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八
-
2 # 子由拍案驚奇
第二次鴉片戰爭其間,英法聯軍佔領了天津,1860年9月7日,清朝廷與英法聯軍和談破裂,雙方開始備戰。
英法聯軍的目標是進攻北京。而此時清朝廷能依賴的柱石大帥就是僧格林沁。
當時英法聯軍要進攻北京必須經過通州,而要過通州,必經八里橋,八里橋如果失守,距離北京就只有幾十裡距離了。
清軍統帥僧格林沁為首,指揮清軍馬步騎兵在通州、京郊等地佈置層層防守,清軍防守兵力達到3萬人之多,其中騎兵有1萬人之多。
就在八里橋戰役發生的3天前,1860年9月18日,英法聯軍向清軍張家灣駐地開炮,併發起攻擊。
對於這第一仗,僧格林沁及其所部也是做足了功夫,其麾下蒙古馬隊向著英法聯軍發起騎兵衝鋒。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英法聯軍陣營之內,突然幾百枚康格列夫火箭向著蒙古騎兵發出齊射,一時間火箭在清軍馬隊之間爆炸、接著,火光沖天,驚得清軍騎兵的馬匹四處逃散,以至於衝動自家的陣營大亂。
僧格林沁趕緊收縮兵力,放棄了通州和張家灣防地,退入八里橋,以圖扼守住英法聯軍進京的道路。
就在這短暫的幾天之內,英法聯軍整頓隊伍,等待後續軍火補給,而清軍則不斷地徵集軍力。
一批一批的蒙古騎兵和關內騎兵徵調到圍護京畿一線。清軍的步軍在八里橋周圍構築工事、戰壕,清軍步、騎兵共計約3萬人。
英法聯軍共計8千人左右。
八里橋距離通州8裡,距離北京城也只有30餘里。
1860年9月21日早晨,英法聯軍分3路向清軍陣地發起攻擊。
在這次八里橋戰役當中,清軍的陣營當中,有哲里木盟馬隊1000,卓索圖盟馬隊2000,昭烏達盟馬隊1000,察哈爾騎兵5000。
這些清朝廷盡最大努力調集來的滿蒙地區的精銳騎兵,沿著八里橋防線佈置成一個弧形陣地,圍護著身後的北京城。
面對英法聯軍的列隊攻擊,僧格林沁指揮清軍騎兵,開始試圖衝擊英法聯軍的結合部。
這本來是一步極好的棋,可是,在實際攻擊當中,每一批次的騎兵衝擊只有200多人,當頭幾批騎著瘦小的蒙古馬的騎士衝擊到英法聯軍的陣前,他們只是每個人用手中的發火槍對著英軍陣地開了一槍,然後就退出戰場。
過一會兒,第二批次的幾百人規模的類似衝擊再接踵而上,這些基本都是遼東、吉林、黑龍江的騎兵,還在用過時的方法來攻擊具有新式軍隊作戰經驗的英法聯軍。
這些清軍,不是像影視作品中所描述,用冷兵器與英法聯軍死拼,他們沒有刀矛弓箭,衝到英法聯軍的陣前,只是火槍擊發一彈,然後就退出戰鬥,當然,這些騎兵每一次的衝擊波過後,人員戰損最低達到一成。
據法華人回憶,八里橋戰役第一天的上午,基本打的就是這種仗,沒什麼意義,對法華人來講,基本毫髮未傷,清軍反而留下200多死傷人員。
當時清軍所使用的的武器裝備主要為冷熱兵器混用,步軍綠營使用的槍械為滑膛槍,自制的鳥槍,再就是早期的抬炮和劈山炮,大刀長矛等冷兵器使用不多。
英法聯軍裡面幾乎印度兵占人數一半,他們均使用前膛燧米涅步槍,配備刺刀,其中火炮為阿姆斯特朗滑膛炮,數量竟然有92門,炮彈有3000餘發。
很重要一點,英法聯軍單兵技術都很過硬,雖然只有數千士兵,但是都有殖民戰爭經驗,特別是在戰場上,西方士兵所獨擅的三排陣列戰列步兵線等戰術使用,都產生奇效。另外,這支英法聯軍在拿破崙戰爭和克里米亞戰爭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所以,當他們面對火器上不佔優勢,兵員素質不佳的清朝軍隊時,英法聯軍覺得勝券在握。
做為清軍戰場總指揮的僧格林沁在軍事技戰術上更是與英法聯軍統領孟託班不能相比,後人比喻為兩個不同時代人的較量,這一點,應該實事求是承認。
當時的八里橋戰役,有幾個戰場同時進行,既有騎兵的衝擊戰,也有陣地的攻守爭奪戰, 孟託班、科利諾、雅曼等引領英法聯軍部隊採用刺刀、炮火等方式開始向清軍展開持續攻擊,布傑少校率領法軍第101旅奪取了清軍陣地中心村莊,雅曼率法軍佔領八里橋。
其中八里橋清軍守軍拼死防守,於是英法聯軍就用大口徑火炮,抵近轟擊防守的清軍,致使死守八里橋的清軍受到重創,很快,整個戰役清軍防線全部崩潰。
那麼,“八里橋之戰”清軍究竟輸在哪裡?兩軍傷亡怎麼樣?”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僧格林沁在八里橋戰役戰前的整體佈局;
僧格林沁的任務就是阻擊這股英法聯軍對北京城的進犯,對於這場阻擊戰他還是做了充分的準備。
首先,他把1.7萬的清軍佈置在張家灣一帶,這其中,騎兵7千人,步兵達到1萬人。而且由他自己親自統領7千人的騎兵,這樣的佈置,看得出他想把英法聯軍在第一波阻擊戰中就擊潰的想法和決心。
而後,僧格林沁又安排副都統伊勒東阿督帶4千騎兵駐守在八里橋一帶,這就是為防萬一,安排的第二道鎖鑰。
第三步,僧格林沁通往北京城的各個路口分別按兵把口,馬駒橋的1千騎兵是為了防止英法聯軍繞道進攻北京,通州的4千綠營兵派得力的直隸總督成保親自統帶。接近北京的齊化門一直到定福莊一線,也安排了5千人防守。
所以說,無論單純從戰略部署上看,還是兵員數量上,已經就算穩妥了。
那麼,癥結性的問題出在哪裡呢?
首先,從大的層面上說,僧格林沁企圖用騎兵的迅速奔襲來撕開英法聯軍陣地的結合部,在平原地帶,鍥入英法聯軍的結合部之後,以騎兵迅速突擊的形式,與英法聯軍展開近戰。
這種戰略思維方式用於鎮壓國內農民軍尚可一用,但是,與西方經過拿破崙戰爭和工業革命後,以炮兵為核心的火力戰的西方國家戰術相對峙,結果就可想而知。
其次,八里橋戰役初始階段,清朝廷中就傳諭僧格林沁,要他用小股兵力,於夜間不斷襲擾英法聯軍,以攻為守,可曾格林沁竟然在大天白日,就派出5千騎兵,而且以一波次300人的數字去衝擊英法聯軍,小股騎兵,疊次衝鋒,根本沒有效力,反而上一波,傷亡十分之一的人馬,好不容易衝到英法聯軍陣前,每人火槍開一槍,又打不著人,然後,遭遇到英法聯軍炮擊和印度籍騎兵的反衝鋒後,清軍這一股騎兵就慌亂四散,而且真的自動脫離陣地,甚至馬匹都棄置不要了,多有清軍,幾十裡一路乞討逃回北京城。
這一仗,英法軍統計法軍死亡3人,傷18人;英軍死2人,傷29人。
清軍損傷1200餘人,其餘軍兵,基本潰散,北京城外圍幾乎瞬間洞開。
據傳,當拿破崙三世要嘉獎聯軍統帥孟託班時,遭到很多人反對,法華人認為八里橋之戰是“一場引人發笑的戰鬥”。不值得為此發出嘉獎
-
3 # 諶人
八里橋之戰輸在武器裝備不對等。
英法聯軍用火槍火炮對付清軍的大刀長矛。也就是用先進的熱兵器對付原始的冷兵器,清軍豈有不敗之理。
華人發明了火藥,但沒有用於強軍。善良的中國古人把火藥用於了製作渲染歡樂喜慶的煙花爆竹。雖然在明朝也組建了使用火統、鳥統的軍隊,還組建了神機營(獨立火炮部隊),但主要用於裝飾門面、營造聲勢狀軍威。
清朝眼光更狹隘,滿人的意識裡;他們的快速騎兵、馬刀弓箭更好使,打仗更管用。即使清朝購買了西洋先進的紅衣大炮,在攻堅摧城發揮了威力,滿人也認為這是笨重的東西,不適合他們快速流動作戰的傳統習性,只能偶爾用一用。於是,清軍仍然配備冷兵器,比明朝軍隊更落後。
英法用科技強軍,軍隊已全部配置了火槍火炮,並訓練了遠端用火炮轟,近程用火槍齊射的戰法。八里橋之戰,當人多勢眾、英勇無畏的清八旗騎兵發起密集衝鋒時,他們的速度沒有敵人的炮彈、子彈快,他們的兵器為夠不著敵人身體,他們成為了英法聯軍火槍火炮射擊的靶子,遭到了肆意屠殺。
八里橋之戰,3萬清兵對陣8000英法兵;清軍傷亡1200人;英軍死2人,傷29人(其中包括印度兵1死18傷);法軍死3人,傷18人。雙方傷亡23:1。
精神意志抵不過鋼鐵,落後了就要捱打。
“八里橋之戰”後,西方列強相繼加入欺負清朝行列。他們只要在中國海岸架設幾門大炮,就會讓清朝統治者屈服。歷史教訓告訴了華人;打仗不能無限誇大人的精神意志作用。
打仗就是拼武器裝備、拼火力。要不受外敵欺負,武器裝備決不能落後,更不能允許有代差。
無獨有偶,歷史也教訓了後來的英法聯軍;一戰英法聯軍對德國作戰,都使用火槍火炮。但德國步兵率先掌握和使用了可連續發射子彈的馬克沁重機槍,對英法聯軍使用的單發火槍形成了代差優勢。在著名的法國索姆河戰役,德軍在一日之內,用馬克沁重機槍屠殺了5萬英勇衝鋒的英國軍人。這款在當時最先進的步兵武器,被人稱為了“寡婦製造機”。 -
4 # 秋草獨尋
八里橋之戰清軍是全方位的輸,還不能說只是輸在哪裡的問題,所以從傷亡對比上看就會顯得那麼懸殊。
一、戰爭的結果就是水平的差距最直觀的體現在這個傷亡資料上估計是沒有異議的。
八里橋之戰,3萬清兵對陣8000英法兵;
清軍傷亡1200人;英軍死2人,傷29人(其中包括印度兵1死18傷);
法軍死3人,傷18人。雙方傷亡23:1。
從戰果上說,實在是一種降維打擊。
