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貓貓虎爺

    1你對孩子的學習不夠嚴厲

    2你可能覺得他考那麼好就不需要去管他了

    3孩子有可能打遊戲打太晚沒精神考試

    4考試不夠認真在想別的事情

    5 他沒有好好聽講

    6就是家長問題

    以上是我的人生經歷如果有什麼說錯了請諒解

  • 2 # 暖洋菜

    當家長的看到孩子的成績忽然下降著急,能理解,其實小學的成績一道題的錯誤,可能就拉下來10+分,也並非孩子沒有掌握,而是粗心大意,算錯數了,都有可能。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出錯的原因,告訴孩子下次注意,一味的著急是沒有用的。如果孩子是知識不懂,問問老師或者家長幫忙解決;如果是粗心大意沒看清題目,算錯數了,可以讓孩子再多加練習,也可以提醒孩子,下次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 3 # 使用者2868149999410

    不就90而已?給孩子壓力太大不好,80也沒關係,只要及格以上就是聰明的,有一些人次次不及格也拿他沒辦法。下降5分而已,偶爾失誤或者稍微有點難也有可能。我考89分自責的要死、媽媽都沒說什麼。

  • 4 # 向陽天的魚

    你就不該問這個問題。89、95、100只是個數字,買不了吃虧,也買不了上當。

    小朋友,才一年級,就整的要跟考大學一樣,只要小孩有付出努力,對於分數結果,家長首先得看淡,因為你的焦慮會影響你孩子,否則到時一遇考試,他就哆嗦,這才是致命的。

    一年級的小朋友還是多注重他的身心發展,行為習慣的培養,讓他樹立樂觀的心態,偶爾幾次“馬失前蹄” 不用太在意。

  • 5 # 果果醬

    不管孩子考了多少分,家長都不應該片面的給孩子更多的壓力。因為現在的新聞,頻頻的出現,孩子因某事而自殺,從這方面就可以看出,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是多麼重要。不能一味的批評,而是要找到問題的本身。治標更要治本。

  • 6 # 拂曉晚霞

    我覺得還是和孩子多溝通,因為低年級是孩子養習慣的時候,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父母平時多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態,看看孩子存在什麼問題,而不是考試完了,只盯著孩子分數,對此我有幾點建議:

    1.平時讓孩子自己檢查作業,讓孩子養成:做作業就是考試,考試就是做作業的習慣。當然家長開始不是不管,孩子檢查了,自己開始可以看看,一兩個月後,就告訴孩子,現在孩子做的很好,家長不檢查了,但是,孩子睡後還是要看看的,然後第二天回來再問問孩子作業的事情,這樣,孩子會很重視作業,家長慢慢放手。

    2.可以看看孩子是否很專注。寫作業是不是一會這一會那,然後在和老師溝通,看是否在學校有上課走神的情況。如果有,家長可以購買課程或者教具來提高孩子專注力,當然這些都是和玩耍一樣,不要讓孩子有厭煩感。

    3.現在暑假,一年級孩子知識點不多,家長可以和孩子過一遍書上的知識點,每天最多半小時,孩子也不累,下學期的話,孩子也學起來輕鬆,不要把不會的還留著下學期,讓孩子在學習新知識時聽不懂,慢慢越來越跟不上,越來越自卑。

    4.做好親子關係,因為親子關係是一切的基礎,父母和孩子溝通暢通,很多事情才能解決。

    管理學家餘世維曾經說過:孩子就像小樹苗,如果在他小時候,家長給予管理,讓他直直的生長,那麼大了以後這顆棵也會長成一棵筆直的參天大樹;如果小時候不管理,任由他自然成長,長得歪歪扭扭,那麼長大了一定也長不直,而且會很費力。

    所以,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前期家長投入的多,孩子慢慢成長,長大後基本不管,孩子也不會走歪

  • 7 # 耐心聽

    這個問題太籠統、模糊,我也就一般性情況作一解答:一、小學階段的知識都是啟蒙性質的,一般難度不大。二、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學習習慣、應對考試習慣等,都在逐漸形成過程中。三、小孩子的學習熱情基本上在三分鐘熱度層面,學習專注力尚待培養。四、小孩子的情緒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及家長的影響而產生波動等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孩子的成績忽高忽低、不穩定。基於此,家長更多的是需要多用心陪伴、觀察孩子,及時發現問題,隨時有的放矢的解決孩子出現的各方面問題,孩子才能儘快地進入良性迴圈的學習程序中,並越來越少出現成績忽高忽低的情況。

  • 8 # 別人家的貓x

    考那麼高分數幹嘛,還不如自己努努力多賺點錢,多搞點渠道,文科學的好就行了,別出門說話像傻逼一樣,自己給他鋪好路就完事了~

  • 9 # LOVE夏

    題型的難度不一樣,期中考試只是考一部分題,期末考的是整本書,範圍也擴大了,而且89跟95的差距不是很大,這樣的波動也是在合理範圍內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氧化二鐵是什麼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