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相雜談

    因為中國的封建社會主要是農耕社會,農民是社會的主體。由於封建社會對農民的壓迫嚴重,導致經常發生農民起義。

  • 2 # 使用者681668799809

    因為農民是社會的下層人,以前的官為民做主少,遇到災年更加民不聊生。所以農民紛紛起義。

  • 3 # 夢迴客家

    因為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王朝對農民的剝削是最重的。一直以來農民的人口占比數是最高的,受壓迫剝削也是最重的。農民被壓迫到無法活下去了,自然就頻繁發生農民戰爭。

  • 4 # 海哥31801

    中國封建社會比較長,農民受壓迫深,並且力量強大,所以反抗激烈!

  • 5 # 使用者8351102883829

    因為中國佔80%的人口是農民,每逢災年,農民顆粒無收,還要交租給地主,四處逃難也無法填飽肚子,只有組織起來和地主和官府鬥,才能獲得公平和正義。所以每逢災年,就今爆發農民戰爭。

  • 6 # 站在海邊的一片雲

    因為農民戰爭基本發生在封建社會,農民是社會最底層,受到的壓迫最大,所以會發生農民戰爭。

  • 7 # 手機使用者修行

    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

  • 8 # 冬山義士

    明朝末年四川的反覆攻殺,導致了人口的消亡,四川人口損失率在90%以上


    清朝中後期的人類歷史死亡最多的戰爭:太平天國戰亂,將江浙皖贛四省攪的天翻地覆,廣德湖州蘇州杭州的人口損失率在70%-95%,直接導致了江南地區的相對衰落,當太湖西部等太平軍控制區的人口壯丁糧食耗盡,這場大亂在造成5000萬人死亡後終於在清軍的屠城中平息下來。


    中國古代全國性民變對社會生產的秩序的打擊是顛覆性的,往往會帶來全華人口的30%-80%的損耗。


    太平天國戰亂顯然不是全國性的騷亂 它對四川 東北 和北洋契丹諸省的破壞沒有達到黃巾甚至黃巢對全國當時各核心區的破壞程度,不考慮同時期的回亂,太平天國戰亂主要傷害的江水下游的 贛語區 吳語區和江淮官話區,但是這個地區是當時中國核心區中的最富饒地區,人口稠密


    毛清大騷亂和回亂一起大致使華人口下降了30% 因為它們整體上是區域性的騷亂 但是如果按絕對值,毛清戰爭的確是中國歷史最大規模的流民戰爭


    事實上騷亂10年後當時的江南地區已然凋敝 糧食無可掠奪 丁壯人口和糧食資源體系已經崩潰 長毛軍已經無法在以不建設裹挾人口+強掠糧食的模式維持下去了 必然會被佔據中國其他疆域的清妖軍擊敗


    長毛大騷亂不可能持續超過15年的 ,中國古典歷史特有的流民騷亂和所謂農民戰爭(流寇騷亂)沒有能持續超過15年的,就如同蝗災 ,當同一人文區油水(主要指可供裹挾的壯丁和可供掠奪蹂躪的糧食體系)被破壞消耗殆盡


    那麼這個騷亂的風暴就必然走向下坡路 所謂盛極則衰


    中國古代的流寇作戰模式簡析


    讀歷史的時候很多人會發現,中國歷史上常常出現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本文中稱為流寇),而歐洲-地中海地區和其它亞洲地區等地區卻很少出現流動大騷亂,或者規模很小。農業條件和疆域遼闊的德意志和俄羅斯等中東歐國家有那麼僅有的兩次中等強度的農民騷亂 遭到了政府的殘酷懲罰。


    歐洲-地中海-北非-中東這一環地中海地區的歷史演進相對豐富,加上泛地中海地區的印度 人口規模也遠超東亞,但是這一地區的海洋型地緣格局和亞洲差別太多,流動作戰難度大(義大利的薩巴達克起義 也被扼殺在半島)