二、指導思想錯誤:以強攻對敵。先說一點題外話,其實透過前期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一戰大沽口之戰,按道理清廷應當明白會有這麼個結局。
但是卻只知此而不知彼,在弱勢情況下還採取了強攻的策略,並沒有選擇有利地形進行防守,再適時出擊的策略,雖然不能改變結局,但不至於敗得如此之慘。
因第三次大沽口之戰中,法軍士兵15人陣亡,129人負傷;軍官2人陣亡,11人負傷。140名傷員已全部送進設在新河當鋪的戰時醫院。英軍傷亡人數和法軍差不多,17人陣亡,162人負傷,其中軍官22名。( 李桑.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三次大沽之戰述評. 《 軍事歷史研究 》)英法軍傷亡人數是大大超過八里橋戰役的。說明如果當時構築好防禦工事,堅守並侍機出機的話,戰況將會好得多。
實際上這種進攻戰術就是克里米亞戰爭的翻版。薩瑟蘭高地戰,當時的俄軍騎兵就在法軍的步槍陣中傷亡殆盡,俄軍陣亡就達8000人。
克里米亞,第93薩瑟蘭高地,法國步兵擊敗俄騎兵
所以,這裡秋草認為此戰的指導思想就存在較大的問題。
三、在強攻戰中,此戰是典型的兩個時代的軍隊較量,輸那麼慘是正常的,而輸少一點卻算是本事了。1、裝備差距
1)步槍對鳥槍抬槍,
英法線膛槍取代滑膛槍
當時的英法已經裝備了有膛線的米尼步槍(槍管內設有旋轉的膛線)。法華人研製了米尼步槍、米尼鉛彈。米尼錐形鉛彈頭的直徑略小於槍膛直徑,這樣裝彈就很方便。
彈頭的底部有個圓錐形的空洞,一個軟木塞堵住洞底,發射時燃氣驟壓可以壓迫木塞擠進空洞,迫使彈底膨脹(鉛金屬比鐵質容易變形),剛好緊貼槍管的膛線,封閉住彈頭和槍膛之間的空隙,火藥爆炸造成的燃氣推進力足,密閉性好,又可以使彈頭在槍管內旋轉膛線引導下高速旋轉。
米尼子彈小於槍管,射擊時膨脹,氣密性好
線膛步槍的子彈旋轉出去後,子彈的速度與穿透力均大大強於之前的步槍子彈。且受空氣風力影響較小,射擊準確度也大幅提升。
當時,米尼步槍比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滑膛槍的最大優勢在於射程和精度。滑膛槍的有效射程只有130多米,並且精準度很低。而米尼步槍有效射程達到500米,可以在更遠端打擊敵人。
2)清軍的最好的步兵火器是抬槍,有效距離還達不到50米
而且,因為需要兩人合作,效能又差,後座力極大,開槍後,射擊者往往槍的後座力震到摔倒在地,而且子彈的裝填速度慢,至少二分鐘才能裝一次。所以在進攻戰中還很難使用。
2、火炮的嚴重落後:1)當時英軍裝備的最新式阿姆斯特朗炮,4門,64毫米後膛線膛炮,豎形螺栓。射程可達到4公里。裝有開花彈和實心彈,為攻城之利器。
英國阿姆斯特朗炮栓
由於產量不高,膛壓控制不穩定,沒有大規模裝備,所以英軍其餘火炮的配備為前膛炮。
2)此外,英軍還配有康格里夫火箭炮300門。專用攻擊陸軍及固定陣地的。
康格里夫火箭
3)法軍火炮:法軍裝備1853年型拿破崙12磅前裝滑膛野戰炮.
法軍制式野戰炮。炮身全重 626 kg,行進全重 1200 kg,炮管長1.91米,能發射1.4 kg(法制12磅)實心球炮彈。口徑121毫米,炮口初速439 m/s,在炮身仰角為 5度 把炮彈打到1480米遠的地方,如果調整仰角和發射藥配重能打得更遠。可以發射球形實心彈、帶延遲印信的爆破彈(開花彈)、榴霰彈。
法軍拿破崙炮採用的是青銅鑄造的炮膛
清軍火炮,仍然是土炮
鎮壓太平軍時還比較管點用,有效射程最多1公里,沒有膛線,更沒有射擊調整,沒有開發彈,打出去的是鐵球。而且命中率極低。
如八里橋之戰,清軍在戰役中,打一整天沒有一發炮彈命中聯軍,發射的炮彈都打到樹頂上去了。戰鬥結束了,聯軍繳獲了27門銅炮,大量信管火槍、大刀、長矛以及其他武器。
另外還有數千個裝得滿滿的箭袋,這些箭此後一連好幾天都被充作聯軍營地篝火的燃料。
湘軍炮隊
清軍紅衣大炮
3、近戰武器差距更大另外聯軍在近戰格鬥中配備有左輪手槍,當時的手槍還不能連發。但有利於格鬥,在大沽口炮臺爭奪戰中,英軍士兵就用左輪槍打死了直隸提督樂善。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軍左輪手槍樣圖
清軍近戰武器主要是弓箭與彎刀,鳥槍
當時的鳥槍是射程才20多米,而且以散彈為主,換裝不方便。而彎刀在騎兵格鬥中又沒有刺刀的長度與鋒利性。
英法軍的刺刀通常長度在1.8米-2米之間。換裝便利,直接接在步槍上即可使用。
英法軍刺刀
二、戰術落後——遭遇T字形局面,卻不自知。當英法軍部署好了陣地,清軍以縱隊騎兵的方式發起衝鋒,一般以300-500名騎兵為一股,依次發起衝鋒。
1、被形成了T字形攻擊的火力弱勢。強佔T字橫頭陣位的一方可以充分發揚火力,而相反的一方火力受到極大抑制。
3萬清軍全部部署,呈現出大弧圈的半包圍陣勢,整個騎兵排成正面長達5公里的陣線。後面是清軍炮兵和步兵。
在遠距離上就被聯軍的重炮給轟一遍,清軍不顧死傷依舊前衝,聯軍在左右兩側架起大炮,側豎向轟擊。
被形成了T字形打法,聯軍相當於那一橫,可以全面發揮火力,而清軍相當於那一豎,只有前面的部隊才能攻擊,而且造成部隊層疊,造成大傷亡。
聯軍火炮一發可以打倒一線陣列。
在火力不如的情況下,戰術上的劣勢更使清軍傷亡慘重。
2、沒有以長矛騎兵衝擊步兵方陣
以彎刀、鳥槍的騎兵即使衝入聯軍陣營造成的威脅也不大,衝擊前膛槍陣,至少需要用長矛的長兵器進行較遠距離的刺殺
這是傳統對陣的方法。 僧格林沁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當然他也沒有見識過歐洲的步兵方陣。
三、軍事素質完全不同,不能說清軍不英勇,但近代的軍事素養與古代戰爭的代差實在巨大。騎兵不利於攻擊線膛槍方陣,死傷巨大。
1、騎兵素養差,近戰武器與技戰術代差明顯。
由於清軍人數眾多,雖然傷亡慘重,但仍然許多清軍衝至法軍陣前僅30米處,這樣可能對法軍造成較大傷亡。
聯軍左路英軍格蘭特將軍立刻下令炮兵射擊,減輕法軍的壓力。聯軍幾個炮兵隊發射的炮彈因緊貼地面飛行,打進清軍馬群中對馬匹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英軍騎兵旅錫克騎兵騎著高大的阿拉伯戰馬,平持長矛,以標準的歐洲式的槍騎兵佇列衝擊清軍。
同時裝備著左輪手槍,馬槍和馬刀的英國胸甲騎兵也發動了衝鋒,面對馬刀和鳥槍的蒙古騎兵,聯軍騎兵很快就擊敗了蒙古騎兵。此處衝擊,甚至無一陣亡。
2、雙方的紀律性與勇敢性相差較大。
燧髮式手槍
透過歐洲戰爭尤其是克里米亞戰爭的考驗。聯軍展現出了極高的紀律性和勇敢精神,在蒙古大隊騎兵衝擊到50米距離上,大聲喊叫著,舞動著馬刀,俯身策馬。
但聯軍還保持著整齊的隊形和清醒的頭腦。進行冷靜的換彈與射擊,始終沒有一點慌亂。
聯軍騎兵在訓練,組織和紀律上有明顯優勢,在武器上左輪手槍,長矛和馬刀打近戰也比蒙古騎兵的短火槍,弱弓和馬刀有優勢。
在近距離戰鬥中,蒙古騎兵無法抵擋英國騎兵的左輪手槍和錫克騎兵的長矛。
3、最後的刺刀衝鋒——實際上在衝鋒失敗後,最大的傷亡來自於刺刀衝鋒。
衝鋒失敗後,清軍還有大約上萬練勇和綠營。裝備的還是刀矛弓箭,這人數眾多。
因為法軍指揮官蒙託邦認為同清軍對射是浪費時間、火藥和生命。乾脆發起刺刀衝鋒。
最後的戰局:聯軍步兵排成刺刀陣開始向前推進,聯軍騎兵在大炮掩護下排列成騎兵列隊開始突擊,清軍守軍根本無法抵抗1個騎兵旅進行的標準的歐洲式騎兵列隊長矛衝擊,清軍崩潰了,變成屠殺。
聯軍的米尼步槍,裝彈便利,帶有膛線
八里橋口的清軍皇家禁衛軍以白刃戰阻擋聯軍。但是經過近代化嚴格訓練下的步兵,在進行刺刀白刃戰時,其戰鬥力絕對不低於任何古代白刃戰部隊。
知道歐洲近代戰法的朋友應知道,歐洲步兵連都習慣了在50米距離站成2大排排隊相互槍斃,對於白刃戰更是毫不猶豫。
而清軍從來沒有陣列式白刃戰的經驗。
特別是法軍在歐洲出名的白刃戰無敵。法軍全部上刺刀,向八里橋做最後的衝鋒。法軍用刺刀奪取了橋頭的10門清軍大炮。
如清軍勝保將軍也在橋頭爭奪戰的肉搏戰中,多處負傷。
結局:僧格林沁拒絕再戰!聯軍都稱讚中國兵特別是蒙古兵很勇猛,但是正如現在還有人以為的勇敢似是乎勝利的最大要素。
勇敢到了愚昧大勢的程度,不知彼此差距,那就無非是莽夫之勇,於國家毫無益處。
戰役的結果,用僧格林沁的行動就可以知道,之前僧王一力主戰,不顧郭嵩濤(副使)反對,叫囂最狂,此戰之後,清廷咸豐朝廷還準備再戰,派軍。但很快就被從八里橋回來的僧格林沁拒絕了。
僧王知道,再調蒙古兵過來也沒有用處,這巨大的全方位差距不是靠天生比較有勇氣敢打架就可以簡單填補的,從此之後僧王再不言主戰之事,開始主動學習軍事,直到1865年戰死。
八里橋的影響。勝敗兵家常事,但輸了不總結經驗教訓,在原地再敗一次,就是可笑!
