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28331636483

    毛澤東,袁文才,王佐並稱井岡山三大王,後兩位是綠林好漢,被毛澤東說服參加革命。

  • 2 # 風雪夜歸人2060

    井岡山會師的三大王是,毛澤東,朱德,陳毅,回答完畢。

  • 3 # 唐古看今

    來說說民國時期女匪首駝龍的故事!

    照片中這個女子就是“駝龍”的真實模樣,看上去還是挺漂亮的,不過就在這張照片照完後,隨著一聲槍響,“駝龍”的人生也就畫上了句號!

    駝龍真名叫張素貞,出生於東北遼陽。由於自幼家境貧寒,張素貞在16歲時忍受不了貧窮的生活就跟人私奔了,但不久後就被人賣到了妓院成為了妓女,在這期間有個人經常關顧張素貞,對張素貞出手非常闊綽,後來她才知道這個人就是摩天嶺的匪首王福棠。知道這些後,張素貞便央求王福棠為其贖身,併發誓今後對王福棠從一而忠為其當牛做馬。王福棠拗不過她只得為她贖身,並讓她當了自己的壓寨夫人!

    自此張素貞開始了她的土匪生涯,她跟著王福棠學習騎馬打槍,並學會了很多綠林上的黑話,在王福棠的悉心教導下,很快張素貞便練就了一手出神入化的好槍法和超群的馬上功夫,令同道中人無不為之刮目相看。

    然而好景不長,王福棠在一次打劫過程中,因為太過輕敵,被對方反殺,最終王福棠中槍而亡。隨後,張素貞便被推為首領,自號“駝龍”,併發誓要為丈夫報仇血恨。

    “駝龍”慣使雙槍,經常出沒於關東山野,驍勇善戰。她曾化妝成平民,重返當初的妓院,殺掉了妓院老鴇並放走了妓院裡的姐妹們,“駝龍”還經常帶著隊伍搶當鋪、劫富豪、大鬧長春城。此後,駝龍又率兩千部下,在五常、榆樹、雙城等地,屢次挫敗圍剿的官兵,整整活動了六年,名震關東。

    由於“駝龍”在當地影響太大,擾亂了東北地區的正常秩序,東北王張作霖派出軍隊對“駝龍”進了圍剿,並消滅了“駝龍”的隊伍,而“駝龍”卻僥倖得以逃脫並隱匿於一所妓院中,但是由於有人告密,不久後“駝龍”被捕!

    對於“駝龍”的所做所為在當時等待她的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死亡。在行刑前,行刑官問“駝龍”有什麼要求?“駝龍”說想穿漂亮一點上路,行刑官向上彙報並得到了同意,為她找來了一身漂亮的衣服,也就是開頭照片中的打扮,最後“駝龍”從容赴死,時年24歲!

  • 4 # 葭明通半瓶歷史

    有些人的一生就是狗血電視劇的一生。

    生活真精彩!

    民國年間,東北有一個女孩子因為自幼失去母親,和一個窮父親相依為命,日子過的比黃連還苦,日子不幸福的人關於生活出路的選擇,第一個下意識的動作肯定是——逃離!

    有多遠,逃多遠,最好和正在經歷的生活再無瓜葛。

    時至1917年!有很多大事發生!

    美華人瞧準了機會,悍然宣戰德國,正式加入了一戰大亂戰;

    這一年,美國後來被暗殺的總統約翰·肯尼迪出生了;

    這一年,美國國務卿藍辛和日本外務大臣簽訂了《藍辛石井協議》,這個協議是直接關乎中國利益,但中國沒能力參加的協議,協議規定美國承認日本在中國的“特殊利益”。

    這一年,蔡元培當上了北京大學校長;張勳辮子軍進京扶起了小溥儀,旋即失敗;

    這一年,在長沙,有一個大人物僅僅憑著一百多師範學生和二十名警察繳獲了北洋軍閥三千槍支。

    然而,

    上面羅列的大事件和大人物和16歲的女孩子張淑貞都沒有關係,亂世也罷,治世也罷,張淑貞現在只想逃離她周圍的一切,去一個新地方,認識另一些人,換一個新活法。

    苦悶無望的少女呀,這個時候,任何一支稻草伸到她手中,她也會義無反顧的抓住的。

    然後,一個“溫柔善良的好男人”許諾了她美好,帶她私奔了!

