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知事

    人口已經13.89億,印度能不能成為超級大國?

    人口時鐘網站顯示,印度截止今天已經有了13億8938萬零700多人。而且,2020年僅僅過去了43天,就出生了了340萬人口,同時死去了123000人!按照這個估算,2020年內人口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是大概率事件!即便2020年達不成,2021年絕對能實現!

    今天,印度又出生了54000多人,不過卻同時死了15000多人。印度這樣每天4萬人增長著,讓哪個國家看了都受不了!

    國際政治的鬥爭歷史表明,一個國家是否大國,主要看人口數量,其次看領土面積,從這兩個季度綜合分析,印度將來成為超級大國不僅是有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

    甚至,我們可以大膽估計,印度將來有可能獲得相當於美國那樣的影響力。

    我不是印吹,但一個人口數量眾多的印度,絕對值得注意。

    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人口越多,往往就會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比如澳洲和加拿大,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比英、法、德、日等國家相比如何?遠遠不如!可是,加拿大領土面積990萬,相當於40個英國,15個法國,30個德國!相對於英法德在世界的影響力,加拿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加拿大的人口數量只有這幾個國家的一半甚至更少!

    所以,不僅我們看好印度,全世界都看好印度!

    印度早已在美國那裡獲得了"世界最大民主國家"的頭銜。可是,民主不能當飯吃,印度還有1億多人在飢餓中掙扎,吃飯問題是印度目前為止無法解決的大問題。

    機械計算一下,印度每年增長200萬多人口,只需要30年,印度就會成為擁有20億人口的超級大國!

    沒錯,人口上確實是超級大國,可是要養活這20億人口,談何容易!

    印度雖然是世界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可是開發利用的潛力有限,基本上不可能有更多耕地被開發出來,印度的人地關係只會變得更尖銳。將來印度糧食無法自給自足,可能需要向全世界進口糧食。20億人口,一人一年消耗250公斤的最低水平來算,整體上就需要5億噸糧食。如果將來整體生活水平提高,有可能需要10億噸糧食。而現在全世界糧食貿易總量也不過就是5億噸,其中美國出口1億噸。

    如果印度無法為新增人口準備足夠的糧食,別說成為超級大國不可能,甚至有可能發生嚴重內亂,社會動盪,印度人湧入其他國家。這是最可怕的後果。

    如果印度解決了吃飯問題,大概率會成為一個平庸國家,因為沒有工業製造業的強國,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

    從1970年至今,印度在工業品上面奉行"造不如買"的思路,幾乎所有的工業製成品都來自於進口。而印度利用西方國家產業轉移的機會,大量承攬了英語國家的軟體外包、服務外包,基本上繞過了工業化,直接發展服務業。目前印度在世界五百強中只有7個公司,其中三家是石油公司,一家是出口公司,還有一家銀行,剩下兩家則是工業公司。而印度的服務業和軟體業,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一家五百強。

    印度的兩家五百強工業公司分別是 信實工業公司和塔塔汽車公司,信實工業做的是能源和原材料,而塔塔除了汽車還包含了鋼鐵、電力、化工、飲料、酒店等。

    拉美國家和東南亞國家的教訓是,不搞工業化,不搞高階製造業,必然會墜落中等收入陷阱。目前為止,印度的發展工業製造業靠本土資源,服務業靠歐美國家外包,農業將來有可能無法養活自己。

    印度這個國家很危險!

    作為印度的鄰國,我們是最不希望印度崩潰肢解向全世界輸出難民的。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西部地區可能就麻煩大了。

    如果印度將來真的肢解崩潰了,向全世界輸出難民,他們會不會用子宮征服世界?

    好可怕,那時候也許真成了世界第一超級大國了!