這一次直接打醒了許多清國高層,如恭親王、文祥、曾國藩、李鴻章等,紛紛在此後開始了中國的洋務運動,其實輸不可怕。
資料:
《劍橋中國晚清史》
《中國近代史》
《天朝的崩潰》
法國遠征軍司令蒙託邦將軍(八里橋伯爵):《回憶錄》
-
5 # 貓爪鋒利
看了前面幾位大佬的回答,感覺不靠譜,至於八里橋的真相:八里橋實際是一連串戰鬥,並不是一個單獨戰鬥,其中法軍對抗滿蒙騎兵突擊的戰鬥持續時間有十幾個小時,戰鬥中實際法軍的兵力超過清軍的突擊兵力,因為參加突擊的清軍各隊騎兵是先後到達,先後投入的,每批只有200到500不等,並遭受到一成左右傷亡後就撤出了戰鬥,沒有再返回戰場。
1. 而清軍首先趕到戰場並發動突擊的是遼東,吉林,黑龍江的騎兵,也就是滿洲八旗騎兵,全是清一色的龍騎兵,而且沒長矛,沒弓箭,沒馬刀,只有火槍,並在透過八里橋時遭到集中火力打擊,不過傷害很小,中彈者寥寥無幾,但法軍的防禦陣地裡面有一些英軍的印度火箭兵,他們使用了從印度弄來的康格利夫火箭彈,這種火箭使八旗騎兵馬匹受驚,因此在橋上混亂不堪,過橋以後已經無法形成佇列,都是散亂的散騎,這些龍騎兵沒法在奔跑的馬上裝彈,因此接近法軍陣地後放一槍就跑了,要跑回去裝彈,由於不成隊形,無比散亂開火距離也各不相同,沒造成法軍什麼損失,自身損失也不大,因為法軍當時使用的也不是線膛槍,雙方也就是打個熱鬧而已,但法軍的命中率要高一些,主要還是有炮的緣故,不然法軍是排列整齊的密集隊形,應該更吃虧些,這些清軍龍騎兵反反覆覆的進行這種無意義的衝擊,實際上只是讓雙方都消耗大量彈藥而已,到中午陸續投入戰鬥的各批龍騎兵合計也損失了200多人,也陸續都撤了。
2. 蒙古騎兵也在這時抵達了,先後有2000蒙古騎兵分4批抵達戰場,蒙古騎兵抵達後戰況就激烈了,這些來自內蒙錫林郭勒盟,昭烏達盟,呼倫貝爾盟等地的騎兵,是當地王爺的私兵牧民,用的是弓箭,全都是弓騎兵。第一批過橋後,就開始圍著法軍陣列邊跑邊射繞行,法軍採用歐洲標準的迎擊騎兵戰術,就是佈置方陣,把大炮擺在中間,步兵環列大炮佈陣,因此可向四面八方射擊,但騎射繞行很難對付,蒙古弓騎射出的箭威力雖然不大,但依然能落在法軍方陣外圈的步兵身上,而槍炮對疾速繞行的弓騎兵傷害不大,關鍵是打不準,隨著大量的弓騎兵先後抵達,法軍的局勢就危急了,所幸蒙古弓騎射出的箭不但飛行距離不大,擊穿力不強,而且還飛行軌跡奇異,四處亂飄,因此法軍的傷亡才沒達到毀滅性的程度。這時蒙古弓騎在號角與旗幟的招呼下突然在前方聚集集中,隨後就集中向法軍方陣結合部發動衝擊,弓騎兵衝進結合部,法軍方陣就要垮了,弓騎兵在結合部左右開弓,而法軍不能還擊,因為絕大多數彈子是不可能打中運動中的弓騎兵的,會飛到對面的法軍方陣裡去,而法軍方陣裡每面都有4~5層密集的步兵,法軍這就亂了,但奇蹟出現了,英軍4個騎兵團此時趕到,立即用長矛向蒙古弓騎發動了衝擊,隨後法軍1個騎兵團也趕到了,也立即投入了反擊,而蒙古弓騎遇到騎兵反擊後顯得束手無策,他們的弓箭不但射程不遠,還四處飄飛,射射密集的步兵牆還有用,而對射擊快速衝擊的騎兵根本射不中,此外這些弓騎也和前面的龍騎兵一樣,也沒長矛,沒法肉搏,於是只好一鬨而散,參戰的英軍印度騎兵寫到,這些清軍騎兵很難抓,很靈活,但一旦抓住就毫無威脅了,聯軍騎兵趕到以後,蒙古騎兵就散夥跑了。但清軍的炮隊還在不斷轟擊,清軍的炮彈全部都從很高的空中飛過,落在遠遠的後方,沒有造成聯軍任何損失,聯軍則勇敢的把火炮向前推到距離清軍火炮600碼的距離,幾輪精確的轟擊後,清軍的火炮陣地就啞了。
3. 但戰場清軍還有幾萬步兵,這些步兵上午就已經抵達了,距離聯軍陣營只有不到2000碼,但他們沒有參與騎兵的攻擊,一直在原地觀戰,已經觀戰了10幾個小時了,這時聯軍彈藥已經消耗的所剩無幾,與這麼龐大的敵軍隊伍保持這麼近的距離很危險,經過現場商議,聯軍決定用騎兵給予驅離到安全距離,但聯軍雖有5個騎兵團,騎兵總數卻只有1000人不到,所以也是非常驚慌的,當聯軍騎兵過橋拍好衝擊隊形後,面對黑壓壓的清軍步兵緊張的連手裡的長矛都握不穩,衝擊發動後,清軍的步兵起初無任何異樣,就如同稻草人一樣原地不動,這樣的鎮靜程度使得所有的聯軍官兵都變得心情沮喪,看來今天是個災難性的日子,但就在懷抱必死心情的聯軍騎兵衝到距離清軍步兵只有100碼距離時,清軍隊伍中突然發出一片驚叫,幾乎所有的人都開始向後逃跑,只有幾十個騎馬的軍官揮舞著馬刀出來拼命,很快被刺翻了大半,剩下的也只好逃跑了,聯軍騎兵一字排開,對逃跑的清軍步兵發動了一次教科書模式標準的西方騎兵衝擊戰,頓時遍地都是死屍和哀嚎的傷員,到快黃昏時戰場上已無任何清軍部隊存在了,聯軍騎兵確信至少有2萬5千左右清軍步兵死傷於這次驅離行動,但絕大部分是他們逃跑時自相踐踏造成的,此戰聯軍騎兵損失微不足道,但法軍步兵在之前對抗滿蒙騎兵的戰鬥中死傷了近1000人。
4. 西方記錄的整個八里橋作戰的損失數字,由法軍二鴉打到圓明園總死亡是960人。而主要的損失在於大沽口與八里橋的激戰。大沽口死400多人,但多系英人,那麼八里橋死亡的就會很接近這個數,而八里橋普遍記錄蒙古弓騎弓力不強,在總傷亡只有1000人左右的情況下,按理不應該死這麼多,不過大清時期可以提煉烏頭鹼,很可能投入戰鬥前,蒙古弓騎兵的箭頭淬過毒或是陳年舊箭過於骯髒,導致傷口感染率超高。
5. 八里橋清軍的步兵實際主要是練勇,也就是民兵,大清的保甲制度裡,有鄉勇,也就是練勇,鄉勇就是鄉村的壯丁,各鄉各村的壯丁都登記在冊,由保甲管理,參與一定的訓練,平時為民,戰時官府有需要就按20丁抽一丁的比例徵召鄉勇,組成軍隊,由軍官率領去戰場配合官軍參戰。在八里橋戰鬥中,鄉勇實際投入了5萬,但損失的數目沒聯軍認為的那麼大,根據大清的統計勝保所帶領的步軍總傷亡只有1萬多點,2百旗兵火槍手,1千綠營兵,8千多鄉勇。滿蒙八旗軍全部傷亡為1200人,其中滿洲龍騎兵傷亡200,八旗炮隊傷亡100多,蒙古弓騎傷亡600多(含增援大沽炮臺損失),八旗步軍傷亡200多。
6. 至於蒙古弓騎箭力不但弱,箭射出去還亂飄。實際原因是,蒙古在大清已經不是遊牧生活,而是定居在各旗各盟,遇災靠朝廷救濟而不是遷徙避災,草場也都分割了,不可能發生爭奪草場的部族衝突,因此早無強弓作戰的需求,平日只偶爾打打獵用一下弓力很弱的獵弓,早就沒有人還使強弓了。由於大清有的是弓箭火槍,所以這些蒙古牧民被王爺們派出時都沒拿自己平日用的弓箭,結果進京以後,卻都用不得倉庫裡以前為八旗軍預留的強弓重箭,所以就從各弓箭號裡徵商品弓,也就是弱弓輕箭,想著也湊合著夠用,誰知這些箭全部都是缺羽箭,兩邊羽毛不平衡,所以射出後飛行軌跡詭異。如果不是箭有問題,可能聯軍騎兵還沒到,法軍就已經覆滅了,而且聯軍的刺矛騎兵想擊敗弓騎就很難了,即使是弱弓只要箭射出去不亂飄,聯軍的刺矛騎兵也是接近到刺殺距離的可能性渺茫,弓騎兵不是開玩笑的,如果當時是能用強弓重箭,那英法聯軍遇到弓騎兵繞射三下五除二就全死光了。
7. 至於聯軍僅陣亡個位數的資料來歷,應指八里橋突破戰鬥,也就是聯軍騎兵越過八里橋,突擊清軍步軍防陣的戰鬥,或者是另一場戰鬥,因為八里橋附近實際爆發了一系列戰鬥,也並不都在同一天。至於抵抗滿蒙八旗騎兵的戰鬥很多西方史料中不叫八里橋戰鬥,是以附近村莊命名的戰鬥。
-
6 # 冷兵器研究所
八里橋之戰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最後一戰。此戰清軍的失敗,直接導致通州失守,北京門戶大開,並在1860年10月13日淪陷。此戰也標誌著自戰國後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統治中國戰場兩千餘年的騎兵開始逐漸走下歷史舞臺,西方現代軍事體系開始在中國軍界逐漸成為主流,因此八里橋之戰在近代軍事史研究中有著特殊的意義。
八里橋之戰失敗的原因大致有三點:
1.將帥失和。
八里橋之戰主將是僧格林沁和勝保,僧格林沁為主帥,指揮蒙古馬隊正面突擊;勝保為副帥,主要負責指揮兩翼包抄。但兩位將帥在戰鬥過程中並沒有精誠團結,反而互相較勁,在戰鬥後又詆譭對方,美化自己。勝保在戰鬥中中彈負傷,在戰敗後給軍機大臣的信函中稱:“可惜俄頃之間便獲大捷,竟因弟身受重傷,不得成此一戰,豈非天哉!言至此,不覺痛哭失聲。”同時指責僧格林沁“前日張家灣之戰,並未傷折。(蒙古馬隊)一聞夷炮,輒反擊,致將步隊衝亂,而邸帥仍姑息之不加查辦,其何以振作乎”,即將作戰失利的責任歸咎於僧格林沁督戰不力。
當時社會上也流傳著二人不和的傳言,如“僧王(僧格林沁)肯稍接應,定能破敵成功……僧王忌勝公(勝保)威名,不欲其功之成,且伊素所畏者,止勝公一人而已,故欲置之死地,假手於人以殺之也”,又如“僧王經營兩年,節節敗退,勝公乃欲一戰成功,是不為僧王留餘地矣”。以上雖然屬於傳言,但透過勝保奏疏和信件可以窺見二人關係並不融洽。
