河上電閃雷鳴。嘉慶皇帝所著的寢宮就這樣遭遇了雷電的侵襲,而他也就這樣意外身亡了。這樣的一種說法十分的富有戲劇性,而且在民間流傳的十分廣。
較為可靠的一種說法則是,由於心力交瘁在忙於政務上的事情的時候過於操心,所以導致心臟衰竭而死。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進行推測,身為剛剛繼位的皇帝,但是在朝廷上卻有著許多的麻煩與政務要處理。毫無徵兆的死亡,也有可能是由於長期所積累的壓力與疲憊導致。
-
3 # 魏青衣
嘉慶皇帝,清朝第七位皇帝。嘉慶統治年間,一般都被認為是清朝由盛轉衰的一段,嘉慶皇帝的父親,乾隆皇帝,前期勵精圖治,造福百姓,後期卻是窮奢極侈,六下江南,與西方的差距逐漸拉大。
嘉慶是如何去世的?關於如此迷題,民間野史自然也有自己的答案。民間野史認為,嘉慶皇帝其實是遭天雷被劈死的。
一者,認為嘉慶皇帝前往承德避暑山莊,突然一道雷光閃過,嘉慶皇帝就被雷劈死了,還有的人認為嘉慶皇帝是去打獵,也是突然一道雷光閃過,嘉慶皇帝就被雷劈死了。
民間野史,關於嘉慶皇帝的死因自己都無法下個定論,自然不可能全盤相信,但民間野史也都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大多人都認為,嘉慶皇帝是被天雷劈死的。
然而,嘉慶皇帝,應該是屬於病重去世的。在前往承德山莊之前,嘉慶皇帝就已經略有不適,簡單講就是中暑了,後來過去了,也是經常中暑。
嘉慶皇帝當時已經六十餘歲,可並非每個人都像乾隆那般長壽的,嘉慶皇帝六十餘歲,嚴格的說,其實壽齡已經差不多到頭了。
再加上當時天氣炎熱,嘉慶的身子自然更加承受不住。
長此以往,嘉慶倒下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古代可不像現如今這般,是有空調的。
可能說嘉慶皇帝有心治國,卻是無力迴天,儘管乾隆剛去世半月有餘,嘉慶就開始準手於打壓貪汙勢力,但其取得成效卻是不盡人意,鉅貪和珅很快就倒了,但其他貪官卻是如雨後春筍般絡繹不絕,嘉慶雖有心,卻是無力。
-
4 # 小太陽D
縱觀大清十二帝,嘉慶是最沒有槽點的皇帝了,嘉慶之前(除了順治外)的皇帝,每一位都是豐功偉績,戰功赫赫,嘉慶之後的五位皇帝,開始了清朝的下坡路,被外國列強入侵,惶惶不可終日。
不過不論是豐功偉績或是被外國欺辱,嘉慶都沒有趕上,這和他的性格以及前輩們留下的福廕有關,嘉慶作為一國之主,無功無過,最出名的事件就是扳倒和珅以及意外身亡了。
關於他怎麼扳倒和珅的過程,這裡就不給大家贅述了,我們今天主要說一下,這位大清第七位皇帝,意外身亡的故事,說道死亡,歷史上的君主們死亡的原因比普通人的死因離奇的多,被殺死,毒死,甚至縱慾過度吃了太多春藥的,還有一些死因到現在也沒有官方解釋過,當然,更多的還是正常死亡的,
關於嘉慶的死亡原因,有很多種說法,不過都是突然暴斃,沒有任何緩衝的餘地,其中野史以及民間流傳的最得到認可的有三種,而這三種都和雷劈有關(按照迷信的說法,嘉慶得做了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情,才讓老天爺這麼生氣)。
第一種,年過六十的嘉慶,在熱河的避暑山莊過夏天,當時皇上都喜歡打獵,大清也是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嗎,所以祖輩的習慣不能忘,在打獵的過程中,嘉慶突然生病,然後就回到避暑山莊煙波殿休息,就在病快要好的時候,一天電閃雷鳴,突然一個閃電劈進了嘉慶的寢宮,嘉慶就這樣被生生的劈死在床上。
第二種,說嘉慶被雷劈死也是在避暑山莊打獵的這段時間,只不過並不是得病後被劈死在床上,而是那天,嘉慶去打獵去發現周圍竟然一隻動物都沒有,嘉慶沒了興致,就命令隨行人員準備回宮休息,就在這個時候,天上一道驚雷落了下來,正好落在準備回宮的嘉慶身上,還沒等隨行的大臣們有所動作,這位大清皇帝連同他的坐騎就被劈成了焦炭。
第三種,這種說法就很有八卦的意味了,說嘉慶有龍陽之癖,而且還喜歡太監,每天都會跟長相俊俏的小太監在一起廝混,這一天,嘉慶正帶著小太監在大殿中玩耍,突然天上風雷大作,一下劈進了嘉慶在的大殿,把嘉慶和小太監一起劈死了。