  • 2 # 孤客生

    美國能成為超級大國的資本

    美國能成為超級大國是因為他們擁有這個資本。

    美國是早在一戰之前就已經擁有了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地位,其經濟總量從那個時候到現在,一直都獨佔著鰲頭地位,根本沒有國家可以相比。

    在上世紀的冷戰時期,美國除了核武器方面並沒有壓過蘇聯之外,其他方面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國民的經濟水準上都遠遠超過了蘇聯。

    而在現如今世界上只剩美國一個超級大國的情況下,更是少有國家能和美國比擬。

    在經濟方面,他們每年20多萬億美元、140多萬億人民幣的GDP遠遠甩開了其他國家。

    在軍事方面,他們每年7000多億美元、將近5萬多億人民幣的軍費開支也根本不是其他國家可以相比的。

    蘇聯被稱為超級大國的資本

    至於蘇聯的超級大國稱號也並不是被吹出來的。

    首先在領土面積上,蘇聯就有著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

    除了包括俄羅斯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之外,蘇聯當時還囊括了其他14個大小不一的加盟國。

    那時候,蘇聯的面積直接達到了2240萬的龐大數值,遠非現如今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相比。

    除此之外,蘇聯還有包括東德、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蒙古國、保加利亞等國家在內的眾多小弟。

    這龐大的面積、龐大的勢力覆蓋範圍再加上他們那強悍的武力,就算他們經濟差了點,也完全有資格被人們稱之為超級大國。

    殖民時代的英國

    而殖民時代的英國就更不用說了,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作為殖民時代裡最閃耀的一顆星辰,英國曾擁有著眾多殖民地。

    憑藉著這龐大的殖民地,英國在那個時期裡也是完全有資格被稱之為超級大國的。

    種種方面表明印度沒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

    而大家看著這三個超級大國的水準,再看看印度現如今的水準,大家還覺得印度跟超級大國這個詞有著一絲半點的聯絡嗎?

    首先從國土面積上來說,印度那只有298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就跟超級大國這個詞搭不上邊。

    再說經濟的話,他們國內也達不到這樣的標準。

    而印度雖然一直以來都被人們稱之為南亞一霸,但是也僅僅只能在南亞地區當霸主罷了,要是把印度的軍事實力放在整個國際平臺上,其實也就只能排在二流的等級。

    首先在軍工方面,他們現在還沒有能做到完全的自給自足,只能生產製造一些簡單的武器,而無法生產製造一些要求高一點的武器。

    比如他們現在比較先進一些的子彈就需要從國外進口。

    至於戰鬥機和導彈的中國產製造上就更加不用說了,效果比他們中國產的軍艦還要差。

    而在軍費方面,他們每年的投入也僅只有500多億美元,連美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通過這啥也比不上的狀況,其實大家就已經能想明白答案了。

    我覺得印度在短時間內是絕對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除非50年後、100年後世界上發生什麼巨大變故,要不然這種可能基本不存在。

  • 3 # 獨千愁

    絕無可能。

    縱觀中外的各種史書典籍,結合當今世界各個大國的現存狀況,要想成為世界的超級大國,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第一,較統一的語言及文字。印度官方語言就有18種之多,各種語種和語系更是多達上千種,這不僅嚴重影響書寫和溝通,還會嚴重影響協同合作,進而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難以做到人盡其用,人盡其才。第二,開放包容的政治環境。印度作為南亞地區的大國,一向以南亞霸主自居,受英國殖民主義的思想,以及蘇俄沙文主義的影響,印度對周邊國家採取的是打壓,拉攏,吞併等的政策路線,這使得印度四處樹敵,周邊環境對印度自身的發展極其不利,恐怖主義不斷,是印度自身所釀造的苦酒,這終將會反饋於印度自身,也勢必會影響印度自身的經濟發展以及政治社會的穩定。第三,較統一的意識形態。以超級大國美國為例,美國雖然是一個移民國家,民族構成雖然也很複雜,但它的國家意識形態是非常統一的,雖然存在種族主義等問題,但在高度法治的情況下,每個人的合法權益還是能夠得到保障,反觀印度,由於印度存在嚴重的種族和種姓等問題,階級對立矛盾突出,宗教派別的衝突更是水深火熱,這使得印度的社會治安混亂不堪,人民的合法權益更談不上保障,加上少數族群分裂勢力的抬頭,如何維持印度國內的穩定,已經成為印度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但遺憾的是,印度政府的所作所為收效甚微。第四,較完善和發達的教育體系。國家的強大,離不開教育所培養的各類人才,指望別人的贈予是永遠達不到強國目的的,有調查指出,印度的文盲率高達50%,印度在南亞地區除了國土面積大,人口多,這雖然有力地推動了近些年印度的崛起,但在人才儲備方面,印度顯然是個貧困國家,當下印度人口眾多的優勢,終將會成為印度經濟中期發展的實際拖累,是一個看得見的不定時炸彈。第五,成熟的管理體系和發達的交通運輸體系。印度作為聯邦制的國家,表面上達到了西方先進的發達國家的管理體系,實際上卻是西方文明在東方文化中的水土不服,部族自治,聯邦省自治,加上中央治理,國家治理機構繁多,治理混亂,導致腐敗氾濫,治理水平低下,很難從政府層面促進和保障經濟的發展,另外,印度的基礎設施落後,對經濟的發展難以起到促進和融合的貢獻,嚴重拖累印度經濟的發展,進而導致印度國內區域間經濟和產業佈局的發展不平衡,以及區域間矛盾的激化和對立。