2.戰術失誤
咸豐帝制定的“以奇兵抄襲,挫其前鋒,能以鳥槍、刀矛等短兵相接”的戰術,在英法聯軍來復槍和重炮的轟擊下宣告破產。咸豐帝並沒有意識到,用騎兵在廣闊平原上衝擊裝備新式槍炮的敵軍是一種自殺行為,騎兵的速度無論如何比不上子彈的速度。更嚴重的是,一旦騎兵潰敗,馬匹受驚,奔回本陣,後方的清軍步兵部隊面對馬匹的衝擊根本沒有抵擋能力。這直接導致步兵陣型大亂,最終清軍全線潰退至八里橋,並在立足未穩時與英法聯軍決戰失利。因此,這一戰術失誤是導致八里橋之戰失敗的一個關鍵因素。戰術失誤並不僅僅體現在咸豐帝身上,各級官吏對於英法聯軍的猛烈炮火也認識不足。時任詹事府詹事的殷兆鏞提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棉被法”,即“遇夷匪,則棉被軍當先,前層蹲,次層立,將全軍遮住,酌留空隙為瞭視與放火器之地。佈陣既定,任敵人多方衝突,我軍屹立不動。俟敵稍懈,則棉被軍疾馳前逼,彼火器刀矛都無所施”,由此可見當時清朝官吏對英法聯軍的兇猛火力認識的膚淺程度。
3.武器裝備和士兵訓練落後
清軍在八里橋之戰中所使用的武器仍是以傳統的刀矛冷兵器為主,輔之以火炮火槍等火器。即使是火器,絕大部分仍處在明末清初的水平,如英法聯軍繳獲的清軍火炮,“青銅做的,長達3.51米,重達7220公斤,這些大炮被稱為‘無敵大將軍’炮”;“尤其那些鐵炮,外觀破舊,不帶瞄準器,甚至沒法調節射擊距離”。“無敵大將軍炮”是清朝康熙年間研製的一種子母炮,曾在雅克薩之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該炮面對經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而不斷髮展的西方新式武器(後膛開花炮和來復槍)已經落伍。至於傳統冷兵器面對西方新式武器更是毫無還手之力,法軍曾諷刺清軍“仍那麼幼稚使用弓箭作戰,弓箭怎麼抵擋了卡賓槍和刺刀,(清軍)500米內射不到人家那裡,人家卻一下能射穿他們的胸膛。中國兵沒有刺刀,只有長矛、梭鏢、戟和各種大刀、短刀、長刀或雙手大刀等”。可見清軍武器裝備之落後。
此戰清軍潰敗,大部逃散,所以傷亡不詳,大約在數千左右。而英法聯軍不過戰死5人,傷不到50.
-
7 # 歷史總探長
八里橋之戰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一次重要的會戰,在八里橋之戰結束後,咸豐皇帝帶著文武百官逃離京城,英法聯軍攻克北京城,第二次鴉片戰爭以清王朝的失敗而告終。
八里橋之戰爆發前,清朝還沒有開始洋務運動,清兵只裝備了少量的老式步槍,大部分清軍仍然裝備著大刀長矛和弓箭。而此時的英法等國已經擁有了近代化的軍隊,英軍和法軍裝備了大量的新式步槍,並且擁有數量眾多的火炮。
八里橋之戰爆發前,英法軍隊已經攻克了天津,咸豐皇帝為了避免北京失守,派遣大將僧格林沁帶領騎兵主力在八里橋設伏,想要以數量佔據絕對優勢的騎兵,阻擋英法聯軍進攻北京。
清軍的指揮官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的後人,他指揮的軍隊也是清朝最精銳的騎兵和步兵武裝。在成吉思汗時期,騎兵一度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軍隊,蒙古軍隊依靠著騎兵從亞洲打到歐洲,征服了大半個亞歐大陸。
在3萬多清軍到達八里橋之後,8千多名英法聯軍也到達了八里橋附近,隨著英法聯軍對埋伏的清軍進行炮擊,八里橋之戰正式爆發。
僧格林沁高估了騎兵的衝擊力,他將騎兵作為衝鋒的主力,冒著英法聯軍的槍炮進行突襲衝鋒。英法聯軍使用大炮和火箭彈轟擊衝擊過來的清軍,清軍馬匹受到了驚嚇,騎兵陣型逐漸的混亂起來。
由於戰爭思想停留在冷兵器時期,僧格林沁計程車兵不懂得如何隱蔽,很多人都在衝鋒的路上被打死。
一些士兵衝鋒到了幾百米的距離,卻又遭到英法聯軍步槍的密集射擊,馬匹在中槍之後相互踐踏,受到槍炮聲的影響,清軍根本無法組織像樣的進攻。幸虧在八里橋之戰的時候,機槍還沒有被髮明使用,否則清軍馬隊肯定會全軍覆沒。
因為英法聯軍的槍炮過於密集,衝鋒到英法聯軍陣地上的清軍非常少,只有一部分裝備簡易火器和弓箭計程車兵在近距離對英法聯軍射擊。
在騎兵進攻受挫後,清軍的步兵根本沒有機會衝到對方陣地上,經過數小時的激戰,清軍的攻勢放緩,戰鬥的局勢出現了一邊倒。到了中午12時左右,清軍開始全面撤退,八里橋之戰以英法聯軍的勝利告終。
在八里橋戰場上,清軍留下了一千多具屍體,就連僧格林沁的大旗都被丟棄到了戰場上。根據戰後清王朝的統計,八里橋之戰戰死人數達到了300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蒙古騎兵。
(英法聯軍統計清軍陣亡1000人)
出現兩種不同的資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清軍在撤退的時候帶走了部分屍體,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一部分被打散的清軍沒有敢於回到部隊。
英法聯軍的陣亡人數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英法聯軍統計出來的戰死5人,受傷46人,另一種說法是法國官員在反對給指揮八里橋之戰將領授銜的時候說的:這不過是一場戰死12人的戰役。不管是第一種說法,還是第二種說法,八里橋之戰都是一場傷亡懸殊的戰役。
-
8 # 鐵馬冰河wu
八里橋之戰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與英法聯軍的最後一戰。1856—— 1860年間英、法在俄、美等國的支援下聯合發動了侵華戰爭,其性質與第一次鴉片戰爭基本相同,可以視為它的延續與擴大,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也有史料稱其為英法聯軍之役。
英法聯軍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正當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為鎮壓太平天國之亂使出渾身解數而心力交瘁之時,咸豐六年(1856)九月下旬,英國以“亞羅號”事件為藉口,發兵進犯廣州,隨後法國也以“馬神甫”事件為口實,與英國聯手侵略清國,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年後的咸豐七年(1857)十一月,英法聯軍攻入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被俘。聯軍攻佔廣州後,並未達到其預期目的,為了進一步逼迫清廷就範,聯軍揮師北上,水陸並進,一路勢如破竹,於咸豐八年(1858)三月一舉攻破大沽口 ,直逼天津城下,並聲稱要進犯北京。 四月十六日,迫於巨大壓力,咸豐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趕赴天津,在炮口下與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
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暫時南返,軍事危機勉強解除。事後,咸豐帝對自己親手批准的條約內容非常不滿,感覺很窩火,於是派桂良等人趕往上海與英法進行修約,還向英法宣佈:“中國願免除洋貨進口稅,請列國將原訂《天津條約》作廢”。
咸豐出爾反爾之舉惹惱了英法代表 ,談判沒有結果。咸豐只得後退一步,認為其他條例均可按原約執行,唯有外國欲在北京設使館,並派公使駐京一節不能接受,對大清為害甚巨,斷難同意。即便如此,英法也不應允,咸豐帝企圖透過談判來毀約的設想失敗了。這使他惱怒異常,決心找機會報復,於是命參贊大臣、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加緊修築大沽炮臺,還指示他:“洋人北來,我軍必先開炮”。
大沽之戰,僧格林沁率軍奮起還擊,重創英法聯軍咸豐九年(1859),英法美三國公使從廣州北上進京換約,咸豐發上諭道:“命外使入京必須照朝貢國進京慣例,不能乘轎擺隊,覲見皇帝必須行三跪九叩大禮”。還指定三國公使必須從大沽北塘登陸,經天津進北京。
【僧格林沁】