    而印度的地理和文化和古代中國有相似之處


    一般認為主要是封建制和集權制對流寇反映速度過慢的原因,當然這也不是不正確。但更深層的原因,卻是主要是經濟方面。而且深入後會發現一個很諷刺的結果,破壞掉帝國經濟基礎的,恰恰是官軍。


    一般流寇起事後,會在農業密集地區流竄,每到一個村鎮,就搶劫掉該村鎮的富商或地主,因為地主富商的財富相對集中,搶劫方便,且劫富濟貧的方式能徹底孤立富人群體。然後裹挾該村鎮的青壯年勞動力參與起事,裹挾的方式一般是讓其沾血,也就是用鼓動窮人中的青壯年殺掉富人的方式來讓他們站到流寇一邊。


    然後將能夠攜帶的物資和裹挾的青壯年隨軍帶走,死掉的富商地主剩餘的不動產和無法帶走的財產,就分給當地窮人,所以“闖王來了不納糧”這種口號絕不是謠傳。


    另外這樣又造成了一個後果,官軍進入流寇劫掠後的村鎮後會面臨無補給物資的困境,因為大量物資都被流寇席捲一空。那麼官軍只能以“肅清流寇”的藉口殺掉或搶劫大量窮人家庭來補充物資,這樣一來,官軍的名聲就會大大降低,同時對社會和經濟造成了更大的破壞,而流寇軍隊的名聲、物資、人力都越來越強大。


    但是這樣拼湊起來的“軍隊”肯定都是烏合之眾,所以無論是黃巢還是李自成還是長毛,遇到政府正規軍圍剿,幾乎都不堪一擊。


    但是官軍卻很難將流寇完全剿滅,原因是流寇作戰沒有根據地,只要核心集團不滅,就能繼續滾雪球一樣裹挾大量青壯年與官軍對抗。另外如果官軍如果追擊流寇,會陷入上面所說的補給困難問題。


    但是,官軍又不得不追擊流寇軍,所以這樣一來,就造成了流寇不斷搶劫富人,官軍不斷搶劫窮人的迴圈,流寇流竄的範圍越廣,帝國經濟損失就越嚴重。這個迴圈中,流寇的劫富濟貧對整個社會的危害很小,頂多是財富的再分配,而官軍則陷入從經濟、名聲、社會財富等各方面的自毀長城的局面。


    這樣拉鋸作戰一段時間後,官軍的經濟基礎就會極大的削弱,最後朝廷財政崩潰、軍閥尾大不掉、邊疆外敵騷擾,然後在內外交困中整個帝國分崩離析。


    然後再分析這種流寇模式產生的條件,就知道為什麼這種流寇模式只會在中國強大起來。


    1.流寇流竄的區域必須在同一民族範圍內,否則即使是對異族地區的劫富濟貧,也會由於文化經濟等各方面原因,而演化成民族戰爭而造成被劫掠地區的全民反抗,人力資源的滾雪球模式就難以施展(特別是對流寇而言)。


    2.流寇流竄的區域必須在密集農業區,且人口——土地矛盾嚴重,人口越密集,就越容易裹挾青壯年勞動力,牧、漁業為主的地區一般難以提供足夠的人口密度。而且一般流寇大規模發展都在王朝末期,此時人口富餘,貧富差距巨大。


    3.帝國的疆域必須夠大,才能提供足夠的戰略空間讓流寇與官軍周旋。


    主要就是上面三點,一般而言,第二點符合的國家非常多,只要有幾代人的和平時間,人口就能超出土地的承載能力。印度主要是宗教、民族太雜,第一點不符合。歐洲宗教方面很統一,但民族也很多,同時各國疆域都不大,給流寇周旋的空間也太小。中國的關東地區基本都符合這些條件,特別是關東-江淮-江南大平原 事實上地緣上關東-江南大平原是個整體地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秋給父母200塊錢會不會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