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汪斌
-
2 # 娛樂納稅人
湯顯祖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曆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於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湯顯祖所處的時代,文壇為擬古思潮所左右,繼承“前七子”的“後七子”聲威機盛。湯顯祖21歲時,“後七子”首領李攀龍已去世,但另一首領王世貞繼續為文壇盟主,且“獨操柄二十年”。湯顯祖於青年時期即批評“前七子”的李夢陽、“後七子”的李攀龍、王世貞,指摘他們作品中“增減漢史唐詩字面處”。後更抨擊“李夢陽以下”諸人作品“等贗文爾”,並尖銳地說:“贗者名位頗顯……其文事關郭體,得以冠玉欺人。”“前後七子”“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主張,根本缺陷是一味摹擬前代作品的永字、造句,乃至改頭換面,剽竊前人詞句。湯顯祖認為“漢宋文章,各極其趣”。他還強調文章之妙在於“自然靈氣”,不在步趨形似之間。他的這些主張對後來高揭反擬古旗幟的公安派有一定影響。可以說,在反擬古派過程中,湯顯祖是從李贄、徐渭到以袁巨集道為首的公安派之間的重要人物。湯顯祖詩作,早年受六朝綺麗詩風的影響,為了對抗“詩必盛唐”,後來寫詩又曾追求宋詩的艱澀之風,他的這些創作實踐並不足以和擬古派相抗衡。湯顯祖的古文長於議論,頗有:好辯特色。他的書信寫得很富感情,文筆流利,為後人所推崇。他還長於史學,修訂過《宋史》,惜未完稿。
-
3 # 美璃趣談國學
如今的戲曲名家,京劇裡邊兒,我特別喜歡於魁智和李勝素兩位老師,感覺他倆站一起好般配啊。還有李維康,如今正火的王珮瑜。喜歡京劇是從京歌開始的,李勝素的《梨花頌》百聽不厭。於魁智的《智鬥》裡的刁德一,拿捏得當,唱腔宛轉悠揚。還有《四四郎探母》裡的《坐宮》,聽得沉醉。
-
4 # 人間一塵
此題問的含糊不清。戲曲的名家?是指作曲還是表演?
有名的曲子?戲曲是一綜合表演專案,分很多劇種,你問的是哪種?
再有戲曲表演分完整的一齣戲,也可演唱表演某一段落,即摺子戲。沒聽說什麼名曲。
總之提問者好像對戲曲不瞭解,提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
-
5 # 德行天下崔
我是運城人,運城人的地方戲曲是蒲劇,蒲劇的五大泰斗,閆逢春,王秀蘭,筱月來,楊虎山,張慶奎。
閆逢春的擅長劇目《薛剛反朝》《八義圖》《春秋筆》《忠義俠》《伍員逃國》《竇娥冤》等,王秀蘭擅長劇目《殺狗》《少華山》《賣水》《燕燕》《送女》《竇娥冤》等,筱月來擅長劇目《白水灘》《獨木關》《小別母》《三拉堂》《八件衣》《溪皇莊》等。楊虎山擅長劇目《黑旋風李逵》《白水灘》《九江口》《朝房》《通天犀》《贈綈袍》等。張慶奎擅長劇目《四進士》《遊龜山》《蘆花》《十五貫》《三家店》《徐策跑城》等。
-
6 # 葉不修雨聲煩
梅蘭芳 李維康 李勝素 梅葆玖 董圓圓 王豔 程硯秋 張火丁 遲小秋 呂洋 尚小云 荀慧生 馬連良 奚嘯伯 餘叔巖 於魁智 王佩瑜 孟小冬 張建國 張克 楊寶森 譚富英 譚鑫培 譚正巖 蓋叫天 李多奎 京劇的就多了去了,
越劇:徐玉蘭 王文娟 傅全香 戚雅仙 畢春芳 範瑞娟 呂瑞英 袁雪芬 尹桂芳 王君安 王志萍 鄭國鳳 趙志剛 方亞芬
崑曲:俞玖林 沈豐英 沈國芳 餘振飛 張繼青 王芳 蔡正仁 計鎮華
黃梅戲:嚴鳳英 王少舫 周源源 馬蘭 韓再芬 楊俊
1
-
7 # ymc16888839
戲曲名家很多,分劇種分流派,這裡簡單介紹一下豫劇的幾大流派,常派,常香玉大師,代表作《花木蘭》,馬派,馬金鳳,《穆桂英》,唐派,唐喜成,《南陽關》,劉派,劉忠河,《打金枝》,等等。
-
8 # 韓寶綿
中國戲曲博大精深,流派紛呈。國粹京劇當之為首。梅尚程荀,四大青衣,譚馬餘言麒楊高,鬚生,姜,葉小生,金,裘,袁淨等眾多名家。留傳許多盛名之作。至今不衰!繁目太多,不一列舉了。其它地方劇種,甚廣也深受戲迷的喜愛。總之熱愛戲曲的人們,在聽戲看戲的過程中,領受了人間的悲歡離合,會給人生所應怎樣做人,做事,一個很好的啟迪。
-
9 # 孤舟寒江夜
京劇藝術稱為國萃,博大精深,奧妙無窮魅力四射。我是河南人自然談河南地方戲了!豫劇六大名旦之陳素真老師宇宙瘋常香玉老師花木蘭崔蘭田老師之三上轎馬金鳳老師之穆桂英掛帥閻立品之秦雪梅弔孝!黑頭之李思忠老師之包龍圖坐監吳心平老師之包青天!越調申鳳梅老師之諸葛系列戲曲毛愛蓮老師之火焚繡樓李自傑老師之黑頭戲等等。曲劇張新芳老師之陳三兩海連池老師之卷席筒馬騏老師之背靴訪帥牛長欣老師之困皇陵謝祿老師之斬白袍等等!河南乃戲曲大省戲曲名家眾多劇種也豐富多樣。略這麼多!