英法美三國公使斷然拒絕按規定路線進京,並要求清軍撤除大沽口內的所有軍事障礙,清廷堅決不許,雙方爭執不下,於是劍拔弩張,戰端再起。五月二十五日,英法美三國艦隊炮轟大沽口炮臺,由於僧格林沁早有防備,率軍奮起還擊。戰鬥中,清軍作戰英勇,炮火猛烈,居然擊沉了四艘聯軍戰艦、重創六艘戰艦、打死打傷聯軍士兵400多人,英軍海軍司令霍伯身負重傷。相持數日後,英法聯合艦隊被迫撤走。這是鴉片戰爭爆發以來清軍取得的一次較大規模的勝利。
戰後,咸豐帝對僧格林沁大加褒獎,賞賜豐厚。大沽之戰勝利後,咸豐帝十分興奮,認為英法黔驢技窮,因此態度變得異常強硬,下詔宣佈徹底取消《天津條約》。
風雲突變 :英法聯軍捲土重來,清軍因戰術落伍和戰略失誤,丟掉了天津咸豐十年(1860)六月十三日,英法聯軍集結數十艘戰艦,又駛入渤海灣,準備報復去年慘敗大沽之恥。
【勝保】
聯軍攻勢兇猛,由於清軍戰術落伍與戰略失誤,接連慘敗,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北塘、大沽等海防要塞相繼淪陷,天津也隨之失守,報急文書如雪片般飛向北京,引發朝野震動。在這種極度不利的情況下,咸豐帝六神無主,焦慮萬分,不知所措,只好調兵抵禦,層層設防,以防聯軍乘勢直搗帝都。另一方面,他不斷派大臣趕往天津,想與聯軍謀求和平解決方案。但議和不成,英法聯軍沿運河長驅直入,殺奔京師而來的。
八里橋之戰,僧格林沁威風不再,清軍一敗塗地,死傷慘重史載,八里橋橫跨通惠河,在通州城西八里處,是由天津往北京的必經之路。張家灣之戰後,英法聯軍乘勢繼續西進,於咸豐十年(1860)九月二十一日自郭家墳兵分三路向八里橋、元狐莊一帶猛攻。彼時駐守八里橋一帶的滿蒙八旗軍不下三萬人,分別由僧格林沁、勝保和瑞麟統率。僧營駐守西邊,勝營居南,瑞營居東。
英法聯軍猛撲過來,八里橋之戰隨即打響。戰鬥中,清軍將士打得也算英勇,雙方鏖戰長達三、四個小時。後因西路英軍從向家衛方向突然包抄過來,僧格林沁部猝不及防,首先潰退;防守南邊的勝保率部與敵激戰,槍彈橫飛,炮火轟鳴,死戰不退。突然,勝保被一顆流彈擊中左臉頰,左腿也中了彈,訇然從馬上跌落,士兵們見狀頓時沒了鬥志,紛紛逃竄,陣腳大亂;據守八里橋頭的瑞麟仍在孤軍奮戰,法軍攻勢兇猛,志在必得,瑞麟部力戰不支,傷亡慘重,最終亦被迫放棄八里橋頭陣地,往西撤退。
是役清軍死傷過半,損失頗重。英法聯軍則乘勝越過八里橋,很快逼近北京。咸豐皇帝心知大勢已去,頹勢已無法挽回,決定以巡幸為幌子出逃。八月七日,咸豐命恭親王奕訢為議和全權大臣,留京與英法公使議和,他自己則率一批親信王公大臣和嬪妃倉惶出京,匆匆逃往熱河。
據記載,八里橋之戰清軍參戰兵力大約三萬人左右,英法聯軍八千餘人 。清軍基層官兵在戰鬥中雖表現英勇 ,但終因戰法、指揮、裝備嚴重落後而大敗虧輸。據戰後統計,是役清軍戰死一千二百人 ,傷者未算。法軍死亡三人,傷十八人;英軍死兩人,傷二十九人。
【插圖源自網路】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
9 # 北洋水兵
從表面上看,八里橋之戰清軍騎兵、步兵和炮兵被聯軍完全碾壓。
此時聯軍騎兵不管是英軍騎兵還是僕從軍騎兵和清軍騎兵一樣,都以馬刀和長矛作為主要裝備。
聯軍騎兵
錫克騎兵
但是問題在於,第一,在馬種上清軍不佔優勢。因為英軍騎兵的戰馬是肩高在150釐米以上的純血馬,錫克僕從軍的戰馬雖然是印度本地馬種和阿拉伯馬,但是肩高也在140釐米以上。
而清軍騎兵的蒙古馬則是出了名的矮種馬,肩高只有130釐米,和驢差不多大。開國大典的時候聶帥就嫌棄蒙古太小,緊急從內蒙調了一批肩高達到150釐米三河馬過來供受閱部隊使用,不過現在蒙古馬經常被不法商販當驢肉賣。
矮種馬遇到高頭大馬就先膽怯了,而且矮種馬也有衝擊力不足的問題;再者,清軍也基本疏於訓練,尤其是肉搏戰嚴重退化。雖然清軍騎兵曾一度成功壓制並重創聯軍先頭部隊,但是在聯軍騎兵到了之後,一波衝鋒清軍騎兵就迅速潰敗。
在步兵和炮兵方面,清軍的表現也是乏善可陳。可以這麼說,清軍走了趙宋和朱明的老路,即依賴遠射武器,肉搏戰能力退化。
清軍步兵並沒有在排隊槍斃中潰退,清軍有嚴重的火器依賴症,甚至到了沒有火器就不作戰的地步,冷兵器的比例逐漸降低,在乾隆年間就基本實現了全火器,這導致清軍肉搏能力嚴重退化。所以當聯軍發起刺刀衝鋒時候清軍就立刻崩潰,而且是全線潰退。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清軍如果還練弓馬騎射也不至於敗得這麼徹底,所以這也說明軍隊取消格鬥、拼刺訓練的說法是多麼可笑。
至於炮兵方面,清軍裝備的火炮也不比聯軍差,因為聯軍清點戰利品的時候發現了幾十門製作精良的歐洲野戰炮和加農炮。但是這些火炮完全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效能,其原因有二:
第一、火藥劣質。清軍的火藥相比於聯軍,雖然都是黑火藥,但是清軍的火藥燃燒效能不如洋人,因此導致彈丸的射程和殺傷力減弱。第二、清軍缺乏操練。清軍的操練,其實就是放個炮聽個響,一是因為乾隆朝之後清軍刀劍入庫馬放南山,沒有仗打,從軍官到士兵都疏於訓練,而且沒有仗打計程車兵發不了戰爭財,因此清軍不管八旗綠營底層兵士普遍赤貧,吃飯都成了問題,這樣誰還有心思進行軍事訓練;二是清軍也沒有彈道學方面的操課,因此清軍炮兵打的響,炮彈都亂飛了,很少有炮彈能落在聯軍頭上。
所以,這時候的清軍相比於他們以精於肉搏和精確射擊的先輩來說,可謂是大幅退化。當然這也不僅是清朝的問題,歷朝歷代都有這種問題。只不過在退化的時間上,清朝能晚點罷了。
更何況,清軍還缺乏組織性。還是前面的例子,清軍騎兵一度壓制聯軍的先頭部隊,好像是一個法軍步兵團,這個步兵團傷亡近千人依然能堅持戰鬥沒有崩潰,堅持到了援軍到來,反而清軍一見聯軍刺刀衝鋒就立刻崩潰,連個像樣的抵抗都沒有。
至於傷亡方面,根據法國國防部的檔案,法軍至少傷亡千人,絕大多數傷亡都是那個被清軍重創的步兵團,所以推測聯軍傷亡千餘人。清軍方面,根據《翻譯官筆記》,聯軍在戰後發現一千多具清軍屍體;根據清軍的戰報,清軍損失近3000人,所以可以認為清軍陣亡一千多人,另有兩千人左右腳底抹油,溜了。這個交換比也不算太難看。
本質上說,八里橋之戰或者說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的失敗,是中國的傳統農業文明落後於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結果,這不是清朝的問題,是中國傳統農業文明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之前說過了,因此就不贅述了。
全文完
-
10 # 常棣tandy
一、八里橋之戰的背景
1.英法方面
自第二次大沽口之戰失敗後,聯軍慘敗的訊息傳到倫敦和巴黎,英、法兩國的資產階級立即叫嚷要對中國實行“大規模的報復”,“必須對中國政府進行應有的懲處”。
英、法兩國政府經過協商,決定再次出兵,擴大侵華戰爭。1859年11月,英、法政府再次任命額爾金、葛羅為全權公使,並分別任命格蘭特中將、孟託班中將為英、法遠征軍總司令,組成一支新的侵華聯軍。
其中英軍約1.8萬人,法軍約7000人。至1860年7月底,英海軍在華各種艦艇達79艘,地面部隊總兵力2萬多人,其中有騎兵1000名,皇家炮兵近2000名,工兵400名;法海軍在華各種艦艇達40艘,陸軍總兵力7632人,其中炮兵1200人。
從兵力編成來看,明顯地增加了地面作戰部隊。這次侵華的戰略意圖是:再次北犯白河,進軍津京,迫使清廷對聯軍在白河所受到的“侮辱”進行“賠禮道歉”,互換和履行《天津條約》,勒索戰爭賠款和其它權益。
2.清廷方面
清軍大沽告捷後,咸豐帝命僧格林沁督飭所部嚴守海口,防敵捲土重來。同時,命直隸總督恆福和“接辦夷務”的兩江總督何桂清,照會英、法公使,仍由北塘登岸換約,“以敦和好”。
1860年6月,英法聯軍封鎖渤海灣,戰爭已迫在眉睫。咸豐帝卻認為聯軍去年進攻受挫,“未必不心存畏忌”,此次再來,“實則以兵脅和”而已。
因此,諭令僧格林沁、恆福等“總須以撫局為要”,“不可因海口設防嚴密,仍存先戰後和之意”,以免“雖圖快於目前,而貽患於將來”。這既表明他對海口設防盲目樂觀,也表明他把對付外敵的重點放在“撫”上,而不是立足於“戰”。
僧格林沁則認為必須立足於戰。他在奏摺中指出:“二十五日之戰,力挫兇鋒,該夷懷憤必深,仍將調集兵船以圖報復。若得中國兵力,使受二次巨創,該夷虛驕之氣,不堪再折,必立見頹挫,可保中國數十年無事。”