小太陽認為,這三種說法應該都是民間流傳的無稽之談,不過傳出這些說法的原因,大概就是因為以下幾點:
1.嘉慶死亡太過突然,突然地連皇位繼承者都沒有來得及挑選;
2.當時一些別有用心者,故意流傳大清皇帝被雷劈死的謠言,讓清朝在民眾心中的神聖地位下降,(皇上都被雷劈死,你說這個皇朝到底做了多少壞事)至於是誰傳的,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那麼嘉慶到底是怎麼死的呢?根據正史中的記載,小太陽是這樣想的:
我們回到嘉慶二十五年的七月份,當時確實嘉慶來到了熱河的避暑山莊,而且也確實是想要秋圍打獵,但是吧,那個時候,並沒有小汽車火車什麼的從北京直通承德避暑山莊,而且皇上要去打獵,自然不能臣子騎馬他坐轎子,所以,已經六十歲的嘉慶也是一路騎著駿馬前行。
要知道,當時的路很不平坦,都是山路特別難走,坐車都累呢,更別說騎馬了,當時已經六十一歲的嘉慶,身體更是吃不消,就有一些小的病症,等到了山莊後,嘉慶的身體已經有一些吃不消了,但是祖宗的規矩還要去城隍廟上香祈福,白天的疲累,再加上晚上的山風,直接摧垮了這位老人的身體,嘉慶的病更加嚴重了,就這樣,下午上完香,嘉慶就病倒了。
到了第二天,病情沒有好轉還有些惡化,到了晚上戌時(現在的19點-21點)嘉慶突然身亡,死於煙波殿。(這個時候,嘉慶還沒有開始進行圍獵,所以死在圍獵的過程中,按照正史來看實在是假的不堪一擊)。
小太陽認為,嘉慶真正的死因可能是因為經過了數天的勞累導致免疫力下降,而且年過六十身體本就不行,嘉慶還有一些胖,下午有沒有休息直接開始繁文縟節的上香儀式,導致病情嚴重,年紀大了血管壁變薄,甚至可能突發腦出血,古代也沒有什麼先進的醫療手段,導致嘉慶的突然暴斃。
當然來,這都是小太陽自己的猜測,具體什麼原因,不知道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
5 # 關河南望
史書上關於嘉慶皇帝的死,說得比較隱諱,很多學者認為,嘉慶皇帝其實是被雷劈死的。至於死的地方,當然也不是在北京,而是距離北京250多公里,清朝皇帝特別愛去避暑的承德避暑山莊。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嘉慶皇帝一行於七月十八日從北京圓明園出發,按往年慣例,前往木蘭圍場進行大規模的狩獵。
雖然和《清仁宗實錄》上述記載相較,“雷劈說”至少更忠實於這樣一個鐵的事實——嘉慶帝死得太突然了,突然得連帝位傳給誰這句宗社攸關的話,也沒有來得及留下就歸天了。而《實錄》卻名不符實,它編造了嘉慶皇帝臨死之前對大統傳承親口作了安排這樣的神話。
如果合理推斷,七月中旬正是承德雨水較為集中的時期,在打獵過程中被雷電擊中,也是比較合情合理的解釋。為什麼要掩飾這一點,更容易理解。因為古人認為被雷劈是非常不吉利的事,也就是遭到天打雷劈,一定是做了大錯的人。
也有人認為,被雷劈的可信度不高,是因為嘉慶年事已高,突發類似心腦血管疾病亡,這種說法也確實有一定道理。
-
6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嘉慶是誰?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五位皇帝。他本人在歷史上不是很有名,但和他有關係的都是大大的名人。
他爸爸是乾隆,這個不用說,大家都知道;他媽媽就是大名鼎鼎的令妃,也就是前段時間熱播劇《延禧攻略》裡的主人公魏瓔珞;他還有個哥哥叫永琪,在《還珠格格》裡和小燕子談了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是殺和珅,要沒這事兒,他真成皇帝中的小透明瞭。。。。。。通常認為清朝的衰弱就是自嘉慶開始,但其實乾隆晚年已經有頹勢了,嘉慶還是很努力的,就是效果不怎麼明顯。
在位期間大力鎮壓川、楚、陝農民大起義,嚴懲貪官汙吏,嚴禁鴉片,閉關鎖國!可以說他盡力做了一個皇帝該做的事情。但很顯然,他缺乏明君的氣質,也不是中興雄主。