    因此,綜上所述五個觀點的結論,印度絕無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 4 # 小清流

    應該說,印度是很有潛力成為超級大國的,並且成為超級大國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

    印度的優勢:

    1、13億多的人口的巨大體量,接近300萬平方公里的巨大國土面積。人口數量是一個超級大國必不可少的選項,超級大國必須要有足夠的人口來支撐。3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雖比中國小,但在世界上也排在前列,並且幾乎沒有不可利用的土地,土地質量極高。

    2、絕佳的地理方位,海運河運便捷。錐形的國土造成了印度只有三個邊,兩邊都是海,北邊還有東西走向的一條恆河,印度國土幾乎被水包圍,這極利於貿易和經濟的發展。中國就東部和南部有海,西南、西部、北部、東北都沒有出海口,這嚴重製約了中國西部西南東北的經濟發展。但印度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三面是水的錐形體,造就了印度能夠各部平衡發展。

    3、印度的氣候是熱帶季風氣候,土地平坦,耕地面積比中國多了不少,這注定了它有足夠的糧食養活這麼巨量的人口。

    4、印度雖是民主體制,但同樣能出強有力的領導。如今的莫迪算是一個精幹的領袖,印度人也寄予厚望,以後莫迪式的人物也必將層出不窮。

    5、印度擁有原子彈。這就決定了沒有人可以軍事侵擾它,可以安心發展經濟。

    擁有這些優勢,假以時日,印度成為超級大國還是非常可能的。

    認為印度不能成為超級大國的無非是下面幾點理由,但仔細考究下,其實都不是理由。

    1、國家是拼湊起來的,各邦之間向心力不強。但這不是致命的,印度的核心區域是北部恆河流域(可惜印度河不在印度了),其它幾個邊疆區域的離心力對印度構不成太大的威脅。

    2、種姓制。種姓制確實會極大的削弱印度的潛力,但印度也早已發現了種姓制的弊端,也在大力的削除種姓這個東西,或許現在效果不是很好,但假以時日,種姓制必然會被取締的。就像中國打破男女不平等現象一樣,舊社會女性毫無地位到現在完全男女平等僅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而已。

    3、熱帶,人性慵懶。這其實是個偽命題,哪裡人都有勤快的和慵懶的,與熱帶沒有關係。中國海南和部分廣東是熱帶地區,這裡的人們一樣非常勤快,經濟發達。其實是缺少足夠的工資崗位造就了人的慵懶,只要有了足夠的工作崗位,人們自然就勤快起來了。

    4、文盲率高。這也不是問題,解放初,中國的文盲率同樣高的嚇人,現在怎麼樣?才幾年的時間??

    5、中國與巴基斯坦的牽制。牽制是有的,但作用大小就不得而知了。今天的中國何嘗不被美日牽制,中國不照樣發展的好好的?