為此,他督飭所部修復大沽營壘,增添炮位,鼓勵軍心,晝夜嚴防。大沽一帶守軍增至1萬多名,除防守南北炮臺外,其餘分駐新城、草頭沽、新河、塘兒沽、于家堡等處,作為炮臺援應。
但隨著大沽設防的日趨堅固,他也滋長了輕敵情緒,認為“即使該夷捨命報復,現在營壘培厚加高,密佈大炮,各營官兵無不奮勇,足資抵禦”。特別是為了讓英、法公使從北塘登岸,進京換約,竟將北塘所設炮位防兵撒至北塘河以北30餘里的營城,並在大沽以北之新河派馬隊駐守,準備待敵登陸後與它進行“野戰”。
他提出:“夷船駛入北塘,不妨聽其停泊,一經上岸,即督馬隊各兵前往堵截,以防襲我後路。該夷既失船炮之險,我兵又可施馳騁之力,(較之)北塘設防,更有把握。”
他的主觀願望在於避長擊短,殊不知英法聯軍不但長於海戰,而且長於陸戰,特別是增加了陸戰兵力、兵器,因而撤守北塘,為侵略軍的登陸作戰造成了可乘之隙。
二、八里橋之戰的序幕
1860年春,聯軍艦隊在北上途中,於4月21日佔領舟山的定海,5月27日英軍佔領大連灣,6月8日法軍佔領山東芝罘,作為進犯大沽的後方基地。
7月19日,英、法公使和兩國侵華陸海軍總司令在芝罘召開會議,確定聯軍艦艇“於七月二十八日在北塘河左岸入口處宜於停泊的地方會齊;二十九日對河內可能有的障礙物進行偵察,然後再決定登陸和入侵的方式”。
7月26日英、法艦隊於渤海灣會齊後,向北塘方向開進,共有艦船100餘艘,地面部隊1.7萬餘人。29日,聯軍艦隊在北塘與大沽之間距海岸約13公里的海面集結,並完成了對北塘海口登陸地點的選擇。
8月1日,聯軍艦船30餘艘,運載登陸部隊5000人,於北塘河口登陸,並佔領附近的村落。聯軍的登陸行動進行了一個星期,因僧格林沁執行咸豐帝“以撫為先”的諭令,故沒有組織部隊對立足未穩之敵進行反擊,而是“飭派馬隊遙為屯紮”,並下令“不得先行迎擊,使該夷有所藉口”。
北塘被佔後,咸豐帝急令恆福妥善籌辦和議。8月7日,恆福照會英、法公使,仍由北塘進京議和換約。額爾金、葛羅復照拒絕,並無理要求清軍交出大沽炮臺。
8月12日凌晨,聯軍萬餘人,攜火炮數十門,分左右兩路,從北塘出發,一攻新河,一由新河以北向通往軍糧城的大路進擊。9時,駐守新河的清軍馬隊200人,分兩路迎擊敵人。聯軍集中炮火轟擊,清軍戰馬受驚,馬隊難以近戰殺敵,但仍英勇奮戰,斃敵多名,俘敵10餘名。終因眾寡懸殊,且傷亡多達400餘人,被迫後撤,退守距大沽8裡的塘兒沽。
塘兒沽與大沽僅一河之隔,是大沽北岸炮臺的後路屏障。該處築有高牆,上開炮洞、槍眼,由副都統克興阿等率部駐守,連同從新河撤回的馬隊,總兵力約3000人。14日凌晨4時,聯軍五六千人,攜炮100餘門,從新河出發,於6時進抵塘兒沽近郊。停泊在塘兒沽附近河面上的清軍水師船隻立即開炮阻敵。
雙方炮戰半小時,水師戰船被迫撤退。7時半,聯軍炮轟塘兒沽,守軍發炮還擊。9時,聯軍一部鳧水從葦塘迂迴至塘兒沽側後。守軍腹背受敵,傷亡很大,不得不退守大沽北岸炮臺。此戰,清軍打得十分英勇頑強,不少官兵壯烈犧牲。
法軍司令孟託班巡視戰場後,曾發表如下感想:“一旦他們將更好地武裝起來,而且我們在痛打他們的過程中又教會了他們如何作戰的話,那末這些傢伙真不知會幹出怎樣的事來!”
塘兒沽失守,大沽炮臺受到嚴重威脅。這時,僧格林沁由輕敵轉為畏敵,向咸豐帝奏稱:“大沽兩岸危在旦夕”,“能否扼守,實無把握”。但他仍然表示要“竭盡心力,設法嚴防”。咸豐帝聞塘兒沽失守,即於8月15日調京兵往通州、河西務一帶防堵,並調北方各省援兵急馳通州。
同時,他給僧格林沁寄去親筆硃諭“惟天下根本,不在海口,實在京師。若稍有挫失,總須帶兵退守津郡,設法迎頭自北而南截剿,萬不可寄身命於炮臺,切要!切要!以國家倚賴之身,與醜夷拚命,太不值矣。……朕為汝思之,身為統帥,固難言擅自離營,今有硃筆特旨,並非自己畏蒽,有何顧忌?若執意不念天下大局,只了一身之計,殊屬有負朕心”。
咸豐之所以要僧格林沁離開大沽,一是不讓這位被視為“國家柱石”的王爺“輕於赴難”,以致津郡和京師重地無人統兵督戰;二是怕這位王爺節節抵抗,影響議和。但是,當清廷命恆福知照英、法公使,大皇帝已派大員前來北塘,伴送他們進京換約,“以期永敦和好”時,英、法公使竟狂妄聲稱必須佔領大沽炮臺,使抵津河道暢通,並答應以前所提出的各項條件,方能罷兵息戰。
8月19~20日,聯軍經多次激戰,完成了從塘兒沽架橋渡河的任務。21日晨5時,聯軍集中所有野戰炮和艦炮火力,猛烈轟擊大沽北岸炮臺,掩護步兵進攻,首要目標為石頭縫炮臺。北岸炮臺總指揮、直隸提督樂善督率炮臺守軍開炮還擊。雙方炮戰持續到上午8時,石頭縫炮臺的彈藥庫中彈爆炸,聯軍步隊乘勢發起進攻。
樂善督率守軍用鳥槍、抬槍和弓箭、長矛奮勇殺敵。9時許,樂善陣亡,守軍大部犧牲,石頭縫炮臺陷落。其它兩座炮臺的守軍也進行了抵抗,直至炮臺陷落為止。這次戰鬥,清軍傷亡近1000人,聯軍死傷400餘人。
僧格林沁見北岸炮臺失守,認為南岸炮臺已“萬難守禦”,便按咸豐帝的旨意,於當晚盡撤南岸守軍,向天津退卻。恆福隨即在南岸炮臺掛起免戰白旗,把三座炮臺拱手交給了侵略軍。
聯軍控制大沽炮臺後,便由賀布率炮艇5艘、海軍陸戰隊80餘人為先頭部隊,溯白河駛往天津。這時,退至天津的僧格林沁又認為必須與敵軍“野戰”,“斷不可株守營壘,轉致受敵”,故令雙港及天津一帶防軍一律撤退,加上從大沽地區撤出的清軍,總計約馬隊7000人、步隊萬餘人,退至馬頭、張家灣、通州一帶。8月24日,聯軍不戰而據天津。
三、八里橋之戰的過程
1.外交談判的破裂
大沽失陷,天津棄守,咸豐帝極為驚恐,急派大學士桂良為欽差大臣趕赴天津,會同直隸總督恆福與英、法公使議和。英、法公使提出必須全盤接受1858年的《天津條約》、增加賠款、增闢天津為通商口岸等先決條件,方可議和。
桂良等被迫答應上述要求,從9月2日起與英、法代表巴夏禮等開始談判。侵略者得寸進尺,又提出停戰的主要條件:天津立即開市貿易;賠償軍費,先付給兩國現款各三四百萬兩;撤走通州守軍,以便兩國公使各帶兵1000人進京換約,並由巴夏禮帶數十人先入京察看房屋。清廷拒絕了這些“大出情理之外”的條件,談判宣告破裂。
9月7日,咸豐帝硃諭軍機處和王大臣等,表示要與侵略軍“決戰”,並提出決戰時機“宜早不宜遲”,“趁秋冬之令,用我所長,制彼所短”。
同時,令軍機大臣等增調部隊馳赴通州,“以資攻剿”。9日,又發硃諭,表示要“親統六師,直抵通州,以伸天討而張撻伐”。實際是“扣車調馬”,準備逃往熱河,以致傳言四起,“眾怨沸騰”,他只得謊稱徵調車馬原為軍事需要,並無離京之意,並下令發還扣調的車馬,人心得以稍定。
9月10日,咸豐帝獲悉英、法公使欲帶兵徑赴通州,聯軍先頭部隊3000人已自天津向通州開進,便急派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為欽差大臣,再次與英、法公使議和,並告誡僧格林沁斷不可輕率用兵,以免影響“撫局”。
額爾金等考慮到聯軍進攻北京,尚需補充軍需物資,因而表示願意談判,以便爭取時間,進行作戰準備。9月14日,聯軍先頭部隊抵河西務,建立兵站。與此同時,派巴夏禮等到通州與載垣等談判。巴夏禮除堅持原先提出的條件外,又增加了互換條約時須面見皇帝親遞國書,以及將張家灣一帶的清軍全部撤退等使清廷無法接受的條件,以致通州談判完全破裂。
於是,僧格林沁按照載垣的通知,將巴夏禮等一行39人扣押送京,作為人質,以利爾後談判。9月18日,咸豐帝再次下諭,如侵略軍膽敢越過張家灣,僧格林沁等“即督兵迎截”,並令恆福等“廣集民團,多方激勵”,“一聞張家灣開仗,即令津郡民團截其後路,痛加剿洗”。這時,聯軍已作好了北犯的準備。
2.張家灣、八里橋之戰
9月18日,聯軍近4000人自河西務經馬頭進至張家灣附近,敵我雙方呈現短兵相接狀態。
當時,清軍在張家灣一帶的部署是:
僧格林沁的指揮部設在通州與張家灣之間的郭家墳,由他統率的馬步隊1.7萬人,分散駐紮在張家灣至八里橋一線,扼守赴通州及京師廣渠門(今建國門)的大道。
其中張家灣駐步隊1000人,張家灣以東、以南駐馬隊3000人,準備迎擊從正面進攻之敵;另派馬隊2000人分駐張家灣西南的馬駒橋和馬駒橋東南的採育,以防敵軍從馬頭直接西進,繞道趨京。張家灣的後方,由署直隸提督成保率綠營兵4000人進駐通州,原駐通州的禮部尚書瑞麟所統京營8000人及副都統伊勒東阿所統馬步隊4000人移防八里橋,作為僧軍後援。另由副都統勝保率京營5000人駐齊化門(今朝陽門)以東的定福莊,以便聲援僧、瑞兩軍。
以上部署的缺點是:其兵力前少後多,且將不適於固守作戰的眾多馬隊配置在第一線;其二,沒有掌握機動作戰的預備隊;其三,沒有構築多層次的野戰工事。這些,都影響防禦作戰的穩固性。
18日中午,聯軍向張家灣清軍發起攻擊。僧格林沁揮軍抵抗槍炮齊放,予敵以殺傷。正當他分撥馬隊準備抄襲敵軍時,聯軍炮隊突然向馬隊發射火箭數百枚,以致馬匹驚駭,回頭賓士,衝動步隊,清軍陣勢頓形混亂,馬步自相踐踏,紛紛潰退。僧格林沁率所部退守八里橋一帶,駐防通州的綠營兵也慌忙隨僧軍撤走。
