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春光09
-
2 # 木子默
沒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子女。
中國有句話叫:子不教父之過。做父母的如果管的鬆了,孩子容易走上歪路;管得嚴了挫折教育多了又像王猛一樣對父母進行討伐6年拉黑12年不回家過春節。
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對性格是有影響,但是王猛17歲離開家求學,現在34歲了。那後17年不在父母身邊,自已怎麼也沒養成一個好性格?
現在工作不順全賴在父母身上,簡直強詞奪理!
-
3 # 渶子慧成長
你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該長大了。
狀元王猛的父母收到萬字長文家書後,表示沒什麼特別的,也對孩子的疏遠與討伐表示難以理解,也對孩子的控訴習以為常。父母總是覺得"你是個孩子,你不懂。"
大多數老一輩的父母很少會懂得與孩子平等互相尊重的育兒觀,認為作為孩子,就該聽父母的。這就造成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缺少雙向溝通,相互不理解。
我的父母是傳統思想的父母,也經常強勢的要求我們做些什麼事,而我從來不頂嘴,也不反駁,被貼上了"很懂事"的標籤。書也不是白讀的,年紀閱歷的增長,漸漸也能分得清哪些觀點可以聽,哪些觀點已經陳舊過時,該聽就聽,該自己拿主意還是自己拿主意。
與父母意見不合是很常見的事,畢竟時代在變,知識在進步,如果一味聽父母的,那是愚孝,而如果以極端的態度與父母對抗,甚至拉黑不聯絡,那是不孝。父母再怎麼一手包辦,霸道管制,而你再怎麼缺少獨立性,性格再怎麼怯懦有缺陷,已經成人,生活也經歷了那麼多,父母也沒把用鐵鏈鎖著,過去的就讓它過去,現在也該成長了。
這與父母之間的鴻溝,估計讀了心理學也無濟於事。萬字家書是單向的控訴,更應該和父母坐下來,雙向的有效溝通,也聽聽父母怎麼說,把話說開,更有可能把心結開啟。
在王猛的父母收到這封萬字決裂信之後,卻並沒有覺得啥特別。因為這樣的抱怨已經很多次了,他們早習以為常。老兩口一直“搞不懂他是啥原因”,認為兒子還是“原來的事情放不下”,覺得兒子“抗挫折能力上不行”。
單看王猛自己列出來他父母的這幾條“罪狀”,我們可能會覺得這是在中國與父母相處中最平常不過的事了,沒必要大驚小怪。
然而,這對於還在成長心智還不成熟的孩子來說,每一件事都是天大的打擊。
中國父母從來不把孩子的自尊當回事
我們這一代人在成長過程中都經歷過這樣的事——自己小時候的囧事被父母在各種場合拿出來當做笑料供別人嘲笑,不管當不當著你的面,也不管你是否已經成年甚至工作。
拿我自己為例,大概在我4、5歲的時候因為和小夥伴玩扔雪球,不幸失足掉進糞坑,穿著一身厚厚棉衣的我好不容易被人拉了出來,結果導致半個身子都是臭的。
當時我媽因為可惜衣服(太臭沒法洗只能扔掉),當著很多人的面打了我一頓不說,在這件事情很久之後還常常在別人面前提起並且嘲笑。
這直接導致在我長到初中之後,任何我媽的同事同學甚至我不熟的親戚辦的酒席我一概拒絕參加。
之前也時常在網上看到一些網友們吐槽,每到逢年過節,父母們就很熱衷於讓自己的孩子當著眾人的面表演節目,學唱歌的就唱首歌,學跳舞的就跳支舞,如果學播音主持的甚至還要當眾來一段新聞聯播...