    兩個人到了長春,悽慘的電視劇情節來了,男人翻臉,張淑貞被賣入了妓院,日子更苦了。

    兩年後,悽慘悲苦的生活終於有了轉機,這次還是因為一個男人,不過這個男人是“凶神惡煞的壞男人,”——一個匪號“大龍”的土匪,又一次允諾了張淑貞另一種不一樣的生活。

    和上次不一樣的是——沒有辦法私奔了,張淑貞這時候是小金寶的貨物。

    妓院老闆小金寶不是善茬子,可不怕什麼土匪。

    於是,大龍綁架了小金寶的小兒子,“花舍子”送來的信中說:“人換人,你兒子換我媳婦,不然撕票!”

    張淑貞跳出苦海,上山了!

    這一次的男人大龍雖然也是個標標準準的壞男人,對張淑貞卻真真實實的好,教他騎馬,叫她打槍,教她黑話,教她綁票,教她殺人,張淑貞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名女土匪,報匪號“駝龍”。

    大龍和駝龍夫妻二人是真真正正一門心思的就做土匪,帶著2000餘眾,既不招安,也不通官,對於地主豪紳遞過來的橄欖枝也一概拒絕。

    他們既不關心國際大事,也不關心國內大事,一門心思的就是打家劫舍,燒殺擄掠,殘害百姓。

    夫妻二人有點反社會的性格特點。

    1923年,天氣近寒,夫妻二人帶隊攻打一個地主豪紳的大響窯——老紀家鎮寨,駝龍騎著高頭大馬,披著呢子大氅,揮著雙槍給鬍子們打氣:“兄弟們,壓啊(衝啊),開啟老紀家,各人找各人的丈人家!”

    然而,既然是豪紳,自然不是蓋的,土匪們久攻不下,老紀家卻請來了長春一連保安隊,雙方內外夾擊,一舉擊潰了駝龍的匪隊,並且擊傷了大龍。

    眾匪開始逃亡,匆慌之間,丟下了重傷不能行動的大龍,然後,既不通官也沒有豪紳朋友的大龍被保安隊斬掉首級拿到長春領賞去了。

    這個時候,駝龍才只有22歲,一個青春靚麗的小姑娘而已,她短暫的一生從無快樂過一天,幼兒窮匱無母愛,長大被騙進妓院,好容易遇著了大龍,大龍雖然帶著她過的也不是正常人日子,可是大龍是真對她好呀!真拿她當親人呆!

    駝龍傷心死了!她決定報復!

    轉年,1924年秋天,經過一年的準備,駝龍撒出了他們夫妻積存的所有金錢,集結了大幾百的土匪,準備了充足的彈藥,精心計劃後,一鼓作氣砸開了“老紀家”,殺了個不亦樂乎!

    然後,轉身帶領眾匪開始了瘋狂的殺戮,舉凡去年幫助過老紀家的村落全部掃了一遍。駝龍下了死命令——人殺掉,誰殺人錢歸誰,。

    一村一村的屠殺!

    這太狠了,北洋政府不得不出重兵開始剿殺駝龍了!

    說好的兵匪一家保護豪紳吃百姓,三七分成,駝龍太不上道了。

    再說,駝龍的隊伍是金錢聚集起來的,大龍也不在了,凝聚力並不怎麼樣,經過幾次被北洋政府軍和地主豪紳聯合包圍擊打之後,隊伍也就散了,駝龍見大勢已去,嘆了口氣,命令部下:

    “各位,散了吧,我大仇已報,不耽誤你們了,各奔前程吧!”

    這時候的駝龍已經沒有錢財傍身了,變成了窮女子一名。

    不得已,為了生活,又重返了妓院,準備在那悲苦之地了此殘生。

    她的仇人委實太多 ,不久,有一個以前是土匪被招安當了官的土匪“老白龍”受命來捉拿駝龍。

    駝龍按照行院規矩接客,二人進入房間,駝龍替老白龍寬衣,然後駝龍開始自己寬衣,趁著駝龍寬衣的時間,老白龍露出了身份:“姑娘,你事兒翻了,跟我走一趟吧!”