    雖然我認為印度能成為超級大國,但我並不認為印度能超越和取代中國。因為中國在各方面都完爆印度,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印度就像當年的日本與美國一樣,有威脅,但真要超越就難了。

    ----------------------------------------------------------------------------------------------------------------------------------------

    又想到了一些問題。

    不少中國人總是說西方人對中中國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傲慢與偏見,是的,不少西方人確實傲慢,但部分中中國人對印度人是不是也犯了同樣的錯誤?我們稱印度為阿三,動不動就說他們沒有廁所,動不動就是恆河水骯髒,這是不是我們對他們的刻板印象?傲慢與狂妄,會讓你麻痺大意,故步自封,而看不到對方的進步和變化。誠然,印度現在還有很多的不足,就像我們當年有很多很多不足一樣,但是,只要他們敢於前進和克服這些困難,他們同樣能像今天的我們一樣取得巨大的成功。

    印度再不濟,但他的塊頭在那裡,它的潛力在那裡,我們需要的是正視它,重視它,而不是像當年歐美人那樣對待中中國人一樣,用傲慢和偏見俯視對方。

    大國子民的心態應該是開放的、包容的、客觀的、實事求是的,不刻意抬高也不刻意貶低。而不是用自己刻板的印象和帶著有色眼鏡去審視對方,否則,和南韓棒子、中國臺灣島小確幸沒有任何差別。

    印度的地緣劣勢:

    其實印度最大的地緣劣勢就是印巴分治!可以毫無疑問的認為,印巴分治是英中國人給印度下的套。使印度永遠的失去了完整佔領南亞次大陸這個地理單元的機會,也使印度的發展潛力大打折扣。

    本來印度有著非常優越的地緣環境的,北面的喜馬拉雅山,西面的興都庫什山,東面與緬甸交界處是若開山脈,這些山脈使南亞形成了一個完整獨立的單元,利於防衛,且體量巨大,發展潛力非同小可。南面臨印度洋,中間有大平原,有恆河,印度河,布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名字好難記)等大型河流,毗鄰波斯灣,有海有河有平原,利於經濟發展。這地理位置好得不要不要的。

    但是印巴分治把印度打得粉碎。興都庫什山沒了,印度河沒了,恆河和布河的出海口沒了。中國經濟為什麼能那麼快上去,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幾條大河出口的三角洲地帶的發展,長三角(長江出口),珠三角(珠江出口),環渤海(海灣,似乎海河和黃河作用不是主要的),河流出口的沖積平原,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非常優質的國土,極易發展,並且極易成為龍頭,帶動相鄰區域的發展。但印度所有的大河出口都不在自己的手上,只有幾個影響有限的小河口能供印度擺弄。印度河,現在已經完全成了巴基斯坦的國土,與印度基本沒有關係了,恆河和布河大部分都在印度的手上,但恆河和布河的共同入海口在孟加拉國(印巴分治時的東巴)手上,等於印度的長三角就這樣被整沒了。即使如此,印度還是發展起了孟買這樣的國際一流城市。如果印巴沒有分家,印度的地緣是優於中國的。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地緣再也沒法和中國比。

    總結一下:印度有成為超級大國的潛質,並隨著時間的推移,極可能成為超級大國,但這個時間將非常漫長,目前還沒有這個可能;即使印度成為了超級大國,以印度的體量和地緣,印度將長期被中國壓制,只要中國不自己搞垮自己,印度要想超越中國,絕無可能。

    未來幾個世紀的世界格局將是:第一中國,第二印度,第三美國。這三個超級大國將長期佔據著世界的前三席,並且中國是這三大巨頭的天然領袖。要想打破這種格局,必然要經過一場世界性的大混亂才有可能。歐洲太過分裂,俄羅斯,加拿大,澳洲,巴西暫時還看不到成為超級大國的希望。

  • 5 # 東震木

    從歷史上來看,無論是曾經的大英帝國還是當今世界上的唯一超級大國美國,無一不是在多次戰爭中走過來的,正是戰爭讓它們攫取了鉅額財富,或者是廣闊的市場,同時戰爭也給它們提供了爭奪資源、人才及發展科技的舞臺。與此同時,大英帝國也恰恰是崛起於“堅船利炮”的海上霸主時代,但又因為戰後殖民地紛紛獨立而喪失了“日不落帝國”時代的雄風,被新的海洋強國美國所完全取代。