死後諡號為“仁”,這就很能說明一切了。我們會發現,凡是諡號為“仁”的皇帝,執政期間幾乎都是不溫不火不功不過,作為不多,錯事自然也不多。反正就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
關於他的死有多種說法。清史上的記載含糊其詞,只說那一年他去避暑山莊避暑,忽然“端坐而崩”。
這顯然不是一個皇帝的典型死法,官方描述得也太過模糊,一個人總不能坐著坐著就死了,總得有什麼前因後果吧?所以圍繞著他的死因,當時以及後世的人們展開了豐富的想像。
“被雷劈死”因為夠驚悚,成為流傳最廣的一種。但當時究竟是個什麼情況也有多種猜測:
一說是他正坐在床上打著飽嗝,一個驚雷忽然迎面而來,把他給當場劈死。至於這個雷是怎麼在屋頂完好無損的情況下打到屋子裡,可就沒人知道了,也沒人深究;
一說是他正在打獵,忽然晴天霹靂,他就被取了性命。但如果是這麼浩大的場面,史書上不可能不記載。
一說是他和小太監鬼混,老天看不過眼,一個雷來收走了他。這不是胡說八道嗎?老天閒的管這種事兒?
所以我覺得嘉慶被雷劈死這種說法不可信。
那他到底是怎麼死的呢?有種比較奇葩的說法是他的死是和珅索命。。。。。。這就更不可能了,純屬扯淡。
我認為嘉慶要麼是自然死亡,有很多老人就是在睡夢中過去的,這其實是非常“安樂”的一種死法,當時嘉慶已經61歲,在古代算高壽了,這種可能性很大;
要麼是突發疾病,限於當時的醫療條件,人們不知道他的死因,就記為“端坐而崩”,這也有可能。
-
7 # 滴滴嗒嗒123
嘉慶皇帝一輩子過的非常憋屈,錯過了大清王朝最好的盛世,接手的卻是一個千瘡百孔、內憂外患的爛攤子,顒琰生於1760年,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個兒子,乾隆三十八年的時候,他被祕密立儲,公元1796年,乾隆禪位,嘉慶皇帝登基,然而在此後三四年中,嘉慶皇帝仍然受乾隆的控制,乾隆雖然禪位,但是對權力的慾望沒有絲毫的削減。
在禪位授印之時,遲遲不肯將大印交給嘉慶皇帝,幸虧左右大臣們委婉勸說,乾隆皇帝這才戀戀不捨的將權柄交給了嘉慶,但是要求嘉慶每頒發的一道詔書都要加蓋自己的大印,否則無效,可憐的嘉慶皇帝就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下度過了三四年的時間,雖然名為皇帝,但是卻有名無實,連權臣和珅都敢拿捏自己,公元1799年乾隆皇帝駕崩,嘉慶皇帝正式掌權,在乾隆的喪期,嘉慶皇帝便迫不及待的想要除掉和珅。
公元1813年也就是嘉慶十八年,天理教發動起義,竟然在宮中太監的接應下攻進了紫禁城,“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逼的嘉慶皇帝事後只能下罪己詔,這次起義雖然被鎮壓,但是卻讓滿朝文武大臣灰心喪氣,嘉慶三年,後宮的廚子陳德因宮中瑣事懷恨在心竟然手持鋼刀大棒襲擊嘉慶皇帝,嘉慶皇帝身邊侍衛數人,竟無一人救駕,嘉慶皇帝著實被嚇得不輕,此時的紫禁城防衛已經是漏洞百出,再次讓嘉慶皇帝顏面無存。
嘉慶皇帝六十一歲去世,對於嘉慶皇帝的死因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嘉慶皇帝之死是正常的病死,還有人說嘉慶皇帝是因為遭雷擊而死,而且這種說法得到了很多歷史學家的認可。按照這種說法,嘉慶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圍獵時,已經有病在身,但是並無大礙,嘉慶皇帝去避暑山莊也正是為了調理自己的身體,據民間史料記載,嘉慶皇帝在死亡前一天尚且能夠處理政務,然而有一天熱河上空驟變,雷鳴電閃,頓時寢宮即遭雷擊,致使嘉慶帝“觸電”身亡。
當然還有人說嘉慶皇帝是在外圍獵時,因天氣突變,森林茂密,因此才引發雷擊,導致自己被雷劈死的,這些說法雖然有很多傳聞,但是大多數人都相信嘉慶皇帝並不像正史說的那樣正常死亡,而是在無意中遭到了雷擊!這種事情在宮廷中算得上是醜聞,一旦傳說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在正史中,清朝的史官對於嘉慶皇帝之死僅僅一筆帶過,不敢寫出真實死因也是在所難免的!