    駝龍緩緩轉身,“容我穿另一套衣裳吧!”說著 ,手伸向床頭的衣櫃。

    老白龍一個箭步,按住了駝龍的雙手,“不必了,還穿床上的那件吧”隨之轉頭喊了一聲“外邊的進來 !”

    駝龍被押走之後,老白龍打開了床頭的衣櫃,赫然兩支上了膛的駁殼槍靜靜的躺在一堆衣服之上。

    其時,張學良正在東北,他聽說長春逮住了女匪首駝龍,拍電報說“速解瀋陽”;吳俊升卻不鳥張學良,也拍電報說:“解往八面城,”他也要會一會這個女匪首。

    當地的軍官左右為難,有人給他出主意說:“殺了算球!”

    1925年正月十五日,一聲槍響!24歲的年輕姑娘張淑貞結束了她悲苦的一生。

    劇終!

  • 5 # 湖雨碧潭

    在人們的印象中,古代土匪是一夥打家劫舍,敲詐勒索的地痞流氓,他們漁肉鄉里,稱霸一方,壞事有份,殺人如麻,幹出許多傷天害理人人共憤的罪惡勾當。民國時期湘西女匪田玉蓮的從匪經歷發人深思!

    田玉蓮,女,民國19年出生在湖南湘西桑植縣的一村寨殷實家庭裡,因為家庭富裕,父母開通,自小就上學堂讀書識字,長得面如桃花,灼灼其華,模樣十分俏俊。在18歲那年出嫁做人新娘,花驕一路吹吹打打行走在偏僻山間小道上,不幸被當地土匪世家覃國卿看上搶進山寨裡強迫成親,做了他的壓寨夫人。田玉蓮不得脫身,只好加入土匪,從此與匪為伍,走上了罪孽深重的不歸之路。

    以後,田玉蓮跟著杆匪丈夫覃國卿一起打家劫舍,始終不渝,亡命天涯。

    一次,覃國卿一夥土匪搶劫一幫路上商販,因財物不多,遂起殺心。覃國卿手起槍響,連殺幾人,又讓壓寨夫人田玉蓮在眾匪面前演示槍法。只見田玉蓮面不改色膽氣壯,氣定神閒心不慌,她威風凜冽,兩手拔槍,雙槍齊響,可憐兩個客商應聲倒在地上翻滾不已痛苦斃命死去......

    後來政府剿匪風聲日緊,田玉蓮和覃國卿經常半夜三更月黑風高之夜,撞入村寨民宅偷搶米油食物和衣服鞋靴等生活用品。一次下山途中,田玉蓮看到自己以前的一個手下人路過,就立即用刀威脅他不要告發,並讓他每月準備米鹽油菜若干送到指定地點,否則就要砍死他和家人並燒燬他家的房屋。

    多行不義必遭殲滅。嫁人本來是無可指責的事情,但田玉蓮嫁錯匪徒,跟錯人,幹錯事,手上沾滿血債,身上充滿罪惡劣跡,終究難逃法網的制裁。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組成強大的剿匪工作隊伍進據湘西,終於收拾了這一對惡貫滿盈的土匪夫妻,女匪田玉蓮和她的土匪郎君覃國卿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湘西曆史上自古匪患從生,數百年的土匪終於在新中國建立後短短的時間裡,就被我們英勇的人民解放軍徹底消滅了。從此,我們國家再也沒有出現舊時那樣的土匪,膽敢明火執杖地為非做歹了!