    實際上,戰後的蘇聯之所以能夠與美國分庭抗禮,也同樣得益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成果。而冷戰結束、前蘇聯解體,再次改變了世界的格局,由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分別為首的東西方兩大陣營進行全面競爭的時代,變為美國一超霸權之下的多極化局面。

    另外,歷史性機遇也可能是一場世界大戰,如果印度有機會贏得勝利,那相信戰後以來的世界格局必然重塑,但如果它大敗而歸,那同樣會改變格局,只不過是印度就此錯過超級大國的機會。

    總之,當前的印度經濟總量還不足美國的七分之一,距離真正的全球性大國地位還尚遠,更不要談超級大國。相比之下,日本的經濟總量GDP甚至都已接近美國的四分之一,而我們則是逼近65%,因此印度要走的路更長。尤其是未來的三十年,世界局勢如何演變?這是誰都無法預料的……我認為印度如果能快速且穩健地發展下去,那成為超級大國的潛力陡升。但最後我想說的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或許只有上帝知道吧!

  • 6 # 環球縱橫視野

    印度人口規模與中國相似,有著比中國更廉價的勞動力,使得其在全球發展中國家裡佔據一定優勢。其實只要印度能做到以下兩大點,就成為超級大國還是有可能的。

    第一,保持印度國內政府和社會的持續穩定。

    政治穩定是每一個國家確保經濟持續發展的核心因素!而要確保政治的長久穩定,又必須從完善憲法著手,在源頭上遏制爭權奪利的風氣。

    印度從獨立到現在,先後共有16任總理(包含莫迪在內),除了尼赫魯、英迪拉•甘地、曼莫漢•辛格三位任職十年以上,其餘的大多都不滿五年。

    不少只任職一年多,有的一年都不到!有個別典型的屬於非正常更替,例如英迪拉•甘地在1984年10月遇刺身亡。隨後她的長子拉吉夫•甘地接任了印度總理。1989年拉吉夫敗選後退任,時隔兩年又被一獻花女子炸死。

    (圖正中女士便是印度前總理英迪拉.甘地)

    過於頻繁的國家領導人更替,致使很多前任政府的國策不斷被後任推翻、更新。浪費印度在世界發展程序中的不少時間,完全不利於經濟發展。

    另外,由於一屆領導換一個團隊班子的慣例特性。使得新總理帶領的政府團隊中有不少人擔任新崗位,相關職責和業務從陌生到熟悉需要時間,一般快則幾個月年,慢則一年半載。假如領導人更替過於頻繁,那麼政府機構很多成員始終處於陌生、學習狀態,不利於政府的工作效率。

    除了穩定領導政府,還要注重社會穩定。社會穩定,國家秩序才會正常執行。治安環境才不會被破壞,為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提供基本保障。

    要穩定社會就必須解決一系列社會問題,包括預防政府貪汙腐敗的惡化,解決住房、就業、醫療、教育等等關乎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除此之外,還應當加速根除民間遺留傳統陋習(例如根深蒂固的種姓歧視觀念),提高女性地位等等。只有確保政治穩定,國家所有機構才可以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經濟才能持續發展。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實際處理起來每一個都很棘手。

    (印度高種姓曾爆發的騷亂致數百人死傷)

    第二,學會韜光養晦。外交上保持低調和諧,避免戰爭。

    最近,莫迪在對印巴爭議地區上的舉動深受該國民眾認可,很多人認為莫迪十分聰明,甚至有人稱讚他的行動在選擇時機上非常得當。不難看出,印度民眾對莫迪的評論一邊倒。

    可在小貓看來恰恰相反,小貓認為莫迪的行為是非常短視而自私的。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小貓認為,莫迪在印巴問題上的強硬姿態是展現給國內民眾看的,目的就是給自己強人形象加分。而實際上,意圖通過修改憲法來達成“既定事實”在巴基斯坦這裡是行不通的,只要巴基斯坦永不承認,也就沒有太大意義。