-
10 # 太陽花兒666
我喜歡京劇,尤其酷愛梅派,最崇拜京劇大師梅派創始人梅蘭芳先生與其子梅葆玖先生。當前最愛梅派大青衣李勝素!張派王蓉蓉`趙秀君!還有李勝素搭檔於魁智!經典曲目梅派《貴妃醉酒》《太真外傳》《霸王別姬》《鳳還巢》《生死恨》等等,張派《狀元媒》《詩文會》《西廂記》等等等等。
回覆列表
《南中繁會圖》區域性
南京地區戲曲活動最初進入繁榮時期的當屬明代。這首先與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密切相關。《明史·樂志》記載,朱元璋用膳時,喜歡聽樂府、小調和雜劇。他不僅在宮中設立教坊司,負責宮廷歌舞戲曲,還專門制定了法律來規範藝人活動,並且要求戲曲中要多演“義夫節婦、孝子賢孫,勸人為善”。皇帝如此重視,民間自然大盛,更何況追求精神愉悅是人的一種本性。
有明一代南京地區最有名氣的戲曲家當數徐霖、陳鐸、紀振倫、黃方胤等人。
徐霖(1462—1538)
字子仁,號髯仙,是明代著名文學家、戲曲藝術家,原籍松江,6歲時隨兄定居南京。他博覽群書,致力戲曲創作。他的代表性戲曲作品主要有《三元記》、《枕中記》、《柳仙記》、《留鞋記》、《梅花記》、《種瓜記》、《兩團圓》、《繡襦記》等,可惜大多散佚,今僅存《繡襦記》。《繡襦記》故事本於唐人小說《李娃傳》,徐霖進行了再創作,新增內容和情節衝突突出了女主角的獨特個性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很有特色,在南京地區常年演出,經久不衰。
陳鐸,字大聲,號秋碧
七一居士,生卒年不詳,明武宗正德年間前期與之前大致是他最為活躍的時期。他原籍江蘇邳縣,祖上於明初遷居南京。曾祖父陳文是明代開國功臣之一,封睢寧伯;祖父陳政,官中府都督,也是朝廷高官,相當於今大軍區司令員。陳鐸博學能文,熟通經史,風流倜儻,豪放不羈,家中常常是高朋滿座,大家在一起斟音協律,制曲填詞,每創作完一首後,便親自彈唱,教坊中人聽了後無不“為之駭然”,敬佩不已,稱他為“樂王”。其散曲集有《梨雲寄傲》、《秋碧樂府》、《月香亭稿》、《滑稽餘韻》等,其中《滑稽餘韻》謳歌普通勞動者的勞動和技藝,表達自己對下層勞動人民生活的困苦以及日常勞作的辛苦的深厚同情。另著有傳奇劇一出,可惜佚失。
紀振倫
土生土長的南京人,主要活動於明萬曆年間。別署秦淮墨客。他一生編寫、修改、訂正過很多傳奇、小說,可惜大多散佚,今天能見到的有《七勝記》、《折桂記》、《霞箋記》、《霄光記》、《雙杯記》等,這些作品情節曲折,引人入勝。
黃方胤,字醒狂,號方儒
《南中繁會圖》區域性
明初經過一個階段的休養生息,經濟得到較好的恢復,而南京的繁榮,更是吸引了不少劇作家客居南京,在南京寫下諸多傳奇,如安徽宣城梅鼎祚、福建福清林章、浙江餘姚葉憲祖、江蘇太倉王世貞等,他們在南京從事傳奇創作,使得南京的戲曲演出年年有新本子、新作品問世,這對南京地區的戲曲活動是有力推動。