    2020.03.13

  • 6 # 填滿故事的人生

    有關土匪的故事,我這個年齡沒有經歷過,但是我聽我四爺爺說過舊社會的土匪。

    那時候,窮人多。忙時僱給地主幹活,叫扛活。閒時就結伴出外要飯。四爺爺說的土匪的故事就發生在四爺爺出外要飯的時候。

    那年大旱,糧食幾乎絕收。聽人說,村西的岌山上第一次有了土匪。把四周的村莊嚇得不得了。

    這時四爺爺已經十八歲了,他一點都不害怕土匪,窮得皮都割不出血來,怕什麼土匪,有錢的才怕呢。此時四爺爺專職於他的本職工作——要飯。太旱了,地都絕收了,也不用種了。不論閒時、忙時,他都拿著一根要飯棍外出要飯,每天還能混個半飽。巧極了,遇到心善的人家,還能弄個肚兒圓。

    這天,四爺爺在外已經要了十幾天飯了,攢了一布口袋幹煎餅,還有幾個為數不多的幹饃饃。他揹著這布袋東西,興沖沖地往家趕,心話這次回家可得讓爹孃吃個飽飯。

    在回家的路上,四爺爺結識了一個和他年齡相仿的要飯的,他說他叫孟四,家是東河村,沒要到什麼東西,也回家,兩人正好順路。兩個小夥子不一會兒,就熟了,拉著呱,一路倒也不寂寞。

    走到岌山附近,四爺爺雖然說不害怕土匪,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準備繞著山走。

    孟四說:“怕什麼,咱是要飯的,土匪不搶咱。我領著你走個近路。”

    四爺爺一想也是,就聽孟四的,從山中間穿過,走了個近路。

    誰知走著走著,走到了山中間。孟四忽然舉起要飯棍,衝四爺爺喊到: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四爺爺“噗哧”笑了,說:“你個孟四,土匪話背得怪溜,你這個熊樣子像土匪嘛?”

    “我真是土匪。”孟四一本正經地說。

    “你要是土匪,我就是土匪他爹。”四爺爺還是不相信。

    孟四急了,喊道:“你不相信也就罷了,你不能罵人啊。”喊完就把舉在空中的要飯棍打向四爺爺。

    四爺爺往旁邊一閃,也不示弱,拿起要飯棍,和他對打,嘴裡也不閒著:“你個小要飯的,長得跟個麻桿似的,冒充什麼不好,還冒充土匪,你是不是紅眼我這袋乾糧了?”

    孟四知道打不過四爺爺,忙叫停,說:“別打別打,我證明給你看,我是不是土匪。”

    四爺爺停下來,笑了,說:“好好好,我看你怎麼證明。”

    孟四把小手指肚伸進嘴裡,打了一個呼哨。不多時,從四周出來十幾個漢子,虎視眈眈地圍住了四爺爺。

    孟四這時自豪地說:“小子,你說我是不是土匪。”

    一個年齡大的,臉上長著一個大疤的土匪上來就給了孟四一巴掌,罵孟四:“媽拉個巴子的,不用旁人罵咱了,什麼土匪,什麼土匪,我們是綠林好漢。”

    “老大,我錯了,錯了,是是是綠林好漢,綠林好漢。”孟四忙糾正。

    四爺爺還是有些不相信,這些人跟莊戶人沒有什麼兩樣,都穿得破破爛爛的,這能是土匪?但在事實面前,他知道,這確實是夥土匪。

    唉,年景不好,土匪也窮呢!

    孟四奪四爺爺背上的布袋,四爺爺不捨得,不想給,被一個土匪上來就是一棍子,四爺爺只好鬆了手。

    “土……”四爺爺剛剛吐出一個字,忙硬生生停住了,把“匪”字和一口唾沫用力嚥下,咕噥道:“……綠林好漢還搶要飯的?”

    沒人稀理他,土匪孟四回話道:“我們土匪……不,不,我們綠林好漢也窮,也得吃飯呢。”

    十幾個人押著四爺爺上山。孟四跟四爺爺熟,就跟四爺爺誰說著做土匪的不容易。 什麼“你以為我們好漢容易嗎?跟打莊戶差不離,有要飯的,有種地的,有短路(當地土語,指搶劫)的,這麼些天,就短了你這麼個窮鬼。”什麼“我們好漢勢單力薄,有錢的搶不來,人家養的家丁比俺好漢還多。沒錢的你搶了,那三瓜倆棗的,也填不飽肚子,但是也得搶啊。老兄,我們搶你也是沒辦法啊……”

    “行了,閉上你的臭嘴,還嫌不夠丟人,就不怕外人笑話咱土匪,咱綠林好漢?”土匪頭子“大疤”斥責孟四,把自己又說成了土匪,趕快改成了綠林好漢,連自己也不好意思了,忍不住笑了。