聯軍佔領張家灣,並乘勝追擊,一舉佔領郭家墳和通州城。聯軍於張家灣獲勝後,稍事整頓,即向通州城西8裡、扼通向京師的咽喉要地八里橋推進。
其兵力部署分東、西、南三路:東路為雅曼指揮的法軍第1旅;西路為格蘭特指揮的英軍;南路為科林諾指揮的法軍第2旅,擔負主攻八里橋的任務。由孟託班任總指揮,總兵力五六千人。
駐守八里橋一帶的清軍總兵力約3萬人,其中馬隊近萬人,由僧格林沁統一指揮。
戰前,清廷給僧格林沁作了兩次重要指示:一是在9月18日的諭令中指出:“該夷所恃火器猛烈,總須以奇兵抄襲,挫其前鋒”。二是在19日的諭令中指出,據拿獲的奸細供稱:“逆夷用兵,馬隊在前,步卒在後,臨陣則馬隊分張兩翼,步卒分三層前進。前層踞地,中層微俯,後層屹立,前層先行開槍,中層繼之,後層又繼之。”
針對這種作戰特點,清軍應派馬步勁旅3000人繞至馬頭一帶,以牽其後,“並用暗襲之法,於夜間更番出擊,使其自相驚擾”,正面則分兵三路,堅決阻擊,用奇正結合戰法,使其進退兩難。最後強調,“軍情變幻靡常,總在出奇制勝”。
上述指示,有利於對敵避長擊短,比較切合以弱敵強的實際。但是,僧格林沁沒有“遵諭辦理”,而是令手執冷兵器的馬隊首先出擊,爾後以瑞麟部迎擊東路聯軍,僧部迎擊西路聯軍,由定福莊移至八里橋的兵力最少的勝保部迎擊南路聯軍,仍然只用正兵,不用奇兵。
20日,聯軍馬隊數百人直奔八里橋附近的鹹戶莊(今咸寧侯莊),作試探性攻擊,為僧格林沁所部擊退。21日,三路聯軍對八里橋陣地發起攻擊。僧格林沁即令步隊隱蔽在灌木林中和戰壕內,馬隊則向聯軍的左翼到右翼的寬大正面實施反衝擊。清軍馬隊大聲喊殺,奮不顧身地向前衝鋒,有的衝至離敵人四五十米的地方,有的衝到敵軍指揮部附近,給敵人造成重大威脅。
但是,遭到了據壕作戰的聯軍步兵密集火力的阻擊和敵炮霰彈的轟擊,造成大量傷亡,被迫後撤。聯軍將清軍馬隊擊退後,便乘機進擊。南路法軍第2旅將大量炮彈傾瀉在八里橋上,使勝保部遭受重大傷亡,但前者倒下,後者馬上替補,指揮官一手舞旗,一手執劍,始終站在最前面,寸土不讓地保衛石橋。當第2旅兩個前衛連衝到橋上時,守衛石橋的清軍與敵展開肉搏戰,全部壯烈犧牲。勝保親督抬槍隊向前策應,身受重傷,遂率隊退守定福莊,後又退至北京。
在勝保部與南路敵軍拼殺的同時,僧格林沁和瑞麟部也與敵展開了激戰。僧格林沁指揮馬隊穿插於敵人的南路與西路之間,企圖分割敵人,並配合勝保部包圍南路之敵。由於勝保所部敗退,包圍南路之敵的企圖未能實現,遂與西路之英軍展開激戰,雙方傷亡甚眾。
正在相持之際,英軍部向於家衛(今於家圍)進攻,企圖抄襲僧軍後路。僧格林沁甚為驚恐,“於酣戰之際,自乘騾車撒隊而逃”,以致軍心動搖,紛紛退至齊化門以東的皇木廠。迎擊東路敵軍的瑞麟部與敵激戰約兩小時後,先行潰退,後與僧軍同退至齊化門。
法軍第1旅順利佔領八里橋以東的幾個村莊,並協同法軍第2旅攻佔八里橋。中午,聯軍佔領八里橋附近的鹹戶莊、三間房、於家衛一帶村落後,便停止進攻。
四、八里橋之戰的失敗的原因
張家灣、八里橋之戰,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清軍與外國侵略軍第一次進行較大規模的野戰,也是關係到京師安危的關鍵性戰。英法聯軍由海口孤軍深入,戰線拉長,兵力相對分散,糧彈供應困難,人地生疏,存在許多不利因素。
清軍在數量上佔絕對優勢,地形熟悉,又有大量馬隊便於在通州平原縱橫馳騁,具有戰勝敵人的有利條件。但戰鬥的結果,卻是清軍節節敗退,潰不成軍。
究其原因,首先,由於僧格林沁囿於自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就在不少將領中存在的片面認識,即侵略軍專恃堅船利炮,陸上作戰非其所長,對其陸軍擁有優勢的武器裝備視而不見,因而沿襲冷兵器時代的戰法,對付近代化武器裝備的敵軍。
他之所以置清廷的“總在出奇制勝”的指示於不顧,而將馬隊用於正面衝擊,原以為只要馬隊勇往直前,將敵軍的隊形衝亂,步隊再上前一陣砍殺,就可結束戰鬥。
而其結果,正像一個侵略分子所說的:“法國和英國的炮兵壓倒了他們的箭、矛、遲鈍的刀和很不像樣的炮。儘管他們呼喊前進,勇猛和反覆地衝殺,還是一開始就遭到慘敗!”
這種背離“知己知彼”原則的作戰指導,焉有不敗之理!
其次,清廷忽戰忽和,朝令夕改,也影響前線將士的抗戰決心和作戰準備。另外,僧格林沁自張家灣作戰失利後,已喪失了抗擊侵略軍的堅定信心,他在給載垣等人的信中說:“馬步各隊經此挫失之後,恐難復振,能否扼截,實無把握。”以致在八里橋之戰中,一聞英軍將抄其後路,便棄軍先逃,從而使鬥志本不堅定的部隊紛紛潰退,導致戰鬥的迅速失敗。
(正文完)
-
11 # 梁老師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八里橋之戰?那不是戰爭,是一場一邊倒的屠殺。
清軍這頭投入了三萬兵力,而英法聯軍攏共八千來人,戰役的結果清軍傷亡超過一千二,英法聯軍一場打下來就被幹掉了三個。
指揮這場戰役的法國將軍孟託班,回去之後就被他們家皇帝拿破崙三世弄了個八里橋伯爵噹噹,人家覺得不過癮,順道還要每年給他來五萬法郎作為工資進行打賞。
只不過最後一條被他們家議員給否決了,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場令人發笑的戰鬥。
“開玩笑就被打死了三個?那可是五萬法郎啊!不值得!”
瞧瞧評價是不值得。
八旗大兵最後一點精銳,就這麼塞到人家嘴巴里嚼咕完事了,變成了不值得三個字。
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這個問題一問出,估計很多小夥伴要說了:“武器裝備不行唄!”
這話再理,但絕對不是全部,那麼接下來咱來分析分析這檔子。
頭一個原因,僧格林沁就得把責任但起來。作為一個主將,難道不知道兵法為何物嗎?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才對。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僧格林沁他也沒有想到,英法聯軍的火器,如此厲害啊!”
你快拉倒吧!他能不知道,大沽口之戰他好像沒有上去過似的。
他很清楚英法聯軍的火器,可他為什麼選擇了強攻?這不就是肉包子打狗嗎?
進攻往往是強勢一方才會選擇的戰法,英法聯軍都深入腹地了,他們弱嗎?所以你構築好工事,等著他來進攻,這才是最好的選擇。
顯然僧格林沁老了,固執的認為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這叫扯淡。
一群拿著砍刀的騎兵去和洋槍比長短,這是在找死。
而且對面的英法聯軍那是經過了拿破崙戰爭的淬鍊,剛剛經歷過克里米亞戰爭。
他們對於騎著馬向他們衝鋒的騎兵,尤其是這些騎兵還拿著大刀片子,他們很在行。
因為在不久之前的克里米亞戰爭,就有一場步兵槍陣迎接俄羅斯騎兵的戰鬥,結果出來之後俄羅斯死亡人數就達到了八千。
哎!咱接著說八里橋的事。
三萬騎兵就算是不進攻,咱遠遠的跟著,這也是一種威懾,至少英法聯軍不會跑進紫禁城裡胡作非為不是?
要知道咱是啥?本土作戰!要啥吃的喝的能少了嗎?他英法聯軍呢?
所以八里橋之戰失敗,很大一塊原因就是僧格林沁的無知和錯誤,一個喪師辱國的帽子他是跑不了的。
當然咱也得肯定僧格林沁抵禦外敵的決心,至少殺敵的勇氣他還是有的,比那些弱骨頭跪地上磕頭的要強一點,但這並不能承擔失敗的結果。
最後當然是裝備的差距人家那叫步槍,當然清軍那也叫火器,僅僅是火器而已,按照清軍的兵器管理制度,指不定裡頭還有二百多年的老槍。
就這些個火器,比起弓箭來說好不了多少。
而英法聯軍使用的是裝備了刺刀的前膛燧發槍,這還不算一小部分還整的是線膛步槍。
有線膛的和無線膛的那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打出去的子彈都帶鑽頭的感覺,就這種槍,打出去的子彈飛出五百米開外都有殺傷效果。
當然人家的槍膛燧發槍他也不弱,一百三十多米的有效射程,在三排排槍的效果下,可以形成密集而又連續的彈幕效果。
回頭瞅瞅清軍最好的武器抬槍,倆個人操作,一個抗,一個射,攻擊距離也就五十來米,說道根子上這就是大號版的鳥槍。
您要知道康熙那會還能造出百步穿楊的好槍,到了乾隆手裡能幹出三十米的鳥槍,這就的掛上精良優質豈止是個好的褒獎。
當然乾隆庫房裡頭的真正的和世界掛鉤的好槍還真有,只是他更加喜歡用這些玩意打個兔子啦,打個鹿啦,畢竟好槍總能獵殺不少的獵物嗎?