-
8 # HuiNanHistory
有關嘉慶皇帝的死因,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說:
雷劈死一說純粹是野史的惡搞。嘉慶的真正死因心腦血管疾病。
(下面這張畫像中的小朋友,就是幼年的嘉慶)
為什麼說雷劈一說是野史惡搞呢?這是由於清朝有太醫制度,皇帝的脈案都要存檔的。特別是每位皇帝臨終前的診治記錄,必須要完整、詳盡。
嘉慶的臨終診脈記錄是這樣的:
七月二十五日,商景霨、李澍名、蘇鈺、楊慶祥、王殿安恭請皇上聖脈六脈全無。原系外感後,又因勞動復傷中氣,耗散津液,溼痰上壅,喘汗交作,神脫氣散。吹通關散無嚏,於本日戌時升遐。
無論是負責診脈的太醫,還是病情,以及最後去世的時間,這段記錄都寫的非常清楚。
當然,由於篇幅所限,以上呈現的並非完整記錄。
在嘉慶二十五年(1820)的七月二十五日,也就是嘉慶去世的當天,太醫共為嘉慶診脈過三次。
其中,前兩次診脈,都給嘉慶開了湯藥調理。上面的是最後一次診脈,宣佈了皇帝的死亡。
這些記錄直接否定了野史中的雷劈傳聞。嘉慶的死因是什麼呢?根據後人的研究,嘉慶在去熱河的途中過於勞累,再加上當時天氣炎熱導致他中暑,最終使嘉慶因為感染、勞累過度引發冠心病急性心衰。
總而言之,野史傳言是無厘頭的,嘉慶真正的死因是心腦血管疾病。
-
9 # 一起探尋歷史的真相
對於嘉慶究竟怎麼死的,首先看下歷史學籍中的描寫。
《清史稿》的記述如下:“(嘉慶二十五年)秋七月……戊寅,駐蹕避暑山莊。己卯,上不豫,鄉夕大漸。宣詔立皇次子智親王為皇太子。日加戌,上崩於行宮,年六十有一。”
所以個人還是信任正史記載,嘉慶是病死的,應該就是心,腦血管這些比較急的病。
除了中國文學有關於嘉慶的死因,瑞典地理學家赫定寫的科幻小說中描述:當時嘉慶帝人老心不老,在承德避著暑,把眼鏡工匠王森的妻子董氏霸佔了,氣的董氏自殺,王工匠悲憤吐血而死。不久後發生神奇現象:八月份風雨大作,一道火光從天而降,把正與美貌嬪妃作樂的嘉慶給燒成了炭,也是被雷劈死的。
究竟嘉慶的死因是什麼,各位朋友,你們什麼意見呢? -
10 # 歷史白話君
我認為嘉慶皇帝不是被雷劈死的,理由有以下三點:
1.史書並沒有記載嘉慶為雷劈死
2.嘉慶年紀大了,身患疾病,被雷聲嚇後,病情加重而駕崩
3.嘉慶並不是在野外駕崩,而是在避暑山莊室內,不可能被雷劈到。
回覆列表
所謂雷劈而崩,毫無根據。
嘉慶帝駕崩得非常突然,幾乎沒有任何徵兆清嘉慶二十五年盛夏的七月十八日,嘉慶帝顒琰帶著大批的隨行臣工、藝伎優伶等數千人,從圓明園出發,浩浩蕩蕩前往木蘭,準備進行滿洲皇室傳統的木蘭秋獮。大約是在一週之後,大隊抵達熱河的避暑山莊,嘉慶帝顒琰在此暫時安頓修整,不過,顒琰可能怎麼也想不到,這是其一生中最後一次駐陛避暑山莊。
七月二十五日,也就是嘉慶帝剛在避暑山莊歇下,年屆六十的老皇帝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之下忽然駕崩。