    十幾個人都笑了。

    孟四跟著也笑,被“大疤”又踢了一腳,不敢笑,也不敢吭聲了。

    四爺爺被押著上了山,來到了土匪住的山洞。十幾個土匪,一人倒了碗熱茶,當著四爺爺的面,就把四爺爺要的那布袋東西,分開,泡著,狼吞虎嚥地吃了個乾乾淨淨。

    這情景把站四爺爺看地目瞪口呆。心話,年景不好,土匪也不容易啊。

    土匪打聽好了四爺爺家的情況,跟四爺爺家傳來話,要10塊大洋。

    四爺爺家窮得要命,上哪裡有大洋。找中間人講情。

    四爺爺家確實窮。土匪也知道四爺爺家情況。漫天要價,坐地還錢,是土匪的一貫做法。沒辦法,最後,向四爺爺家要了一挑子玉米,才把四爺爺放回來。就這一挑子玉米,四爺爺的父親,也就是我的老爺爺借了整個莊子,才好歹借夠一挑子玉米。

    老爺爺把玉米挑到山上,才算把四爺爺接下來。

    四爺爺在山上待了三天,和另外一個綁票整整給土匪推了三天的磨。烙煎餅的也是土匪從山下綁來的兩個女人。

    土匪頭子“大疤”的老婆出來拿新烙的煎餅吃。四爺爺看見了這女土匪,差點就吐了。這女土匪實在是太醜了。就因為她醜得出奇,正在推磨的四爺爺多看了她兩眼,被她一頓搶白:“看什麼看,沒看過女人啊,好像幾輩子沒見過漂亮女人似的。”

    四爺爺聽了差點笑出聲來,心話:“還漂亮女人?你醜得好!就是八輩子不娶老婆,我也看不上你這樣的。這土匪,窮也就算了,娶了個老婆,還醜得嚇死個人!”

  • 7 # 無月文化館

    我給大家講一個隋末傳奇土匪王疤子的故事。

    王疤子

    王疤子本來不叫這個名,王疤子本命叫王羊,是遼東的一個窮苦農民。

    隋煬帝楊廣第一次東征高句麗的時候,王羊被編進了隊伍裡,擔任一個普通的大兵。

    楊廣聚集了百萬之眾去攻打高句麗,陸上40軍,水上還有1軍,由大將來護兒率領,王羊恰好在來護兒的軍中。

    隋朝的龐大船隊從水路到達了平壤,登陸之後,來護兒就輕敵冒進,結果隋軍慘敗,來護兒跑回軍營裡咋也不敢出來。

    王羊運氣好,沒死在高句麗人的手中,但也沒跟著主將逃回軍中,他,逃跑了。

    王羊雖然沒死在戰場上,但他負傷了,高句麗人在他的臉上砍了一刀,王羊是一臉血的跑回遼東的。

    回到了遼東,王羊不敢回家鄉,因為回去就是死罪,好在一起跑出來的還有幾十個兄弟,大家都害怕王羊臉上的血口子,讓王羊做了老大,眾人佔山為寇了,為了震懾百姓,也為了震懾同行,王羊從此被大家稱為“王疤子”。

    搶隋公主上山

    隋末,真的是造反派的天下,隨著一次又一次東征高句麗,地方上,尤其是遼東,越來越亂。

    楊玄感在黎陽起兵造反後,整個天下都炸鍋了。

    幾年下來,王疤子已經聚集了數千人馬,方圓百里以內,王疤子的人馬縱橫馳騁,無人可敵。

    隋煬帝楊廣自己跑到了江都躲起來,關中也被李淵佔了,許多的隋朝皇親國戚從關中跑了出去,四散各地。

    這一天,王疤子正帶著人馬埋伏在一個山谷裡,突然遠遠看見一支車隊駛來,圍繞著車隊的是十幾騎的護衛,看樣子,是大戶人家的車隊。

    王疤子給了個顏色,身邊的頭目早已心領神會,一聲口哨響後,嘍囉們便包圍了車隊。

    經過一番艱苦廝殺,終於幹掉了這十幾個護衛,嘍囉們死了百來個,大家呼嘯著圍攏向車隊。

    中間一輛廂車,裝飾豪華,嘍囉們不敢動,簇擁著王疤子來到跟前。

    王疤子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掀開簾子一看,頓時兩眼放光,車內角落裡縮著一個珠光寶氣的美麗女子。

