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真實的影子

    大白話量子計算來了。

    簡化下,任一智慧計算系統必然包含輸入、指令處理、運算、輸出。輸入:採集資訊後編碼輸入(預設數值變數或模數轉換等物理模擬變數數值化);輸出:直接到執行單元再反饋到輸入單元,或到人機介面再反饋到指令單元執行;指令單元和運算單元就結合的比較緊密了,指令單元需要讀取預設的資料所代表的指令流程再對輸入資料執行相應的運算。

    那麼,當前計算機的速度瓶頸在哪兒?一些顯而易見的先拋開一邊,比如過程快取等,簡要說下執行效率,cpu的運算速度,拋開其邏輯構架,其速度由驅動頻率決定,而其能承受的最高頻率由其中的電晶體的開關速度和其耗能決定。為啥隨著整合度越高執行頻率越高哩,其中一個因素是因為在單晶矽上加工的開關越小,其開關能耗越低,晶片的良品率決定在加工的開關電子響應速度上,這裡有個時序的概念,學過數位電路的都知道何謂脈衝爭峰,一致開關狀態電路中,不同邏輯處理要設計成經過同樣多的開關路徑,以便輸出的方波不會出現爭峰現象,在高頻率下,細微的速率差別經多級累積後,其結果會干擾正確的運算結果。因此,隨著光刻加工趨向於極限,現代單晶片體系也基本到頭,摩爾定律也就失效。

    由上可知,所謂量子計算(特殊只經過內部特定物理結構模擬得出結果的不說,那不叫量子計算系統,那是屬於實驗室的研究應用)必須有高效的編碼輸入輸出渠道,並且可操控的量子可穩定互動運算,其速率能耗自然遠超現有體系,同樣其指令資料等輸入效率決定了量子計算的瓶頸。

    目前量子計算多以研究各種量子物理狀態的互動邏輯變化和可操控性方面,再輔以合適的拓撲結構模型,其和經典的電子開關截然不同;解決了拓撲結構和基本邏輯運算,還要有合適的編碼資料輸入和輸出轉換。

    所以,不能拋開基本面耍流氓。

    目前的量子計算科普就流氓的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