    而印度領導人如果都養成利用周邊問題擴大民意支援的習慣,那麼印度將來必定會在危險的道路上會越走越遠,令南亞各中國人人自危。這種霸權行徑未來必定會“反噬”自己。

    印度是最不懂得“韜光養晦”的國家,稍有點實力就喜歡在國際社會上刷存在感。當前,印度的綜合實力遠未到達到媲美美國的地步。經濟發展略有起色就想著在南亞稱王稱霸,對這裡動手動腳,對那裡虎視眈眈,試問南亞有幾個國家心理不會發毛?又有幾個國家不會對印度保持高度警惕?

    說白了,印度這種行為,就是在提前給本國的未來前景“埋雷”。要知道,美俄今天之所以不針對印度且願意爭相拉攏,那是因為:①印度目前的綜合實力還不足以威脅美俄;②現階段美俄爭鬥激烈,雙方的選擇也都是為了贏得戰略博弈上的優勢。

    (與特朗普“熊抱”的莫迪)

    一旦將來印度綜合實力逼近美國的預警臨界點,美國若又與中俄關系緩和,印度必然會遭到美國用各種方式打壓制裁。美國絕不再想看到一個新的競爭對手!那時,南亞忍氣吞聲的南亞諸多小國必然站出來指控印度,而印度之前在南亞所有的霸凌行徑都會列為威脅的“罪狀”。

    如果印度懂得韜光養晦,放下西式霸權侵略思維,與周邊國家友善交往,爭取多交流互動,多些合作少些爭鬥,將對印度崛起戰略是百利而無一害。

  • 7 # 朱興子

    許多人認為,二戰後的超級大國只有蘇聯和美國,而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實際上這是一種不嚴謹的說法。

    一般來說,要想成為一個超級大國,必須要符合領土遼闊,人口眾多,工業發達,經濟繁榮,軍事實力強大,國際影響力強這六個硬指標。印度完全符合這些指標,堪稱超級大國。

    印度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是一個南亞強國。印度擁有13億2400萬的人口數量,位居世界第二。任何國家和國際組織都不能無視約佔全球七分之一的印度,印度的人口也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廣闊的市場和充足的勞動力。印度的領土面積有298萬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七,其海洋麵積超過200多萬平方公里。龐大的國土面積給印度帶來了豐富的資源和礦產,加爾各答的鐵礦,德干高原的煤炭儲量高居世界前列,全世界80%的雲母由印度提供。此外,印度還有1.6億公頃的耕地,配合印度的三次綠色革命,能夠養活十幾億人口,實現自給自足。全世界能夠滿足這種條件的國家極其稀少。人口,土地和資源是成為超級大國的基本條件,印度達到了。

    印度的軍事實力也位居世界前列,讓其它國家不敢輕視。印度養著一支160萬人的常備軍,戰爭時期完全可以徵集2億人蔘戰。不僅軍隊數目龐大,通過與俄羅斯,西方密切交好,印度還給軍隊裝備了大量的先進武器。從T-90坦克到蘇-35戰機,從正在研製的超日王航母到什瓦里克級潛艇,無不表明印度軍隊是一支高度現代化的善戰之師。更讓人不能忽視的是,印度是全球少數幾個擁核國家,且印度的彈道導彈技術已經可以讓印度的核彈頭攻擊到全世界任何角落。印度還能在遭到核打擊之後實施二次核打擊,全世界又有幾個國家能做到?