    王疤子這可就有了壓寨夫人了,洞房花燭夜,美人兒哭哭啼啼地交代了自己的身世,原來是歲皇室的遠方公主,本來來遼東投奔親戚的,不想被王疤子給劫了。

    一個土匪居然搶了隋朝的公主,這個訊息傳出去之後,王疤子的大名可就遠近聞名了。

    遠走突厥

    這事還是鬧的太大了,隋軍很快就盯上了王疤子。

    王疤子的嘍囉們雖然人數多達數千人,卻是十足的農民軍,烏合之眾,跟隋軍抗衡是不敢想的。

    一夜之間,王疤子的山寨就人去樓空,隋軍趕到的時候什麼都沒見到。

    有人說,王疤子帶著公主去了突厥人的地盤,成了突厥一個可汗帳下的將軍,更有人說,王疤子把隋公主送給了突厥可汗,換來了突厥人的保護。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8 # 杏果野史

    張寡婦:善良農婦是如何一步步蛻變成殺人不眨眼的女刀客

    民國一代,土匪遍地,匪患無窮。

    很多土匪是因為無法忍受封建地主、貪官汙吏的經濟剝剝和政治迫害,而走上梁山落草為寇的。今天要說的豫西女匪首張寡婦,就是被逼上梁山的一個典型。

    張寡婦原名賀貞,河南省洛寧縣人,生於清光緒年間,18歲嫁給同縣德里北村張有為妻。雖然張家家境貧寒,但賀貞賢惠,夫妻恩愛,一家人倒是和和睦睦。

    到了賀貞26歲那年,丈夫張有一病不起,最終丟下年輕的妻子和三個孩子去了,從此賀貞就成了張寡婦。

    生活雖然過得艱辛無比,但要強的張寡婦還是把三個孩子拉扯大了。到了張寡婦40歲那年,大兒子張振升已經是21歲的小夥子了,老二張明升19歲,老三張先升17歲。按理說,三個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是家裡的主勞力了,可是貧苦人家缺的不是勞動力,缺的是土地啊。地少,就解決不了一家四口的溫飽了。

    民國九年(1920年)秋收後,張寡婦想向大伯張更山租地種。張更山是個為富不仁的地主,全然不考慮自己是張家的親大伯,反而擔心張寡婦一家太窮,到時候賴掉地租,所以就不肯把地租給張寡婦。大兒子張振升去找大爺求情,結果還被打得鼻青臉腫回來。

    張振升恨自己,也恨命運的不公,憤而投奔宜陽、洛寧交界處的一股刀客(土匪)去了。張振升年輕力壯,膽氣也壯,再加上他講義氣,對人赤膽忠心,沒過多久就在刀客幫裡當上了二駕杆(二頭目),成了匪幫裡的小頭目。

    1922年秋,張振升帶著一隊人馬,殺回老家找張更山尋仇。張更山聞風而逃,張振升撲了個空,只好悻悻而歸。

    張更山明白躲過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自己總不能在明處等著張振升來尋仇,就透過人收買了張振升的一個同夥。不久,張振升就被這個同夥打了黑槍,當然,事發同時,這個同夥也很快被張振升的手下打死了。

    張寡婦知道了真相,怒火中燒,決心為子報仇。她乾脆帶著二兒子張明升也上山了,加入了匪幫。

    由於她是張振升的母親,土匪中的年輕人都把她當長輩看待,原張振升手下人甚至都叫她乾孃。年輕守寡的張寡婦,在拉扯大三個孩子的這十幾年中,什麼苦都吃過,也養成了她剛強的個性,她處事果斷,辦事公正,對土匪窩裡的這些年輕人都能像自家的孩子一樣看待。慢慢地,大家有什麼事都願意跟她商量。雖然她不能像年輕人那樣拿起刀槍衝鋒在前,卻能把山寨管理得井井有條,因此深得大家信賴。後來,大家推她當總駕杆。

