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斯特效應是指只要聞到曾經聞過的味道,就會開啟當時的記憶。
普魯斯特效應中存在氣味辨別確定的決策階段,該效應機制是"雙加工"機制,即氣味線索的直接性提取和氣味辨別確定所啟用的氣味語義表徵促進了自傳體記憶提取。語詞標籤和氣味不一致條件,自傳體記憶提取時間變化出現干擾效應,而氣味一致條件未出現。難、易辨認度氣味均有干擾效應。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起源:
20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1922,Marcel Proust),在其作品《追憶似水年華》中寫到這樣一段軼事:主人公把瑪德蓮蛋糕浸泡在紅茶裡,一口氣吃下,被茶浸泡的糕點的氣味,使其清晰地回憶起兒時住過的家,家附近的小路和小鎮的樣子。
這段被糕點氣味喚醒的記憶,既生動,又包含情感。後人把這種嗅到曾經聞過的一種氣味時,就會開啟當時的記憶,聯想起已經過去很久,幾乎早已忘記的一個場景、一段往事,稱作“普魯斯特效應”。
普魯斯特效應是指只要聞到曾經聞過的味道,就會開啟當時的記憶。
普魯斯特效應中存在氣味辨別確定的決策階段,該效應機制是"雙加工"機制,即氣味線索的直接性提取和氣味辨別確定所啟用的氣味語義表徵促進了自傳體記憶提取。語詞標籤和氣味不一致條件,自傳體記憶提取時間變化出現干擾效應,而氣味一致條件未出現。難、易辨認度氣味均有干擾效應。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起源:
20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1922,Marcel Proust),在其作品《追憶似水年華》中寫到這樣一段軼事:主人公把瑪德蓮蛋糕浸泡在紅茶裡,一口氣吃下,被茶浸泡的糕點的氣味,使其清晰地回憶起兒時住過的家,家附近的小路和小鎮的樣子。
這段被糕點氣味喚醒的記憶,既生動,又包含情感。後人把這種嗅到曾經聞過的一種氣味時,就會開啟當時的記憶,聯想起已經過去很久,幾乎早已忘記的一個場景、一段往事,稱作“普魯斯特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