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鄧先生And小星星
-
2 # 臨汾君
司南是中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河北磁山一帶。據近代考古學家猜測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勺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實物在四川成都。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 現比喻行事的準則;正確的指導。
傳統的觀點認為司南是中國漢代甚至戰國時代華夏勞動人民發明的一種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指南針。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河北磁山(今河北省邯鄲市磁山一帶)一帶。司南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瞭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吸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面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實用的指南針。最早的指南針是用天然磁體做成的,這說明古代華夏勞動人民很早就發現了天然磁鐵及其吸鐵性。據古書記載,遠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正處在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大變革時期,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更是興盛發達,因而促使了採礦業、冶煉業的發展。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從鐵礦石中認識了磁石。 最早的指南針是司南。
司南
歷史發源
據1982年3月,《光明日報》報道:磁山(在今河北省邯鄲市武安)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發源地。據《古礦錄》記載:《明史地理志》稱:“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 又《明一統治》稱:“磁州武安縣西南有磁山,產磁鐵石。”又《古礦錄》記載:《明一統治》稱:磁山,在縣西南30裡,土產礦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針的故鄉。
一篇提到司南的典籍是《鬼谷子·謀篇第十》:“故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鬼谷子,戰國時期人,生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穀子村。鬼谷子活動的地方和文中所記載的鄭人取玉一事,也在邯鄲文化區域內。
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對指南針已有詳細記載:“方家以磁石磨針縫,則能指南。” 據史料記載,1074年,沈括前往河北西路(路,行政組織)查訪,曾經過磁山(現在邯鄲市武安境內)。
李栓慶介紹說,武安在古代叫磁州,《辭海》對磁州的解釋是: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置慈州,唐改慈為磁。以州西北有磁石山,出 磁石,州治又為磁石集散地而得名。李栓慶說,此處所說的磁石山就是現在武安境內的磁山。
典籍記載有關指南針的事情和典籍作者,全都在古代邯鄲為中心的燕趙文化區域內;在可考典籍範圍內記載的中國古代指南 針,全都是用天然磁石磨製而成;且根據先秦典籍記載,產天然磁石的只有武安磁山(今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在春秋戰國時期有可能製造司南的地方,只能在以邯鄲為中 心的燕趙文化區域內,武安極有可能就是指南針的故鄉。
據兩千多年前戰國末期成書的《管子》和《呂氏春秋》記載,華人就發現山上的一種石頭具有吸鐵的神奇特性,他們管這種石頭叫做慈石。司南的磁性指南特性是中國著名科技史學家王振鐸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韓非子》書中和東漢時期思想家王充寫的《論衡》書中“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的記載,考證並復原勺形的指南器具[1]。磁石的南極(S極)磨成長柄,放在青銅製成的光滑如鏡的底盤上,再鑄上方向性的刻紋。這個磁勺在底盤上停止轉動時,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這就是傳統上認為的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南儀器,叫做司南。其中,“司”就是“指”的意思。
-
3 # 浪子王也
司南 司南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發明的一種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還不是指南針。 早在兩千多年前漢(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華人就發現山上的一種石頭具有吸鐵的神奇特性,並發現一種長條的石頭能指南北,他們管這種石頭叫做磁石。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鑿雕成一個勺形,放在青銅製成的光滑如鏡的底盤上,再鑄上方向性的刻紋。這個磁勺在底盤上停止轉動時,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這就是中國祖先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儀器,叫做司南 希望你滿意!據說皇帝大戰蚩尤時蚩尤放出大霧 皇帝為辨明方向發明
-
4 # 進哥故事匯
原理:磁鐵的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以及地球是一個大磁體
司南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發明的一種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還不是指南針。早在兩千多年前漢(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華人就發現山上的一種石頭具有吸鐵的神奇特性,並發現一種長條的石頭能指南北,他們管這種石頭叫做磁石。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鑿雕成一個勺形,磁石的南極(S極)磨成長柄,放在青銅製成的光滑如鏡的底盤上,再鑄上方向性的刻紋。這個磁勺在底盤上停止轉動時,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這就是中國祖先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儀器,叫做司南。
-
5 # SOGOREN
司南是中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河北磁山一帶。居近代考古學家猜測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杓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但並無考古實物。
-
6 # Bjq風雲
用鐵製作會使司南的磁極(就是那個勺把)被鐵製的底座吸引向下與底座相接觸,由於有摩擦而影響司南指向南方的準確性
-
7 # 小鋒帶你回農村
大家好,我書也讀得不多,沒什麼文化,不怎麼懂這些,說的不對請別噴我,把我知道的一點點,分享給朋友們,指南針,古代叫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效能可以辨別方向。
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針的發明有三類部件,分別是司南、羅盤和磁針,均屬於中國的發明。據《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磁山一帶。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磁石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占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
-
8 # 一號營小刷手宇鑫
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樣子像一把湯勺,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轉.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稱之為司南。
用天然磁石磨製面成,勺底為球面體,勺呈橢圓狀,勺柄通體漸漸縮成柱狀.為了確定方向,還配有一個“地盤”,它是銅質或塗漆木製盤,中央是平滑圓槽,形狀可能是內圓外方,框上刻劃出定向的刻度,用“幹”、“支”(即甲、乙、丙、丁……和子、醜、寅、卯……)以及八卦等表明二十四方位.將會投於地盤中央時,它的柄部就會大體停止在指南的方位上。
古代民間常用薄鐵葉剪裁成魚形即指南魚,比使用司南要方便,它不需要再做一個光滑的銅盤,只要有一碗水就可以了.盛水的碗即使放得不平,也不會影響指南的作用,因為碗裡的水面是平的.而且,由於液體的摩擦力比固體小,轉動起來比較靈活,所以它比司南更靈敏,更準確。
-
9 # 南極冰火
都說司南車不靈,其實是現在的複製品不得其要領。我們小時候就曾經在老師的指導下做過司南車,其實很簡單很實用的。如果把司南勺放在木塊上,然後讓木塊漂浮在盛水的水缸中,把水缸放在司南車上,不就行了嗎?古代的司南車據說是黃帝與蚩尤大戰時,蚩尤用法術製造天下大霧,困住了黃帝,黃帝發明了指南車,脫離了困境,戰勝了蚩尤。
現在的司南(即指南車)是根據古籍記載複製的,由於不得要領,並不能指示方向,因此很多人認為史書記載是假的,並準備從學生課本中的有關文章刪除。在古代,出征打仗迷失方向是十分可怕的,司南的製作技術肯定是絕密,不肯輕易示人的,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很多人知道有這麼個東西,但製造方法就不知道了,把司記入史冊的也只是見了個大概樣子,不知如何製造,就根據自己的所見記錄了下來。
回覆列表
司南,說白了就是古代的指南針,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但是沒有記載是誰發明的,應該是經過了很多人的發現,研究和改進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