而特別值得一說的是阮大鋮(1587—1646)。曾在晚明被譽為“江南第一才子”的他,因先附東林黨人,後依魏忠賢而臭名昭著,以致後人漸漸淡忘了其曾經在中國戲曲史上擁有很高的地位。 其實,阮大鋮文學修養深厚,詩文寫得好,而且精於詞曲。魏忠賢被清算後,阮大鋮被判了3年徒刑,後來流寓南京。他在城南門西釣魚臺附近買地築“石巢園”,蓄養聲妓,並常與人在園中詠懷堂飲酒賦詩,編演傳奇,以此自娛和結交遊俠。在南京賦閒的這幾年中,他共寫了11種傳奇,至今仍能見到的《燕子箋》、《春燈謎》、《牟尼合》和《雙金榜》(合稱“石巢四種”),在當時流傳較廣且最負盛名。此外還有《井中盟》、《老門生》、《忠孝環》、《獅子賺》、《翠鵬圖》、《賜恩環》、《桃花笑》,可惜這幾種未能流傳下來,僅有曲目考記於《古典戲曲存目匯考》中。 阮大鋮善寫傳奇,又精於作詞作曲。他創作的傳奇很多都是他自己配曲、自己鼓板頓足而唱。遇有北方人不懂南方曲調,他則當場改為北方曲調“弋陽腔”,還自己親自演唱並傳授優伶。當時人記載說阮大鋮的戲曲創作,是集編、導、演於一體的綜合藝術活動,且匠心獨運。這樣善編、會導、能演、精於吟唱者,在中國戲劇舞臺上確實是罕見的全才、通才,難怪現今的中國戲曲著作稱他是“一位精通舞臺藝術的戲曲家”。 阮大鋮的戲曲創作不僅內容出色,而且出手相當快。現代文豪郭沫若創作歷史劇《武則天》,用了不到1個月的時間,已經令人歎為觀止了,而阮大鋮更快。據稱,《春燈謎》一劇39場戲他只用個把月就寫成了,《牟尼合》一劇36場戲則只寫了16天。
崇禎十五年(1642),阮大鋮在南京創作了代表作《燕子箋》,寫唐代士人霍都樑的傳奇故事。演出時朱門綺席,奏演歲無虛日,譽滿大江南北。達官貴人、文人相聚,每有宴會,必定要演唱此劇,經久不衰。其中《奸遁》一折,至今仍為崑曲保留劇目。而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阮大鋮的劇本十分之七是詆譭東林黨人,十分之三是自我解嘲,甚至有為魏忠賢閹黨辯護之詞,可一些政治上與他完全對立的人也難以對其說不。當年侯朝宗、陳貞慧、冒襄等人在雞鳴埭飲酒作歌時,就特意把阮大鋮訓練的戲劇家班招來演唱《燕子箋》。他們喝著酒,一面對《燕子箋》交口稱讚不已,一面大罵阮大鋮。由此可見,阮大鋮創作的劇目是如何受歡迎了。
著名戲劇大師吳梅曾評價說,阮大鋮的戲曲藝術創作上承元代大戲曲家湯顯祖,其《燕子箋》的藝術價值不低於湯顯祖的《牡丹亭》。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張岱亦在他的《陶庵夢憶》中盛讚阮大鋮的戲曲“本本出色,腳腳出色,出出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出色”,這一口氣說了5個“出色”,可謂是讚不絕口!後世還有研究者認為,阮大鋮的戲曲創作甚至影響了南京的文化環境、政治氣候、歷史變故,認為“阮大鋮諸作乃晚明反現實主義逆流的產物”。
萬曆年間,崑曲在南京盛行,著名崑曲藝人很多。
《牡丹亭》
還得一提的是中國戲曲史上著名傳奇作家湯顯祖在萬曆十五年(1587)來到南京,任南京太常寺博士,這期間他創作了傳奇《紫釵記》。萬曆十九年離開南京後,他於萬曆二十六年創作了著名的傳奇《牡丹亭》,這部傳奇完成後就在南京上演,連續演出10年而不衰,創下南京戲曲史上一部戲曲演出時間最長的歷史。
由於《牡丹亭》上演的成功,一批演員因此而名聲大噪,如演柳夢梅的吳亦史,還有後期演杜麗娘的江阿衡、演柳夢梅的冒阿荃等。一位儒生出身的叫劉雅的人在一些戲劇中客串角色,其表演幽默、滑稽,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搞笑結果,一時之間,各戲班子爭相聘請他客串劇中人物呢。