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靈147204686
-
2 # 萌萌二次猿
伊索寓言故事(馱鹽的驢)講了什麼又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故事大概內容:《馱鹽的驢》這個故事講了一隻驢子,幫助一個商人馱貨物,第一次它馱的是鹽,鹽很重,到了小河邊,驢子覺得這袋鹽重得實在不行了,而且河邊很滑,長滿了青苔,驢子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到了河裡,它好不容易才爬了起來,這時他發現背上的鹽輕了好多.商人埋怨驢子,你毀了我好多的鹽.驢子才不管呢,反正鹽很輕了,它輕輕鬆鬆就到了家門口.第二天,商人又帶驢子去運貨,這次運的是棉花,雖然棉花很輕,但是棉花很多,聚起來就會很重,驢子想沒關係,到了小河邊就好了,到了小河邊我要裝得象一樣,再摔一跤,到了小河邊,驢子故意叫了聲“哎喲”,商人說你今天又把棉花弄溼,驢子想今天我要在水裡多待一會兒,讓貨物輕一點,不然的話,貨物一定輕不了多少的.誰知等驢子站起來時,怎麼也站不起來了,因為棉花吸了水,驢子“哦哦”叫了兩聲就被河水淹死了.
道理:想用一種方式去解決所有的問題,是要吃虧的!
-
3 # 使用者1892659891301
有隻驢子馱著鹽過河,他的腳一滑跌倒在河水中,鹽在水中都溶化了。他站起來時頓感一身輕鬆了許多,他很高興。後來 有一天,他馱著海綿過河,心想再跌倒下去,站起來時定會更輕鬆。於是他故意地摔了下去,卻沒想到海綿是吸水的,驢子便再也站不起來,淹死在河裡了。
驢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不能投機取巧,要認真嚴肅的對待每一件事。有些人聰明反被聰明誤,最後只能自己害了自己。
-
4 # 使用者6655620002111
驢子把鹽當棉花對待,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要一切從實際出發,把客
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使主觀符合客觀.
驢子機械地套用過去的經驗,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
驢子透過鹽變輕而認為棉花也會變輕,只看到現象,而不分析事物的本質.我
們要透過事物的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今天讀了伊索寓言故事《馱鹽和棉花的驢子》,故事說的是一頭自作聰明的偷懶驢子在幫主人馱運時的事情。驢子駝鹽時因為不小心摔了一跤,發現鹽變輕了,懶惰的驢子便每次都這樣做,害主人損失了很多鹽,後來在一次馱運棉花時,驢子故計重施,結果棉花越來越重,最後驢子淹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太懶惰,不能投機取巧,這些小伎倆就算成功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應該踏踏實實的,勤勞做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