    當上總駕杆之後的張寡婦,也給山寨定下了規矩:

    1.只搶富戶、拉肥票。

    2.拉票不傷人。

    3.女票、快票(指快結婚還沒出嫁的姑娘,因為是未婚女子必須當天贖回)不能欺侮,不得近身。

    張寡婦行事仗義,公正無私,有膽有識,追隨者越來越多,鼎盛時達兩千多人。兩千多刀客在張寡婦的指揮下,四外打家劫舍,燒殺搶掠,漸漸地,張寡婦在洛寧、宜陽、嵩縣一帶成了人人聞之色變的女刀客,只要一提起張寡婦無不聞風喪膽,大人心顫,小孩止哭。當地人編了幾句順口溜:蛇蠍心毒,寡婦心狠,犯她手下,挖苗斷根。的確,此時的張寡婦再也不是守寡後拉扯孩子長大成人時的那個堅忍、要強、善良的農家婦女了。

    1925年,張更山和德里村的一些富戶,痛恨張寡婦,將沒有上山當土匪還在老家生活的老三張先升拉到洛河灘打死了。張寡婦聞訊後,立即準備殺回老家報仇。而此時,張寡婦這一杆子刀客也驚動了當地政府,坐鎮洛陽的吳佩孚大帥也不得不響應民意,作出剿匪的姿態來。但吳佩孚更看重的是這股土匪的戰鬥力,他知道,土匪大多是不要命的主兒,利用得好,可以為我所用,壯大自己的力量。因此就派人去收編張寡婦。起初張寡婦不同意:“我拉桿子是為了報仇,不是想當官。再說了,我一個婦人,總不能帶兵當軍官啊。”來人勸她說:“仇早晚都能報,可是你手下這些年輕人,總不能一輩子當土匪吧。你總得替他們考慮考慮,你不要前程,也不能耽誤年輕人一輩子啊。”張寡婦手下的年輕人包括自己的二兒子張明升也傾向於接受收編。他們說服張寡婦:“收編後,有軍餉,再也不怕圍剿了。”他們表示:“人離開了山溝,但心不離乾孃,只要有事,招之即來。”身為母親的張寡婦慢慢被說動了。

    最終,張寡婦同意接受政府軍的收編。1926年春,張寡婦坐著抬鬥,親自帶著近兩千人的隊伍,浩浩蕩蕩開進了洛陽,接受改編。張寡婦指派楊德廉當了團長,他的二兒子也在這個團裡當了連長。而張寡婦自己卻一個人回到了南山刀客老巢繼續拉桿子去了。

    回到南山之後的張寡婦,又慢慢地聚攏起附近的一些小股土匪,到1929年,隊伍又擴充到一千多人。此時,原馮玉祥的部下萬選才叛馮投蔣,正要擴充實力,也派人去招降張寡婦。張寡婦又一次把自己的“孩子們”交給政府軍,而她自己還是繼續在南山當刀客。

    1931年,他在軍閥中當連長的二兒子張明升,奉命到郟縣頭峪催辦糧餉,得罪了當地土豪劣紳,被設局誘騙去赴宴,結果當場被開槍打死。張寡婦帶著自己土匪隊伍,在兒子連隊的配合下,兵匪聯手,殺進郟縣,血洗了頭峪,全村幾乎被殺光了。

    1932年秋,張寡婦的人馬殺回老家德里北村找張更山報仇雪恨。張寡婦親自出馬,坐著抬鬥殿後,隊伍行進到上陶峪也有個北村,先頭隊伍以為已經到了目的地,於是殺聲震天,見男人就殺,等張寡婦趕到一看發現錯了,立即命令停止亂殺,但已經有三十多無辜村民命喪這些刀客之手了。這時已經驚動了地方,縣裡的保安團也趕來追剿,張寡婦只能帶著隊伍撤退。張寡婦望著德里北村,報仇的願望無法實現,恨得她咬牙切齒,痛哭失聲。