    印度的國際影響力非常出色,是五常之外最強的存在。由於印度洋沿岸各國軍力普遍弱小,印度事實上成為了印度洋最強大的軍事強國。印度海軍有能力將印度洋變成“印度的大洋”。而只要印度願意,它完全可以擊敗中東,非洲和東南亞的敵人,控制霍爾木茲海峽,亞丁灣,什度海峽這些貿易樞紐和能源要道。印度還可以通過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完全控制馬六甲海峽的西側,影響到西太平洋沿岸各國的經濟發展。因為真正有能力控制馬六甲海峽的並不是東南亞國家和美國,而是印度洋和太平洋西岸的兩個強大國家。

    在許多歐美國家,人們並不會認為印度是一個弱國。但是,由於長時期存在的誤導,許多中國人對印度的印象非常落後,還停留在種姓制度,貧民窟等各種符號身上,看不到印度的優點。實際上,印度早就成為了發達國家,是當今世界第四大強國。

  • 8 # 萬籟俱寂9188943

    研究印度,首先要解答一個問題,“人口紅利”,這也是印度現在覺得可以複製中國式成功的最大籌碼。

    但是能實現“人口紅利”,首先要解決“人口危機”,十幾億人口,是站在懸崖邊的狀態,處理好,就是超級大國,出來不好,就是萬丈深淵。

    回憶下中國當初做了些什麼吧。

    1.大規模的掃盲和擴招,20年前,我在雲南的農村,但學習不好的同學,也能讀個技校了,這是非常重要的,印度現在還沒意識到,還在陶醉於精英教育;

    2.計劃生育,印度可耕地大於中國,是可以養更多人,但不進行計劃生育,我們現在面臨的老年化問題,印度20年後更嚴重,更致命;

    3.“唯利是圖”的高效政府,印度現在徵個地都問題重重;

    十幾億人口,沒有強力政府,按西方經濟學循序漸進發展,邏輯上就不支撐。

    4.中國改革開放後,正好是東亞低端製造業轉移階段,因此獲得了機會。

    現在雖然低端製造業開始有轉移到印度的跡象,但還是過於緩慢,而且越南也在爭取,甚至政府比印度更高效。

    5.過多的軍備進口,中國過去幾乎有20年,是軍事為發展讓路的,但印度的軍事建設,不但沒扶持本國製造業,反而擠佔了更多財政預算;

    6.中國政府也意思到了印度的問題,因此在不斷加大非洲的經濟和政治投入,印度製造業崛起,可能還得面對非洲的低端製造業。

    7.金融危機,持續過快的發展,會積累更多的結構發展不平衡,也因此中國也面對過好多次起伏,而印度信奉西方的自由經濟,金融系統防禦力更低。

    8.印度教的種姓問題和女性不平等,讓勞動力的質量提升(學習機會,自主擇業)帶來很大障礙;

    終上,印度更大可能的,首先是帶來世界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國內危機。

  • 9 # 瑞典的溼火柴

    這個國家從建國的那一天開始,就是個火藥桶,內部社會複雜得一團亂麻,治理這個國家的難度級別一直是最高的。

    治理這個國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獨裁一下,殺掉一部分,安撫一部分……,打爛掉,再重新開始建設。可印度的領導人沒有選擇這樣做,他們選了一條更難的路。就是現在這種,極力的平衡,避免內部的流血,動盪……,說實話,這條路不好走,對領導人的要求太高了。

    印度這種看三步,走一步的方式很難走,但居然一直走到現在。到現在都沒有出現大的流血和動盪,真是奇蹟。

    別聽網上一些人亂講,種姓問題根本就不能隨意解決,解決方式也絕不能發個政策執行。否則就等著出大亂子吧!現在的印度是有一堆問題要解決,但想一想以前,其實很多問題相對於以前,已經緩解得太多了。這個國家正穩定的,慢慢走向精神和政治上的統一。

    簡單點講,這個國家正在慢慢脫離危險的環境,正在慢慢積累,穩定的發展……我很佩服印度這幫領導人,穩得一逼,就是不出大錯。就象龜免賽跑中的烏龜,緩慢穩定的走向終點,小心的繞過一個又一個陷井,從一個大火藥桶治理成現在的小火藥桶,再過幾十年,連火藥桶都會慢慢消失……

    超級大國真的是不能硬性追求的,但印度這個國家只要別犯錯,N年以後,在免子跌倒之後,這個烏龜會不會追成第—,不是沒可能。

  • 10 # 大國布衣

    印度,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世界人口第二大國,今年一季度印度的GDP已經躍居世界第五,近十年來印度都是世界上GDP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發展潛力巨大,那印度有可能崛起成為超級大國嗎?答案是很難,為什麼這麼說?請大家接著往下看。