至於軍隊?呵呵!
所以傳到現在,就這槍。
您自己個想哇,就這倆人吭哧吭哧抬著抬槍衝到五十米要整一槍,這還的塞火藥,到子彈的,您感覺英法聯軍會同意嗎?五百米開外他們的線膛步槍指不定就開始瞄著了。
至於火炮,咱是落後,但射程比英法聯軍的要遠一點,可所有的炮彈全部擦著英法聯軍的頭皮砸過去了。
因為他們知道英法聯軍的火炮厲害,把仰角調的太高了。
這又是戰術素養問題,咱離開世界太久了,久的都有點生疏了。
不過好在這場戰爭還是打醒了不少人,很多人開始尋求改革,尋求睜眼看世界了。
-
12 # 混跡於人世間的胖子
差的地方太多了,清軍根本就不可能打贏的。
清軍的戰鬥力與英法聯軍差太多了,並且清軍鬥志也不太行(不過已經比其他戰鬥好很多了)。清軍參戰兵力是25000到3萬之間,傷亡1200人,佔總兵力不到5%,清軍直接崩潰了。
清軍此時使用的武器與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沒有任何變化,參戰的蒙古騎兵其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蒙古騎兵,更準確的說法是蒙古牧民組成的蒙古馬隊,所以清軍騎兵根本就衝不破英法聯軍的步兵防線,並且在這英法聯軍防線前損失慘重,當英法的騎兵開始進行反衝鋒後,清軍騎兵直接就崩潰了。
其實到了咸豐年間,無論是滿八旗還是蒙八旗,早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戰鬥力,畢竟鐵桿莊稼,打贏了腦袋就沒了,打輸了也不影響收入。而綠營兵更是不堪,綠營兵每個月到手的軍餉還不夠家用,他們自己和家人還得去做苦力雜役才能生活,這樣還能有什麼戰鬥力?
而英法聯軍是近代的職業兵,雙方打起來是有代差的,八里橋之戰英法聯軍總共8000人,總共是死5人,受傷47人。可以說,清軍在八里橋戰役中對英法聯軍幾乎沒有造成傷亡。滿清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就被英軍虐的不行,然而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時仍然沒有絲毫改進,甚至連武器裝備也與幾十年前一樣,只能說清軍敗的一點也不冤。
多說一句,像這種造謠英法聯軍傷亡一千多人的,建議大家直接無視。
-
13 # 煙郭說歷史
八里橋之戰,清軍損失超過1200人,英法聯軍陣亡人數是個位數,清軍3萬對戰英法8000人,輸的極慘烈,真正的原因不在戰術,亦不在臨陣指揮,最根本在於清朝皇帝和大臣戰略眼光太垃圾。
這場戰役,當時真實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法國軍官吉拉爾參與了這場戰役,他在《法蘭西和中國》這本書中對這場戰役有一段描述是這樣的:
光榮應該屬於這些好鬥之士,確是應該屬於他們!沒有害怕,也不出怨言,他們甘願為了大家的安全而慷慨地灑下自己的鮮血。這種犧牲精神在所有的民族那裡都被看作為偉大的、尊貴的和傑的……
這樣的英雄主義在中國軍隊裡是經常可以看到的;而在歐洲則以誤傳誤,竟認為中國軍隊是缺乏勇氣的,此乃是一大謬誤。八里橋之役,中國軍隊以少有之勇敢迎頭痛擊我們。他們的軍隊是由兩萬五千名韃靼騎兵和為數眾多的民團所組成的,然而還打是不過人數較少歐洲人,這也的確是事實。
法國和英國的炮兵壓倒了他們的箭、矛、遲鈍的刀和很不象樣的炮。儘管他們呼喊前進,勇猛和反覆地衝殺,還是一開始就遭到慘敗!然而長官們和軍中的勇士卻前來列陣於八裡橋上,這時大家就可以看到在整整一小時內,他們頂住了使他們慘遭傷亡的壓倒火力。
這些勇敢的,然而還不夠靈活的戰士,與其把戰場易手,讓給敵人,還是寧願一步不退,勇敢堅持,全體就地陣亡。僧格林沁作為清軍的統帥,以英勇頑強抵抗外國侵略者的精神,奮力指揮全軍作戰,最後在八里橋上決戰的時刻,挺身而出,騎著馬站在橋中央督戰。
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八里橋之戰,清軍拿著冷兵器時代的武器:大刀、長矛、弓箭,明末清初時代的原始火炮,抬槍,這樣的武器去跟英法聯軍作戰。
此時英法軍隊裝備的已經是後膛燧發槍,近代火炮,射程遠,精度高。清軍拿著大刀長矛、弓箭向裝備著燧發槍和近代火炮的英法聯軍衝鋒,雖然清軍很勇敢,但這相當於是活靶子,只要一衝鋒,敵軍的火炮+子彈雨打擊下,清軍還沒衝到對面,已經在半路上玩兒完了。
這是一場冷兵器和熱兵器之間的決戰,清軍打輸了是必然的,是沒有懸念的,大刀長矛怎麼可能打得過步槍,明末清初的火炮怎麼可能跟近代先進火炮相提並論。
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清朝皇帝、大臣無知,愚蠢造成的結果。
這場戰役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而距離這場戰役20年之前,清軍就已經和裝備了近代火器的英軍打過,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那時候人家也是堅船利炮,先進火器,清軍也是輸了的。
這都過去20年了,清朝的皇帝、大臣沒有人認識到近代火器的重要性,沒有人想過要去引進製造先進的火炮、燧發槍,仗打完就當沒發生一樣,以前怎麼樣,現在還怎麼樣,完全按照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的社會狀態就這麼過了20年。
英法軍隊再次打進來的時候,人家的武器裝備比第一次已經升級了一代,而清朝別說一代了,那玩意兒完全就沒有變化,還是原始的大刀長矛加弓箭。
從來沒有人去反思過那場戰爭為什麼敗了,更沒有人去想過要引進先進武器,只能說當時的皇帝、大臣,實在是無知、愚蠢。
如果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就開始引進先進武器,到了1860年,清軍至少可以擁有和敵軍近乎對等的火力,但事實是,他們沒有這麼做。
也別說後來武器好了也打不贏之類的話,那是因為越到後面,腐化越嚴重,從八里橋之戰參戰部隊的作戰來看,清軍是勇敢的,是組織性強,有紀律約束的部隊,仗還是能打的,只不過是拿著冷兵器去跟人家近代火器拼罷了。
-
14 # 國之強盛1
看似是輸在了軍事,實則是輸在了政治,孔孟之道約束了國家的科學發展,各級官府故步自封自認天下第一,百姓民不僚生軍隊又確少民眾支援,沒有民眾支援的軍隊很難打勝仗。
-
15 # 小築聽雨聲
從以下幾方面看“八里橋之戰”清軍究竟輸在哪裡:
首先說一下什麼是“八里橋之戰”:八里橋又名永通橋。建於明朝,南北走向,是北京三大古橋之一。八里橋在建國路旁通惠河上,扼京東咽喉要道。1860年8月英法聯軍由天津入侵北京,3萬清軍在八里橋與清軍進行了一場石破天驚的血戰,史稱“八里橋之戰”。
八里橋之戰的背景:1860年,天津大沽失陷後,咸豐皇帝派大學士桂良為欽差大臣到達天津,與直隸總督恆福,向英、法侵略者談判乞和。但是談判破裂,英法聯軍準備進攻北京,當時八里橋是從天津進攻北京的必經之路。(距北京8公里)。
八里橋
雙方兵力對比:英法聯軍共有8000餘人,清軍3萬人。
武器對比:英法聯軍武器為當時先進的線膛槍,英軍裝備恩菲爾德步槍,法軍裝備米尼步槍,兩種線膛槍的最遠射程達到800米,有效射程達到300米,而且命中率非常高。而且裝備了阿姆斯特朗大炮,射程達4千多米,還可以發射散彈,殺傷半徑達50米。射速可達1分鐘3發。
清軍主要裝備的還是冷兵器的弓箭,有效射程僅為100米。同樣清軍也裝備了火炮,但是清軍裝備的是滑膛炮,射程近,命中率低,而且由於鑄造技術落後,大炮巨大沉重,射程不到960米,射速為5分鐘1發,而且是實心炮彈,殺傷力很弱。
阿姆斯特朗大炮
從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清軍究竟輸在哪裡:一、清政府的腐朽無能,作戰觀念仍然還處在冷兵器時代,雖然同樣擁有大量的火繩槍和火炮,但是因為不注重對軍隊的訓練和培養,卻不會運用。二、武器裝備落後,主要靠拿大刀和長矛的騎兵+步兵衝鋒在前,面對以熱兵器為主力的八國聯軍,大部分士兵還沒碰到敵人之前就被槍炮先打死。三、增格林沁指揮戰術失誤,採取城外平原出擊作戰,恰好成為八國聯軍先進槍炮的目標。
八里橋之戰兩軍傷亡情況:八里橋之戰實際是一連串戰鬥,並不是一個單獨戰鬥,其中法軍對抗滿蒙騎兵突擊的戰鬥持續時間只有六個多小時。根據戰史記載,八里橋戰役中英法聯軍總共陣亡只有5個人(法軍3人,英軍2人),受傷47人。清軍大概傷亡3000多人。
八里橋戰役
回覆列表
蔡文姬任務追擊匈奴的辦法!
我有好辦法!就是在洛陽先存檔 然後再找鎮長領任務,注意匈奴出現的位子靠近虎牢關和孟津港這邊,如果不是就重新讀檔。
你帶領人先跑向孟津港,看見匈奴是向這個方向來的,點選劫住輕鬆搞定。不用騎兵部隊和嚮導10級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