這樣的父母從來沒有把孩子的尊嚴當作一回事,只不過當作自己養的寵物一般,沒事拉出來溜溜而已。
中國的父母很喜歡打壓孩子自信
“我們單位是講政治的,那時候就有一個警示片,裡面講一個兒子犯錯後,在生命最後時刻都在埋怨他父母為什麼不能多告訴他一些‘不’字,哪些是不能做的。我可能也更多的是在這些方面給他說了一些不,收得緊了些。”
這就是我們國家很典型對於教育的觀念,不能嬌生慣養,要對自己孩子多說“不”。
這類父母我也見過不少,我自己的父母也屬於這一類人。
他們掛在嘴邊的就是“滿招損,謙受益”,於是,他們就特別怕孩子驕傲自滿,當孩子取得一點成績時,他們會表現出滿不在乎的樣子。
你從他們的嘴裡聽不到誇獎,但你只要幹得不好,他們就會責罵你,並且認為你在這方面天生就不如別人,責令你拼命努力趕上。
可曾想過很多孩子自卑心理的起源就是來自他們的父母。
中國父母喜歡把“控制一切”當作“對你好”
王猛最大的困擾,恐怕就是從小生活在父母的各種強制要求下。當一個人的獨立人格開始發芽的時候,這種感覺跟坐牢無異。
選專業?你還小,不懂;選戀愛物件?你還小,被人騙;選工作?你還小,目光短淺。
很多父母總是把這種包辦一切的行為說成是“愛”,好奇怪的愛,把一個人當成玩偶這麼玩。我曾經在《認知突圍》中寫道:一個人要控制另一個人,本質上是對死亡的恐懼,人生只有一種可能,而這個人是試圖把自己的意志加在別人身上,看到他的意志導致的結果,從而變相讓自己多活幾輩子。
曾經看過一句話——如果你在任何事情上都對你父母言聽計從,那麼將來你也就會活成你父母現在的樣子。
對此我深以為然,父母那一輩人成長的時代背景與我們相差了太遠,如果事事都以他們那一代人的眼光去看待,那麼你遲早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所以最好的父母,是給孩子準備好梯子,而不是替他決定一切。
中國父母喜歡先砸鍋賣鐵,後道德綁架
中國有很多父母,他們的家庭條件並不好,為什麼砸鍋賣鐵給孩子買房?
他們的回覆大致有以下幾種:
不買房娶不上兒媳婦;
不買房讓親家看不起;
不買房讓親戚朋友看不起。
所以砸鍋賣鐵是為什麼呢?當然是為了社會認同了,生了個兒子,沒能力給買房,雖然並不是天經地義的,但這就跟人家買了轎車,你騎腳踏車一樣,多丟人,所以為了臉面,哪怕再不願意,也得買。
我有一個玩的不錯的哥們,研究生考在復旦大學,剛畢業就簽了中國聯通,前不久和他女朋友在上海也定了居,簡直是妥妥的人生贏家。
結果在剛與他見面短短几個小時裡,他足足打了7、8通電話,打到最後他的情緒逐漸激動起來,最後憤怒地掛掉了電話。
之後他向我解釋,電話是他的媽打來的,其實電話內容瑣碎並沒有什麼重點,就是因為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情把他數落了一頓,而之所以他一個即將成家的男人還會這樣被他媽數落的關鍵就是他在的上海房子首付,是他媽掏的。
我和他是一個地方的,對他家的情況也有一些瞭解,和王猛家相似,他父母也都是體制內的員工,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也算有些家底。
但是這次為了讓他兒子在上海買房,老兩口賣了自己在老家的大房子,換了一套小房子,再加上倆人大半輩子的積蓄,硬是湊出了上百萬的首付款。
這樣的父母,其付出不可謂不大。然而我哥們的噩夢也從此開始。
買房以後,他媽對他的指責就沒停過,不僅是我哥們,就連他即將結婚的女朋友他媽也是各種看不慣,若是對她稍有反抗,她便以“房子都是我買的”為由,給他們冠以“不孝”的罪名。小倆口就這樣一直生活在他媽媽的陰影下。
最後要走的那天他和我說,男人只有經濟上真的獨立了說話才會有底氣,希望我以後買房千萬不要藉助父母的力量,要不然就會像他一樣陷入無盡的煩惱。
這每吃一口鹹菜,都想到自己對孩子的付出,天長日久怎麼能不生出道德綁架來?
當今社會,幹什麼都需要經過考試和資格認證,唯獨這當父母不用考試,這件事想想真覺得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