    印度總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人口13.24億,面積居世界第七,人口居世界第二,人口結構年輕化,是金磚四國之一,新興發展中國家,按理說,像印度這樣的面積、人口大國是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但事實上印度在很多方面又不具備成為超級大國,印度為何很難成為超級大國,以下幾點原因可找到答案。

    一:印度沒有地緣優勢

    什麼叫地緣優勢,我們以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美國為例,美國位於北美洲,東西兩面瀕臨太平洋和大西洋,南北與墨西哥和加拿大為鄰,等於說美國只有加拿大和墨西哥這兩個陸上鄰國,這樣的地緣優勢幾乎為任何一個國家所不及。反觀印度,所在的南亞次大陸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印度與巴基斯坦在有爭議的克什米爾長期保持軍事戒備狀態,前一段時間的斯里蘭卡爆恐襲擊,與印度相距不遠的阿富汗至今還戰亂不斷,印度陸上鄰國眾多,且不少鄰國國內局勢極不穩定,如此的地緣是很難給印度提供一個穩定的經濟發展環境,既然沒有地緣優勢,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二:種姓制度及貧富差距極為嚴重

    種姓制度不是印度獨有的,但印度的種姓制度卻是最出名的。印度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四個等級,即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前三個都是高種姓,只有首陀羅幾乎都是屬於過去被征服的印度土著,從事著最髒最辛苦的工作,高種姓的人與低中姓的人從不往來。由於種姓制度在印度歷史非常悠久早已根深蒂固,在印度經濟高速發展之下,愚昧腐朽的種姓制度可能會加重印度的國家不穩定性,引發更多更大的階級矛盾,這顯然不利於國家長遠發展。社會財富在印度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極度不平衡,全國10%的人口掌控全國33%的收入。印度貧困人口位於世界前列,工業基礎薄弱,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

    三:印度基建落後,工業基礎薄弱

    所謂要致富先修路,基建的發展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命脈,印度總理在他的新的總理施政綱領裡明確指出在接下來的總理任期裡要為全印度人民建造至少2億座家用公用廁所,一個連廁所都如此緊缺的國家,可以想其基建能好到哪裡去,印度雖然公路鐵路里程位居世界前列,但至今高速公路里程還不到一萬公里,時速200千米的鐵路一條都沒有,這些基礎建設需要大量的國家財政支援,而印度目前正忙著開展軍事竟備,軍費開支居高不下,可以想象一個基建如此落後的國家,怎麼能成為超級大國?印度至今還是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除了軟體業算是知名度很高的第三產業,這幾年工業發展迅速,但高新技術產業很少,工業依然是印度經濟發展的軟肋。

    四:印度的語言、民族、宗教成分複雜

    印度大約有2000種語言,其中55語言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學,官方語言是印度語,但使用人口只有30%,英語雖然是全國通用語言,但印度人的英語水平實在是糟糕。美國能成為超級大國,好歹也有自己的全國通用語言英語。印度光是各個邦的通用語言都很難做到一致,語言成分上的複雜割裂了印度各邦人口之間的經濟交往,這並不是什麼好事。印度民族成分複雜,當年的印巴分治就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衝突分歧的結果,印度目前有大約100個民族,民族成分複雜,最大的民族印度斯坦族僅佔印度總人口的46.3%,不到全中國人口的半數,印度超過七成的人口生活在農村,3億的成年文盲高居世界第一,這些因素無一不在影響印度衝擊超級大國。

    總結:作為南亞次大陸第一大國、強國,印度雖然經濟高速發展,但自身問題非常多,尤其是近幾年來頻頻爆出的外國女性遊客在印度遭強姦輪姦的惡劣事件更是讓印度的國家形象一落千丈,這些事件都有可能影響到印度的旅遊業和外國投資。印度一昧發展軍備,卻對國內基建無所建樹,要成為超級大國不單單是發展軍事,還要經濟、民生科技各方面全面發展,因此,印度要想成為超級大國,可能性很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輕鬆籌的籌款效率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