嘉慶帝駕崩之後,熱河行宮的相關人員即刻封鎖了所有訊息,避暑山莊大門緊閉,禁止所有人員出入,二十七日,留守京城的王公貴胄們才得知嘉慶帝的死訊,而直到八月二日,登基的道光帝才正式釋出上諭昭告天下,嘉慶帝駕崩。
當時,正在盛京的李朝使臣,見到清廷的人員都穿著素服,帽子上的花翎都被摘掉,這才知道清朝的皇帝已駕崩,由於皇帝的死因朝廷並不會對外公開解釋,而且嘉慶帝死得非常突然,所以民間出現了揣測傳聞。
按照《清仁宗實錄》記載:“此次蹕圖,偶感暍暑。”
很明顯,嘉慶帝在臨終之前出現了中暑現象,當然,若只是單純的中暑並不會致命,關鍵是在那個時代,本身的醫療水平就比較低下,再者嘉慶帝本人已上了年紀,雖然是皇帝,但是連日的奔波行進,終究也是吃不消的,嘉慶帝中暑之後,可能引起了心腦血管疾病等併發症,最終導致了其喪命。
乾隆帝留給嘉慶帝的本來就是一大堆爛攤子,而嘉慶帝本身庸碌,才能極其有限,每每面對著其父親留下的大小窟窿,就覺得心累。
事發突然,一旁的護衛們一時之間愣住了,不過好在固倫額駙拉旺多爾濟、定親王綿恩等人在一旁阻攔,最終刺客被活捉。
這是清朝建立以來,第一次遇到的真正有史記載的謀刺,而刺客明教陳德,鑲黃旗旗人,乃是山東青州府海防同知鬆年的家奴。陳德行刺被抓之後,被連夜審訊,然而陳德的供述實在雷人,因為陳德說自己是因為窮苦不過,於是“起意驚駕,要想因禍得福,本月十六日,知道皇上入京,就定了主意”。
但是,一個家奴竟然膽敢私闖禁地行刺,必然有朝廷中人與其勾連。
嘉慶帝越想越不對勁,可主謀沒有招供,所以嘉慶帝只能以“失察”等罪狀,將相關的一干人等送去刑部懲戒,連肅親王永錫也被送交宗人府。
而不論行刺之事的背後主謀到底是誰,這都反映出了嘉慶時期顒琰面對的各種危機,雖然嘉慶帝並沒受到身體上的傷損,但是帶給了他心理上的巨大打擊。
嘉慶十八年,天理教起義軍攻破紫禁城,在城樓之上插上大旗,象徵著皇權至尊的皇宮被攻陷,這種事在歷代都是難以想象的,而這對嘉慶帝來說,也是對於其能力的極端蔑視與否定。天理教起義雖然被壓了下去,但嘉慶帝感到了深深的無能。
顒琰本身的才能極其有限,別說無法與其祖父雍正帝相比,就是論帝王心術,也比不上他的父親乾隆帝,嘉慶帝費盡心思,所有的問題依舊一團糟,面對國家的不斷衰落,嘉慶帝不僅無能為力,卻又無法抽身放鬆,陷入泥沼之中無法脫身。在這種狀況之下,嘉慶帝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不斷惡化。
不過,這樣的說法沒有絲毫的歷史依據,且傳聞版本不一,太過荒誕,不足為信。
嘉慶帝從中暑病倒到駕崩,才不到一天的時間,導致其猝死的原因,除了年事已高之外,恐怕還是長久以來的心力交瘁,使得其身體狀況非常差,來個中暑就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