    1933年秋,張寡婦隻身一人帶著幾百兩鴉片煙土,坐著一輛人力車,到許昌販買槍支。經過郟縣境內,在過一座小橋時,兩個土匪一前一後把張寡婦攔在橋中間,張寡婦不慌不忙,把包袱扔地下:“拿去吧。”然後從車跳下來,趁勢拔出手槍,抬手就是一槍,把其中一個土匪的手槍打掉了,張寡婦報上自己的牌子:“我是張寡婦!”嚇得兩土匪立馬跪地求饒。張寡婦對另一個土匪說:“把槍收起來吧,以後把眼睛放亮點。”說罷,扔下一包金創藥,若無其事地上車,對車伕:“走吧。”

    車伕也痛恨攔路搶劫的土匪,路上車伕回過頭問張寡婦:“您老人家就是張寡婦呀?真看不出來,剛才你咋不把那倆人打死呢?”張寡婦笑笑:“何必要人性命呢,打掉他兩指頭,教訓教訓他也就夠了,他們要是有辦法,也不會來劫道。”

    許昌辦完事後,張寡婦乘坐火車經鄭州回洛陽,結果在火車上被人認出盯上了。洛陽下車後,那人尾隨張寡婦,看著她進了一家旅館後,轉頭就跑到警備司令部作了報告。很快,這家旅館就被團團圍住了。張寡婦自知不敵,自己就走出來了:“何必這陣勢呢,要人跟你們去就是了,要命現在就拿去。”

    很快,刀客張寡婦就被槍決了,結束了她罪惡的一生。

  • 9 # 悠然閱讀

    被稱為“民國第一奇案”的“臨城劫車案”就是由以孫美瑤為首的上千土匪製造的。

    這是最近看書看到的,在這裡給大家講一講。

    孫美瑤原是大戶人家的子弟,後因家道中落生活艱難,就和哥哥孫美珠一起佔據抱犢崮山區(魯南地區)為匪。這一地區因為地形險峻成為土匪的樂園,當地還有一個順口溜:“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上抱犢崮。”

    孫美瑤兄弟倆上山後,陸陸續續召集了70多人,修建了山寨,隊伍逐漸壯大。那時候,軍閥混戰,時局動盪。張勳和張敬堯先後在軍閥混戰中失敗後,他們的手下的一些正規軍也跑到孫美瑤這裡加入了土匪隊伍。

    1920年,孫美瑤兄弟自封為山東建國自治軍。

    土匪日漸猖獗,皖系軍閥段祺瑞命令山東督軍張樹元圍剿土匪。

    誰知,當地的軍隊和土匪早已達成了默契。軍隊每次進山時放空槍提醒,孫美瑤聽到槍響,留下大量的金銀珠寶後撤退。官兵呢,收取珠寶留下武器彈藥後走人。隨後,軍隊回去向上級彙報說“剿匪全面勝利”。

    不過,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後。段祺瑞垮臺,新上任的山東督軍田中玉為討好直係軍閥,直接派軍全面封鎖抱犢崮。

    這一封就封了18個月,期間孫美瑤的哥哥孫美珠還被混戰擊斃,孫氏兄弟的土匪隊伍也從7000多人減到了3000多人。

    孫美瑤心想,已經被逼到這個份上了,橫豎一死,不如博一博。

    民國十二年(1923年)5月6日深夜,津浦路一列由江蘇南京浦口開往天津、載有39位外國旅客和200多位中國旅客的特快火車經過山東臨城縣沙溝山時,孫美瑤帶著上千名土匪挖斷鐵軌,迫使列車司機緊急停車。

    孫美瑤等人登上列車,將車上的財物洗劫一空。臨走時綁走了70多名中國乘客和19名外國乘客。

    北洋政府作夢也沒有想到孫美瑤這個亡命之徒帶了上千人來劫車。

    劫案發生後,北洋政府和孫美瑤進行數十天的談判。最終北洋政府答應對劫車土匪一律予以赦免,並且支付給了孫美瑤8萬大洋。

    6月12日,最後一批外華人質被釋放,轟動世界的劫車綁票案了結。

    孫美瑤接受招安當上了正規軍的旅長,一時風光無限。

    據說,孫美瑤被槍決後,張培榮還下令砍下孫美瑤的腦袋,懸首示眾。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黏連的修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